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的人都知道。动物生病时,会不吃不喝趴在那里休息,其实它们是在给自己治病。道理很简单,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需要消耗体能,节食则可以减少体能的消耗,让有限的体能用到治愈疾病上。动物就是这样配合自身的自愈力来给自己治病的。
人类也有这种能力,我们身边常出现类似的事情。不小心划破了皮肤、出血了,过一会出血会自然止住。再过几天,伤口会结痂。一两个星期之后,结痂脱了,皮肤变得平整。再过一两个月,皮肤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一点伤痕迹都没有,你也不到破损的地方了。这就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活中,身体有个小毛病,往往不用吃药就能好;疑难杂症自然痊愈的例子也是屡不鲜见;这是因为人体有一定的自然愈合和自身调控的能力,医学里称为自愈力。
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体的自愈力为治病基础。古人治病时,都是先用针灸、砭石、按摩等方法调理身体,实在不行,再用药物治疗。当你因抵抗力下降而感冒时,医生通常都不会给你开过多的药物,只开一些平常的感冒药或止咳药。同时,医生会特别嘱咐你,一定要多喝水,多休息,不要吃肥甘厚味油腻的食物,适量吃些水果、蔬菜,喝些小米粥。这就是减轻脏腑负担,给身体一个自我修复的机会。当机体自愈系统恢复时,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任何一种治疗疾病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机体的自愈能力重新恢复。自愈力是维持身体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真正法宝。
由于人体有一定的自愈力,即使偶尔有饮食不当、睡眠不足、风吹雨淋、负面情绪等方面的因素,机体也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而不会生病。当身体的消耗和损伤达到严重的地步,人才会生病。也就是说,只有自愈系统的力量被削弱,身体的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时,就会以疾病的方式向我们发出信号。那些损害身体自愈力的因素,才是带走我们健康的罪魁祸首。提高我们的自愈力就是存储健康,就是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自愈力虽是天生的,可是决定机体自愈力强弱的,却是后天的保养状态。养护得当,它就会放出异彩,使人体维持健康状态,并且可以享用终身。若是弃它于不顾,它就会越来越孱弱,无法有效抵抗致病因素。现代人有很多坏习惯,如饮食无节制,精神紧张、苦闷,情绪烦躁,很少运动……这些坏习惯持续的损害着身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的自愈系统忙得无暇休息,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损害。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也毁坏我们的健康!多数慢性疾病,都是由人的坏习惯引起的。
好习惯是存储自愈力的银行,不仅能使人的健康有保障,而且可让人在整个一生都享受着它的利息。如果你珍惜生命、珍爱人生,向往积极而愉快地生活,向往高品质的生活质量,需要做的,就是做自己健康的舵手,提高身体的自愈力,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之船不会偏航!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开始,从更新个人习惯开始,是拥抱健康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习惯要与自然规律相符合
人体像个小天地,人体的活动规律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是相互协调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相应”。人体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受着自然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的生存。同样,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自然界一年有四季更替的变化,人的各种活动必须随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根据气候的温热寒凉,做适当的调整。除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外,自然界还有月圆月缺、日出日落的周期变化,人体也一样,一切生理活动都随着月、日的周期性变化而有规律的活动。因此,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必须顺应自然,顺应人体规律。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就会破坏自然界与身体的协调,使人体的自愈力受到损害,那么身体也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反应。
生活有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食饮有节制,起居作息有规律,劳逸结合,人的身体与心神才能和谐、统一,这样人才能健康长寿。这里的“食饮”是指吃饭、喝水包括茶水,“节”是指饮食有节制,不过度节食或过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起居有常”包括睡眠有规律,经常洗澡,衣着舒适。同时,既不过度劳累,也不过于安逸,工作与休息要安排合理。
重视精神调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心态平和体内正气就会顺畅,人的神气就会留在体内,不会外泄,这样一来什么病都不会有了。因此,上班族在生活中要重视精神调养。不要把名利地位看的太重,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计较,培养高远的心境,乐观豁达生活态度,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才会有补养身体的正气的效果。才能增强身体自愈系统中的自我适应机制、自我防御体系、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修复系统、自我净化功能等各方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