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6900000024

第24章 三、废立情事

元凤四年(前77),昭帝年已十八,即位也已十年,遂提前举行冠礼。在霍光的主持下,十年来节财省事,国库渐趋丰盈。元凤七年(前74)元日,改元元平,又定议减征,诏减口赋十分之三,宽养民力。汉帝国终于渡过困难,进入平稳过渡时期。

这年四月间,年仅二十一岁的昭帝,偏生绝症,医治无效,在未央宫中告崩。上官皇后年仅十五,自然没有生育。其他两三个妃嫔,也没有产下一男。霍光等人,都为继立无人而大费踌躇。有人提出,昭帝无子,只好再立武帝遗胤。眼下只有广陵王刘胥为武帝亲子,可以继立。霍光却认为广陵王所为无道,所以武帝才不让他承统。武帝驾崩时,两个皇后一个被废,一个自尽,曾将李夫人配飨。有人提出,李夫人的亲孙昌邑王刘贺,与昭帝有叔侄之谊,正好作为继子,入承大统。由于别无选择,霍光也就来不及细想,也未经考察,就用上官皇后的命令,特派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等,前往迎接昌邑王刘贺,回长安主持昭帝丧事。昌邑王刘贺废立始末,《汉书》除卷六十八《霍光传》外,于卷六十三《武五子传》中亦详加记载。

这昌邑王刘贺,五岁时继承王位,已有十多年,却狂纵无度,专喜骑马游猎,半天能奔驰三百里。这天,史乐成等由长安半夜时来到王宫,因事情紧急,便连夜叫醒刘贺,拜阅皇后来谕书。刘贺睡意未醒,不知是吉是凶,揉揉眼睛,才阅数行,便手舞足蹈,喜气洋洋。一班厨夫走卒,听说长安使者召王赴京即位,也都拥到王宫中贺喜,请他随带入京,他一一答应。

第二天正午,刘贺随同朝使及随行人员正要出发,中尉王吉连忙缮成一书,劝他到京后谅喑少言,国政尽归大将军处决,不要轻举妄动。他略略一瞧,就扔到地上。遂施展平生绝技,扬鞭催马,一口气跑出一百三十五里,把朝使和从行诸人,都远远抛在后边。没奈何入驿等候,直到傍晚,朝使等人才随后赶到,随行三百多人,有人把马都累死了。驿站中准备的马匹不够第二天使用,遂将一半从人饬回了昌邑。刘贺一行走到弘农,离长安只有百余里。他望见途中多美妇人,不胜艳羡。便暗中嘱咐手下官奴头目物色佳丽,送入驿舍中淫戏取乐。朝使史乐成等很不满意,使人将官奴头目就地正法,趁势搜出妇女,送回原家。

走到霸上,距长安不过数里,早有大鸿胪出郊远迎,请刘贺下马改乘法驾。行近广明东都门,随行人员提醒他,按照礼仪规定,诸侯入都奔丧,望见都门,就应该举哀。他却借口咽喉痛,不能哭泣。再前进至城门之前,他又推说城门与郭门相同,待到未央宫东阙前,再举哀不迟。然而,直到进入城内,走到未央宫前,已望见坐帐的帐棚,他脸上还满是喜色。随行人员连忙提醒他赶紧下车,向阙俯伏,哭泣尽哀。他才不得不欠身下了乘舆,走到帐棚前,俯在地上,痛哭如仪。哭毕入宫,由上官皇后下谕,立刘贺为皇太子,选择吉日登基。

