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6900000029

第29章 一、薄雾浓云

汉成帝时代,西汉灭亡的征象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当时,未央宫中倒是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成帝也曾经想着有所作为,但他的软弱无能,消沉堕落,比此前的所有汉帝,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前,尤其是吕后时期,也曾出现过外戚专权之事,但开国功臣尚在,外戚势力很快土崩瓦解;这时,王姓五侯奢侈,相继把持了政权,那王莽以谦恭的面目,也浮上了水面,后来干脆把汉王朝翻了个底朝天。此前,后宫的主动权掌握在皇帝手里,武帝更掌握着后妃的生杀予夺之权;但成帝却完全被赵氏姊妹捏在手里,连他的两个皇子也眼看着被赵合德扼杀掉而无可奈何,以至于绝嗣断后。

因而,未央宫中阴盛阳衰,演出了一出出荒唐的闹剧。

竟宁元年(前33),元帝驾崩。太子刘骜安然即位,即成帝,尊皇太后王氏为太皇太后,母后王氏为皇太后。

成帝本来想有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却始终脱离不了母体。当初,刘邦在未央宫构建的家天下自然姓刘,同时也兼顾后族的利益,有时后族也想要享受以至独吞刘家天下,吕后就是极端的例子。此后的汉帝也都封赏后族,但唯独成帝待遇母党,格外从优。他先后封太后的两个同母弟阳平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崇为安成侯,各得食邑万户,太后的庶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也都赐爵关内侯,把自己完全包裹在母党的羽翼中。《汉书》卷十《成帝纪》。群臣尽管认为阴盛阳衰,非国家之福,却不敢多言。从此,未央宫笼罩在一片薄雾浓云之中。

自古都有自然灾异,即使太平盛世,也概莫能外。只是由于人们心理强健,所以处变不惊。成帝时国势已衰,朝野对灾异之事也就特别敏感。就在成帝刚刚即位的第二年,即建始元年(前32)四月,本来正是绿树荫浓细草长的初夏,长安城中却黄雾弥天,咫尺不辨。成帝赶紧召问公卿大夫,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都说是阴盛阳衰所致。因为从前高祖立约,非功臣不得封侯,今太后诸弟无功而侯,为历朝外戚所未有,所以天象示儆。为今之计,应对外戚加以裁损。大将军王凤倒很自觉,一闻知此事,即上书辞职,成帝却优诏予以挽留。此后,怪异天象迭现。六月间,无数青蝇飞集未央宫殿,落满了廷臣的座次。八月间,拂晓时又有两月相承,出现于东方。九月间,流星夜现,长四五丈,委曲如蛇形,蜿蜒贯入紫宫。这当然与人事毫无关系,但由于董仲舒所灌输的天人感应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一时间长安城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此下所述灾异事,并见《汉书》卷十《成帝纪》。朝野多归咎于王氏外戚专政,但成帝一年数惊,似乎已经处变不惊,依然我行我素。

成帝没有得力大臣辅佐,将朝政交于王氏外戚,自己则纵情声色,在后宫欣赏那翩若惊鸿的丽影。他即位时年方弱冠,正是应当戒色的时候,却偏生性好色。在东宫时已经沉溺于猎艳图欢。元帝因母后被霍后毒死,对母族心中歉疚,就给做太子的刘骜选了车骑将军平恩侯许嘉的女儿为妃。这许女秀外慧中,博通史事,兼善书法,与刘骜年貌相当。刘骜好像得了仙女一般,镇日里相亲相爱,相偎相倚。元帝听说后,也感到欣慰。过了一年多,许妃有娠,生下一男,谁知道玉质遽凋,宫中一番欢喜,顿成泡影。此下所述许后事,并见《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孝成许后传》。

成帝即位后,即于建始二年(前31)三月,册立许妃为皇后,专宠如故。皇太后王氏因许妃生男不育,特传诏采选良家女子,入备后宫,但成帝却钟情于许后,一个也不召幸。许后虽得专房专宠,常沐雨露,却偏偏不再生男,只生了一个女儿,也早早夭折了。王太后与大将军王凤,为此很是担忧。成帝却不以为意,每日退朝之后,只在中宫食宿,与许后如胶似漆。这许后虽非妒妇,却也不愿将成帝白白地让与其他嫔妃,所以夜夜承欢,尽力施展床上功夫,把这个风流天子伺候得很是滋润。

