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26800000001

第1章 佛教产生的起源与演变

佛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它对东方世界的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又知“乔达摩”,也译为“瞿昙”,意为“最大牛”。释迦牟尼的家乡是释迦族聚居的迦毗罗卫国。据考古研究,该国位于今尼泊尔、印度边境地区。至于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则是他成道以后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按我国传统的说法,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前485年,与孔子大体同时。

幼年时的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生活的小王子。在一次偶然机会出游,初次接触严酷的、惨不忍睹的现实,便深为所动。根据传说,王子一日出游,得遇四种人,因而顿悟。一为奄奄待死的老人,一为病入膏育的患者,一为待葬的死者,悉达多到此始知老、病、死为人生所难免。后,又遇一贫苦僧人,从这位得到灵魂真正平衡的人那里,年轻的王子懂得了如何从老年、疾病、死亡的苦难中赢得自由。

于是,悉达多弃宫室,离亲眷,暗自出走,落发为僧,摒除欲念,潜心于苦修。他先从师于印度教“数论派”先驱阿罗逻迦罗摩与乌陀迦罗摩子学禅定;后又到尼连禅河附近林中独修苦行六年,历尽百般折磨,刻苦自身,以求正真道、成正觉。然而,无论净心守戒,抑或刻意自苦,均未能使年轻的苦行者如愿以偿。偶有一日,乔达摩独自静坐菩提树下,豁然“心地光明”,得大觉悟,从此悟道成佛,成为佛陀,即成正觉。

乔达摩佛陀既悟解脱之“正真道”,即从事说法传教。在印度北方邦东南部贝拿勒斯城西北的鹿野苑佛陀作了著名的“鹿苑传教”,使其听众阿若乔(读‘交’)陈如等五位苦行者成为第一批信徒。此后,释迦牟尼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并组成僧团,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他八十岁时于拘尸那迦城辞世,众弟子按印度仪俗,将其遗体火化。

佛陀死后,其弟子迦叶继承了其传播佛法的任务。对于迦叶能够得到佛陀的真传还有一个神秘而有趣的故事:

在一次灵山会上,大梵天王手捧一枝金色波罗花献给佛祖,请佛祖说法以惠众生。佛祖登上法座后,一反往日侃侃说法的陈式,而是拈起花来,一言不发,频频地把花给众人看。正当满座弟子无人领会佛祖的深意,只是默默地看着时,突然大迦叶似有所悟地破颜一笑了一下。见此,佛祖就启口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吩嘱摩诃迦叶,汝当善护持之。”据说,分晓祖就是这样把趔中的趔也就是最深刻的“心印”传给了大迦叶。相会佛祖还同时传了一衣一钵给大迦叶作为付法的信物,佛教中的“衣钵相传”的教规即来源于此。从此以后佛教的主持僧人选定了自己的继承人后,便将自己的这些物品传授给他,作为正统相传的凭证。

这个故事虽然美丽、生动,但佛陀的指示都是由弟子口传,是真是假却无从考证。

但这个迦叶在佛史上却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物,他是“头陀第一,法藏第一祖。”所谓“头陀第一”,是说迦叶乃佛祖十大第子的第一个。佛经上多次说过,迦叶是佛祖接班人,佛祖说他的“正眼法藏”尽数传给了迦叶,要众人以他为“大依止”。佛经中还有佛祖让迦叶与他并坐的记载。所以,民间虽有弥勒佛、药师佛等人是如来佛的接班人的传说,但佛教史上,佛祖真正的接班人还是迦叶。接班人的首要任务,当是接受和传播佛法。所谓“法藏祖第一”,便是这段佛教史实:佛祖释迦牟尼游行布道四五十年来,却没留下一部著作,世传其教义都是由其弟子记录下来的。但弟子一多,记录就难免有差别出入。所以佛来寂后,佛教中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整理其言行记录,并结集经典,以免佛法被遗忘、被歪曲。据传迦叶在佛灭后第一个雨季,于王舍城外毕波罗窟(又名七叶窟),召开子五百比丘大会。大会开了七个月,整理出了《法藏》、《经藏》、《律藏》“三藏”。佛灭后六百年间,类似的大会共开了四次,佛教史称为“四次结集”,其结果便是规模巨大的佛教经典流传于世,而这一切,都是从迦叶开始的,是与迦叶的名字联在一起的,所以迦叶被称为“法藏祖第一”当之无愧。

