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9200000017

第17章 关于文人之死

趁这部书在台湾出版的机会,关于文人之死,写上几句话,以为序。

人总是要死的,对死者而言,死了就死了,也就了了。但对生者而言,便有着不同的盖棺定论。司马迁早就说过,或死得重如泰山,或死得轻如鸿毛。但这个评价,有时也很说不准,时间推移、历史沉淀,会使当时比泰山重的死者,后来变得比鸿毛还轻;反过来,死时比鸿毛还轻,经过数朝数代以后,又变得比泰山还重了。因此,对旧时称之为“士”,后来称之为“知识分子”的中国文人来说,最省事的办法,以其寿终正寝,曰正常死亡,以其死于非命,曰非正常死亡,加以区分,也就免得一回儿泰山,一回儿鸿毛,来回折腾、缠夹不清的麻烦了。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为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也许每个人的贡献有多少之别,努力有大小之分,但都能尽其绵薄,报效祖国母亲。尤其那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佼佼者,为主义献身,为真理舍命,为民族大义而洒尽热血,为家国存亡而肝脑涂地,以“头颅掷处血斑斑”的书生意气,与暴政,与侵略者,与非正义,与人吃人的制度,与一切倒退、堕落、邪恶、愚昧,一直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们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

如果没有这些精英们,以坚忍不拔、前仆后继的意志继往开来,以历经厄难、矢志不渝的精神发扬光大的话;没有他们在暴政的压迫下,在战乱的摧残下,在文字狱的恐怖下,在掌握权杖的帝王以毁灭文化为乐事的无知愚昧的统治下,还能够坚守文明、珍惜传统、存灭继绝、薪火相传的话,恐怕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早就像古埃及、古印度、腓尼基、两河文明乃至玛雅文化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星空中,成为绝响。

正因为一代又一代传承相继,中华民族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始终葆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因此,功不可没的中国文人,无论其为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均能够被人记住,载入史册;在有皇帝的年代里,甚至列入“天地君亲师”的最后一位,受到老百姓香烛纸马的供奉,顶礼膜拜,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文人尽管在理论上地位很高,被供奉在佛龛里,神气十足,可在这块国土中,上至王者,下至草民,并不真把文人当一回事的。千万不要以为“士农工商”的排序,就拥有优先权。因此,切切牢记这一条,谁要缺乏这最起码的清醒,就有碰一鼻子灰的可能。对统治者来讲,文人嘛,九儒十丐,上不了台盘,装装门面用得着,唱唱赞歌用得着,可到了开饭时间,那张桌子上肯定不会有你的座位。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咱们中华民族算得上是最崇尚功利主义,最讲求现实精神的民族。数千年来,无论神州怎样天翻地覆,而不致陆沉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在这种物竞天择的大环境中,中国人为求得生存而养成了绝对自我、独善其身而罔顾其他的个人至上主义,因而生存能力和生命活力,特别强大。在这些讲求实利的同胞眼里,文人在牌位上受到敬奉,享得清名,属于精神层面的虚荣,不影响谁的实际所得,自然是无可无不可的事情。因此,中国文人的祖师爷孔夫子,还被加冕了一个“百代素王”的盛名,历代帝王专门跑到山东曲阜去祭孔,搞一番形式主义的崇敬;说穿了,这与《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一个“弼马温”的番号,是差不多的意思,不过是给后来的圣人之徒一种虚幻的满足罢了。

一旦哪位舞文弄墨者不安于位,从“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上走下来,偏要食人间烟火,乃至于插手政治、染指权力、干预现实、觊觎利益,以为在统治者的权力盛宴中,有分一杯羹的资格,那就可能要给自己找麻烦了。且不说台面上的九五之尊和簇拥在身边的人对你持何种态度,仅桌子下的那群虎视眈眈的狗,也会脸飞六月之霜,给你颜色看。因为这些食肉类动物,自以为跷起一条腿,也要比文人高半头,哪能把桌上扔下来的肉骨头,施舍给一不识相、二不知趣、三不晓得自己吃几碗干饭的阁下?

