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1300000015

第15章 场面的含义

过去讲小说谈故事、人物、环境为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我们这一讲就谈环境。这个概念最早在卢伯克那儿叫画面。

塞康利安叫场景。艾布拉姆斯在《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叫情境。按现实主义说法便叫环境。艾氏说的情境(Siting)指一部叙事文本或戏剧作品的情境,指的是作品中事件发生的总的场景,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一部作品里的一个插曲或场面的情境,指的是这个插曲或场面产生的特定地理位置。这个界说应该是比较准确地说明了环境的性质与特征。

可是自现代主义作品的产生以来,特别到20世纪中后期欧洲文艺理论中除俄国以外,几乎不提环境了。仿佛环境只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必然是自然地理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主义把作品引入人的内心,文学向内转,自然那种外部关联的要素消解了。这里含有这样一种关系的变化,现实主义强调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说法。而现代主义以对主体性发生了怀疑。我是谁都质疑了,环境就更可疑了。弗洛伊德打开了人的精神世界奥秘,人是自身的人格因素决定的,环境并不是决定因素,所以环境可以忽略不计了。过去环境基本上是从描写中获得的,当代叙事学连描写这个手段也不讲了。他们甚至认为环境描写是叙事过程的一个包袱,可以将它割掉。现代小说不谈环境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小说最重要的故事与人物都成了碎片,没有所谓外部的整体,或者世界之间根本不存在一个什么有逻辑联系的统一体,那我们所言的环境更是一些漫天飞舞的碎片。环境从现实主义中强化,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的消解,实际上会有一个对环境认识的分歧。含有对环境功能、性质、特征的重新认识。我今天重提环境,应该是对环境认识的再认识。简单说,我把环境作为空间研究,具有很大的物理性质。现代文论讲的是文本,当然排除了环境,因为环境是外部的。但任何文本已无法否认事物所存在的空间概念。一个人物必须在空间里活着,一件事必须在空间里发生。空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所以我重提环境一词。

场面(Opsis),这是个希腊词,包括场面和景色的含义。但偶尔指一部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为什么说场面,这让人看到的是戏剧与影视的分场次序列一样。无疑小说的场面是从戏剧的场面借来的。用场面一词比场景一词好。场景可以从视角上说场面和全景。而场面是一个稳定的指称,是一个确凿无疑的空间。在场面中我们可以使用全景,也可使用具体场景一词。一个场景有境遇性的,也有具体的气氛与情韵。当然从感觉上说场景一词又比场面一词更广大。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使用场景一词,但这时的场景实际含有环境一词的意义了。为了准确分析我们把这个词,从限制角度排列一下:环境—场景—场面。我们以《阿Q正传》为例,环境应该是晚清至民国初的江南农村。场景应该是未庄一带。场面应该是县城,未庄,土谷祠子,赵太爷家,静修庵,县大堂等。这样看来,环境最大,包容比较复杂,它具有时间因素,是一个作品的整体透射出来的。包括人物活动的各种关系。场景是一个人物活动的大致范围,或者一事件发生始末的地点,场面则是一个人与事的具体表现场地。这样看来,场面是一个最小的环境单位。但这三个词又非可以绝对机械地划开,在场面中也可以有具体的环境,例如阿Q在县大堂画Q字,是一个杀害革命者的环境。而又通阿Q的回忆与想象把那种环境典型化。再例如《离婚》中爱姑和父亲去庞庄,到老畜生家,黑油大门,大厅,客厅。《离婚》在客厅发生这是一个具体场面,但也是爱姑置生的一个环境,这个环境由七大人:尉老爷、尖下巴少爷、木棍式的男人、老畜生、小畜生,还有几个人头组成一种无法反抗的无限压力的环境。

