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39700000003

第3章 吴越之争

我们知道,吴国和越国的身后,各有一个大国撑腰,那就是晋国和楚国。所以吴越争霸的大背景是晋楚的中原争霸。而在吴越争霸的主线索中,吴国伍子胥与越国范蠡的斗争又成为其中的副线索。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春秋争霸史。起初,齐桓公九合诸侯,最早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晋文公在城濮一役击败楚国,使晋国称雄一时,后世将“晋文”与“齐桓”并称。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原争霸的主角就是晋国与楚国。楚国到了楚庄王时,终于击败晋国,称霸中原。不过,楚庄王去世后,晋楚间战事不绝。晋国长期对外用兵使得握有军权的晋国六卿——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的力量均凌驾于晋王室之上,晋国的作战力受到不少牵制,与楚之间的对抗也愈来愈显得吃力。

这时候,楚国的权臣申公巫臣为了争夺美女夏姬,和楚国大夫公子反闹翻,不得已逃奔晋国。他鼓动晋王室开辟第二战场,联合其他国家,从背侧牵制楚国。地处东南地区、尚属部落小国的吴国,就这样被选中了。

吴国由此跻身春秋乱世的争霸当中,并最终成为一个迟到的大国。

当时的吴王是寿梦。晋国的权臣申公巫臣亲赴吴国,说服寿梦叛楚。寿梦也正为楚军的经常入侵所苦,便一口答应扮演这个角色。巫臣返回晋国,向当时的晋景公复命,然后带着晋国125人的军队到达吴国,教授吴国军队乘车、射御及战阵的技巧。由于人数不多,这支部队应该是训练用的示范部队,其主要目的是协助吴国建立中原式的武装部队。

吴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冲突,发生在巫臣到达吴国一年后,也就是吴国寿梦二年,楚共王六年。此役多属实验性质。

巫臣趁楚王出兵攻打郑国时,以吴国刚训练完的新式武装部队偷袭楚国的东方盟友——徐国。楚国立刻派兵援救,但因主力部队已经全部北上,兵力不足,只好采取守势,以临时防御工事与吴军对峙于淮河流域。

中原诸国对初试啼声的吴国居然和南方霸主楚国打成平手的战绩,无不刮目相看。吴国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成为东南地区的新霸主。此后70年间,吴楚之间的大小战役中,吴国在这些战争中明显取得了较大的优势。楚国只好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靠地域辽阔、战略纵深来消耗吴国。

吴王阖闾夺权成功后,积极向楚国展开军事攻击,在逃难吴国的楚国大将伍子胥的策划下,由一代兵圣孙武出任总大将,兵分三路远征楚国,攻陷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往随国,楚几乎亡国。

楚大臣申包胥苦苦向秦哀公求援,这就是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来历。孙武鉴于楚国中西部联合阵营军容庞大,又有秦国的援军,于是下令撤军。吴王阖闾和伍子胥虽然颇不愿意,但也不得不放弃强占楚京的念头,楚国总算得以苟延残喘。此后,楚国虽联合属国派兵攻打吴国,企图报复,却一再为吴军所败。到了春秋末年,楚国在南方霸主地位的争夺战中,几乎被淘汰出局。

早在吴王阖闾夺得王位之时,楚国就意识到吴国已经成为不可小觑的敌人。于是,楚国采取了晋国当年对付他们的做法——扶持敌国的附属国—一敌人的敌人,就算不是朋友,也算得上是一枚有用的棋子。

楚国选中的是越国。

越国的兴起同吴国一样,都是当时大国政治战略的产物。如果说吴国的兴起,是中原老霸主晋国为了有计划地牵制楚国,特别选择援助吴国,在楚国的后院豢养一条会噬人的野狼。那么同样的,越国的崛起,则在于楚国想要在吴国背后安排另一枚牵制的棋子。

这从越国几位著名的大臣身上就可以看出来,帮助越国兴起的几位名臣范蠡、文种都是楚国人,也是楚国著名的才士,他们到越国的目的就是帮助越国攻打吴国。只不过,越国力量的茁壮却不像吴国那样幸运,而是充满了坎坷与痛苦。

越国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春秋历史上,是公元前601年,楚国灭群舒,越国和吴国一道同楚国会盟了一次。此后,越国又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就是在这个时候,越国和吴国结成了世仇,交战不断。吴王余祭就是被一名越国的战俘刺死的。

在楚吴对抗的早期,楚国支持下的越国曾多次与楚国联手威胁吴国后院,虽然大多没有成功,但也的确让吴国执政当局深感头痛。孙武在指挥长征楚都郢城以前,曾经在吴国京城的南边建筑坚固的防卫城墙,并发动了一场不小的恐吓性军事行动,以阻止越国可能的蠢动。当时的越国君王是勾践的父亲允常。越国以前是吴国的附属国,但自从越王允常得到楚国的帮助后,便开始称王,并且逐渐脱离吴国的统治。