这就能明白封建社会中,文人不走运的缘故了。中国一共三百多个帝王中间,简直找不出一个始终高看知识分子、友好对待文人的明君贤主。这些帝王,有文化者嫉妒文人,没文化者憎恨文人,半瓶子醋者刁难文人。因此,中国文人从来面临命悬一丝的华盖运,期望值是不能、也不必定得太高,那只徒增烦恼,弄不好还要付出代价。鲁迅感慨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华盖虽然很堂皇,但也可能像被盖子压住一样,一生过着无可奈何的日子。

碰头,倒也无大碍,如果只是鼓个包,抹点碘酒也就消肿化瘀了;可头碰掉了,什么接骨药也无济于事。因此,在这种无论如何笑不起来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岁月里,文人越位的结果,无非两种:一是春秋战国屈原跳进汨罗江的自杀;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他杀——有史以来的中国文人非正常死亡的记录,好像就是从这里掀开第一页的。

除了统治者的文字狱消灭不少文人外,跳不出自设的心狱,也自相残杀了不少文人。这心狱,首先是他自己,其次是他同行,这恐怕是大部分文人非正常死亡的悲剧来由。

休看那些大师、中师、小师们,如何自视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如何标榜淡泊,“道不行,乘桴飘于海”。但灵魂中依附的劣根性,若是能在统治者的盛宴中,哪怕敬到末座,也是屁颠屁颠,鞋都来不及穿,马上报到的。我就看到一些当代文人,对于某些掌握权力的人,横眉者少,俯首者多;对于权力,得之窃喜,失之弥痛;虽然私底下,食不知味,寝不安席,但在人前,作傲岸状,作不屑状,作“富贵于我如浮云”状;说白了,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障眼法而已。得和不得的冲击,上和不上的跌宕,有和没有的自虐,活和不活的折腾,很多文人就这样结果了自己。

而由文人相轻,到文人相嫉、相敌对、相戕害的后果,就更可怕。正如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里那则故事:“一日,酒纠宣觞政,约各言所畏。席间有老狐,自然也得回答……最后问狐何畏,则曰:‘吾畏狐。’众哗笑曰:‘人畏狐可也,君为同类,何所畏?’狐哂曰:‘天下惟同类可畏也。凡争产者,必同父之子;凡争宠者,必同夫之妻;凡争权者,必同官职之士;凡争利者,必同市之贾。势近则相碍,相碍则相轧耳。且射雉者媒以雉,不媒以鸡鹜;捕鹿者由以鹿,不由以羊豕。凡反间内应,亦必以同类,非其同类,不能投其好而人,伺其隙而抵也。由是以思,狐安得不畏狐乎?’……”狐尚畏狐,文人怎能不怕被同行背后插进刀子,一命呜呼呢?

知识分子这种自伤和他戕,有的时候胜过统治者对于文人的杀戮。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天性如此耳。从穿开裆裤的年纪,拜完至圣先师,塾师开蒙,幵明宗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开始编织这个“学而优则仕”的玫瑰色美梦。因之,对于权势的亲和力,对于官衙的趋附力,对于名利的向心力,童稚时期就耳濡目染,成天性,成本能,一辈子就幻想着状元及第、一步登天、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这种原动力,驱使着中国文人,要挤进这个台面上去,要得到他认为应该得到的一切。

然而,想得到,能不能得到,得两说着;得到了,能不能长久地据为己有,也得两说着;这位文人想得到,那位文人未尝不想得到,鹿死淮手,尚未定局,就尤其得两说着;这一位为得到敢使出浑身解数,那一位为得到便无所不用其极,胜负未卜,难分难解,不两说着焉有他哉……于是乎,斯文扫地、恶性循环、凭借外力、屠灭同类、非善终的文人名单,便愈来愈长。

回过头去考量历史长河中的中国文人,他们对统治者压迫的生命抗争、击节赞赏,可圈可点,但他们之间自相残杀、互为仇雠,则又十分地可哀可叹,不胜唏嘘。也许因为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遂产生了文人之死的写作初衷。历史是河,谁也不可能重复蹚进同一条河,然而,历史的教训却可以令后人镜鉴。难道活着的后来人,不可以从这些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身上,悟到一些什么吗?