1.环境。提到环境如果相对人物,它大概有客体之嫌。环境有很多情况也成为一个文本的主体。常规我们只是把环境视为一个要素。我们必须追问一下什么是环境,这时候环境并不是很好回答的,它至少比人物与情节麻烦。然而环境又是最具形式因素的,例如一个时间内在某一个地点均会视为确凿无疑的事。我们是否可以把环境视为人与事置身的一个活动空间内。这就包括了三个因素即指,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什么发生关联。例如2005年11月,李敖去北京大学讲演,学校领导有些忙碌紧张,老师们处于观望而学生却有点儿兴奋。这个环境非常具体。这里的形式构成是准确无误的。但是环境对小说而言,不仅如此的具象,也有相对抽象的。在小说中环境应该是四个类型:一是摹仿环境,实际指行为活动的真实空间。一是假定环境,有人与事的活动,但环境并不存在。似乎还可以说一种似真非假的环境,大致上有这么个地方也隐约有这类事件发生,但考究起来和小说中并不一样。也有一种借用的象征环境。例如从现实中仅借了某—古树,某一建筑,某一形胜。其余环境均与其不相关涉。但这四类环境分类几乎没什么重大意义。它仅仅给我们一种识别标志。我以为要认识的刚好是环境的抽象性。小说中的环境在现实中应该是无迹可寻的。但又是可以具体分析的。这含有一个悖论。说前者,因小说本身是虚拟的,时间在做小说时候已不存在了。地点不能指定为一个实体,因为任何实体的地点,均是对环境的一种缩小,而小说地点应该是有弹性的,是一个想象的。至于说到环境中的各种人或物质关系,随着一个文本的确定,它是一种新的构成,而且永远是一种不完全构成,仅是一个特征的构成。换句话说,小说家借助这个活动空间说事儿,是一个不能效真的环境。但后者要求环境有其细节的真实(现实主义的),要有形象生动的感觉,给人们提供更加虚拟的想象空间。这种具体分析便要求环境有普泛的实用性,使人相信这个环境里的真实活动。说白了,一个村庄,一个小酒馆,一条街道,我们在目光所及的地方,借任何村庄、酒馆、街道都可以分析。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对环境复制的可能性。可复制性便表明了一个物理空间能够移置、搬动,并进行新的创造。

2.场景。任何环境都必须场景化。环境如果不场景化它便是一个虚设的,没法使任何想象停顿。场景性能使我们看清环境中的一些具体细部,因而在这个活动空间里人与事的行为方式才是脚踏实地的。场景的角度比较灵活,视点移动应该游刃有余。一个行为过程你为什么会感到它是真实地存在的呢,因为它是在具体场景中运行,船在江河湖海里行走,马在平原大道上飞奔。从视角看,运动镜头必须和它背景的物体错杂交织,你才会感到运动,没有场景的行为过程只能是幻象,在梦幻状态中会打破这种动态与场景关系,这用文本也可以表现,但场景便失去了意义。一个动作行为的过程给予的真实感是场景给我们提供的。

场景是设计的。同时场景的具体化会落实到场面的细节里。场景其实也区分为两种:一种物理场景,是一个可容空间;一个是动态场景。人与事是关联的动态,场景在视角上也应该是动态的,船在绍兴的小河里运行,小镇从船上看便是一幅运动的图画,无论摹仿与虚拟的场景中,一切都随生活的节律一样在行动,任何时间地方的生活都是在动的。你在稻田里的情景会移到河堤柳树间,你在家中的生活会移动到小巷市场上的叫卖之中,生活本身就是行动,行动就是图画的变化,可见最早期把环境叫做图画也是准确的。

3.场面。场面是环境里的最小单位,如果和情节相比较,场面便是情节序列中的一个点。一个情节序列最少也得两个场面,发生的场面,变化的场面,这样就出现新场面。场面是我们窥视小说一切局部的钥匙,因为再小的细节都会以场面中的点保留下来。人物的一举一动,事件的一点一滴无不在场面之中。戏剧无疑是最重场面的,但寻遍古今中外的论著,在小说里往往把场面放在很次要的位置。而把偶尔的场面分析也视老套。所以,说到场面便无据可查,我们唯一只能从小说中租借一些场面的实例。用它来说明场面的性质、功能、意义。我们以《离婚》的场面说,离婚从大的方面是两个场景:一是在航船上去庞庄的过程中;二是在庞庄尉老爷家中。一个场景分几个场面:木莲桥上船。船至汪家汇的过程,到庞庄共三个场面。在尉老爷家的几个场面:从魁星阁到大厅,客厅里,告别。主场面是在客厅。而客厅场面分几个层次。《离婚》的场面非常丰富,有静止的场面,有运动场面,有场面的转换与调节,有自然场面、人物场面。首先,场面是提供人物与事件的活动空间,是一个行为的整体;其次场面不仅提供我们所见的,还暗示未见的,包括可想象的东西。最后,场面的变化揭示各种人物非语言的变化,使人们看到事件变化的实质。场面具有这些内在质的东西了。我们再看场面的构成因素:1.自然环境,地点。2.道具。3.人物的活动。4.事件。5.场面的概述和描写。6.对话。7.场与场之间的变化与连接。这样我们便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场面概念。任何一个场面表述它的时候,可以是单纯的,但场面的目的不是这样,它要说明一定的复杂性。这样场面才有丰富的内涵。按今天理解场面,我们不能让场面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意识形态目的。而应该让场面本身成为审美的,场面自身应该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否则场面仅为一个活动空间,那我们把人与事的活动分析完了,人与事的意义出来了,场面便像空壳一样扔掉。如果是这样,我们并不需要建立场的概念,直接处理人与事的动态过程就可以了。在世界范围内许多杰出的小说,有可能我们忘记某人、某事。或者行为过程也是记不很清晰,但对某部作品的场景场面却永不忘却。特别许多家族小说,他给定的是一个浓厚的家庭场景。《红楼梦》这部书居然让我们在北京城南重造了一个大观园。这也是我把环境作为空间研究的重要原因,重新塑造一个审美空间。很多世界经典名著在今天能够复制而且成为今天人们的文化风景,乃在于作者提供的特定的时代的特定场景。例如今天绍兴的咸亨酒店,北京的老舍茶馆。

