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9200000014

第14章 文人美食

陆文夫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名《美食家》,他从此也获得了一个“美食家”的头衔;而且马上被法国美食家协会聘为资深顾问,还专程到法国各地去美食了一周。其实,他对于番菜的兴趣,未必多么热烈。若有一碟花生米、二两老酒,加之谈得来的老朋友,我看他会更加其乐融融的。所以,到苏州,他陪你观光,有他自己的一条路线,他请你吃饭,有他自己的一家餐馆。

还有一位故去的汪曾祺先生,江苏高邮人,那个地方,以产咸鸭蛋闻名。我看他屡屡写些他家乡的农家小吃,和他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当学生时,吃过的什么云南过桥米线和油鸡宗等等文字;其意似乎并不在吃,而在于对往事的回忆,看来怀旧比那些食物更令他陶醉。但是,他懂得美食,甚至亲自操刀,表演一两手,以博一粲。

张贤亮的《绿化树》里,那位马缨花女士开的“美国饭店”中,她的两位情敌为一两块烤白薯而差点决斗,彼时彼刻,吃只是为了苟延残喘,为了活命,饥饿使人扭曲得丢失了最后一点尊严。然而,那终究是陈旧的故事了,对如今吃得太饱的文坛,已失去产生切肤之痛的共鸣。于是,他也就投笔从戎,搏战于商场。长袖善舞的他,出入星级餐厅,品尝极品大菜,“美国饭店”那张褪色的老照片,恐怕难得翻出来一阅了。

会吃、懂吃,是一种天分;会吃、懂吃,而且有可能吃,那是一种幸福。

当年住在北京西郊的破屋茅檐里,撰写《红楼梦》时的曹雪芹,“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已经贫穷到了“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地步。这位毫无疑问是“美食家”的他,再去回味那些曾经吃过的美食,可想而知,舌上的味蕾该是怎么一个苦涩感受了。大师在失落的怅惘、追忆的痛苦之中,追悔失去的一切;在遗憾中补缀那张烟消云散的记忆之网时,空空荡荡的嘴巴,该是多么煎熬了?

我发现,这位文学大师,在他笔下,一旦写到金陵那条街上钟鸣鼎食之家,宴游饮乐、大吃二喝时,凡与嘴巴有关细节,无不特别的来劲,抖精神,倾情不已。那次螃蟹宴,那次寿怡红群芳夜会,那次刘姥姥吃茄鲞,那次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他在叙述过程中的陶醉之情、追悔之意、碧落黄泉、伤心往事,尽管不着一字,却是我们在读这部不朽之作时,能够充分感受到的。

也许,美食和美文有些什么必然的联系?

是不是由此类推,不能领会美食之美的作家诗人,怕也难以写出美文之美?

由此,我在研究东坡先生的全过程中,始终纳闷,此公好吃喝、善啖肉、能下厨、会烧菜,胃口奇佳、口福极好,是否因此他才写出千古传唱的诗词,淋漓尽致的文章,风流妩媚的书法?

有这种可能吗?

在中国,一般人的所谓“口福”,重点有一:一、有的吃,二、吃得下。明代权相张居正,从北京南下,经冀、鲁、苏、皖到湖北江陵老家,给他老爹办丧事,一路所过州府衙门,为他准备吃喝,可谓煞费苦心,山珍海味,水陆毕陈,以讨得这位首辅欢心。谁知张居正对着眼前桌面上数十道菜肴,皱着眉头,埋怨道,竟没有我想下筷子一尝的。

没得吃,自然没有口福,有得吃而吃不下,也算不得有口福,只有苏东坡,除了有得吃和吃得下之外,还要加上两条,一条是即使没得吃,也要想法满足自己的口福,一条是他把吃当做其乐无穷的事。确实如此,苏东坡一生,放浪形骸之外的潇洒豁达、吃得快活,是他文章写得千古不朽的基本要素。

老实说,在中国,一般老百姓知道《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寒食帖》者,远不如知道“东坡肉”、“东坡肘子”者多。我在他老家四川眉山,品尝过这道名菜,也在杭州西子湖畔,欣赏过这道佳肴。要论解馋、实惠,而且肚子还比较地空淡乏油的话,那么足以大快朵颐者,非此物不可。

