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3900000003

第3章 平心而论刘心武

——访红楼梦学会秘书长孙玉明先生

采访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孙玉明的时候,发现他并没有因为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以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书中的很多观点与自己相左而激愤、拍案或者破口开骂,只是平心静气地、逐条析理地将其中的主要漏洞、谬误向人娓娓道来。他说,要想完整详尽地指出刘心武有关《红楼梦》的全部问题,肯定会写出一本厚厚的书来,不是几句话可以尽述的。所以,还需要广大读者和观众,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媒体和什么样的人物,都抱有“辨别”的精神,即便没有求证的工夫,比之全盘接受也要强得多了。

一、 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五大误区

“想当然尔”,存在于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立论与求证的诸多环节之中。“他往往先是脑子里面武断地存有某种想法,然后去找证据。那些证据很多都不是硬证、铁证,有些竟然是历史上根本查不着的。”

孙玉明对记者指出了刘心武的许多谬误,比如刘心武说,曹雪芹应该有一个姐姐入了宫,先是在太子胤礽那里,胤礽被废后又转移到雍正这边。这个所谓的姐姐,查史料是绝对没有的,无论是关于曹家的史料,还是有关宫廷的记录。但是他就认为有这么个人,并且四处宣讲,这就可谓“想当然尔”。接着刘心武又说,在史料中查不到,是因为乾隆篡改了历史,删去了那一段,看不到了。以为查无此案就可借以开脱。

第二是“生造”的问题。刘心武说“《红楼梦》有些回是有回前诗的,有些是没有回前诗的,因为《红楼梦》是作者未完成的稿子,他还没有来得及补上”。这可是很滑稽的说法,翻遍所有版本的《红楼梦》,都没有哪一回有回前诗——虽然有了回前诗会对刘心武自己的学说非常有利,但是回前诗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的确不是生造就能出现的。惟有一个版本的第七回篇首,有类似诗的几句话,但那并不是回前诗,而是别人的批语,是脂砚斋或其他评论者的评述。仅凭这个就将一百多回的《红楼梦》造出回前诗来,很有些不可理喻。

治学不严是刘心武的第三大问题。比如被他用来佐证自己论点的《红楼梦》批语就常常被误用。“《红楼梦》的批语是非常复杂的,每个研究《红楼梦》的人用起来都要谨慎。《红楼梦》早期的手抄本上,大多数都有批语,这是咱们中国小说、戏曲的传统批评形式。大量的批语是没有署名的,寥寥的批语署名了,有的是脂砚斋、脂斋、脂砚,还有别的评家,比如畸笏叟、棠村、松斋等等,以脂砚斋为主,所以大家简称它们为脂评。再有,各种版本皆是后人转抄,不是原稿,肯定有失误、有错字;很多后人转抄的时候,又加上了批语……所以‘脂批’很复杂,谁用脂批都要小心,不能随便就定评的。可是刘心武却把所有的批语,不管是谁的,只要对自己有用的,都当成脂砚斋的东西。同时认定脂砚斋是个女性,是曹雪芹的妻子。‘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这首诗就可以证明脂砚斋并非女性。刘心武说,‘过去称女士也可以为先生,比如冰心。’但那是五四以后咱们把有学问的老师无论男女都可称为先生,也许我孤陋寡闻,在五四之前,哪一部著作称女士为先生了呢?刘心武下如此评断,其用意又如何呢?”

研究《红楼梦》还需要许多历史常识。比如刘心武对于给秦可卿看病的医生张友士是太医迷惑不解,从而大做文章。他觉得张友士一不在京城,二不在太医院,怎么可能是个太医呢?那是因为刘心武还不大明白“太医”这个称呼在历史上的沿革。太医最早指御医,是皇宫内诊治病症的医生,到了宋元以后,为了表示尊敬,普通的医生也都叫太医了,翻阅《西厢记》、三言二拍,他们就经常请太医。其实就是请个大夫的意思。所以,为了解释张友士是个太医而附会上的那些理由,那些历史影射大可以不攻自破了。

人之常情其实也应该是刘心武解读时多加思考的一个问题。“刘心武是一位作家,他应当知道写作的规律,如果一部作品是随意拼插着完成,今儿写第十回,明儿翻回来写第一回,后儿又跳到第三十回,那样只会令情节混乱,人物性格模糊,何况一部《红楼梦》洋洋洒洒七八十万字,上百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然而刘心武就论断《红楼梦》是拼插着写就的。还有,如果《红楼梦》处处都埋藏着谜,连一个药方都要辗转三次联想而得出隐藏的意义的话,那么曹雪芹哪里忙得过来?他难道不会担心谜解不开而使心机尽废吗?”

