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9200000036

第36章 说伥

何物为伥?

大概从迷信的角度考虑,既然阳间有各式各样的人,那么阴间也应该有各式各样的鬼,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倒也不妨学苏东坡,对来客强求其扯淡鬼故事那样,不过解颐喷饭而已。

据说,伥为鬼之一种,可又不完全是鬼。普通的人,死后只能成一般的鬼;唯有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才能为伥。所以,伥在冥界之中,算是异类。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后记》中说过:“老虎噬人的图上,也一定画有一个高帽的角色,拿着纸扇暗地里在指挥。不知道这就是无常呢,还是所谓的‘伥鬼’?”

伥,是虎的狗腿子,但要是坏到极致的地步也不亚于虎。因此,这是个不可小看的鬼。

《太平广记》卷428《宣州儿》载:“小儿谓父母曰:‘鬼引虎来则必死。世人云,为虎所食,其鬼为倀。我死,为张必矣。’”(出《广异记》)

同书,卷433《浔阳猎人》也载:“旧说云,人为虎所食,即做怅鬼之事。”(出《原化记》)

《太平广记》是宋代的一部类书,其中就有了伥的记载,可见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称得上是鬼中的老资格。中国有许多鬼,如魑、魅、魍、魉,中国还有许多与鬼相关的事物,如魂、魄、魔、魇。在字典中,统统归于“鬼”部。但身份同是鬼的伥,有点例外,属于“人”部。这样定性,你起初也许不觉得奇怪,可经不起细琢磨,略一思索,就按捺不住,要奇怪之,并疑问之。

凭什么,伥不在鬼部,而是人部?

我在设想,那位造字的老祖宗仓颉,在构思这个字时,肯定很伤了一番脑筋。说他是鬼吧,又不是鬼,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非常地像人;说他是人吧,又不是人,因为他千真万确地成了老虎的盘中餐,已经粉身碎骨,进入大虫的消化系统,化为虎粪给排泄掉了。死了,怎么不是鬼呢?

据民间传说,通常意义的芸芸众鬼,已经不具备活着时的那些心眼,一旦成鬼,头脑也就相对简单化了。譬如,僵尸鬼只会一个劲地向前闯,不会拐弯;譬如,缢死的鬼、溺死的鬼,除了找替身外,三魂悠悠,七魄荡荡,别无其他目的;这些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聊斋故事,当然纯属子虚乌有。究其底里,似乎也可证明,人死为鬼,大概就迥异于活着时的思维方式;而伥,比较特殊,基本上还在按人的行为法则行事,系鬼而非鬼,因此,“伥”这个字,划人“人”部,大概由于伥之特性而定。

在宋和宋之前的年代里,虎是常见的出没于中国的猫科动物。武松打虎,是在山东阳谷县的景阳岗;周处除三害,是在江苏阳羡南山,即今之宜兴。看来,黄河流域,山林荒野,长江流域,沼泽平原,都曾经是老虎肆虐过的地区。

老虎多了,自然吃人也多,吃人多了,自然伥也就多了。

《太平广记》从卷426至卷433,一共有72篇关于虎的记载,可谓洋洋大观。其中有数篇提到了伥,令人眼界大开。因此,对于“为虎作伥”的“怅”,如何“作”和“作”什么,也就稍稍有所了解。

怅和虎,论职务,一个是长官,一个是衙役;论名位,一个是上级,一个是下级;论辈分,一个是老爷,一个是奴仆;论待遇,一个坐软卧,一个只能在包厢外过道的小凳上休息。所以,跑腿的伥,要比动嘴的虎,辛苦得多,劳累得多,然而伥乐此不疲。

首先,伥要为虎跑腿效劳。

《太平广记》卷432《陈褒》载:“清源人陈褒隐居别业,临窗夜坐,窗外即旷野,忽闻有人马声,视之,见一妇人骑虎自窗下过,径入西屋内。壁下先有一婢卧,妇人即取细竹枝从壁隙中刺之,婢忽而腹痛,开户如厕。褒方愕驳,未及言,婢已出。即为虎所搏。遽前救之,仅免。乡人云:‘村中恒有此怪,所谓虎鬼者也。’”(出《稽神录》)

其次,伥要为虎帮凶怍恶。

《太平广记》卷433《浔阳猎人》载:“浔阳有一猎人常取虎为业,于径施弩弓焉。每日视之,见虎迹而已发,未曾得虎。旧说云:‘人为虎所食,即作怅鬼之事。’即于其侧,树下密伺。二更后,见一小鬼青衣,髡发齐眉,蹩蹩而来弓所,拨箭,发而去,后食顷,有一虎来履弓而过。”(出《原化记》)

再则,伥要为虎喝道助威。

《太平广记》卷430《马拯》载:马拯与马沼“二子遂取银皿下山,近暗黑,而遇一猎人,于道旁张弩弓,树上为棚而居,语二子曰:‘无触我机。’兼谓二子曰:‘去山下犹远,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来?’二子悸怖,遂攀援而上。将欲人定,忽三五十人过,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妇女、歌吟者、戏舞者前至弩弓所。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禅和,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遂发其机而去。二子并闻其说,遂诘猎者。曰:‘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出《传奇》)

