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2100000007

第7章 年逾花甲创建新学部

1927年, 61岁的摩尔根已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了近 1/4个世纪,他已到了该大学规定的强制性退休的年龄。此时摩尔根的成就已足以让一个科学家心安理得地过完舒适安宁的晚年生活。但是,摩尔根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仍一如既往,他仍在思考进化论中的一个难题:基因是如何引起进化的,基因与进化到底有无联系等等。揣着这些问题,摩尔根离开哥伦比亚,来到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在这里,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再度赢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至高荣光——诺贝尔奖。

当时,加州理工学院行政负责人、物理学家罗伯特·A·米利肯是位于 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了不起的人物。此时的加州理工学院已发展成为世界物理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为该校积累了一笔丰厚的捐款。 1927年,物理、化学、地质以及航空等学科与工程学相结合,世界各地的一流学者纷纷被吸引到这里来。摩尔根就是被邀请来创办另一个新的学部——生物学学部的。最新的协议是:摩尔根将作为这个新学部的主任任职 5年,即从 1927年至 1933年,到那时,他可以自行引退,也可由大学理事会来辞退。但第一任结束后,摩尔根对新的学部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满足,希望能继续留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而学校理事会对他的工作也很满意,于是又让他担任了第二任学部主任。 1938年,当第二任任职期满时,摩尔根已 72岁。此时,他又请求工作 4年,并得到学院的允许,也即自 61岁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后,摩尔根在加州理工学院一直工作到 76岁, 1942年才退休成为该学院的名誉教授和主席。

1927年7月,摩尔根在对加州理工学院情况不甚了解时,便答应担任生物学学部主任。但他请求加州理工学院让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再逗留一年。在这一年里,他开始为加州理工学院拟定新的规划,包括如何从哥伦比亚大学挖走生物学研究的精华人物。

摩尔根认为,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高校,其中心任务应该是研究,而不是教学。而且,这种研究应该是:“纯研究”,不受任何实际应用所制约。而在这样一所高校中创办生物学部,就意味着该学科的研究工作既要严谨,又要是分析性的。它不必搬用霍普金斯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已设的那些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另辟蹊径。于是他删去了形态学一类的课程,巧妙地将果蝇室与那不勒斯研究所两家的长处融在一起,强调生物学与物理、化学相互合作。他说:“只有确切了解在发育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我们才能期望把有关发育的研究提高到一门精密科学的水平上来。”

有了这种指导思想后,摩尔根对新建的生物学学部开设的课程作了大胆改革,他把遗传学与进化、实验胚胎学、普通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纳入开设计划,其余如心理学等,视日后形势再定。对于科研和教学的具体形式,摩尔根想在聚集到各种最优秀的人才后,按其各自的兴趣和特长再来决定。

鉴于这种原因,摩尔根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一年,在积极征求几个拟建学科建议的同时,只开展了一个遗传学系的工作。他把哥伦比亚大学果蝇室里的布里奇斯、斯特蒂文特及俄国的杜布赞斯基带到了加州理工学院。

作为一名一向大大咧咧、不拘形式的科学家,让他接受一项学部主任的“乌纱”,无疑是一种考验。摩尔根说自己一直想拼命摆脱这种行政事务上的纠缠。同时,他又整日提心吊胆,怕做出令一些朋友感到不满的错事、蠢事。而就其本人而言,他更喜欢、更善于独自一人在果蝇室这种俱乐部式的环境里搞研究。他的这种思维甚至影响他对企业联营经营现象的反感态度。他的女儿伊丽贝尔——后来成为国家基金会小儿麻痹症小组的微生物学家,常常与父亲辩论说,要进行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靠单枪匹马是不行的。而摩尔根却不以为然地非难她沾上了“洛克菲勒的企业思想”。

当加州理工学院新的生物学部建筑才完工一部分时,摩尔根便领着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几名伙伴和一大群果蝇来到了这里。他们因陋就简,先在别的办公室和教室里挤了几个月。