四月份,我到广州去,领取《南方都市报》给予《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这部书的奖项。

随后,收到该报余少镭先生的一封信李老师:您好!我是《南方都市报》副刊编辑,因最近比较忙,没看您的书之前不敢乱发问,所以拖到现在才把这个采访提纲拟出来。您看一下,如有什么地方问得不妥,您多指教。我们整版文字大概需要四千五左右,下周见报,能否麻烦您在周六晚上把您的回答给我,有什么补充的地方,咱们也有时间商量。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下面,就是他的提问和我的回答:

1.您在发表授奖致词的时候,曾提到家人劝您不要在这个“非典型时间”到广州来,可后来您还是决定带着四个口罩来了。您提到这个奖项在您心中的分量,您还说到您获得这种由媒体颁发的文学奖,还是生平第一次。您认为,由媒体主办的文学奖,对文坛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答:人到老年,一切就应该看得淡了。正如一年有四季的分别,人的一生也是有着季节变化的。对我来讲,春天已是遥远的记忆,夏天和秋天也成为过客;到了冬天的人,就要好好理解《千字文》中那“秋收冬藏”的“藏”字涵义所在了。这就意味着:退出闹市,离开喧哗,回避镜头,减少接触。于是,一杯清茶、半盏浊酒、闭门读书、信笔涂鸦,便是我这几年来的基本生活状态。然而,我还是到广州来领奖了。正如你所说,我看重的是,我第一次领到了由媒体而不是文学圈主办的文学奖。

我认为,文学奖走出象牙之塔,对于作品的评断,对于作家的评断,由拥有更多受众的媒体来做这本是专家们的事情,是中国文学生活中一个崭新的事物,是应该得到喝彩并给予支持的事物。我从来主张,文学应该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化,只有变,文学才会有生气、有活力。“问渠何得清如许?只缘源头活水来”,一变则活,不变则死。评奖也是到了应该有所变化的时候了。二十多年来,举办过许多文学评奖,基本上都是在圈子内进行的,这一次,走到了圈子外边来,我想我不应该缺席。

“非典”是会过去的,但这次媒体主办文学奖的意义,却会长远发生影响。

2.您一直是写小说的,什么时候开始写散文了?《从严嵩到海瑞》是不是您的第一篇历史散文?现在您的创作重点在小说还是散文?能透露一些创作计划吗?

答:我在文体的变换上,不主张从一而终,更不主张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可。不拘泥一格,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难为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过去一直写小说的时候,也写过散文,这些年,散文写得多些,小说确实写得少了。因为现在写好小说的人和写坏小说的人,实在太多了,多如过江之鲫。我既不能与写好小说的人比美,也不愿与写坏小说的人为伍,就只好写散文为稻粱谋了。

好在当代散文家们不怎么爱读文言文的古籍,我就得以钻故纸堆,拾遗补缺,作文自娱了。

3.在当代文坛上,“历史大散文”曾经流行一时,可过了一段时间后,读者除了对几个大而无当的标题和几句煽情的语句还有点印象之外,对那些书里写了些什么几乎都忘了。请问您怎么看待那些“历史大散文”?(我是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散文。)

答:一位讲究口腹享受的人,到菜市场去买猪肉,他会注意到前腿和后腿的区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我,只能分得清猪肉和牛肉,属于爱吃但对食物不甚考究的吃客。也许这样粗疏的饮食习惯,决定了我的文学胃口,对于文学的分类,也甚不精到。譬如在散文这个名目下,还要再细分若干品类,我就把它当做专家们的事情,通常就不会那么关切的。若是有谁出个试题,考我散文和随笔的同与不同,我肯定交白卷。