最后,伥还要为虎侍候场面。

《太平广记》卷430《李奴》载:“循虎迹,十余里溪边,奴已食讫一半。其衣服及巾鞋,皆叠折于草上。盖虎能役使所杀者魂神所为也。”(出《原化记》)

“明人都穆在《听雨记谈·张褫》中也说到人或不幸而罹虎口,其神魂不散,必为虎所役,为之前导。今之人凡毙于虎者,其衣服巾履,皆必置于地,此张之所为也。”

因此,伥在鬼中,最堕落,最无耻,不但没有鲁迅《女吊》中那个女鬼的复仇意识,也没有传说中的鬼魂那种投胎转生的急迫愿望。伥,甘心情愿为老虎当马惠,当仆欧,当马前卒。观伥之作为行径,与日本鬼子进庄时,走在最前面的、穿着拷纱褂裤、戴着银丝墨镜、镶着满口金牙、挎着二把匣子的汉奸,极其相似。

如果没有汉奸带路,“太君”到村子里来,未必弄得清谁是八路,谁是抗属,谁该“八格牙路”,谁该“死啦死啦的有”。这时,汉奸起到的作用,与伥一样,成为中国人的致祸之源、灾难之本。

诚如《广异记》中小儿所言,“鬼引虎来则必死”。在中国,不论过去、现在、将来,只要出现“为(各式各样的)虎作伥”的汉奸,中国人就不得好日子过。

我谢谢你很厚的情意,

可惜我行脚不能做到,

并不是出了家特地忙,

因为庵里住着好些老小,

我还只能关门敲木鱼念经,

出门托钵化些米面。

这是周作人1937年写的一首白话诗。

苦雨庵主在写下这几行诗的前后,他居住的古城,正在风雨飘摇之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26日,攻占廊坊。28日,向北平近郊南苑、北苑、西苑发动总攻击。二十九军英勇抵抗,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殉国。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为日军占领。平津失陷后,日军即向华北大举进攻。

“苦雨庵主在写下这几行诗的前后,与他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这个群体,也被这场攸关民族存亡的危机动员起来。1937年8月初,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三校联迁至长沙。8月15日,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函电催促暑期在家师生,统于8月底前回校,启程西迁。”并召集在校师生讲话:“现在全面抗战已经爆发了……我们这一代打不完这个仗,下一代人还要打下去,一直打到日军驱逐出我国国土,收复全部失地为止。”

时隔66年,罗家伦的一席话,犹能令人热血沸腾,意气贲张!

也是在苦雨庵主写下这几行诗的前后,高悬着膏药旗的这座充满悲情的古城,在日本的操纵下,一场丑剧正在上演。这一天是1937年12月4日,伪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北平成立。沿用中华民国年号,采用红、黄、蓝、白、黑五色“国旗”,设日本顾问团及行政、议政、司法三个委员会,由王克敏、汤尔和、董康分任委员长。

苦雨庵主所以要做这首表明心迹的白话诗,包括他给朋友的信里,对身处沦陷区北平的他,以苏武自期,实际上已经与日本人、与伪政权在沟通,做粉墨登场的准备。他不是走不开,而是不想走。

甶人而伥,是一念之间的事。

由于工业的发达,环境的改变,人类的猎杀,无论本土的东北虎、华南虎,外邦的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都在灭绝的过程之中,因此,虎的稀缺,伥自然也跟着减少。宋以后,至明,至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袁枚的《子不语》,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些谈鬼说怪的名著中,几乎不大见有伥的记载。

鬼伥在消失,人伥在发达。

于是,中国人对伥,赋予新的理解:

清人酉阳《女盗侠传》:“(黑衣妓)举止之态度,眉目之神采,百不类妓,其为响马贼之怅无疑。”

“清人黄轩祖《游梁琐记》盗鉴其诚,命为侦探,踪迹客货于百里方面,见则详报,为怅搜劫。”

这样,“伥”的释义,推而广之,更延伸到那些助纣为虐之人、趁火打劫之人、拉大旗为虎皮之人、挟政治运动之威势借机整人之人。对那些已经是人不再是鬼的伥,对那些或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或三分是人、七分是鬼,或面露人相、心怀鬼胎,或人模人样、鬼头鬼脑,或明说人话、暗做鬼事的伥,实在是防不胜防、躲不胜躲,实在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实在是痛苦之至、磨难无穷。

在当代中国人的全部记忆之中,最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莫大灾难的伥,无过于汉奸了。

就在苦雨庵主写了这首白话诗的次年,1938年的秋天,“苦雨庵主”,走出庵门,出任这个伪政权的华北教育督办一职。

有一张此人为伥后履新的照片,刊载于当时“大东亚共荣圈”的报章杂志上,穿一身不中不西的礼服,挎一支不长不短的手杖,有沐猴而冠的悻悻然,有斯文扫地的狼狈相。研究近、现代文学的阿英,在1938年5月27日《文汇报》上,署名鹰隼,写了一篇短文,对这张照片发表了一通观感。

“民国二十七年(1938),先生五十四岁。平津于昨年(1937)秋沦陷,先生报友人书,嘱勿忘北方有苏武。不意一年未屈,蜕变竟生,先生已舍弃其‘裟裟’荣任‘新贵’矣。既言论之俱在,复照片之赫然,余纵爱先然亦只能‘痛割’。”

文后,阿英还附了一首小诗:

三十年前志士,

“五四”而后名流。

如今腼颜竟事仇,

不顾万年遗臭!

