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49900000037

第37章 2 理论意义

长期以来,经济相互依存与国际冲突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证问题,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学派就经济相互依存究竟是促进了国际和平还是增加了国际冲突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冷战结束后这个问题重新引起学术界的兴趣。本书所进行的研究表明,从19世纪末以来,均势政治中的大国安全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彼此之间经济依存关系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意义与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解释都不太相同。

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学派把经济因素归入到低政治领域,认为在自助的国际系统中,由于现实和潜在的威胁随处可见以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压力,安全考虑成为国家领导人面临的首要问题,国家行为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实力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由于经济关系或者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区别。因此,它要么不承认经济相互依存对均势政治的影响,要么认为只有经济相互依存的脆弱性才具有对外政策上的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研究证明,现实主义学派过于轻视了作为体系过程的经济相互依存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在大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中,参与者和决策者的多元化以及各种层次利益主体相互联系渠道的增加,都极大地影响着现代国家的政治领导人为实现国家安全战略进行国内资源动员的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政治领导人以国内经济成本的增加和社会福利的损失为代价来执行制衡政策的决心。正是因为领导人在国内受到制约和得到支持的程度影响着他们在国际相互制衡的斗争中使用或威胁使用大规模合法暴力的偏好及其所作安全承诺的信誉,从而对大国间均衡战略的产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自由主义学派强调,军事上的强大实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其他问题领域的权力,在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军事的重要性降低了,各国利益关联性的增加大大提高了战争成本,从而缓和了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紧张状态。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相互依存度越高,国家使用武力和威胁使用武力的动机就越弱,和平也就越有保证。经济自由主义虽然看到了经济相互依存对政治领导人决策能力和选择偏好的影响,但其关于经济相互依存促进和平的观点过于简单化,与史实也不尽符合。如同不少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国经济联系之密切、相互依存之高前所未有,但这并不能阻止它们滑向战争深渊。因而,问题的关键不是经济相互依存是否起作用,而是国家对外战略决策何时、何种情形下受到国家之间经济依存的什么性质和何种程度的影响。倡导经济相互依存研究的罗伯特?基欧汉撰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虽然使得相互依存的强度(thickness)增加了,但其后果并不是带来国际社会更大的和谐。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过程并不是经济相互依存的网络联系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同质化和均衡化,因而国家间的安全矛盾不可能得到根本消弭。

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都过分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现实主义正确地指出了在国家安全利益发生冲突以及国家间力量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常态。而自由主义则看到了经济相互依存对国家权力和国际稳定的影响,指出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国家有可能使用武力以外的合作手段以实现共同利益,从而降低或者消除国家之间的某些对抗。但是,这两种理论方法(approach)本身既不足以说明国家之间的均势博弈模式,也不足以说明国家大战略如何受到利益关系影响的国内动员过程。现实主义片面强调安全因素对国家大战略的意义,而自由主义则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对国家大战略的意义。无疑,这两大学派都有各自的真理性,它们之间富有意义的争论使我们更加理解了国际现象的复杂性。但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要从理论上全面厘定经济和安全因素对国家大战略的影响,显然有必要穿越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把安全研究(Security Study)与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人为割裂的藩篱,实现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两大主流理论范式的综合。本书所做的研究把经济因素引入均势研究正是对这种理论发展趋势的某种回应。

国际关系研究学者经常面临的另一个争论就是所谓的分析层次(analysis level)问题,即“我们应该主要关注国际体系,也就是说关注单元间的相互作用,还是应该集中努力于单元本身呢?”斯坦利?霍夫曼断言,国际体系学者和外交政策学者从未把他们的研究真正结合起来,他认为这两者很难“立即结合起来”。现有的许多很好的研究都是在某个特定层次来建构理论,但一般总存在着深刻的偏颇。不过,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应该把国际层次和国内层次的变量进行有机的结合来解释国家的对外行为模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何理解全球化或者相互依存对国家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的融合与国内政治经济的变迁之间的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界讨论最热烈也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研究者着手于打通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研究界限的探索。在这种学术潮流的影响下,作为一种尝试,本书所建构的理论分析架构有机地结合了上述两个层次的变量。这种研究表明,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的发展影响着国内不同社会利益集团和官僚机构的偏好,从而对现状维持国领导人的制衡动员能力构成激励或制约的作用;反过来,国内社会动员的过程和结果在国际层次则是一种信息输出,对别国的战略预期和战略识别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着现状维持国的结盟决策和制衡同盟的紧密性。在这种不同层次的均势博弈过程中,现状维持国的均衡战略得以产生。