后来,趁吴国大举进攻楚国之际,允常又几次攻打吴国。但是,由于越国刚刚崛起,力量有限,都没有对吴国造成致命的危害。

但这却点燃了吴越两国之争的导火索。

吴国的长征军退出郢都后,楚国为了报仇,派出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来到越国,协助越国训练武装部队,并提供物资支援,以提高越国的作战能力。从此,吴越关系更陷入空前紧张的状态。

文种和范蠡正是为了落实这一援助计划而来到越国的。

公元前502年左右,范蠡跟随文种,经过长途奔波到达越国的诸暨。此时的范蠡还不到二十岁,文种比他大十岁左右。

文种毕竟以前在楚国当过官,而范蠡因为没有名气,越王就不太想重用他。因此,范蠡只好在楚、越一带闲游。

别看越国是个小国,范蠡初来乍到也并不好混。初到诸暨的时候,范蠡发结如毡。文种给他送来了新衣服,让他沐浴更衣去见越王。范蠡不从,说:“越王如果只是看重我范蠡的外表,而不是赏识我的才干,那我也没有必要留在越国了。”

很快,越王允常就召见了范蠡和文种。文种因为是楚国的大夫,在越国人眼里是先进文化的代表,立刻就得到了一个差使。但范蠡没有什么名气,允常又见他身材魁梧却外表邋遢,心里当时就有些不悦,简单地问了几句就不理睬范蠡了。只是碍于文种的面子,他对文种说:“子禽,你让范蠡先生住下,等候寡人召见。”

范蠡并没有马上被重用。当时,越国有个大臣名叫石买,居国有权。此人心胸狭窄,一向忌恨才能比他高的人。此人能言善辩,常常能说服越王采纳他的主意。文种和范蠡初到越国时,石买曾对允常说:“非我越人,其心必异。”后来,他见允常没有立即任用范蠡,又进言道:“卖弄风姿的女子不讲贞节,自我夸耀的士人不守信用。这种周游列国的宾客,自己找上门来,大概都不是什么贤能之人。如果他真是人才,怕是谁都会抢着要呢。可范蠡一路走来,并没有哪个诸侯看上他。很明显,范蠡不是什么贤能之人,希望君王明察。”允常觉得石买说得很有道理,遂把范蠡抛在脑后。

且说范蠡在馆驿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始终不见越王召见,不免心灰意冷,产生了离开越国的念头。文种于是去越王面前为范蠡说情。文种对允常说:“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唯大王察之。”

一方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一方是文明大国楚国的大夫,允常两边都不想偏帮,便取了个折中的法子——决定给范蠡一次机会。他命范蠡对越国各地进行考察,熟悉国情,了解民意。

自负的范蠡,早已不能容忍石买的诋毁和越王的“骑墙”,便趁机离开诸暨,以此表明自己的坦荡襟怀。

见到这个局面,文种忧心忡忡地对范蠡说:“少伯,你不能就这么走了,待我找越王说个明白再作定夺。”

范蠡却笑道:“我也并非真的就此离开。在越国,我还是一个异乡人,去越国各地熟悉国情,也是为以后进入核心决策层打基础。况且,越王允常并非我心中的明君,我倒是很看好嗣子勾践。嗣子勾践长得高高瘦瘦、脸面狭长、鼠目、发疏须稀却眉广盈尺,又鸟嘴鹰鼻、唇尖上翘。我学过些许相面的知识。以我所见,勾践这种面相说明他虽胸狭阴鸷,却能干、进取心强、坚忍有毅力,假以时日,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所以,我暂时先离开,也并非坏事。”

既如此,文种也不再勉强。

两年后,允常病故,勾践接位。在文种的努力下,范蠡重新回到诸暨。

范蠡当初的预言没错,勾践有雄心壮志,也有识人用人的胆识。他和范蠡很投缘,经过一番长谈,深为范蠡的才华倾倒,便起用他做大夫,后又擢升为上将军。

看来,再有才华的人也要遇到伯乐才行。并不是每个人都看你很顺眼。所以,遇到欣赏你的人,一定要懂得珍惜。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永远的关公

    永远的关公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能够证明人类伟大的,是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人。茫茫人海,人海茫茫。天地生人,多的是渺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白驹过隙,有几人能溅起一些生命的浪花?有几人能留下一点点生命的痕迹?天地生人,无非是仁善奸恶,在人生的舞台上,都会有充分的表演,有几人能留下一些不朽的业绩?或著书惊日短,或舞剑伴星稀,或学成经天纬地之才,或练就吞云吐雾之艺,或壮志凌空,风云际会,或趁风扬沙,铤而走险,或成得大功,或行得大恶,也不过过眼烟云,有几人能留下万世的声名?
热门推荐
  • 幻想齿轮