说鬼谈狐何碍,

坐禅吃茶无妨。

奈何花样可新翻,

落个汉奸下场。

历史,可以努力将其忘却,也可以装孙子,装王八蛋,只当没有发生过这回子事,但对于“为虎作伥”的汉奸历史,绝不会湮没,更不会被改写。

因为中国人吃汉奸的苦头太多,所以,这方面的记忆力也特别经久难忘,印象深刻。于是,我越来越觉得古人将“伥”置于“人”部而不放在“鬼”部之英明、之准确了。因为鬼伥已经没有了,只有人伥。但不知为什么,时下一些名流,追棒周作人,甘心为伥之伥,到不择手段,到颠倒黑白的地步,真令人不禁讶异,这世道究竟是怎么啦?

同类推荐
  • 先秦散文研究

    先秦散文研究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与繁荣、《尚书》《春秋》与《国语》、《左传》、《战国策》、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先秦说理散文的早期作品等。
  • 高高的白杨

    高高的白杨

    本书是小小说,作者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内容涉及校园、职场、情感等多个领域,共九十余篇,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往事与怀念

    往事与怀念

    这本回忆文集从作者的童年经历写到青年求学,从作者一生的学术追求写到命运的多次坎坷。书中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关于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回忆,体现了共和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在残酷历史年代里的命运沉浮。回溯的视角更增添了理性的视野。作者那种历经坎坷,却对理想矢志追求的情怀令人感慨而感动。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品德修养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热门推荐
  • 万界之上

    万界之上

    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这是一个修道的世界。传说中,万界之上,是道之本体所在,触之可得永恒。众生努力奋斗,只为永生。但他,不信道!踏破万界不为永生,只为陪自己心爱的女人看世界。
  • 风月秘术

    风月秘术

    《风月秘术》是一门能把男人变成人中之“龙”,能魅惑众生能顶天立地的修练术!大梦醒来后,躺在冰冷牢房中的燕晓青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 火影之水无月崛起

    火影之水无月崛起

    作品简介好难写啊,为了不再被人吐槽,就写点心里话吧,现在要考试了所以更新可能有点断断续续的纠结,尽量每天一更PS:任何事只要你能够坚持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所以我一定要坚持的写下去,嘿嘿~
  • 马云的经商哲学

    马云的经商哲学

    本书阐释了马云的其他经商哲学,如战略创新、团队建设、生存选择、品牌建设、客户维护、资本管理等,将马云艰苦创业积聚的睿智与哲学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供读者更好地借鉴。
  • 邪门儿

    邪门儿

    旧时候,土匪有四梁八柱,头一梁叫“托天梁”,是绺子里的师爷。因为师爷的胸口都纹着苍鹰,所以师爷也叫盘山鹰。盘山鹰,非僧非道,却能辨阴阳,通鬼神,占卜吉凶;非仙非巫,却能下符咒,驱恶鬼,杀人无形;江湖人都知道“宁打座山虎,莫惹盘山鹰”。我师父就是最后一只盘山鹰……师父说:我的命,是从死人手里抢回来的……
  • 《爱无边缘》

    《爱无边缘》

    故事描述五个苦逼死党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言简,拒绝肥皂。
  • 剑啸洪流

    剑啸洪流

    动荡年间,他携神兵利器,划破乱世天际,剑响时代长歌!前五卷为第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对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为后面的剧情铺路。从第六卷开始,将真正讲述一代剑侠的成长历程和传奇故事。
  • 时光於你

    时光於你

    踏破苍穹,撕裂空间,信手拈来,赤脚金莲,周身散发无尽光芒,在各个空间来回穿梭,无人敢提她的名字,只因自己卑微弱小,不及上她风姿的一分一毫,六界之中,除各界领主,其余他人皆尊称她为使者大人。或高傲,或冷淡,或热情如火,亦或放荡不羁,到底哪一个是她的真身,哪一个是最真实的她。让我们走进文中,去搜寻真正的时光。
  • 左眼天堂右眼地狱

    左眼天堂右眼地狱

    这本书在小说阅读网弃坑,想继续看的话,请各位去云起书院搜索我的书,书名还是《左眼天堂右眼地狱》谢谢大家对我的关注,
  • 人走茶凉还留香

    人走茶凉还留香

    15岁那年遇到你,知道你就是全世界。七年过去,我们还能不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