成帝不问朝政,唯在后宫取乐,起初朝臣还归咎于许后,认为她恃宠生妒,无逮下恩。实际上责任并不在她,完全是成帝见许后正在盛年,色艺俱优,所以黏住就不放手。后来,随着许后年龄增长,花容渐渐瘦损,云鬓渐渐稀落,成帝便移情于其他妾妃,宠上了一个班婕妤。此下所述班婕妤事,并见《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孝成班婕妤传》。这班婕妤尽管也是色艺俱优,却不是一般女子,倒很有古代贤妃的风范。有一次,成帝游览后庭,曾想与她同辇,这在其他妾妃是求之不得的荣宠,班婕妤却推辞道:“妾观古时图画,圣帝贤王都有名臣在侧,不闻与妇女同游。传至三代末主,辇上才有嬖妾。今陛下与妾同辇,形迹与三代末主相似,妾断然不敢奉命!”成帝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王太后听说后,也很是高兴,把她比作曾谏阻楚庄王畋游的范姬,交口称赞道:“古有范姬,今有班婕妤!”只是这班婕妤承宠有年,也生男不育。她倒很大度,主动把侍女李平推荐给成帝,也被封为婕妤。王凤又给成帝引进了一个张美人。成帝得子心切,普施雨露,却始终未获麟儿。

成帝面对名花,索然无味,心态逐渐扭曲,染上了同性恋的怪癖。故富平侯张安世的玄孙张放,世袭侯爵,长得却貌似妇人好女,媚态动人。成帝就把他引来共寝,感觉比嫔嫱更有味道。这张放能陪皇帝上床,显然也不是什么正经男子。他知道成帝喜欢佚游,就乘势怂恿成帝,说是微服出游,更为无拘无束。成帝遂经常身着轻衣小帽,乘小车,跨快马,与张放往来于长安大小市巷,感到比皇宫中更自在逍遥。每遇闲暇之日,君臣二人便近游都市,远游郊野,游遍了长安城外的甘泉、长杨、五柞诸宫,斗鸡走狗,随意寻欢。遇到行人询问,张放毫不避讳,报名富平侯,成帝则自称为富平侯家人。见《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张放传》。

成帝在后宫风流,天象却偏偏不断示儆。就在册立许后的这年夏季,关中大旱。第二年秋令,又淫雨霏霏,连下四十余日。长安城中纷纷哄传大水将至,于是老幼妇女,纷纷躲避,自相践踏,以致死伤多人。成帝被从温柔乡中吓醒了,也很惊慌。大将军王凤遂建议成帝与两宫太后乘船暂避,所有宫中后妃随驾舟行,都中吏民可登城避水。左将军王商认为这不过是民间讹传,再说长安远离黄河,地势高敞,城墙高厚,即使渭河涨水,也不会淹到城里,如果令百姓登城避水,反而更滋扰乱。成帝遂使吏卒巡视城中,令百姓毋得妄动。结果当然不见大水到来,完全是庸人自扰而已。《汉书》卷八十二《王商传》。

这年十二月朔,日食如钩,夜间又发生地震,连未央宫也被摇动。成帝更觉慌乱,第二天下诏,令直言敢谏之士,陈述时政阙失。前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子杜钦,及太常丞谷永,都说是后宫女宠太专,有碍继嗣。成帝知道他们是在指斥许后,所以置之不理。丞相匡衡早就劝谏成帝戒妃匹,慎容仪,未被采纳。这次又因儿子酒醉杀人被劾奏,免为庶人,左将军王商得为丞相。第二年正月,亳邑等地又落陨石。四月孟夏,天又雨雪。谷永又上书,认为是专宠许后所致,以为王氏外戚洗刷,杜钦也极力赞同。王氏外戚当然高兴,使二人同得高官。建始四年(前29)秋月,又淫雨霏霏,黄河决口,淹没四郡三十二县。河平二年(前27)夏天,楚地雨雹,形大如,毁坏田庐。灾异之严重,确实是此前未有。见《汉书》卷六十《杜钦传》及卷八十五《谷永传》。

成帝对灾异之事,已经见惯不惊,也不管什么阴盛阳衰,大封王氏诸舅为列侯。其中,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五人同日受封,因此时人号为“五侯”。汉代朝廷的外戚势力,到这时达到极盛期。《汉书》卷十《成帝纪》。

不久,大将军王凤又借口丞相王商曾奸父婢,又与女弟淫乱,奏知成帝收回丞相印绶,超拜张禹为丞相。张禹见王氏权倾朝野,不敢插手政事,干脆得过且过。京兆尹王章,因上书将日食等灾异归罪于王凤,被下狱,后自杀,家属充戍岭南,家产充公。从此,王氏一家门第赫奕,争竞奢华,四方赂遗,络绎不绝。门下食客,互为延誉。王凤临死时,又推荐从弟王音代替自己职务,成帝遂封王音为车骑将军,加封安阳侯,王氏一门的权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汉书》卷八十一《张禹传》,此下所述张禹事,并见此传。