应该说,入宫以后,刘贺总算没有越礼之处,霍光也就让他及时即了位。他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数日后,又将昭帝奉葬平陵。想不到即位后,他就原形毕露,拜昌邑故相安乐为长乐卫尉,将随来的吏属,都引作内臣,整日里与这些人尽情游狎。见有美貌宫女,便召来侑酒侍寝。又令人取出乐府中的乐器,鼓吹不休。有的随来吏属看不过眼,也很担心,就找到长乐卫尉安乐,提醒他说:“我王立为天子,却在国丧期内,日益骄淫,每日里与近臣饮酒作乐。倘有内变,我等免不了要受戮了。”他们请安乐赶紧劝谏刘贺,千万不要再拖延。安乐听后也很担心,但看刘贺毕竟是天子,也正在兴头上,说也白说,说不定还要引来祸端,也就袖手旁观,得过且过。

霍光对刘贺的这种作为,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后悔自己过去太轻率了,便与大司农田延年商量善后办法。田延年的主张倒很明确,说:“将军为国家柱石,既然嗣主不配为君,何不报告太后,另选贤能?”霍光问:“古来是否曾有先例?”延年道:“殷商时伊尹为相,见太甲无道,就把他流放到桐宫,以安宗庙,后世称为圣人。今将军能行此事,也是本朝的伊尹哩!”霍光有了主意,就引田延年为给事中,迁张安世为车骑将军,三人密议废立情事,再没有第四个人知道。田延年、张安世参与议立事,《汉书》卷九十《酷吏传·田延年传》、卷五十九《张安世传》仅大略提及,详载于《霍光传》中。

那刘贺依然戏游如故。一日,他又要出门游逛,光禄大夫夏侯胜进谏道:“上天久阴不雨,臣下必有异谋。陛下还要到何处去呢?”刘贺闻言大怒,斥责他妖言惑众,当即命左右将他缚住,交有司究办。听了有司转告,霍光暗想夏侯胜所说,恐怕话出有因,不会是空穴来风,或许是张安世泄露了隐情。当即召来责问,张安世确实没有泄露,所以一再呼冤,并愿意当面对证。霍光就亲自提审,夏侯胜却从容应对道:“《尚书·洪范传》有言,皇极不守,现象常阴,下人且谋代上位。臣不便明言,所以只说到臣下有谋。”霍光听了大惊,张安世也暗暗称奇,就赦免了夏侯胜,恢复了他的原官。《汉书》卷七十五《夏侯胜传》。

夏侯胜劝谏刘贺,尽管只是引经据典,并没有什么实证,却几乎把霍光三人正在商量的废立密谋道破了。看来,事不宜迟。霍光就让田延年去找杨敞商量。这杨敞曾经当过大将军长史,上官桀等人借燕王名义上诬告书时,还把霍光提升他当搜粟都尉作为证据。他现在当了丞相,却没有胆识。听了田延年所说之事,唯唯连声,并不表态,尽管时当盛夏,身上却已吓出了冷汗。其夫人是司马迁之女,颇有才能,两人谈话时,她已在东厢听了很久。田延年起座更衣,她就走出来对丈夫说:“大将军已有成议,不过是让九卿来给你打个招呼而已。你若不答应,大祸就在眼前!”她见杨敞还迟疑未决,田延年已更衣回来,就索性坦然相对,代表丈夫表态,愿奉大将军教令。田延年还报,霍光就让他与张安世两人,共同缮定奏牍。《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

翌日,霍光在未央宫传召丞相、御史、列侯,及二千石、大夫博士,一同入议。百僚多不知何事,只听霍光说道:“昌邑王行迹淫昏,恐危社稷,如何是好?”大众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谁敢说话。只见田延年起座按剑,走前一步,愤然道:“先帝以将军忠贤,将幼孤托付将军。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将军若不早立大计,坐令汉家绝祀,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为今日计,当议定良谋。有应声落后者,请奋剑加诛,绝不容情!”大众才知霍光将有大变,志在必行。若不相从,白白送掉性命。也就一齐离座,叩首表态:“汉室社稷,系在将军。唯大将军令,无不遵教!”