肥而不腻、痩而不柴,东坡肉堪称猪肉菜肴里的上品了。

所以老百姓,尤其位居下层,消化能力特强,但经济实力稍差者,一听到“东坡肉”这三个字,马上想起那碗色泽红亮、形整不散、软烂如腐、鲜香不腻的佳肴,立刻涌上来口水和食欲。张居正绝不会生出这种胃口,而苏东坡这位文人,可贵在他的大众观点、平民精神,可贵在他不在乎“肉食者鄙”的讪诮,而能够与民同乐,居然于无意中发明了一种吃法。文人而能领导美食,此公为第一位。

但别小看红烧肉,毛主席就很爱吃的,并认为有补脑之功效。此说是否有科学依据,待考。但苏东坡的诗、词、文、赋,确实是汪洋恣肆、不可一世,很可能与他爱吃猪肉,摄取什么特殊营养,使他的脑细胞发达,有点什么联系?包括他的挥洒自如的书法,也有点像“东坡肉”那种肥腴饱满的韵味。可以想像东坡先生酒足饭饱、意兴酣畅、即席挥毫、龙飞凤舞的雍容放达。这种大度,绝不是饿肚汉或患有严重胃溃疡病人所能具有的。相信他创造的这种佳肴,一定为他的文思提供不少助力。

大多数中国人可能未必背得出苏东坡的诗词,但没有领教过或者索性不知道“东坡肉”和“东坡肘子”者,恐怕为数甚少。在中国洋洋大观的菜系食谱中,能以一个作家诗人的名字冠之为名的珍馐,这光荣只有苏东坡享有,实在是使得一向上不得台盘的文人扬眉吐气的。

大家都晓得东坡肉这道菜典出杭州,不过到西湖的人,更热中炸响铃、炒鳝糊、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四川眉山,因为是苏轼的家乡,也沽光推出了东坡肘子。有一年我到蛾嵋山,途经该城,有幸尝到此味,除价格公道外,别的就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了。

其实,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宋代人的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后来,1085年苏轼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他在杭州,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修浚西湖,筑堤防汛,减灾免难。杭州的老百姓为了感谢他的仁政,把这条湖堤称做苏堤。堤修好时,适逢年节,市民为了感谢他,送来了猪肉和酒。东坡先生倒很有一点群众观点,批了个条子,说将“酒肉一起送”给那些在湖里劳作的民工。结果,做饭的师傅错看成“酒肉一起烧”,就把两样东西一块下锅煮起来,想不到香飘西湖,令人馋涎欲滴。这就是色浓味香、酥糯可口、肥而不腻、痩而不柴的东坡肉的来历。于是,慢火、少水、多酒,便成了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可是,如果想到他贬到黄州之前,还是在开封大牢里关着的钦犯,是个差一点就要被杀头的人,就会发现他这种口福上的专注之情,其实是这位文学大师,对于权贵、恶吏、小人、败类恨不能整死他的精神抵抗。从他《初到黄州》一诗中,就表白出他的这种绝不服输的性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着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这和他在出狱后所写的诗句,“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那种绝不买账的心态是相一致的。

苏东坡一生犯小人,总是不得安宁,这也是所有善良的人经常碰上的厄运。然而,他在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却有着难得的好口福,实在使那些整他的人气得发昏。

会吃、懂吃、有条件吃,而且有良好的胃口,是一种人生享受。尤其在你的敌人给你制造痛苦时,希望你过得悲悲惨惨,凄凄冷冷,希望你厌食,希望你胃溃疡、胃穿孔,希望你寻死上吊,你却能像一则电视广告那天津卫说的“吃嘛嘛香”,绝对是一种灵魂上的反抗。应该说,苏东坡的口福,是他在坎坷生活中的一笔精神财富。如果看不到这点自我保护的精神世界,不算完全理解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忠言谠论、刚直不阿,从来不肯苟且妥协,他在《湖州谢表》里,公开表示自己的态度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所谓新进,就是一班沐猴而冠的家伙。他压根不理会这些握有权柄的小人之辈,而且也不顾忌小人不可得罪的道理,照讲他想讲的话,照写他想写的文章,锋芒毕露,毫无收敛。于是,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到政治上的迫害。外放、贬官、谪降、停俸,这也是历史上的统治者收拾作家诗人,还不到杀头掉脑袋的程度之前,常用的一套令其不死不活的做法。