文学,是变化中的文学,文学各个门类的疆界,也不是画地为牢,一成不变的。我写过不少小说,长中短都写过,还曾经主编过《小说选刊》,按说,我该对小说有发言权了吧,其实未必。如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说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走出框框,很难以早先的尺度来衡量的了。

我是主张好作品主义者,只要有内容、有情感、有见解,语言文字说得过去,也就是佳作了。你夹进嘴里的这筷子肉,是美味佳肴,吃下去就是,大可不必细考究是什么肉,是什么部位的肉,还是赶紧再夹下一筷子为好。

4.能否介绍一下《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的创作过程?您是从什么时候想起要写这么样一本书的?在很多散文家都在拼命地煽情,拼命地风花雪月的时候,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写一部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书?

答: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个人到了他生命的冬季,是应该将自己藏起来的。既不宜张扬,更不应卖弄,尤其不要挤入“现在进行时”的行列之中,“秀”那一把老骨头。第一,很累人;第二,很难看;第三,人家要喝倒彩的。所以,杜门谢客,闭门索居,便是冬藏的上上策了。

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里,读些闲书聊补往日之疏惰,写些闲文宣泄心中之块垒,便是我这些年里最好的自娱。一台电脑,几本旧书,朋友电话,街头踱步,倒也怡然自乐。到了我这把年纪,不是不想“拼命地煽情,拼命地风花雪月”,但一个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干得成什么,干不成什么,或许是天定的。写“裤裆文学”虽然赚钱,但上帝不给你这份“才华”,你也无能为力。

不过,做了一辈子文人,经受过那种“非正常”生活;而且,到了人生的冬天,谁也免不了要接触到“死亡”命题;于是,便想起来写这本书的主意。

5.刚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知道这肯定是一部很沉重的书,所以,在开始拜读之前,我已做好了“啃”的准备,可没想到的是,您竟然是以这种通俗、轻松而且琅琅上口不乏节奏感的语言来进行叙述,您在触及那些黑暗历史中文人的悲惨遭遇时,引人发笑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虽然那种笑是苦笑,但这种内容和语言的“冰火二重天”,使您的文章成了本世纪初最为特立独行的历史散文。这种语言特色,是您豁达的人生观使然,还是因为您觉得荒诞历史必须用荒诞的笔调来描述,才会达到一种反常的和谐?

答:我是崇尚幽默的。我也认为能不能幽默、会不会幽默,是一个人的境界高或者低的分野。但是,中国人之缺乏幽默,是我们忍受了太多的沉重,太多的历史积淀,太多的完全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认为你害了什么病,一定要你张嘴呑下去的药丸,才造成的。这是无可奈何的命运,这时候,如果你没有幽默感的话,恐怕活下来就比较累了。

也许,我有过太多的笑不起来的光景,有过更多的欲哭无泪的光景,因此,我无论为人还是为文,守住力所能及的幽默心态,并尽量保持着“快乐每一天”的精神,这可能是身心健康的一个秘诀。

我愿把这个秘诀,无偿地奉献给我的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6.不知为什么,我在读《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时,虽然您写的是历史,但我总是觉得很多历史人物的性格、命运仿佛就在我身边(或者说又重演了),这是不是说,中国文人的厄运,总是逃不出历史的怪圈?(如果这个问题太敏感,就不用回答了,不好意思,但我忍不住要问。)

答:这个你忍不住要问的问题,我不认为多么敏感。历史,从来就是一个无限反复的长河。河水会发生大小快慢的差别变化,或排山倒海,或涓涓细流,但是,绝不能,也无法隔断。前人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这就是历史辩证法。

7.您在书中提到,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对权力的亲和力。可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是不可能不对权力产生欲望的。因为,没有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不希望学以致用。《论语》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种解释说,孔子认为,学问要能被时世所沿袭,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除了出仕,似乎没有别的道路可以让自己的学问应用于社会,哪怕是当一个自由撰稿人。您认为呢?