霍光就令群臣起来,从袖中取出奏议,遍示群臣,使丞相杨敞领衔,依次署名。然后领着群臣来到长乐宫,入白太后。霍光见太后完全听从所奏,就请太后驾临未央宫,御承明殿,传诏昌邑群臣,不得擅入。刘贺闻太后驾到,便入殿朝谒。朝毕趋退,回到殿北温室中。霍光随后进入,指令门吏将温室大门关上,不准让昌邑群臣进入。刘贺很吃惊,问:“何故闭门?”霍光跪地答道:“皇太后有诏,毋纳昌邑群臣。”刘贺似乎还没有看出形势的严重,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也不妨从缓,何必这般惊人?”霍光也不与他多言,反身退出,使车骑将军张安世指挥羽林军,将昌邑群臣二百多人赶到金马门外,一齐拿下,送交廷尉究治。又传昭帝旧日侍臣,监守刘贺,不要让他自杀,以免留下杀主的恶名。刘贺见了新来侍臣,很惊奇地问:“昌邑群臣究竟犯了何罪,被大将军全部捉拿了呢?”侍臣推说不知道。一会儿,传来太后诏令,召问刘贺。他这才感到了害怕,问诏使:“我究竟犯了何罪,偏劳太后召我?”没有得到确切回答,他自知不免,只好随着诏使来到承明殿,只见上官太后身穿珠襦,端坐在武帐中,两旁侍卫森列。他也不知道有什么大事,便战战兢兢地趋至殿前,跪听诏命。只听尚书令宣读奏牍,先读了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等上书者的名字,再列举他即位前后所犯罪行,只听上官太后打断尚书令,高声责问他:“为人臣子,可如此悖乱么!”刘贺又惭又惧,退膝数步,依然跪伏。奏牍下文历数了他即位二十七天以来,滥赏昌邑官奴之事,最后建议将他废黜。

尚书令读毕,刘贺还没有缓过神来,就听上官太后说一“可”字,霍光就令他起拜受诏,又走到他跟前,代解玺绶,奉与太后,又使左右扶着刘贺下殿,走出金马门,群臣送至阙外。刘贺自知绝望,西向望阙再拜道:“臣戆不能任事!”说罢,自己走向乘舆副车,霍光送他到昌邑邸中,告辞道:“王所行自绝于天,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此后不得再侍奉左右了。”随即涕泣而去。

刘贺被废后,群臣根据古者将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的惯例,建议把他迁徙到汉中,霍光认为处置太重,奏请太后削去他的王号,仍回昌邑去,另给食邑二千户。昌邑旧臣除王吉、龚遂等曾有谏章,得免死刑,髡为城旦外,其余众人陷王于不义,一体骈诛。

汉廷又一时无主,不得不议立新君。霍光为此费尽了脑筋。光禄大夫丙吉,在给霍光的上书中说到:“窃闻外间私议,所有宗室王侯,多无德望,唯武帝曾孙病己,受养掖庭外家,现约十八九岁,通经术,美才具。愿将军周谘众议,参及蓍龟,先令入侍太后,使天下昭然共知,然后决定大计,天下幸甚!”霍光这回变得谨慎了,就此事遍问群臣,太仆杜延年也知病己有德,劝他迎立,别的人也无异议。霍光就会同丞相杨敞等,上奏太后。太后当下准如所请,即命宗正刘德备车,往迎皇曾孙。

这皇曾孙刘病己,就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曾纳史良娣,生子刘进,号史皇孙。史皇孙纳王夫人,生子刘病己,号皇曾孙。刘据起兵败死,病己因还在襁褓中,免于一死,坐系狱中。廷尉监丙吉奉诏典狱,垂怜这个呱呱婴儿,就在女犯中选择了赵、胡二妇,轮流乳养他。而且每日亲自查验,不让他受到虐待。后来武帝在五柞宫养病,听术士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就诏令长安各狱,无论长幼,一律处死。丙吉对诏使郭穰说:“天子以好生为大德,他人无辜,都不能随意杀掉,何况狱中有皇曾孙呢?”武帝得报,倒也释然,说:“这真是天命所在了!”但是,刘病己待在狱中,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后来,丙吉打听到史良娣的母亲、兄弟还住在故乡,就将他送到外曾祖母家。《汉书》卷七十四《丙吉传》。