当然,成帝对王氏外戚,也曾经有过惩戒。那是王氏外戚一日得封五侯,自此骄奢淫逸,在长安城中大起宅第,遂传出一首民谣:

五侯初起,曲阳最怒。

坏绝高都,连竟外杜。

土山渐台西白虎。《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

成帝对此,已有所闻。鸿嘉二年(前19)三月,成帝在郊游中,发现曲阳侯王根家的花园中果然耸出一座高台,台下有山,与宫中白虎殿相似,成都侯王商家的花园穿城引水,注入宅中,形成大池,在池中行船张盖,四面帷蔽,与汉帝在太液池行舟相仿,遂面对王音,申斥王氏奢侈逾制,不合臣礼。并由尚书传诏诘问司隶校尉和京兆尹,指责他们阿纵五侯,不知举发,二臣赶紧入宫谢罪。王音将此事告知王根、王商,两人都吓得发怔。一会儿,又从宫中传来策书,上有“外家日强,宫廷日弱,不得不按律施行”等语。两人更吓得想要自己处以黥刑和劓刑,又恐怕疼痛难忍,日后也不好见人。还是王音出了主意,让他们一面向太后求情,一面身负斧,伏于未央宫阙外请罪。一两个时辰后,才由内廷传出诏旨,准照议亲条例,赦罪勿诛。这几个人才叩头谢罪,一转身就欢跃着回到府中,依然骄奢放纵。《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

从这件事上看来,成帝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他若及早示威,限制外戚势力,也不至于养虎遗患,最后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以至于被王莽篡夺了政权。但是,他此后优待外家,有加无已。王凤死时,王谭位列特进。王谭死后,王商入代。王音死后,又封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使其弟领城门兵。刘家天下王氏管,似乎已成惯例。

王氏外戚从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出发,也担心成帝过于流连酒色,荒淫无度。王商曾从旁微谏,又入见王太后,请她面诫成帝,只是收效甚微。永始二年(前15)二月,星陨如雨,又遭日食。刚好凉州刺史谷永入朝白事,成帝使尚书问询谷永。王商就嘱咐谷永,趁机一一揭出朝政过失,希望能够除旧更新。成帝大怒,立命将谷永收牢下狱。王商却暗中使谷永匆匆就道,回到凉州去,使成帝无法追究。事过境迁,成帝也依然淫游如前。《汉书》卷八十五《谷永传》。

班婕妤的胞弟班伯,入宫进谒,正巧碰上成帝与张放在禁中宴饮,任意放浪笑谑。成帝呼令班伯入席共饮,他口中虽然应命,眼睛却一动不动,注视着屏风上。成帝还以为屏风上有什么怪异之象,仔细一瞧,只见上面画着殷纣与妲己夜饮图,心里就完全明白了,却故意问道:“此图何为示戒?”班伯乘机说道:“殷纣沉湎于酒,微子所以告去;式号式呼,《大雅》所以示儆。《诗经》、《尚书》所言殷朝所以败亡,其原因无非是说因酒惹祸,淫乱致亡哩!”成帝听后,也不禁喟然长叹:“我久不见班生,今日才得以闻听直言了!”便传令撤席。张放本来怪班伯多嘴,破坏了酒兴,不料成帝不仅不怪罪,还叹为直言,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怏怏退出。《汉书》卷一百上《叙传·班伯》。

王太后也听说了此事,在成帝入朝请安时,流着眼泪说:“皇帝近日颜色瘦黑,也应自知保重,不要再沉湎酒色。班侍中秉性忠直,须从优待遇,使辅帝德;富平侯可遣令就国,慎勿再留!”成帝应声而退,回到宫中,却不肯遣归张放。成都侯王商就授意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联名奏劾张放,成帝不得已,便将张放左迁,贬为北地都尉。刚过了几个月,又召回长安,拜为侍中。王商报告王太后,经太后怒责,成帝无奈,才使张放出为天水属国都尉。临行时,君臣相顾泣别。别后,又经常赐书慰问。后来,张放母亲有疾,便乘机使他归侍。母病痊愈,就近调任为河东都尉,不久又召为侍中,接任丞相的翟方进又加劾奏。成帝上惮太后,下怕相臣,就赐钱五百万,遣令张放就国。