从方法论来说,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着所谓理论派与史学派的区分,这两者之间的研究路数极为不同。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强调对可以反复重现的国家行为模式的发现,因而通常抽象出几个重要的变量以探求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理论的语言是定义和公理、逻辑演绎和推断、肯定必然联系、确认一般规律等方面的永久性语言。”而外交史的研究方法强调各种国际事件和国际现象的特殊性,认为“过去年代里的证据几乎总是五花八门,不能就此作出‘硬性’的科学结论”,主张对决定国家行为的因素作全面的综合归纳。对这两种不同的研究传统的优劣,学者们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马丁?怀特(Martin Wight)认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唯一得到认可的经典之作是修昔底德的历史著作。国际政治的性质、对外交的优先关注,更多地是在历史著作中而不是政治理论或国际理论的著作中体现和表达出来的。”但是,正如哈德利?布尔所正确指出的那样:“从任何角度来说,阐明和解释历史的顺序都依赖于对理论的求助,而不管这一理论是公认还是未予以承认的。”针对这种争论以及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间实际存在的鸿沟,约瑟夫?奈批评说,政治学家沉陷于抽象概念的迷津中,而历史学家则没有告知他们选择事实时所遵循的隐含原则。杰克?利维则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如果政治学者能够借鉴历史学者引入社会变量(societal variables)的做法,就将增强其理论的解释力,反过来也能给历史学者的个案分析提供有益的概念框架。本书在案例分析中,一方面按照理论模型的变量要求来组织和运用历史素材,以便对国际关系现象作出一般性的因果解释;另一方面,本书对历史学者所重视的国内层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将国际关系理论与史学研究成果相互印证来增加理论的解释效度和信度,证明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所得到的解释只分析了国际力量配置和外部威胁等安全动因对国家制衡行为模式的影响,而忽略了国内经济和政治对国家制衡行为的影响。

理论创新永远不能脱离和回避事实的检验。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验资料和信息永远是不完备的,更别说人们对这些资料和信息的解读还存在着严重分歧。而且,每当有新的证据出现,历史结论通常需要重新改写和解释。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约翰?刘易斯?盖迪斯指出:“冷战的结束提供了许多新的证据,但这些证据远不是事实的全部,如果凭此就宣布确定性的结论未免有狂妄之嫌。后面总有奇迹发生,新档案可能被发现,对已有的证据也会进行新的阐释。修正主义固然有益于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但不管哪个学派,就是修正主义自身也避免不了被修正的命运。”冷战史的研究如此,本书所涉及的其他案例分析亦如此。此外,本书是在理论框架约束下的实证研究,目的是从案例比较中进行理论概括和事实检验。这个目的决定了本书的案例分析不可能做到像历史学的个案研究和专题论述那样丰富和细致。

总之,作者希望着眼于上述的综合来加深对国家制衡行为的理解,但这种研究仅仅是探索性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验证。

同类推荐
  • 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本书从民族区域自治角度分析了宁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涉及社会保障、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体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思考。总结了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 发现抗战

    发现抗战

    保卫钓鱼岛活动参与者王锦思最新作品《发现抗战》从全新的角度,第一次全方位剖析和反省抗日战争发生、扩大的原因以及战争遗留问题,努力发掘前人没有涉猎、剖析和反思的领域,披露众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重新解读并颠覆某些传统的关于抗战的认知,并分析中日关系前景。《发现抗战》既有对日本侵略者的批判,还有对我们民族自身的剖析;既有对抗日战争的思索,也有对战后中国和日本发展程度不同的探询。既深刻又通俗,既回顾又前瞻,是独特的看待抗日战争的著作,也是一扇反省抗战看清中国的窗口,一把剔除民族痼疾迎接新生的利刃,对热心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
  • 治术

    治术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9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威望、奖惩、利用、做势、同盟、控权、无为、经权、决策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治政之术。术是一门学问,治政、生活、工作、交往、经营、战争等都离不开术。治术是理政的必要手段,是官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热门推荐
  • 黑灵帝君