根据这些佛法经,人们了解了一些佛陀的基本教义。佛陀认为一切无常,无论是外在事物或个人的身心总体,都不断变化。佛陀不承认事物之中有必然的或根本的实在。他认为阿怛摩(我体)并不存在,认为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我体,人处在生死轮回之中,而生存必有痛若,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根据这三种基本实际,佛陀总结出“四圣谛”。苦谛谓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集谛谓贪为苦因;灭谛谓苦因可灭;道谛即灭苦之道。“苦”的原因在于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佛陀根据四圣谛提出十二因缘,谓“无明”(无智)缘“行”(善恶行业),由不懂佛教“缘生法”之理,故有种种世俗思想行为生起。“行”缘“识”(心识),“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有,驰赴所生,结生有身”。“识”缘“名色”(名称与物质);“名色”缘“六处”(五感官与意识);“六处”缘“触”(感官与事物的接触);“触”缘“受”(由接触而产生的感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生存);“有”缘“生”,“生”缘“老死”。此十二支为一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概括为两重因果:由无明、行二“支”作为过去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则成为“现在果”;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现在因”,生、老、死,则成为“未来果”。此称“三世两重因果”。据称,人一有生命之个体,在未获“解脱”前,均须依此因果律于“三世”、“六趣”中生死流转,永无终期;人们的贫富贵贱寿夭等差别,以及存在于社会中之中不平等,即植根于此。为了摆脱上述生死轮回之苦,佛陀提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人经过八正道,即依经、律、论三藏,修恃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叫做“涅盘”或“解脱”。这些说法,包括在“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由于印度疆城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风土民情各不相同,佛教在向各地传播的过程中,不免因各地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佛祖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各地教徒在遵守戒律及理解教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差异,这就导致了佛教的分裂。佛教的第一次分裂约发生在释迦牟尼死后一、二百年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佛教史上常把这一次分裂称作根本分派。

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根本分派后,随着对教义研究的深入,佛教内部对宇宙万物的实有假有、灵魂和轮回、释迦牟尼的人性与神性以及比丘们的修行与解脱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产生了广泛的分歧,由此导致进一步的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佛教史一般称之为枝末分派。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密宗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当时,印度出现许多封建割据的小国。由于对外贸易及商品经济的日益衰退,加深了农村经济的孤立与闭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印度教更加活跃。相反,佛教那些深奥繁琐的理论日益衰颓,失去吸引力。据玄奘记载,一些有名的佛教圣地,当时都已沦于外道。于是,佛教便逐渐与民间俗信相结合,并吸收了印度教的一些因素,演化为密宗。密宗的理论比较简单,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为其特征,宣扬口诵真言密咒(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等三密相应,便可即身成佛。主要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为与大、小乘相区别,常称之为“金刚乘”。公元十一、二世纪,在孟加拉地区巴拉王朝的支持下,金刚乘演化为“易行乘”,他们认为一般佛教成佛的道路很难,唯有他们指引的方法最容易,故称。他们提倡男女和合之“胜乐”,认为这就是涅槃成佛,由此产生不少流弊,完全丧失了佛教的本来面目。密宗发展到最后,还产生所谓“时轮乘”,崇拜释迦牟尼之上的本初佛。从十一世纪起,伊斯兰教徒不断地侵入印度,他们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印度佛教僧侣纷纷逃散到尼泊尔及我国西藏境内。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寺院基本被毁,佛教在印度本土基本消亡。到了十九世纪又稍有复兴。

佛家养生格言:

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释义:行也专注一境,坐也不生杂念,沉默修禅,心体寂静则康健安然。

同类推荐
  • 现代健康八大法则

    现代健康八大法则

    《现代健康八大法则》提出的科学营养、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养生、“性”福适度、心态乐观、讲究卫生习惯、生活方式健康、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八大现代健康法则,不仅适合脑力劳动者、年轻人,也适合体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现代健康八大法则》还提供了大量经过实践验证的健康养生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促进健康。
  • 经前快乐6要素

    经前快乐6要素

    女人对外物、对情感,对心理、对身体,有着超乎寻常的感受力,每次月事来临之前,她们会早有预感,因此许多女人在经前可能易烦躁、爱生气,甚至有些喜怒无常,有的还可能伴有头痛、烦躁、失眠、乏力、水肿、食欲缺乏等。如此折磨,怎一个“苦”字了得,经前快乐又谈何容易!针对上述经前各种困扰与不适应,作者论述了经前综合症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经前快乐六大要素:精神护理、日常起居、按摩推拿、合理运动、饮食调养和药物治疗,使您能轻松愉快地度过经前期。本书语言通俗流畅,内容实用,是广大女性朋友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97岁医学博士的健康智慧