现在回过头去看,古往今来的作家诗人之所以挨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人作祟的缘故。有小人密告在先,皇帝才发怒于后。日理万机的九五之尊,有一点空余时间,还得应付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要一一摆平那些性饥渴和性苦闷的玉体横陈的女人,不会有多少时间去读小说诗歌的。这样,一班小人式的文人或文人式的小人,就有事情好做了,检举告密、出首揭发、深文周纳、罗织罪名。所以,小人对于社会的危害,犹如胆固醇附着于血管壁,要发生栓塞梗死现象一样,小人愈多,社会便愈腐败。在历史上,凡大兴文字狱的朝代,总是政治上最窒息、小人最繁殖、正人君子最倒霉的时期。尤其像苏东坡这样处于创作巅峰状态的、文如泉涌的、旁人不可企及的大师,更是他们的嫉恨对象。因为这些文人中的宵小,一旦写不出或写不好作品,无不产生狠毒的咬人之心,是恨不能对大师食肉寝皮的。所以,东坡先生数十年间,三落三起,先是被贬黄州,后是谪往岭南,最终流放到海南岛,都是小人们不肯放过他的结果。

他们以为这样可以使他噤声、沉默、低头、困顿,以至于屈服、告饶、认输、投降。但小人们完全估计错了,苏东坡无论贬谪到什么地方,都能写出作品,都能吃出名堂,都能活得有滋有味。这就非我们那些或神经脆弱,或轻浮浅薄,或经不起风风雨雨,或摔个跟头便再也爬不起来的同行,所能望其项背的了。于是,你不能不佩服他的文章,你不能不羡慕他的口福。无论文章,无论胃口,都充满了他对权势的蔑视,对小人的不屑,对生活和明天的憧憬和希望,以及身处逆境中的乐观主义。

“你让我死,我就会按你说的去死吗?我且不死呢,只要我这张嘴还能够吃下去,我这支笔就能够继续写下去。”假如以这样的潜台词,来理解在苏东坡全部作品中,竟会有如此多的笔墨谈到他的吃喝、他的口福、他的开怀大饮或放口大嚼的酣畅淋漓的快乐,也许可以稍许理解大师心理一二。后来,读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明白了,其实他志不在吃。“东坡尝与刘贡父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贡父大笑。”由此看来,他在吃喝的要求上,是可以自奉甚俭的。

同在这部宋人笔记中,我们还可看到他大事渲染吃喝的豪情,那不言而喻的伏枥之志跃然纸上。“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书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东坡在儋耳,独有二赋而已。”如此追求极致的美食,落笔却在他的绝妙文章之上,吃喝的目的性是再明确不过的了。

善良的人可能穷困,可能坎坷,可能连一个虫豸也敢欺侮他,可他心里是坦荡的,觉也睡得踏实,因为他无可再失去的了,还有什么值得挂牵的呢?而与之相反,用卑劣的手段,用污秽的伎俩,用出卖灵魂的办法,或获得了金钱,或获得了权力的小人之流,他并不会因此而无忧无虑、称心如意的。为了保住他的钱、他的权,日思夜想,坐卧不安,提心吊胆,惶惶然不可终日。哪怕半夜从梦中醒来,也一身冷汗。所以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快乐和痛苦,有时也只能相对而言。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用尽心机捞到一切的胜者,其实,很累,很紧张,要不停地瞪大眼睛,窥视着四面八方,每个细胞、每根神经,都得打起百倍精神,或赔笑、或应付、或过招、或韬晦,像这种全天候的活法,是无法称之为潇洒的。更有甚者,那些殚思竭虑捞不到一切的败者,就拉倒罢!不,而是更痛苦,面如丧门之神,情似斗败之鸡,恨得牙痒,气得上火,见别人有,眼馋心痒,急不可耐,见自己无,怨天尤人,愤不欲生,同样也活得十分沉重,这样的得和失,岂不太累也哉?