武帝驾崩时,在遗诏中命将曾孙收养掖庭,于是,刘病己又回到长安,归掖庭令张贺看管。张贺以前曾服侍过卫太子,追念旧日恩情,对太子的孙子自是特别精心,送他入塾读书。病己也发愤好学,渐渐长大成人。只是遍体生毛,起居处屡有光耀。旁人视为奇事,他也因此自豪。后来,张贺又自出私财,为他聘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之女。病己多了一个岳家,与许女两情缱绻,鱼水谐欢。他平日里学习《诗经》,闲暇时出游三辅各地,留心民情风俗,了解吏治得失。《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孝宣许皇后传》。

传说昭帝元凤三年(前78)正月间,长安上林苑中有一棵大柳树,死而重生,柳叶上虫食成文,约略辨认,乃是“公孙病己立”五个字。一时传说将有匹夫起为天子。元平元年(前74)孟秋,果然由宗正刘德,从民间迎来了皇曾孙刘病己,即了皇帝之位,就是汉朝昭、宣中兴的另一个主角汉宣帝。

刘病己被宗正刘德引入未央宫,谒见太后。霍光认为,他虽然是武帝嫡派曾孙,但已经削籍为民,不便直接即位。特奏请太后,先封他为阳武侯,再由群臣奉上玺绶,即了皇帝位。然后由霍光骖乘同行,陪着他去谒见高庙。谁知宣帝坐在乘舆中,见霍光陪行在旁,也可能是他看到霍光面有骄倨之色,也可能他来自民间,有心理障碍,背上好像生了芒刺一般,很不自在。等到礼毕归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他才安心,怡然入宫。

当时,上官太后还住在未央宫。宣帝为其孙辈,尊为太皇太后。由于皇后还未确定,群臣提议立霍光小女为皇后,上官太后也有此意。宣帝听说后,特下诏访求故剑,借以含蓄地表示不弃糟糠。群臣这才明白,就请立许氏为皇后。宣帝先册许氏为婕妤,随即令正后位。又援引先朝旧例,想要封皇后之父许广汉为侯。霍光却说广汉已受宫刑,不应再加侯封。宣帝拗不过他,只好暂时不议。一年以后,才封广汉为昌成君。霍光见宣帝遇事谦退,持躬谨慎,料他没有意外举动,就请上官太后还居长乐宫,为了防止意外,就派兵屯卫,严加戒备。

已而腊尽春来,宣帝依例改元,号为本始元年(前73)。又下诏增封大将军霍光食邑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张安世食邑万户。此外,列侯加封食邑者共计十人,封侯者共计五人,赐爵关内侯者计八人。霍光见诸事已了,也就稽首请求归政,但宣帝不许,令朝中大小事务,先报告霍光,然后奏闻。霍光不知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也就没有再坚持。

其实,霍光错了!尽管有武帝临终托孤之诏,他一人却废了一个天子,立了两个天子,这在汉代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就有人说三道四了。宣帝即位,从骖乘之事对他已露猜忌之意。此时,霍光最正确的选择,就是急流勇退,从政坛淡出,他却不仅没有退,而且权势日隆。于是,他的家人也就想入非非,灭族之祸也就在他身后接踵而至了。

同类推荐
  • 神圣法兰西(《不称职的兽医》续集)

    神圣法兰西(《不称职的兽医》续集)

    17世纪的欧洲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殖民史,强盗史,英法列强的崛起是建立在对非洲和美洲的掠夺基础上的。对待强盗你就应该比他们更加的强盗,这适用于强盗的逻辑,同样也适用于我们伟大的中华帝国,为了帝国持续的发展和万世的基业,我不得不派我的儿子阿森去执行一项绝密任务,颠覆法兰西。——李开阳于公元1668年
  • 山海经(第八卷)