    97岁医学博士的健康智慧

    该书分为六个部分。书中分别介绍了“冷湿布摩擦法”、“健康饮水疗法”、“食疗法”等多种健身方法。
  •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本书从按摩、睡眠、饮食、排毒等方面提醒读者春季生活中的小常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识,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
  • 生活方式与长寿

    生活方式与长寿

    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身体的没有疾病或虚弱。”这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良好、人格健全,且具有适应社会(包括各种激烈的社会竞争)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完全的健康人。由于工作繁忙和心理压力较大,现代人常常违背应有的作息规律。工作起来不分昼夜,娱乐起来又通宵达旦,这些都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远离亚健康,寻求健康长寿,应该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热门推荐
  • 鬼帝盛宠:废柴九小姐

    鬼帝盛宠:废柴九小姐

    夏花羽,华夏世纪的最强特工。和姐姐夏花妗是黑道的王者,可是却因为一场爆炸而身亡,也让夏花羽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在一睁眼,她却成了弈月大陆夏家的废柴小姐了。不会灵力又怎样?是废柴、丑女又怎样?还不是打的姨娘所生的小姐满地找牙、屁滚尿流的?“金币给我。”“好。”某妖孽说,“神兽给我吧,你也不用。”“好。”某妖孽说。拿了N个天材地宝后······“来,再把最后一个东西给我吧。”“要不,我也给你吧!”从此以后,某妖孽赖上她。
  • 殇情璃沫雪

    殇情璃沫雪

    冥冥之中的一场浩劫,他们相遇。这场毫无预料的缘分,终究会是爱与恨的抉择。圣物齐聚,不晓是福是祸。六界之争,再次涂炭生灵,死神在暗处蠢蠢欲动,世间的末日来临了。
  • 大胆通房

    大胆通房

    体校学生一穿而成某人通房。揽镜自视,无翘臀和大波等争宠凶器所以,只能,逃。。。不料女扮男装被误抓入军营,从此开始一段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
  • 弃妃本狂妄

    弃妃本狂妄

    现代冷血杀手一朝穿越凤舞大陆女尊国,一双桃花眼俘获无数美人心,遭男尊国未娶先休!争权、夺位、征战,终于、一统凤舞。女扮男装,潜入龙吟大陆男尊国寻父,倾世之姿搅乱天下男人心。且看她如何惑乱江山,坐拥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快捷粥品

    快捷粥品

    本书精选粥品的10种技法及100种营养功效知识,附以做粥品的100种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粥品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做出郁香味美的各式粥品来。
  • 不朽星辰诀

    不朽星辰诀

    神尊之子,转世重生,横扫诸天,君临万界!天才?!谁能比神尊之子更有才?谁能比神尊之子更逆天!武技,道法,仙术,神通……那更是信手牛来,不在话下!……少年,自苍茫界出,脚踏五指神山,头顶混沌青莲,弹指星辰灭,挥手日月崩,一念苍穹变!踏上了那神挡杀神,魔挡杀魔,我若要有,这天不可无,我若要无,这天不可有的逆天之旅,留下了那为父亲忍辱负重,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红颜冲冠一怒的不灭传说!这是一个神魔隐现,仙鬼层出的大世界,亦是一个百家争鸣,诸子争霸,英才荟萃,妖孽云集的大时代!【救收藏!求推荐!!谢谢!!!】
  • 顾青

    顾青

    异能少年现世梦,人间魔界志不同。人间堪比魔界凶,魔界不比人间平。人若狠心堪比魔,魔若善起堪比佛。谁又明了佛与魔!
  • 末世之全民塔防

    末世之全民塔防

    在这丧尸遍野,怪物横行的末世,无数的人类在绝望与痛苦中死去。而有一些人却顽强的活了下来,城墙上的一座座防御塔便是他们的希望。希望之光在世界各地崛起,而更大的危机却等待着他们。。。
  • 如是贤妻

    如是贤妻

    一朝穿越,成为秦淮八艳之一。敢爱、敢恨、敢当、敢作为。才华横溢,却被命运捉弄;情根深种,却和爱人咫尺天涯。权谋朝争,朝堂风起云涌,是否有她和爱人的一席之地?奸人构陷,小人当道,她该如何不负夫君不负卿?两手抚琴,道尽悲酸的梦境;他终和她,千丈万里的距离。滚滚红尘,爱恨痴嗔终幻影。只不信,相爱的人心心不相印。本文一对一,新人新文打滚求推荐求收藏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