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9200000027

第27章 背诵有用论

1925年2月21日的《京报副刊》上,有一篇鲁迅先生对“青年必读书”征求意见的答复。其中有这样两句话:“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是距今已是70年前的往事了。

或许如他在一篇《小杂感》里说的那样,“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一石击起千层浪,他的这篇《京报副刊》上的答复,随即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说到底,还是几年前那场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的延续。

其实持非议观点的人,对先生所以愤激而极端的看法,并未完全理解。因为“五四”以后的文学革命,很难突破与旧体制、旧思想、旧传统、旧观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言文,也就是通称之为古文的障碍,更遭受到那些曾经阔气和正在阔气的复古主义者的强烈抵制。因此,在文言文占绝对优势的时候,鲁迅先生大声疾呼“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个抱着古文而死掉,一个舍掉古文而生存”,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所以,他本着“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一贯精神,对这张报纸提出来的“青年必读书”的问题,做出了这样一个矫枉过正的回答。鲁迅先生发出来的声音,对在全国范围内占垄断地位的古文提出挑战,是具有警醒意义的行为。

我生于1930年的上海,等我进小学和上中学的时候,新文学运动,已经波澜壮阔,至少在大城市里,在实施现代教育制度的学校里,古文基本上退出了文字的流通领域。以白话文写作的作家,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冰心、丁玲,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我记不得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唐诗、宋词,也记不得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有韩、柳、欧、苏的文章,在白话文逐渐全方位进入文化领域的那时,即使选录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大概也是为数不多。因此,我才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反,那些现当代文学的奠基者,对我倒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现在回想起来,我受到的古文训练,倒不是从当时的语文课本而来。基本上完全是在家庭的督促,环境的熏陶,从死背硬记开始,先是硬着头皮,渐渐发生兴趣,然后到接受,到受益,到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矢志活到老、学到老的。

古汉语的命运,终究维系于辉煌的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其生命力应该是不会衰竭的。我记得,三十年代,在离城市并不很远的乡村,也还有科举时代曾经盛行过的私塾,甚至到了五十年代,在偏远地区,也有类似私塾的家学存在。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经济负担的原因,交通不便的原因,也还有出于中国人固有的传统思想的原因,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所谓洋学堂里读书。当时,城市的学校在农村人的眼里,除了能够识字的语文课外,那些常识、算术、英语、劳作、美术、音乐等课程,是没有什么用场的。

我曾经写过一篇谈背诵有益的杂感,讲到这种古老的私塾教育,虽然其教学方式完全背离于时代,落伍于生活,但是,私塾的强调背诵,即使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我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外祖父辈的前清秀才,入民国后,功名不成,便以塾师为业,在乡闾间,是颇有名望的一位老学究。他教过的学生,其出息者,有留洋、有当官、有领兵者;没出息的,当然更多,不过,老人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暑假期间,家长便让我回乡下去,在那里补习古文,好像我有这样一位斯文长辈,作为后生的我等,要是古文一窍不通,便如薪火相传就要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似的。于是,我就坐在板凳上,读那些儒学的启蒙书籍。老人对我倒不严厉,别人背不出来,是要吃板子的,我背不出来,就例外豁免体罚了。

我说:“我不喜欢背。”

他说:“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我问他:“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先讲课,你为什么不讲?只教识字,识了字以后就只是背书?”

他的回答:“背多了,你就自然明白了。”

后来,我读《红楼梦》第九回,“贾宝玉上家塾,其父贾政讲的一番关于教育方法的话倒是今古同源、如出一辙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讲明和背熟,其实是两回事,也许老先生好一口酒,晚年愈耽迷其中,精力有限,在他的私塾里,于是只有背熟一道而无讲明之说。因此,也有家长持异议者,他的解释很简单,你愿意来念就念,不念请便,还挺拿大。横竖他那些留洋的、当官的、带兵的学生,是他最好的广告,从来不愁生源。我家不也利用暑假,要我到老人家这里开小灶,来打好古文基础吗!