    山海经(第八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西域南海史地探索

    西域南海史地探索

    本书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西域(中西亚)、南海(东南亚)的历史地理研究。作者别具只眼,运用古今中外大量资料,对他人容易忽视的文化现象、政治事件等诸多方面,作了饶有趣味的考证研究。
  • 异陆龙魂

    异陆龙魂

    网罗众多历史名将,游走在异陆空间,看几兄弟重新展现华夏龙魂,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坚贞不屈,因为我们是华夏子孙;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猪脚兄弟几人,带着古代的几位名将神医,在异陆揭起一阵全新的篇章。
  • 铁马银枪

    铁马银枪

    戟扬风啸怒吼,剑划水溅悲鸣。不平凡的经历铸就不平凡的铁马银枪。
热门推荐
  • 女丹十则

    女丹十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花谷

    落花谷

    记忆的沙,杂乱无章,却勾勒出少女的脸庞,亦真亦假,如梦似幻。她,重回伊始,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长相厮守,“愿得卿人心,白首不分离。”可事与愿违,光风霁月的背后藏着怎样的阴谋?她的身世又有多大的秘密?各路英雄齐上阵,千钧一发之际,且看她如何识破阴谋,玩转掌心。乌云散尽之后,又是何等的月夕花朝。【小夜新文,望支持】
  • 都市护花邪医

    都市护花邪医

    超级杀手经理人,拥有彪悍的武力和强悍的医术。医术救人也能杀人,武术杀人也能救人,生死只在一念间。他是守护者,守护值得守护的人……
  • 我的富家千金

    我的富家千金

    如果有一位千金小姐喜欢上你,你会怎么办?我会选择不作为。
  • 这一辈子不骗你

    这一辈子不骗你

    一个山村男孩走进了自己做梦都没梦到过的繁华都市,开始了他做梦也梦不到的旅程。当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时候,他的感情却出现了逆转。为了守候自己的梦想与爱情,他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 逆修道

    逆修道

    萧牧一个公司白领,有着十几万一年的年薪,也有如花似玉的未婚妻,然而一次偶然事件,无奈进入修练一途,当他发现世间仙神之流已无踪可循,神话传说亦真亦假,他是否能继续下去,又能否跨越前人所无法跨越的鸿沟踏上那无上大道,亦或是逆道!
  • 重生之至尊逍遥

    重生之至尊逍遥

    前世今生,一些尽在掌握。忘却旧事,开启新的开始。
  • 灵动九霄

    灵动九霄

    不能铭心,那便刻骨!待我觉醒之日,即是复仇之时。化身为魔,杀尽天下之敌!等级设定:一元境,两仪境,三生境,四象境,五行境,六合境,七星境,八荒境,九霄境,十天境。
  • 定风波之神笔乱

    定风波之神笔乱

    日月光辉,山河锦绣。在这片浩瀚的大地上,强族林立,百族争斗。其中以人族、妖族、魔族、海族、虫族、灵族、鬼族、器族最盛。历代不乏英才绝伦之辈,但族群混乱、利益纠纷导致冲突不断,兵戈四起,八族俊杰辈出,三皇五帝惊世,引领风骚,大小之战无数,最终以前后两次的种族大战为纪,划定了世间格局,强大的人族更是在这两次战役中脱颖而出立于世界之巅,成为百族之首,一名少年无意间踏上修仙征程......
  • 歇雁刀..more

    歇雁刀..more

    一个诗意的武侠世界,三代人的爱恨情仇,两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在寻找他自己的敌人。一个人只有找到了他的敌人,他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真正地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古戌堡为海头国所灭,王子木头流落民间。小说讲述了木头从一个聪明的小孩到杀手头子的成长过程及江湖奇遇。木头依照奶妈弛二娘的计谋从古戌堡中逃了出来,心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