由于他在使用集体资金时特有的吝啬,所以,对实验室需添购大量的仪器设备,摩尔根确实伤透了脑筋。他的文件柜实在装不下新来的资料了,于是他便想了这样的办法:每隔五年便焚毁一次资料档案。对后人来说,这对档案管理是件十分痛心的事,可能物质条件匮乏而又没有如今电脑储存信息的年代,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摩尔根不得已而为之的良苦用心。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费用支出,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学部所在的每一层楼只装有一部电话机,整个大楼也只配一名秘书。有个远道而来的科学家向摩尔根要一箱装果蝇的瓶子,虽然每只瓶子还值不到一分钱,但摩尔根就是舍不得给他一只新瓶子,而是花费了足足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实验室里搜索旧瓶子。实验室成员之一的比德尔为了给实验室添置一台显微镜物镜,他曾精心选定了一个星期天,去海滨的胚胎学实验室找心情最愉快的摩尔根。当时,这种显微镜物镜只值 90美元,但比德尔知道,除了这种机会,一般情况下,摩尔根是不会同意的。

作为一名组织者,摩尔根在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部开展的工作是大量而又卓有成效的。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道尽,可我们可以从比德尔的研究工作中窥其全豹。比德尔研究生毕业后,便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根麾下,开始研究果蝇的杂交工作。 1933年,他与访问学者伊弗鲁西两人开始提出这样的疑问,即斯特蒂文特曾提到的朱砂眼突变型在一个雌雄嵌合体上回复成正常眼颜色的现象,可能是研究基因遗传作用规律的一条线索。由于基因对于眼睛的作用似乎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于是他们就这样假设,能否在变化着的环境里,从研究多种多样的眼睛突变型中,来弄懂基因作用的问题。他俩试着用外科手术把一只突变型幼虫的眼睛芽体切除下来,将它移植到一只野生型幼虫的体腔里。当这只寄生幼虫经过变态,并成为一只成熟的果蝇时,将那只移植的寄生眼睛切除掉,这样就可以观察到它的颜色变化情况。

比德尔与伊弗鲁西作出这种推测后,极想筹到一笔资金,以便于到巴黎去学习器官移植技术。比德尔试着向洛克菲勒基金会求援,但遭到拒绝。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时,他们突然得到从加州理工学院寄来的 1800美无。比德尔断言,这笔钱是来自摩尔根的私人腰包。

比德尔他们得到这笔资金后,很快赶赴巴黎的生物理化学院。他们深感摩尔根对于重要工作的直观识别力和促使这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决心。他们来到巴黎后。一位研究绿头苍蝇变态的学说权威给他们迎头泼了瓢冷水,断言他们对果蝇进行器官移植是行不通的。可实验结果表明,比德尔和伊弗鲁西成功了。他们发现,在大多数突变型眼睛芽体发育成预期的突变型颜色时,朱砂色和朱红色芽体都变成了正常红眼的颜色。比德尔和伊弗鲁西认为,这并不是由眼睛色素本身的遗传结构所决定,而是由身体的一些其他部分所决定。他们推断,一些物质从野生型组织扩散到移植的眼睛里去,使它成为天然的野生型颜色。

大量的进一步实验表明,对这种现象的唯一解释,可能就是存在着一种特殊基因控制着代谢的步骤,而每一个步骤又都被另外一种特定物质所控制,这种“特定的物质”就是酶。

摩尔根还从哥伦比亚带来过一种叫红色面包霉的真菌。此前,纽约植物园的道奇博士曾用这种真菌做过一种遗传学实验,结果虽然失败了,但他却建议摩尔根把这种真菌作为一种比果蝇更好的生物来加以研究。摩尔根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一名叫卡尔 ·C·林格伦的年轻研究生。林格伦接受这一任务后,开始致力于这种菌的许多遗传学问题的研究。由于这种菌的遗传特性正被了解清楚:用 X射线或紫外线照射霉的子囊孢子极易引发突变;加之这种真菌在特定的最低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并能人工合成它所必需的物质,因而,生化突变型便很容易用它们不能生长这一现象进行鉴定。继而,就能通过添加物质来刺激其生长的实验,鉴定促使其不能生长的物质到底是什么。

实验中用射线刺激产生了 380种突变型。然后,用这些突变型进行交配,又产生出 6.8万个以上的子囊孢子。林格伦对这些子囊孢子进行了逐个检查,终于发现这样一个令整个生物学界震动的结论:基因对控制特定生化反应酶的合成起着主要作用。 1958年,这项研究继 1946年米勒获得第二个诺贝尔遗传学奖金后,成为这个领域里第三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在这里,摩尔根本人的研究,似乎显得较之以前更为轻松愉快了。他的新住宅就位于生物实验室对面,住宅附近还建有一座温室。摩尔根夫妇俩每天早晨一同去实验室工作。午饭后便坐在住宅的院子里晒太阳。在这一时间里,摩尔根总是一边阅读书报,一边惬意地抽着雪茄。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便为妻子摘一朵红红的玫瑰花。到加州理工学院后不久,摩尔根便形成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规律。不过,此时他得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搞研究,一半搞行政管理。