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一个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得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也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

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此,我是有真切体会的。随便举一个例子,旧时坊间出版的古籍,通常无标点,很难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这时已经上中学的我,曾经求教于老人,如何句读之法。他反问我,句读有法么?我也相信确是无法,但无法之法,意是应该有的,他想了想,还是只有多背书这个法子,他说,书背得多了,也就自然明白哪里该顿、哪里该断了。

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当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的密尔顿《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篇短文在报纸发表出来,过了好些日子,收到副刊编辑转来的读者来信,信中说,现在儿童的学习负担,已经够重够重,有必要再增加背诵的古汉语课文吗?我很惭愧,我没有做过调查研究,也不了解目前语文课本中古文的成分究竟占多大比例?因为我们家也没有在小学读书的学生,不了解现在语文课背诵的情况。但我坚持短文中的观点,如果脑海里能记住这些古诗词和古人的文章学问,总比脑海里一片空白要好。

因为我深有体会,由于解放后的语文课本,在一度厚今薄古的文化思潮下,古汉语的篇幅在教科书里是屈指可数的。所以,这一时期在校学习,尔后成为作家的同行,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地在充实自己,仍然时不时要暴露出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相对弱势,出现完全不应出现的语文知识方面的硬伤。

所以,我主张不但要大量阅读一些古文,还应该适量地背诵一些古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背诵,应该从做学生开始,背诵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中的精彩篇章,这样持之以恒,不仅仅构成一生享用不尽的文化财富——你要是能背诵出一百首唐诗,比一首也背不出来的人,肯定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据科学家研究,人脑,只是不大的部分被使用着,更多的部分实际是在闲置着的。因此,强记硬背、是增强、激活、开发脑细胞的再好也没有的手段。更何况古汉语的音节言简意赅,古汉语的语法短句多、长句少、复合句更少,是最适宜于记忆和朗诵的。

在鲁迅先生那个时代,出于与封建文化战斗的需要,建议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其实,他自己“还要翻翻中国书”,他更说:“我读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但没有‘非常的多’;也并不‘偏不让人家读’。有谁要读,当然随便。”

经过了七十年时光的沉淀,经过了“文革”的虚无主义,经过对于传统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总结,我认为,进入21世纪的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发展中的大国,也是既拥有古老文明,同时又是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因此,以培养21世纪中国人的学校教育中,以恢弘大气、兼收并蓄、凝聚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文明为编纂目标;那么,可琅琅上口地朗读,可一鼓作气地背诵的古汉语,占相当篇幅的语文课本,肯定会对人才的培养、文明的建设、时代的进展、国力的增强,做出贡献。

背诵,是学习中国语文,尤其是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功课。

同类推荐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宛若梦幻:日本妖怪奇谭

    宛若梦幻:日本妖怪奇谭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这本书,以各自独立的短篇串成,按时代顺序,讲述了日本的神话源起、奇谭怪闻、妖怪的类型及特色等,自然,免不了诸多人与妖之间的传奇情事。笔者试图以淡笔的巧述,结合细致浓墨的描摹,将那些美丽的怨灵、荒诞的巧遇、苍凉的悲哀、无奈的抉择、枯寂的执念,真实刻划于纸上。同时,熔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既有严谨治学的钩沉梳理,又有民间说书讲史的韵味。以那时那人那事的腔调语气,缓缓铺陈出情节,把古奥变成清浅、将藏诸深山变成妇孺皆知、把本来驳杂繁复的妖事,从字里行间立起来,还其鲜活的原貌。这许许多多让我们叹气、惊恐、顿足、思索的传奇,与其说是谈鬼说怪,不如说是摹画人间景象。它们的姿态是梦一样的境界,众生相被绘在狞狰的面具下,等待你洞悉后伸手揭开。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苍凉与华美

    苍凉与华美

    本书是对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及其作品的研究专著,属于文学评论。以张爱玲幼年、少年、青年的生存环境为视角,论述动荡的乱世、凡人的生活、没落的家族、父母的婚姻、金钱的魔力等等现实状况如何形成张爱玲对社会对人生的幻灭体验,悲观意识,悲悯情怀,形成她对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消极认识,并由此产生了其小说创作上书写现实生活的写实倾向,体悟人生人性的深刻独到,体现人生苍凉的美学风格。本书对张爱玲的论述,庶几可以逼近生活和作家的张爱玲,勾勒出张爱玲文学的苍凉和华美。
热门推荐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风云缘