孙玉明认为,学者和小说家还是有一条严格的分界的: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和《百家讲坛》,让刘心武从一个小说家变为一位做学问的学者,小说家与学者遵循的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原则,前者需要虚构、夸张、想像,而后者则需要实事求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刘心武提出的‘学术小说’的口号,对于小说是不是有些枯燥,而对于学术是不是有些不严肃了呢?

“刘心武是我很喜欢的小说家,他的《班主任》、《公共汽车咏叹调》、《钟鼓楼》等作品我都曾经拜读,我由衷佩服他的想像力和表现力,但是治学又是另外一回事。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学术必须有科学的印证。尤其您登上传播面积很广泛的媒体的时候,自己的见解变成了对众人宣讲的‘知识’的时候,更要负起责任。”

二、 由来已久的论争和逐年安静的舌战

《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借假雨村言讲述故事的小说,自从它诞生之日起,猜测和研究“隐去的真事”就开始了,各家各派百家争鸣,其中不乏激烈的论争,其中就有新索隐派。“虽然刘心武一直不认为自己是新索隐派,但是他的研究方法的确与之脱不开干系。他们用谐音、拆字、猜名等手段来索解,通盘考虑为我所用,对自己有用的就留下,对自己不利的往往被抛开视而不见。”

借助本刊,孙玉明想要作出一个说明,红楼梦学会并不是一个行政机关,没有任何行政权力,“有些人责问我们,为何对一些离谱的言论不闻不问?可学会只是一个民政部管理着的松散的群众社团,所以,对于五花八门有关《红楼梦》的言论,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管理。”以前,学会也对一些影响广泛的言论进行过批驳,或者在学刊上发表相应的文章,或者举办研讨会进行集中论辩,但是严肃的学术论证过后,竟然有人用“压制、围攻、打击”来评断他们,甚至出现了可笑的“在朝、在野”这样的词汇。

“记得前几年霍国玲姐弟的《红楼解梦》影响很大,他们接受媒体采访,又到北大讲座。他们说: ‘我的东西没有一个红学家反驳,说明我这个是正确的,我相信,他们驳也是驳不倒的。’他们的观点是,《红楼梦》中隐去的历史是曹雪芹与林黛玉的原型竺香玉的恋爱,而他们合谋杀死了雍正皇帝,也是新索隐派的论调。学刊就发表了一些学术性的反驳文章,当然,有些言词比较激烈,比如我的那篇《想入非非猜笨谜》,当年蔡元培写的《石头记索隐》,胡适就写了反驳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就套用了,里面也有‘无稽之谈’这样的评价。学刊出不多久,外边的文章就来了,说什么‘围剿、围攻’,所以这些年我不大愿意参加论争了。

“近年来,有关《红楼梦》的言论显得更加五花八门了,有很多观点本身站不住脚,你不反驳呢,他在大肆宣扬,你一反驳……我认为这些是学术界不规范的现象。”

孙玉明认为,研究《红楼梦》有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对《红楼梦》文本的阐释。第二个层次是对作品的鉴赏,把自己解读时候的感受分享给别人,这是一种再创作。第三个层次,是学术型的,在这个层面上,就需要严谨的考据。“我们考据的是历史。虽然历史不会重现,但是我们可以凭借事实依据来说话。首先要找论据,有了大量论据出来,梳理分析,充分论证,这样才能使得论点立住脚,并且孤证不为证,要两条以上的证据,当证据与证据之间有矛盾的时候,需要谨慎地辨别对错,最后谨慎结论。我想,这才是科学的规范的红学,才是红学作为一门学术科目所应当发展的方向。”

同类推荐
  • 忘忧草

    忘忧草

    欣闻我部战士任然(任文博)出版诗集《忘忧》,我甚感高兴与快慰。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军营多俊才。年仅21岁的任然能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把自己从军后所思所想所感,以诗歌的形式艺术地展现出来,是很不简单的,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透视这部既阳刚又清秀俊美而略显稚嫩的诗文集,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把热爱生活、热爱军营与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孤寂以及对战争和和平、信仰和追求的独特情感一起融入诗歌,感情细腻,朴实精炼,发入深省。希望任然同志笔耕不辍、追寻不止,待到秋天再来时,祈盼看到他辛勤的镰刀下有更多更壮的果实。
  • 解放衡阳