虽然,他们的伙食标准比谁都不差,而且,几乎天天有饭局,忙者,从琳琅满目的早茶开始,直到夜半的酒吧小啜,可谓吃个不停。然而,他们这两类人,心有外骛,通常不会有太热烈的食欲。

这一点,真得向东坡先生学习。苏东坡被陷害,抓到开封坐牢,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宋神宗不大相信御史们诬陷他的罪实,曾派两个小黄门半夜三更到大狱里,观察他的动静。回宫后向神宗汇报,说苏东坡鼾声如雷,睡得十分香甜。于是这位皇帝做出结论,看来学士心底坦然,这才睡得如此踏实。所以,那班小人要定他一个死罪时,神宗没有画圈,而是从轻发落,把他贬往黄州,让他在那小县城里,施展了一番厨艺,给中国菜添了一道东坡肉。

从苏东坡身上,我们至少获得以下三点教益:作为一个作家,第一,得要有一份坦然从容的好心胸,狗肚鸡肠、首鼠两端、患得患失、狭隘偏执,是成不了器的;第二,得要有一份刚直自信的好精神,任人俯仰、随波逐流、墙头衰草,风中转蓬,是站不住脚的;第三,恐怕得有一份兼容并蓄的好胃口,不忌嘴、不禁食、不畏生冷、不怕尝试。这个道理若用之于营养,则身体健康;用之于文章,则尽善尽美;用之于交友,则集思广益;用之于人生,则丰富多彩。

他就这样一步步达到文学的高峰。朱弁的《曲洧旧闻》记载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修)公为终日喜,前辈类如此。一日,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崇宁大观间,(苏轼)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百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苏诗,便自觉气索。

如果他没有好心胸、好精神,特别是好胃口、好的消化能力,能达到这样的文学高度吗?

他写过一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连这种剧毒的河豚鱼,苏东坡也敢一试。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载:“东坡在资善堂中,盛称河豚之美。李原明问其味如何?答曰:‘值那一死!’”正是这种美食主义,广泛吸取人世精华,才使得他文章汪洋恣肆,得以千古流传。一个像林黛玉只能挟得一筷子螃蟹肉吃的作家,这怕那怕,我看未必能有写出大作品的气力。

1094年,他第二次被流放,到惠州,当时的岭南可不是今天的珠三角,但他和这种小人们的政治迫害,唱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反调,毫无屈服之意,还是从口腹享受上大做文章。1097年,苏东坡第三次流放,被送到当时被看做蛮荒之地的海南岛。起因又是因为他的诗,“白发萧散满霜风,小客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京师,他的政敌章悻冷笑一声:“苏子尚尔快活耶?”下令谪海南昌化军安置。这就说明一个可怕的真理:你要得罪了小人,你就准备一辈子受折磨吧!

苏东坡在海南过着十分艰苦的日子,不过,苦中有乐,他发现儋州滨海,蚝也就是牡蛎极多。他给他的儿子苏过开玩笑地说,你可千万不要把这个消息传到北方去。到他们知道这里有如此美味,没准他们都要学我这样,要求犯错误,被发配到海南来,分享我这份佳品呢?从这番幽默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的口福,从来是和他的反抗心理相关的,这也称得上是精神不败了。

鉴于东坡先生喜海鲜,也喜猪肉,于厨中小试,也曾将这两者合二而一,做出一道加烹鱼柳的东坡肉来,味道奇佳,屡试不爽,不失为一道佐酒送饭的大众菜,有兴趣者无妨一试。

菜名:鱼柳东坡肉

原料:

五花连皮猪肉500克

带骨鱼柳(即鱼干)200克

绍酒150克

冰糖50克

老抽、鲜抽各半,约15克

植物油两匙,姜稍许,醋数滴

其他什么佐料都不要

做法:

一、将猪肉切寸方块,焯水,除去血沫,起油锅,略炒。

二、鱼柳洗净,剪成麻将牌块,加进锅里与肉一起翻炒。

三、随即将上述物品放入一具耗电不超过150瓦的慢炖锅。加绍酒、老抽、姜与醋。

四、四个小时以后,即可食用。

这是一只最适合懒人做的菜肴,将电接驳,你就可以读书、看报、写作、玩电脑,连管都不必管的,“火候足时他自美”,这是苏东坡的经验。然后,端上桌来,老酒二两,下筷品尝,准是肉有鱼香,鱼有肉味,既可补脑,又可解馋,真是价廉物美,老少咸宜的菜肴。虽然血脂过高者不宜多食,但近期据科学家研究,完全拒绝猪肉,未必是良策;毛泽东同志就经常要吃红烧肉,活到八十多岁,偶然吃一两回,想来无大碍。所以,动起手来,像苏东坡那样大快朵颐一番,说不定有助于文思呢!

