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0200000049

第49章 学会换位思考的技巧将心比心

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曾在岳阳楼上留下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名句,这句颇具哲理性的话道出了为人处世的4字真言:换位思考。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经常会受到工作、生活、爱情等各方面问题的困扰。而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无法使我们摆脱困境,甚至导致了更多、更深的心理问题产生。

换位思考的关键就是要改变平时惯用的思维方式,站在对方的角度,用新的理解角度和方法指导其行动。这就要求我们遇事要学会变通,换一种立场看问题,获得全新的观察视角,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矛盾和冲突。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我们都不能以个人之好恶定度处事,而要根据事情的情理决定可否,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信服。换位思考要求我们对人要将心比心,遇事要仔细揣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通过沟通说服他人,使其感到来自对方的真诚,并用同样的真诚回馈,以达到家庭、单位、社会的完美和和谐。

有一位农夫从别人手上买了一头驴,在自己家里干活也有10年了,驴也差不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农夫可怜这头驴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年纪也大了,所以,决定不让它再干那些重活,就把他放在家里的那口枯井旁边,心想着这头驴可以随便在院子里面溜达了,也不用太辛苦。可是,有一天,农夫外出回来到时候,听到了阵阵的痛哭声,赶紧赶到后院去,原来这头驴不小心掉进了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去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个驴子跟了自己这么久,并且也出了不少力,总不能让它死了都没有葬身的地方吧,所以,想想还是把这口井填起来吧。同时,也能够避免以后家里的其他牲畜再次掉进去。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不过此时大家都无能为力。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农夫这时不得不为这头驴感到高兴。原来驴子也有神奇的方法解救自己。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有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但若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行为,却由于驴子处理困境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却帮助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

1.与好奇心合作

换位思考在人际沟通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要想学换位思考需要一点好奇心,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少了这个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去猜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样想法及感受。这种做法缺乏尊重:尊重别人的责任,尊重别人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自主权。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就是这种状况。好奇心使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了解之后才能真正地开始“换位”,换了位之后,才能开始比较正确地思考。换位思考不是一件难事,却需要你和你的好奇心合作。

2.同情他人

人与人之间沟通不畅,大家各持己见,决策无法形成。有人便提出了“换位思考”的概念,现在换位思考已变成一句口头禅,人们经常用这个概念要求别人理解自己,于是换位思考成为一种苍白的要求。世界上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相爱的人也不可能意见完全一致。现在,无论这个世界科技如何进步,物质条件如何提高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做人不易。既然大家都不易,那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就不应当幸灾乐祸,要多一些同情和宽容,关怀他人。

3.将心比心

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曾经有个心理学家为了了解婴儿为什么在人多的场合哭,他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他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当家长或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不妨换一个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们,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样,就可以理解家长、老师对你的关心、爱护的态度,也可以调节自己不高兴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从而改正错误。

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同类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
  • 一生的性保健

    一生的性保健

    《一生的性保健》关于性的保健、两性心理、蜜月须知、优孕避孕、性病防治、中老年性福等知识融汇书中,是一本生动活泼的性学大百科,它将有利于两性生活更加和谐。
  • 笑口常开,健康常在

    笑口常开,健康常在

    本书共分七章,从对笑的了解,到笑如何治病、美容、养生、减压等,再到如何培养我们每天的笑容,可谓细致全面地揭示了笑的功能,它向人们展示了笑是世间最好的良药。笑能使人愉快;笑能使人健康;笑能使人美丽;笑能使人长寿。笑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呢?本书便是一部告诉人们如何利用笑来治病的书。
  • 读《本草纲目》学生活

    读《本草纲目》学生活

    《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很多可以扶正固本的本草。其实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人体诸气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从内要培育自己的正气,而对外则要防止邪气的侵蚀。
  • 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家庭按摩保健全书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保健。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自己动手,健康长寿。健康就是财富,无病就是幸福。求医不如求己,简单易学的家庭按摩方法,耳闻不如实践,只要家里有一人掌握此法,掌管全家健康,方便实用的全家保健秘籍。
热门推荐
  • 凤临九天:仙帝太霸气

    凤临九天:仙帝太霸气

    她是六界第一美人,亦是六界最强之人。被仙界众人求着登上仙帝之位,她的条件是——下凡“历练”十五年。终于登上帝位可以下凡“历练”随便向神王要了个美男带路,结果刚刚下凡就遇上强盗抢劫!?没事,给我一刻钟!看清楚,本殿下是你们该抢的么?轻轻松松解决小喽啰,顺手捡了只魔界傲娇小公主,无比轻松的仙帝开始了她的“历练”之旅,谁知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我只是下个凡,为什么各路美男都往我这来啊!我可不想被全天下女人嫉妒!长得漂亮怪我么?”“既然如此,那不要白不要,那就来一个,我收一个;来一对,我就收一双!”且看霸气仙帝如何将各路美男收于囊中!
  • 全能道门天师

    全能道门天师

    我是刘基后裔,全能道门天师!天生纯阳之体,封印厉鬼之灵!十八岁那年,封印破解,记忆洞开!山、医、命、卜、相,符、咒、印、斗、遁……开启道门全能天师之旅!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神武大转盘

    神武大转盘

    人有三魂七魄,神魔二性混淆不分。魂即神性,为道;魄即魔性,为情。骆成,在炼化五色转盘之后,神魔二性已分。至此淬武色、凝神意、化魔象、衍臻身、九炼神通……他于浩瀚世界间,凭神魔之威破尽万般险阻,以万丈豪情上演生杀予夺。
  • 兵统天下

    兵统天下

    本应该成就辉煌天国的他莫名其妙的失去了一切,而这也代表了他的新生。为了记忆而战!为了生存而战!在这旅途中,将会有多少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 索子迷情

    索子迷情

    他在自己公司的走廊里,发现一个酷似自己的男孩儿,立时引起他的注意,这孩子从何而来?和自己会有什么渊源?于是展开调查,发现孩子的母亲竟然是自己身边的女秘书……她为了承载沉重的家庭负荷,大学毕业后到某公司干起“侍女”兼秘书的工作,当她负气离开这家公司,却为了给自己的养子医病,而不得不向欺辱她的总裁借款三十万,这三十万又当付出怎样的代价?又将引出怎样的一段爱恨情仇?
  • 随身空间之小门小户

    随身空间之小门小户

    前世丈夫背叛,小三登堂入室,让她的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再次醒来,她重回到18岁。一切都没开始。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新来过的机会,且看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 公主贵性

    公主贵性

    我抱着必死的决心去行刺邻国太子,第二天醒来,却发现我成了他,他成了我。
  • 穿越御姐迷情(全文)

    穿越御姐迷情(全文)

    “请问老板可曾见过一个眉眼乌黑,二十岁左右,手中握扇的英俊公子?”芜宴闻言心间一阵嗤笑,这人找人还不要找死,这大街上能称得上公子的,几个不是眉眼乌黑,几个手中未拿扇子。笨!等等,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 你凭什么拿高薪

    你凭什么拿高薪

    这是一本能给企业员工指明成长方向的读物,也是一本为企业领导寻找真正人才的标准读物。假如低估是企业的员工,想提高自己的薪水,本书将告诉你怎样做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高薪一族。假如你是企业的领导,正在为企业有大量“问题”员工烦恼并束手无策,本书将帮助你教导员工,为企业员工指明努力和成长方向,使一般员工转变成优秀员工,优秀员工转变为卓越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