    解放衡阳

    为了真实再现衡阳解放前后这段历史,让读者更加了解衡阳解放的历程,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从大量馆藏档案史料中精心筛选,同时多次分赴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广州军区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图书馆等地查找、征集大量珍贵档案史料,杨安同志(进步人士、民国衡阳市政府最后一任市长杨晓麓之子)提供5件,这些档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会公布,时间断限为1949年衡阳解放前后到1950年,个别重要主题追叙到1951年。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大学生品读“三言”

    大学生品读“三言”

    本书共120篇,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顺序逐一进行品读,每篇在2000字以上。篇名也与原书整体风格一致,多采用回目的形式。本书是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赏析,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于“三言”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社会现实、观念思想进行审读和剖析,呈现了“三言”小说的整体艺术风貌和思想特征,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新锐不羁的个性及语言灵动清新的特色,没有学究气,有独特性,对大学中文系学生及文学爱好者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倾一城阳光与妳

    倾一城阳光与妳

    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看的书,说是书,却更像是回忆录
  • 浮沉如梦

    浮沉如梦

    剪不断,理还乱,他是弟弟,还是名义上的侄儿,她该如何选择?世俗的眼光,如何看待这个骄傲的公主?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
  • 守望宫阙

    守望宫阙

    我出生在如诗如画的江南,我家门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风光。儿时的我,梳着可人的双丫角,是荷塘上年幼的采莲人,手举着硕大的莲花,和小伙伴追逐嬉戏,什么也不在乎。父母总是对我说,潇湄,姑娘家不要随便出门,外面到处充满了危险。我毫不在意:外面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阳光更是灿烂的。
  •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降鬼宝鉴

    降鬼宝鉴

    相传天地之间有生死两气,一在人世间,二在幽冥道。其中有通道相连,一为青海昆仑山,二为重庆丰都鬼城,生死两气循环不绝。万物死则生化死,万物存则死化生。人吸生气乃活,鬼产死气乃存。人吸死气,鬼吞生气,则天地倒悬,末世将至……饶友天是普通到了极点的一个大学生。但就是在中元节放假这天,回乡下吃他姑婆的豆腐斋。没想到却由此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 重生之挚爱两生

    重生之挚爱两生

    有人说一眼万年,宋言对钟想就是这样,他默默付出,可是钟想却永远不会知道,她是智商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小孩。五十六岁宋言去世,钟想第一次为了父母以外的人流下了眼泪。重生回来,宋言想尽自己一生,得到了答案,他要娶钟想,流言蜚语传来传去,他只赌一人就好。
  • 女仆你就从了我吧

    女仆你就从了我吧

    她原本是水晶宫里幸福的美人鱼公主,在一次海啸中她救了一位人类的王子,被王子所吸引,可惜王子并不知道所救之人是谁,为了他,她变成了一个女仆最后还差点变成了泡沫,本来她绝望的以为她没命了,可没有想到,她竟回到……他是天子骄子的伯爵,可是这个在海边捡到的小美人似乎不把他放在眼里,经常把他气得失控,这栋古堡由于她的到来而变得生气勃勃,可……
  • 诡面军师

    诡面军师

    奇天大陆,四国纷争不断,且有神秘势力介入其中,阮姽婳能否弄清背后迷云,找出真相?
  • 英雄联盟之剑心永痕

    英雄联盟之剑心永痕

    符文之地,一个神奇的地方,一个神秘的地方。大城邦之间纷争不断,强者们恣意地展示强大。躲藏于暗处的黑手,把瓦罗兰的人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叶衍,为了拯救青梅竹马,与这个世界的神灵签订契约。为了变强而踏上了磨砺之路。纷乱的时代,强大的英雄。而叶衍,御剑于心,势要用手中之剑斩出个黎明。——————————————————首先,这是个原创故事,玩没玩过游戏都可以无障碍阅读。其次,本人已有百万字完本作品,完本保障,放心追更。
  • 帝宠专爱:野性冷妻不好恋

    帝宠专爱:野性冷妻不好恋

    恋爱可以谈过很多次,可遇到对的人是一件难的事。他做事残酷,从不在乎身边的任何事,只要违背他的下场都很惨。而另一个他却像冬日里的阳关,他是暖男,融入人心。两人的性格如此差异,为何却是兄弟?她与两人的最初相识到最后的结局会是如何?她到底逃不出谁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