同类推荐
  • 清点傍晚的村庄

    清点傍晚的村庄

    周春泉出身书香门第,但时代的荒芜荒芜了他的人生。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幕阜山中钻来钻去,幕阜山于是以她的本性养育了他。幕阜山险峻而藏宽容,贫瘠而藏富有,原始而藏自尊,坦荡而藏诡谲,有一种做惊天之事于谈笑之中的韵味。幕阜山,用深沉的教义诠释和珍藏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诗人和诗。周春泉用一本诗集《清点傍晚的村庄》引领读者拜读了幕阜山。从屈原那里,从范仲淹、黄庭坚那里;通过周春泉,从秋收起义的梭镖那里,从叶金波的从容就义那里……为中华民族找到了一座诗的圣山!
  • 一样花开为底迟

    一样花开为底迟

    本书名是引自林黛玉的一句诗“孤标傲视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红楼梦中人想了解秋菊的内心情绪而问菊:你孤标傲世,遗世独立,到底是想偕谁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美好的春天里开放,独你为何迟迟到秋天才开呢?峰旻借这句诗,其实是时时提醒自己:面对喧嚣的尘世,她愿人淡如菊,以清高亮节自守,懂世故而不弄世故,做一个冰清玉洁、淡泊名利的女子。
  •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

    本书从文学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文学的多维结构和多种性质、艺术特性的审美场,文学对象的内涵整体性等角度阐述,探讨了创作美学的奥秘。
  • 萧红作品集(三)

    萧红作品集(三)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胡麻的天空

    胡麻的天空

    一个历经苦难、内心温暖的“好学婆婆”,65岁重新识字画画,一笔一画都带着生命的体温,暖暖内含光,一部化万物为萌物,融沧桑为柔软的“自然笔记”,60年乡土与社会的变迁跃然纸上,60年人生与家庭的记忆静静流淌.我们很少真正去体会母亲的独立人格和存在价值,很难真正去深入了解母亲的内心世界。秀英奶奶用自然笔记、农事笔记和社会生活笔记讲述天地万物,也讲述自己、讲述世事人生。在本书中,一位农村老人六十年的自然情怀与社会记忆静静流淌,中国农村六十年的自然生态变迁与社会变迁静静流淌,那些被忽视的人群、被闭合的天空与情感世界在静静呈现。这是一曲别样的凡人之歌,是一片湛蓝的胡麻的天空。
热门推荐
  • 绝世剑狱

    绝世剑狱

    武者修炼之根基,肉身资质,传承先祖血脉的荣光;先天天赋,显现大道痕迹的规则;灵魂特性,开启另一世界的钥匙!修真家族传人谢旋,肉身腐朽而魂穿异界,成为一个资质残缺,天赋有限的平凡少年。融合两世的恐怖灵魂,觉醒逆天的特性,开启幽冥地狱的大门。拥有顶级世界幽冥地狱的修炼资源,谢旋能否藉此,在这个波澜壮阔,强者如云的世界里,力压各类天资卓越的绝世天才,屹立各个世界的巅峰,成为那独步天下的王者!?
  • 总裁家的俏媳妇

    总裁家的俏媳妇

    堂堂诗家大小姐,现在落得个扫地出门的下场,在街上游荡,意外救得一美男。为了复仇而想要放弃爱情的她,却又意外的得到萌宝小诗子。小诗子:“妈咪,爸爸想帮我改名耶。。”“那就改了啊。”“人家不要叫小孙子了啦。”囧。。。
  • 霸道总裁霸王妻

