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传播的方向有两个,正面的和负面的。这两种方向,最直接的来源是人们的看法和感觉。如果一个人对网上聊天有看法,他就会给周围的人讲述网上聊天的不利影响,也许他从来就没有进入过网上的聊天室,但他会根据自己的想像收集各种证据加入自己的口头传播。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产品产生了不好的感觉,他就会在传播中强化这种感觉,尽管他也曾经承认产品有其优点,可一旦不好的感觉产生后,这些优点就被排斥在他的传播之外了。
无论是正面的口碑传播,还是负面的口碑传播,它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焦点集中,一个是任意放大。人们将焦点集中在自己的看法和感觉上,再根据传播时的状态放大自己的看法和感觉。
看法来自信念和心态,感觉则来自体验。要想改变口碑传播的方向,将负面口碑转变为正面口碑,可以从信念心态以及体验两方面入手。如前面所言,信念和心态是很多企业的禁区,大部分企业通过为顾客创造不同的体验平台来营造口碑。
当把口碑建立在体验上,企业就可以通过提升服务和质量等来使消费者产生满意的体验,可以想尽各种方法来满足消费者的快乐体验,此时企业相对比较容易引导和管理口碑的方向和内容。但当口碑是直接建立在心态上时,由于心态是个性化的,而且极为敏感,企业对于口碑的方向更难把握,产生负面口碑则不可避免。
口碑成为汇才成功的商业模式,也为汇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在汇才发展的过程中,曾经面临媒体的恶意“炒作”,媒体断章取义地突出汇才的培训内容,片面地理解汇才的教练形式。事实上,大部分“主刀”的记者根本没有参加过汇才的培训,只是间接的采访者,他们的信息和理解就来自人们的口头演绎。当一个学员抗拒自身的改变,他就会将抗拒变成负面口碑,迅速地传播出去。如果媒体报道将学员的这种演绎当成事实,不做更加深入的考察和证实,负面口碑就演变为媒体的负面报道。
当然,正面口碑是汇才口碑传播的主流,否则就不会出现汇才快速发展的局面了。正如所有企业的发展一样,口碑传播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众口一词,汇才今后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教练技术,尽量消除由涉及心态而带来的人们的主观演绎和负面传播。
谈判不是意志力的比赛,也不是竞技性运动,谈判是两厢情愿的互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