永始四年(前13)孟秋,又见日食。越年改号元延元年(前12),元旦天阴,日再食。孟夏无云闻雷,有流星随着日光,流向东南,四面如雨。到了新秋,星孛东井,天变迭现。成帝也觉得惊心,遍问群臣。群臣进言,不是归咎于外戚,就是溯源于后宫。成帝早已听得耳朵生茧,也就依然故我。当大司马卫将军王商病死后,便超迁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安昌侯张禹本来与王根不睦,成帝将劾奏王氏专权的奏章交给他察看,张禹不愿与王氏继续结恶,便说天道微茫,孔子尚且不语神怪,希望成帝不要听信新学小生的惑人妄言。王根得知后,深受感动,主动上门致谢,两人尽释前嫌,从此联为至好。

前槐里令朱云,看到连张禹也转而袒护王氏外戚,不禁怒发冲冠,遂愤然诣阙,求见成帝。偏巧成帝临朝,满朝公卿站立两旁。朱云行过拜跪礼,便朗声说道:“满朝公卿,济济盈廷,上不能匡主,下不能泽民,无非是尸位素餐,毫不中用!孔子所谓鄙夫事君,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臣愿乞上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之头,以儆戒群臣!”成帝听他出语莽撞,心里已经不悦,竟然还讨要上方宝剑,当即厉声喝问道:“佞臣为谁?”朱云毫不畏惧,大声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大臣,这还了得!”便命左右将他拿下,御史奉命,就要将朱云扯出殿外,朱云攀住殿槛,不肯走,御史硬要扯出,两下相持,朱云用力过猛,竟将殿槛折断。朱云一边被御史往外扯着,一边大呼道:“臣得从龙逢、比干,同游地下,也是甘心!但不知圣朝成为何朝!”群臣被朱云讥讽,都在旁边看热闹,独有左将军朱庆忌,尚存侠肝义胆,便解去印绶,叩头力谏道:“小臣朱云,素来狂直,著名当世。其言果然合理,原不该诛,就使妄言,也请陛下大度包容,臣敢拼死力争!”成帝怒气冲冲,不肯照允。直至朱庆忌碰头出血,淋落座前,才命将朱云赦免。事后,成帝虽然并未反思朝政得失,却也嘉许朱云忠直。当有司更换殿槛时,成帝拦住了,深情地说:“不必易新,但从坏处修补,令得留旌直臣!”《汉书》卷六十七《朱云传》。

从成帝对班伯的推许,对朱云的宽容,可知他并非一味糊涂,确实想有所作为,一旦借势发威,王氏外戚也吓得战战兢兢。朝廷中不乏如班伯、朱云这样的直臣,后宫中也不乏如班婕妤这样的贤妃。只是辅导乏人,再加上国势日衰,本性懦弱,惰性作怪,以至于沉湎酒色,得过且过。整个朝野也是人心惶惶,大有末世的光景。

元延三年(前10)春月,岷山崩溃,土石堕落于江中,水道被壅,江水三日不流。经学家刘向闻报,私下叹息道:“从前周朝龙兴之地岐山崩溃,幽王遂亡。今汉家起自蜀郡,岷山崩溃,眼见得乱亡不远了!”

就在这一片薄雾浓云之中,汉宫中却飞来了两只燕子。只是这两只燕子带来的,并不是明媚的春光。当时,长安城中就流传着一首童谣,说道:

燕燕,尾涎涎。

张公子,时相见。

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王孙。

王孙死,燕啄矢。《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孝成赵皇后》。

谁想到,这首童谣中所说的事,后来都一一应验了。

同类推荐
  • 曹小象

    曹小象

    重生成为三国第一神童曹冲的曹小象,能够给历史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重生于崇祯年间

    重生于崇祯年间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小说男主人公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又在无意之中,揭下皇榜,好在不负重望,完成皇命,委以重任,整顿吏治,弹压起义,发展经济,抵御外清,成为崇祯皇帝的救火队员,在明朝末年,开创了一个富国强民的新局面。且看小说男主角与袁崇焕、毛文龙、杨嗣昌、洪承畴、吴三桂等历史名臣同朝为官,如何智斗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共谋守卫大好河山!书友交流QQ群138933923,欢迎大家的加入!新书上传期间,向各位大大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求各种票票!已经签约,保证完本!本书只是一部设置在明代崇祯年间小说,会有很多与历史事实冲突或者不同之处,还望书友不要拍砖,当一本演义小说看就好!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现代小宅男穿越到北宋末年,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用自己金融知识开始了一段财富的神话,大宋王朝是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时代,是文化经济商业大发展的时代,是金戈铁马转变成铁血硝烟的战争时代,是我们历史上一段最黄金的时代!来吧财迷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管在哪个时代,也不能忘了赚钱!
  • 猎杀清单