    风云缘

    几千年前的那场战役,名为“风云”。因为风云本是师兄弟,他们共同奋战,打败了很多武林高手,得到了“风云”这个称号。如今的他们忘记前世种种,情义恩仇全都消散,投胎到平凡的农民家中做姐妹。风是姐姐、云是妹妹,风云战争之后的今世,她们又如何创造别人不知道的,另一种风云。这与前世的那场“风云之战”不同,那时的社会叫魔道,杀戮才是唯一的生存之路。而如今的魔道叫现实,生存并不是那么单纯,这是一场复杂的生存游戏。梦的一生又如何……[同人故事改编]
  • 重生之冲喜新娘

    重生之冲喜新娘

    她本是亚洲黑暗组织龙焰的千金,却被变态的爱着她的哥哥所杀。阴差阳错,一缕幽魂进入到了一户贫穷人家的女儿身上。被豪门选中,要她嫁给病怏怏的聂家二少爷。是她的命也是她的不幸。无所谓,婚姻对于她水贝贝来说,算不了什么。
  • 神灵之旅

    神灵之旅

    李希彦穿越异界成为莉莉娅的契魔,守护着这份羁绊,在动荡的异世界战斗与生活的系列故事。
  • 假话国历险记

    假话国历险记

    海盗当上了一个国家的国王,因为嫌海盗的名声难听,就想出个办法,把字典全部改过:海盗变成了圣人,圣人变成了海盗;面包叫墨水,墨水叫面包;早晨起床说晚安,睡前道你早……颠倒黑白,歪曲事实,正直真诚的人们要坐牢。一天,假话国来了男孩小茉莉,还有一个小画家,一只三脚猫……他们都不愿说假话,不愿人们受欺压。小茉莉用自己高亢的声音震跑了假话国的国王,震塌了“疯人院”,也解救了许多无罪的、敢说真话的人们。
  • 精灵法则:多角函数解析式

    精灵法则:多角函数解析式

    为了拿回爹地妈咪的戒指,我答应他做他的妻子,孩子的妈咪。当他对我好,我爱上他时,我却突然知道了,原来他的好只为了她,我只是替身?而我却越爱越深。离开,是惟一的办法。带着我们的儿子,我和另一个人结婚了,加入了黑道。我要让他知道,我是我,我不是她……
  • 腹黑男神傲娇追妻:仙劫

    腹黑男神傲娇追妻:仙劫

    她不能修仙却拥有着一副万年难求的仙骨,未婚夫狼心狗肺骗她仙珠,还毒计取其骨,联合她的好姐妹将她骗到八重炼狱塔中煅烧骨魂……未婚妻与好姐妹坏事做绝却还将水、性、杨花的帽子扣她头上,以此为借口派兵攻她家园,杀她族兄,毁她族城!……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古道绝情人

    古道绝情人

    天地是恒定的吗?不,自太古天地初开后,便留下一劫数,每万亿年便有一人逆天改命,破灭万古轮回,炼得不死金身,以一己之力,弑神杀魔,重塑古道,让天下风云色变,上演了一番悲欢离合的故事。
  • 我的同桌有点怪

    我的同桌有点怪

    报告老师!我的同桌好像有点奇怪!奇装异服、胡言乱语,还脑补过度!简直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神经病一样的队友!熊森极度想要暴走,怎么说自己也是异事件调查联盟的优秀成员,居然要和一个不着调的重度中二病少女组队!这科学吗?这靠谱吗?这、这以后还能愉快地完成上头交给自己的任务吗?
  • 大学,真有趣

    大学,真有趣

    作为一个大学新生,当谢惠泽从直达大学的大巴车上下来的时候,他是蒙逼,因为他发现他所达到的地方居然不是学校,而是世界第一赌城——梳打港。面对接下来种种离奇古怪的遭遇,他唯一的感慨却是——你说我一个大学新生,怎么就来到了赌城这种花花世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