同类推荐
  • 伊索寓言·上

    伊索寓言·上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终成现在流传的故事形式。从该作品的内容来看,其时间跨度很大,内容多是来自民间的传说。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所反映的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及其智慧。
  • 生灵怪象的故事

    生灵怪象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

    本书详细讲述了火的发明、利用与危害,以及火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密切关系。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 优秀小学生必读:幽默故事大全集

    优秀小学生必读:幽默故事大全集

    《幽默故事大全集》是一本适合小学生在课业之余阅读的幽默小故事总汇,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收获更多的快乐。滴水藏海,笑中见智,这里的每一篇小幽默都蕴藏着一定的道理,或生活哲理,或人生感悟,或科学奇趣。孩子在阅读幽默故事的过程中,体验到的不仅是欢乐愉悦,还能收获知识、启迪心灵,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我们是兄弟

    我们是兄弟

    80后的追忆,90后的崛起,那些兄弟那些年,时光荏苒,江湖老去,当王龙从王越手中接过大旗,燥动的青春被热血点燃,爆发出新的羁绊,祭奠那段光辉岁月。曾几何时我们一无所有,从今以后一定出人头地!如果还有明天,哥几个一起大喊:我们是兄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你若只是初见

    你若只是初见

    曾经的她每次见到他,就像见到了恐怖分子般的马上就跑,他没心没肺的对他好了三年,她才发现他在她的心里扎了根,在感情里,每个人都是傻瓜
  • 御地敌天

    御地敌天

    古老的地球有什么样的秘密?我们居然只是地球上的第五代人类?当地球人面临灭绝,当你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力量,你是选择反抗,抑或是去到天堂享受余生?科技、魔法、异能、斗气、血统、异族,当你发现修真者是最弱职业的时候你还会修真吗?当你再次从沉睡中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死亡之前,接下来的危险是否还充满了未知?如果你拥有回到过去的能力你会做些什么?推倒妹子后不认账?偷学秘籍被杀后继续去偷学直到学会为止?被坏人虐暴后回来抓着坏人的弱点猛虐回去?
  • 那个名叫爱情的事

    那个名叫爱情的事

    爱情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曾经以为我抓住了,然而在现实面前,我才发现原来我根本没有接触过它。缘起缘灭,花开花谢。我叫李健,这是我的故事。
  • 异能特种军

    异能特种军

    中学被拉去实验的他,却发现一场事故给了他奇怪的力量,他貌似,拥有了异能……
  •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一代将星诸葛亮殒命五丈原,预言新一代将星即将降临,一个流浪儿偶遇被收为义子,取名诸葛辰,开始了血雨腥风的乱世之旅。诸葛辰传承了孔明的青龙之力,却由于太强大反而限制了他的能力,无法修习任何道法与武功。战场与江湖的残酷让毫无生存技能的他练就谋略,但不灭的赤子之心与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让他愿意继续为了他未完成的梦想而奋斗,从而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起足以左右朝局的江湖势力——卧龙会(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许多家室不够显赫的人才无法入士,只有在江湖中发挥作用),并排出《将星谱》。文虽有玄幻,却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后三国时代!人虽在江湖,却依然不离朝堂的权谋、诡诈的战争与难测的生死。
  • 血腥空间

    血腥空间

    漆黑的精神病院内弥漫着血腥腐臭的味道,尸体遍地的血腥之地如同地狱一般,深夜,九个特别行动队队员踏进了这里...
  • 死神的烦恼

    死神的烦恼

    很多东西总是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但失去后又会是什么?
  • 异血度

    异血度

    血的浓度≠血度血的温度≠血度那么异血度是什么?异血度是一种异能,当危机四伏,灾难来临,破坏我们宁静生活的时候,还在读大三的学生林小枫挺身而出……
  • 历史中的阳谋与阴谋

    历史中的阳谋与阴谋

    本书通过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权势与名利争斗,阐明只有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才能够进退自如,将胜券牢牢握于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