    幻想齿轮

    命运的齿轮不断的转动,幸运的一角终于转动到我的头上。幻想成为内心的力量,强化手段永远比不上强化自身,永恒的力量才是我追寻的目标。
  • 风之国

    风之国

    在遥远的异界,光辉大陆曾有着灿烂的魔法文明,人类帝国在平定西部的黑暗势力之后,得到了数千年的和平,但是人类遗忘了那个可怕的预言魔法世界开始堕落黑暗将重新笼罩大地!
  • 花本无色不倾城

    花本无色不倾城

    她说:我此生跨越千年来赴你白头偕老的诺言,你待如何?他答:纵今世仍是诛仙台上被天火焚烧的结局,我亦无悔。不是说他们俩生下来就是为了完成前世的羁绊么?可当她一步步爱上他时,为何命运又如此捉弄人?既然这世界要与她为敌,那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也要留在他身边!转世燕还故榻,为你衔来二月的花。
  • 傻王爷的第九十九次出逃妃

    傻王爷的第九十九次出逃妃

    世人都说幽明王爷是个傻子,可她却在第一次见面就看出他腹黑的本质。正当她准备远离这个男人时,她却莫名的成了他的王妃,不甘心做笼中之鸟的她开始了出逃。第一次,正当她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就此逃之夭夭时,他低沉醇厚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爱妃,想去哪。本王陪你可好?”第二次正当她准备跨出后门门槛时,他如幽灵一般的声音在她背后悄然响起“爱妃,这只脚要是出去了就不用要了。”第三次,正当她乔装出门时,碰巧遇到他,他抓小鸡一般把她夹在腋窝下…第四次,第五次…一次又一次的出逃都没能成功。直到第99次,她终于逃出他的魔掌,却发现,自己的心留在了那个男人那,永远也拿不回来
  • 新时期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人生与生命读本

    人生百年,若白驹过隙,在时空的经纬所编织的生命中,我们不禁感叹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你可以踏遍紫陌红尘,也可以感喟人生沧桑;你可以携带秦砖汉瓦,也可以领略唐风宋韵;你可以仰观宇宙、仰察人类.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足生命意识的内在驱动,回应历史的号角的召唤,那么,你的生命将大放光彩!
  • 帝仙传

    帝仙传

    当洪荒年代成为过去,当万族大战已成历史,天尊人皇渐渐陨退,界王帝仙取而代之成为苍穹诸界的主宰,在看似平静的修真盛世中,暗流悄然窜动。寇帝,一个先天被诅咒的少年,拿着父亲的一纸推荐书,来到了专门培养‘怪物’的‘怪物学院’,开始了他的新生。有人以为找到了真相。有人以为走上了巅峰。有人以为自己先知先觉。但别忘了,你发奋修炼的初衷是什么。
  • 宅神的恶作剧

    宅神的恶作剧

    神大人因为盖亚的诱骗从根源传送到了地球,在地球上当起了大学生,因为没有性别而后又因为渣男找茬性别一栏变成了秀吉,这个时候西游里的唐都因为时空错乱变成了高现代城市,就在机械铁蹄即将横扫欧罗巴的时候,沈大人同盖亚孙悟空一行人从西游记一书穿越过去拯救人理,而赐予唐王现代科技的神秘人竟然是安倍!?因为唐王毁教灭佛,诸天神佛全都烟消云散,多元世界还有更多的神道世界需要拯救!
  • 秦毒

    秦毒

    小镇在一夜之间惨遭恐怖病毒袭击,无人幸存而灾难的起因竟是因为始皇陵地抢救开掘当历史将那座伟大的王陵湮没了两千多年后,地宫终于因为难以承受巨大的封土重量趋于崩塌一连串惊人秘密伴着危机剥茧抽丝般呈现守卫王陵的巨猫散播出了令天下胆寒的病毒精美绝伦的大秦建筑艺术让人叹为观止当人们终于将足以中断人类历史的病毒消灭时,却不知一个更大的阴谋还隐藏在后面
  • 三界仙缘

    三界仙缘

    大道如青天,云游四海间。扶摇九万里,逍遥蓬莱仙。一介穿越客,萧景元一心求仙问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奈何,心猿出世,风起于青萍之末,席卷人妖仙三界,大劫将起。至此,一段叱咤山海、力挽狂澜的传说,也逐渐拉开序幕……
  • 替身,你好!

    替身,你好!

    一张熟悉地脸,隐藏着他一个巨大的阴谋,主张平淡生活的她来说,一切又是那么的不平淡,自己差点被阴谋伤的体无完肤,能够走出阴谋,走出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