同类推荐
  • 缘路而歌

    缘路而歌

    《缘路而歌》是一本文集,收集了散文篇、人物二题、小说篇、杂文等精美作品。
  • 微观红楼

    微观红楼

    本书从细微之处把握红楼,透视社会、历史、文化,感悟人生的命运。
  • 学生精品美文:网人往事并不如烟

    学生精品美文:网人往事并不如烟

    本书是近几年中国社会各种热点,焦点的集大成者,又可谓是最鲜活的“网络史记”。作者狸美美是资深香港媒体人,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视角独特,行文精当,虽是专栏小事,她却写得大气、幽默。更难得的是,作者浸淫纸媒与电媒多年,既有一位“主流媒体”的操守,又有一个“网络高手”的通达,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作者不多。能第一次结集其文在内地出版,亦实可谓是一件幸事、好事。这是一本可遇而不可求的书!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装帧精美的典藏书籍这是一套民国大师经典书系,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读者能从这套书中看到民国精英们的生活,领略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热门推荐
  • 仙焚

    仙焚

    浩瀚星空之中,有无数强大的修真门派,万载传承的上古神秘种族,隐世不出的灭世强者……且看一山城少年如何执掌火焰之力,焚仙灭魔,成就至尊之位。
  • 绝代神修

    绝代神修

    曾经至高无上的存在被人陷害,轮回后的叶宸为仙道弃子,不甘命运,修神道!一人一剑一灵猴在这九天创下一段又一段的佳话…
  • 善术者

    善术者

    亚峰大陆有术者,术者分九品,一品为善术者。林彦只是个普普通通,没有节操的农村小子。自捡到英灵关云长,终有机会踏入术者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旅程,胜者王,败者寇。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强者生,弱者死。“我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我能打得你做不成人。”
  •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Tales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妻妾斗:正妻不下堂

    妻妾斗:正妻不下堂

    重生在六品知县后院,娘早死,爹薄情,阴毒刻薄小三,虎视眈眈异母姐妹。为妻之道,御夫为奴!这是作为一个女人最成功的境界,为了这个目标,天然努力的奋斗,只是这王府后院也太复杂了点。王妃受压迫,侧妃欺上头,她这个世子妃处处受排挤,妾室看着她性子软就想要把她踩在脚底下。
  • 神盘王印

    神盘王印

    新书已发布,《九阳神君》,下方有直通车位连接。
  • 破晓之典

    破晓之典

    为了寻求真正的安宁,立志混吃等死的懒散少年不得不带着一本神秘的书籍,悄悄踏上了属于他的征程。却不知,世界,因此而变。
  • 神州剑吟

    神州剑吟

    数万年前,万妖之王席卷六界,无人能挡,生灵涂炭。一神密少年手持“破界”神剑将其封印,但他却不愿为神,坠入凡尘,数万年过后,黑暗之力再次强势侵入六界,如今少年该在何处,是否能再次拯救万民于苦海之中?
  • 马小欢传奇

    马小欢传奇

    身患绝症少年,回家等死,无意发现祖父密码,从此走上了修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