    黑灵帝君

    玄真古域,封有一片魔天,神魔佛道皆从这里生起。数个轮回纪之前,万族并起,而举世灭魔!魔尽而后佛陨,佛陨而后道隐,只留下漫天诸神……少年卫凡生于地球,却身怀魔气,一次意外让他肉身回归玄真大陆。当黑色灵气再度降临玄真大陆,那些埋藏在古老坟墓深处中的魔骨骷髅开始一同觉醒,共望虚空,百鬼同哭,我族未灭耶?凭着一卷轮回诀,一幅五灵图,少年逆天修炼,在玄真大陆上展开自己血泪人生。“都言我是魔,我可灭苍生?都言诸天神,神岂怜世人?”“待我五灵成帝,寻一人为我守地狱,寻一人为我镇西天,寻一人为我主三界,我要重建这轮回”……
  • 冬天又来到

    冬天又来到

    “你都不撩我”卫晋嘟着嘴巴可怜兮兮的看着连易。连易合上笔记本,“我没撩你?我只撩衣服”卫晋:“。。。”“老公你哄哄我,哄哄我嘛”卫晋一脸期待,眼睛闪着光。“宝宝乖~小宝宝乖~我的小宝宝乖~我的小可爱宝宝乖——”卫晋白了连易一眼,气鼓鼓地说“行行行,我去睡觉去了”刚转身,连易一把拉住卫晋坐在腿上,圈在怀里
  • 子木风之如水流年

    子木风之如水流年

    子木的青春就如大多数女孩一样,在最美的年纪里完成学业。也幻想和心爱的人年年久久。可是青春不同样,人生也不可能重复。困难面前,看俩人的未来何去何从
  • 我的小竹马们

    我的小竹马们

    即精明又懵懂的几位,年少不知情滋味,然当情之一字非笔画所能写,但见其一,“你是暴露狂吗?尼亿。”看到少年大开的衣领,千重樱微怒,他就不怕着凉么?这死孩子。“小樱都不要我了,就是怎么暴露也没人看!”,又见其二,看到千重樱突然严肃的娇颜,端木回雪怔住了,无辜的看向发言者,眼中流露着不可置信。她怎么可以这样对他,毕竟他对她那么好,明明还对她有那么羞人的想法。。。。。。,其三,但是有人偏偏不如他的愿,“询理,你追过女孩吗?”状似认真听课的司询理被对方甩过来的这个问题弄的一愣,看看端木果然傻了,自己怎么会有喜欢的女孩,不过想想喜欢的女孩啊!突然脑中闪现的是千重樱的影子,唔,才不喜欢她呢!
  • 冷情娇颜:腹黑美男宠到底

    冷情娇颜:腹黑美男宠到底

    云觉非以为,不过是出一次普通的任务,就像是曾经的千千万万次快穿世界一样。却没有想过,这一次,会把自己全都输进去。身份,身世,任务里隐藏的秘密,还有爱上的他……如果,爱上你是我引火自焚……那么,不爱你,就是我自己画地为牢。多谢你陪我。多谢你骗我。
  • 单纯少女的青春

    单纯少女的青春

    呆萌可爱的青春美少女-夏晗若,以单纯的心态看世界,遇上冷漠男-北泽天。北泽天因父母离异,家母患癌逝世愧疚不已,黑暗笼罩着他的内心。当她遇见他,化解+暗恋,正式开启。
  • 来自仙界的礼包

    来自仙界的礼包

    严肃点,我这修仙呢。用微波炉炼丹,根据几何学布阵,遛着九天神犬哈士奇,住着水月洞天。
  • 逆世沉星

    逆世沉星

    被誉为“第二梦”的逆世技术的开发,打破了人类星际远征的束缚,被全面的远征洪流裹挟之下的人类,仿佛无尽星河中摇曳的一叶长舟,疾速前进。泽罗,作为万族监狱中一个稍显特殊的奴隶,炮灰军团中的一员,被迫登上人类远征的长舟,他所能考虑的只有一个:活着回去,然后干掉偷了他一瓶红酒的混蛋老家伙!
  • 邪王追妻废材苏家三小姐

    邪王追妻废材苏家三小姐

    苏浅浅误入一个山洞,得了一个珠子,穿越成为苏家的废材,三小姐苏浅浅的身上。世人皆知她是废材,却不知此时小小麻雀早已涅磐重生成为真正的凤凰。终有一天,某女回头发现,早有妖孽缠身,甩都甩不掉。
  • 人性呼唤

    人性呼唤

    描述阮闽君高考后,收到阮父的邀请,带着艾文学和薛虹烨来阮父打工的地方游玩。随着暑假的结束,艾文学和阮闽君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及其在各自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