答:有一位伟人说到中国知识分子时,用了一句古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士”的全部悲剧,其根源就在这里。

8.造成历史上众多文人“非正常死亡”,既有来自当权者为维护统治需要而戕害文人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于文人本身弱点造成的主观原因。这本书中,既有对那些造成文人非正常死亡的当权者毫不留情的批判和鞭挞,也有对文人自身阴暗面入木三分的刻画;而且,我觉得对书中文人的剖析是最生动的,这是不是因为您本身就是一个文人之故?您在写作的时候,有时候有没有一种也在解剖自己的感觉?

答:谢谢你对于我这部作品的解读,再没有比听到一位高明者对作品的准确剖析,更有知己之感了。

你说得很对,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既有这个群体外部的原因,也有这个群体内部的原因。我一直认为,自有曹丕的“文人相轻”的说法以来,文人们如果仅仅局限在“相轻”上,或许是文学之福。因为“轻”同行的时候,必须要知道自己之长和他人之短,才能从容地以长“轻”短。同样,有出息的作家,更要了解自己之短和他人之长,取长补短,方不至于在“轻”人的同时,被人所“轻”。

然而,“文人相轻”总是要发展到“文人相嫉”的,休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造成文人非正常死亡悲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些在文学上无法取得超过他人优势的人,便利用非文学手段,诸如权力、金钱、舆论等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试想,一个经常在帝王耳边“咬舌头”的文人,会给他同行带来什么福音吗?

9.1957年您因在《人民文学》上发了一篇反对官僚主义的小说《改选》而被打成右派,按您书中所写,您也曾经一度接近了“非正常死亡”的边缘,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最有可能使一个文人放弃自己的生命?又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文人愿意忍辱偷生?

10.跟您接触不多,但我能感觉到您是一个非常乐观豁达的长者,这从您的书中也能看出来。您受的那些非人的打击,似乎在您身上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我想知道,是什么能使一个人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

答:对以上两个涉及到我个人命运的提问,说来话就长了。我不是借机推销我的书,如果,谁赏光购买一册《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或许对这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和中国作家的沧桑史,稍稍能有一点皮毛的了解。

11.我总觉得你的书还有一种没被评论家所提及的美,那就是残缺美。您在书中似乎有欲言未尽的感觉,众所周知,还有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文人未被你列入书中,为什么?您是否准备再写下去?

答:我一直这样抱有信心,即使我不写,别人也会接着往下写的。

同类推荐
  • 我是你的眼

    我是你的眼

    这本《我是你的眼》一书,近15万字,像是作为老师,苦口婆心为你指点迷津;像是作为医生,向您道出为病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智慧和爱心;又像是作为一个智者,向你道出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也像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向你描绘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总之,作者用一生的努力、拼搏、责任和智慧为你呈现出别样的人生,给你讲述一个个正能量故事,希望它能启迪你的人生,升华你的思想境界,助你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位医生的感悟与自白,不仅仅讲述他在行医过程中的感悟,也讲述了他对于生命的体会,对身体与疾病的关系的理解。
  • 银杏王

    银杏王

    “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10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非牛非马集

    非牛非马集

    所收入诗词为作者退休后所写诗词作品中精选二百首而成。按文体分为六辑,有诗词、对韵,有唱和、歌谣,有杂体、古诗。大多是作者退休后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内容上贴近现实,长于针砭时弊;手法上偏于讽喻,富有幽默感。
热门推荐
  • 武侠之君临天下

    武侠之君临天下

    赵谦莫名其妙的穿越成为了一国皇帝赵乾,虽然只是小国皇帝,但那也是皇帝。可是赵谦却悲催的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却是内忧外患,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拉下马。而赵谦却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可以穿梭进各个武侠位的面武侠空间,武侠空间呐!若是以前,赵谦一定会兴奋的大声叫喊出来。可是现在,他只能独自苦笑。现在他的身份是皇帝,不是江湖侠客。就算不给武将召唤系统,给个点将录什么的也可以啊,这算是怎么个情况。这丫是要他放弃皇位,仗剑江湖么?不过武侠空间怎么了,一样可以帮助自己。皇帝怎么了,一样可以仗剑江湖!江湖,朝堂,争霸!不一样的武侠,不一样的精彩!
  • 花的恋爱