    霸道总裁霸王妻

    花絮一『“啊”一道凄厉的尖叫,迎来的便是在水里不停的挣扎,水花因她的挣扎溅的哪都是。』花絮二『“罗曼,救我……我……我掉进了大海”双手双脚挥舞着。』花絮三『“不,这不是大海,这是万丈深渊,啊……救命……有人吗……救命……”』花絮四『这个女人的身体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般,和她在一起的感觉比任何女人的味道都好,堪称为极品。食髓知味,几乎一刻也不放过她,如发了狂,一次又一次索取……她微弱的道“放过我……求求你……不……不要……”』反而更增加他的欲望。花絮五『树上,水中,无数的蛇向她袭来“冷月,你看、我们后面……”“快跑”人还没反应过来件就像挂了箭一般飞快的向前跑。』花絮六『她是商界天才,堪称为全国“女首富”。拥有房产、公司、企业无数,传说她曾经是个保姆,也是私下情妇,但是攻于心计,霸占了风华一世华爷的财富,才有了后来的她。可又有传闻她是商界天才,为人耿直,心地善良,华爷确实风云人物,但是却并未在全国排行榜,而她堪排前三。更有人神乎其神她就是不败之身,只要有她谈的生意以及做的产业根本没有不成功的』
  • 现代魔战

    现代魔战

    写了一些小段子,每章后面都会有一个,希望大家喜欢。再说说小说内容:万年前,地球一战尽毁,万年后,高中生吕闲因一次误闯,进入了一个魔法结界,从此和修仙校花纠葛在了一起,从此踏上了修仙之路,但他不知道,从此自己将被卷入各种神话传说和异界纷争之中。
  • 你被写在我的爱情里

    你被写在我的爱情里

    被心怀不轨的姐姐设计,我成了众人眼里的神经病,她是众人眼里变态的神经病,是害了白家小姐的凶手。只有他,白家小姐的未婚夫,她的二叔顾司成,淡淡的说了一句。“那不重要。”于是,稀里糊涂的,徐青蔓就从寄人篱下的陪嫁女摇身一变成了顾二夫人。没有祝福,没有婚礼,只有一个众人眼里无权无势的草包顾二爷。
  • 杀戮天子

    杀戮天子

    妖刀在手,天下我有!手持神枪,血溅八方!妖孽之瞳,看破世间万物。妖孽之翼,席卷大陆风云。我们是天,令诸神臣服!我们亦道,令恶鬼拜倒!以血结盟,一枪惊云动山河!
  • 上仙,您的外卖来了

    上仙,您的外卖来了

    悲催的少年——叶惊尘,这个原本送外卖的小伙子,在被老板炒鱿鱼后,又倒霉地被人打劫。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怪老头搭讪他,并给了他一份工作。于是,外卖小子——叶惊尘走进了那个不为世人所知却暗流涌动、精彩纷呈的修真世界,开始了自己荡气回肠的外卖生涯!用猪脚的话说,这外卖生涯,荡气回肠得连我自己都怕!!(本文非系统,非穿越,作者自不量力,想打造都市、玄幻、言情于一体的小说,且看这逗逼如何被打脸!)
  • 风袭星辰

    风袭星辰

    山中的少年,不甘屈服,誓要荡尽阻碍,斩尽仇敌。在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在无止境的修仙路上,缔造一个自己的传说。
  • 绝世女佣兵:庶女无敌

    绝世女佣兵:庶女无敌

    【全文完结,放心收藏】凌无敌21世纪雇佣兵界以毒辣、美色取胜而闻名的蛇蝎美人,在她手上从无败北之事,却成了同门姐妹手下的亡魂!她是幻修第一世家的女儿,因庶出而毫无地位!哥哥,姐姐各个俊美不凡,她却偏生的奇丑无比,身体素质更是差的要命,还有一个贻笑大方的名字无敌……再次归来,已然是脱胎换骨,一手银针走天下,谁敢质疑?回眸一笑多少君子为她驻留……他俊美非凡冷情更甚于她,强强相遇,二人相遇又是怎样的结局……
  • 一半秋天一半夏

    一半秋天一半夏

    她是无数平凡女生中的一个,却总是有着令人心疼的遭遇。生命的前二十年,她受尽苦楚却不曾放弃。而后的生活,她遇到了生命中注定要遇到的人。花开花落,缘来缘去,只若一半秋天一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