    花的恋爱

    在那片薰衣草地里,有一对被祝福的爱情,淡淡的花香,他们都沉浸在幸福的怀抱里,谁都不愿意放开对方的手,一路的艰辛,造就了这一对的幸福!
  • 帝女傲倾

    帝女傲倾

    她是寡情的帝女,天界人惊她为天才,却无人知她出生时的艰难。当她遇到那人,才知她并非无情。夜珍问她为什么天帝下毒给她,她最后不杀了他;她道:她杀姐、杀兄,却不能杀父、母。予她生命的人,她会放过一次、绝无二次!她、不是圣母!然最后之时,却发现这所有的一切不过安排好的一场时间极长的一场戏!傲倾:吾命——不由天!
  • 挥王传奇

    挥王传奇

    一切恍如昨日。一场伏杀过后,张挥却发现自己已人在十八年后,长陵王之子,京师第一公子,还有那没娶过门的京师第一美人,一切美好都葬在了岁月里。岁月可逝,唯我不甘,心中有剑重头来……
  • 越神旅

    越神旅

    这个世界有一种叫作”灵“的存在。他们拥有智慧,拥有强大的力量与魔法,却只能寄生在人类灵魂才能换取自由。人类与他们签下契约,得到无上力量。山野少年东河,在一次为妹寻药的旅程,在火山遇上一个绝色美女,却想不到这美女却是人人趋之若鹜的强大力量‘灵’。复仇、闯荡、夺宝,乱世,争霸……山野少年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代英雄领主?
  • 禁忌情虐之容我爱过再离开

    禁忌情虐之容我爱过再离开

    她像个不幸坠入凡尘的美丽天使,降生之时便背负着残酷的惩罚。但真正令她感到天倾地陷的,却是那个虽高高在上,却最懂得用魔法靠近她、融化她、降服她、捆绑她的男人,当她终于决定放下一切,用同样的狂恋回报他时,才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竟然是尘世间最不能碰触的禁忌………
  • 羸弱魔王精英化培训专用群

    羸弱魔王精英化培训专用群

    正义的对立面就是邪恶?错!正义的反面,是另外一种正义!
  • 阴阳御天

    阴阳御天

    上官玉龙解开《阴阳御天决》千古之谜,为宇宙存活努力
  • 天使消失的转角

    天使消失的转角

    天使消失的转角第一次相遇的时候你牵着我的手奔跑承诺给我的庇护天地却消失在那个转角我努力寻找你的肩膀那个给我温暖的堡港紧接而至的温暖弦声答应我一同寻找你是我心目中的天使消失在一楼的转角没有白色的翅膀却依然美好心房那一边的替补天使会依然对我好一开始的失误却不能影响我记得他的好……天使消失的转角让我带着回忆寻找大二女生冰彩心目中一直住着一个天使--她最好的朋友丁咚.有一天当天使消失在一楼的转角时冰彩努力寻找她的天使,并邂逅了自己的一个看起来冷冷的却对她很温柔的替补天使卓弦,还有一个看起来很花心却也是一个纯情大男孩的风少,他们一起寻找着故事和情感的谜底……至此一场有关友谊和爱情,阴谋和背叛,推理和悬疑的故事就此展开……
  • 神魔王座

    神魔王座

    我欲五指触青天,诸神笑卧冷旁观。待得微风稍拂时,一脚踏破九重天!一张无形的巨网渐渐张开,究竟是谁在黑暗中翻云覆雨?野心,欲望,一连串的血案,牵扯出万年前的腥风血雨!仇恨,宿命,一连串的阴谋,即将拉开另一场惊天浩劫!滚滚红尘,王朝兴灭,历史长河,群星闪烁,叹多少天骄红颜?执三尺青锋,快意恩怨情仇!掌百万将兵,睥睨八荒六合!日更万字,保证完本,绝不太监!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