    猎杀清单

    主人翁没有一身能傲视天下的武功,主人翁更没有好得离谱的运气.但是,他为了生存,只能让挡在他面前的一个个巨人,都倒在了他的脚下.这是一本逆袭强大对手的小说,这是一本告诉你咸鱼如何翻身的小说.
  • 重生于1953克格勃

    重生于1953克格勃

    刘健,一个年少激进的理想主义者,重生到了1953年的苏联,成了内务部的学员,一场不一样的人生就此开始。北方巨熊的克格勃,白鹰之邦的中情局,绅士之国的军情处,浪漫之都的反间谍局……北约与华约冷战的背景下,刘健从一个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千面人,以各种身份游历了世界,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经历了唐璜一样的精彩人生。处处悬疑的欧美,愚昧血腥的非洲,百年孤独的南美,阴云丛生的东南亚……他能否成为撬动历史进程的支点?能否以自己的方式慢慢改变这个世界?能否让那些本该在战乱中消逝的生命在另个世界享受到爱与家庭的温暖?能否开启那些落后之地的繁盛篇章?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有着友谊,有着爱情,有着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朋友。
热门推荐
  • 命带桃花

    命带桃花

    贪狼,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黄老经》说他是“阴阳星之魂神”,道教人士又叫他“贪狼星”。他是北斗第一星,距离地球75光年,化气为桃花,成欲望之魔。贪狼星是一颗多才多艺而命带桃花的星曜,贪狼入命的人,多才多艺,八面玲珑,灵敏机巧,足智多谋,野心十足,生活多姿多彩,常得异性助力。贪狼星同时又是北斗七星中最难以琢磨的星曜,它生性多变,善恶不一,有时满口仁义道德,有时春心怒放而管不了礼义廉耻,乐于放荡之事。传说千万年前,贪狼居住在紫薇命宫,一直潜心修炼功法,默默守护着茫茫宇宙,直到有一天,九天玄女对他动心,为保自己不动色心,他毅然毁灭了自己,那一天,一颗流星,天地间最绚烂的七彩弧线,坠落在地球。唐浩,原本是都市中的一个平凡人,却因贪狼入命,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颗千万年前逝去的命星,却因多维的时空而滞留在地球上,继续着他千万世的传奇。
  • 道枢

    道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喜新厌旧没什么不好

    喜新厌旧没什么不好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抉择、创新、摒除人性的阴暗面和世俗观念等各个方面,结合大量今古事例,生动幽默地阐述了一段段精彩绝伦的论述。
  • 蓟轩诗词

    蓟轩诗词

    前一个集子《画虎居诗词》迄1996年9月。这个集子包括自1996年10月到2003年5月这六年半我的诗词作品,略加删选,存约500首。这期间我移居北京蓟门桥附近,新居名“蓟轩”,就给此集取名《蓟轩诗词》。博学的中石兄告诉我,据《说文》,蓟是古帝尧之后之所居。原来搬进了古大圣人的老家。
  • 明伦汇编交谊典师友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师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孽王爷追妻神医三小姐

    妖孽王爷追妻神医三小姐

    她21世纪第一神医,一朝穿越,救回一个妖孽王爷,从此纠缠不清。她虐渣渣,他背后保护。继母、白莲花姐姐,本小姐手到擒来,皇子什么的一边去,本小姐不要。
  • 好十官

    好十官

    上界仙童下罚人间从任人宰割的小奴隶——割据一方的霸主用残酷的杀戮和白骨修筑一条称王称霸的血腥之路他的命运将终生与惊悚恐惧的死亡相伴,直到油尽灯枯。
  • 诱你入局:左少情非得已

    诱你入局:左少情非得已

    左林肖宠我惯我容忍我,以保卫者的姿态强势闯入我的生活。我以为我们之间存在爱情,直到发现,他接近我竟是源于一场交易。剥开真相的外衣,方知所谓的甜蜜是穿肠毒药。这场猎心游戏,我,不玩了!
  • 盗千城

    盗千城

    万籁俱寂,星光缭绕,悲殇离愁思绪万千;整了衣衫,理去散发,挑出一张制备良久的面具,对着水盆复去那原本面目。谁又曾想过,名满边塞的盗千城,竟是一个日日带着面具,生活在底层市井之中的普通人。可笑那说书的,唱评弹的,穷人亦或是那富人,皆不知盗千城就在他们身边。是男?是女?谁知呢。抢了无良人的亲,盗了富人的财,窃了官家的宝,劫了皇家的贡品,破了官兵的围剿,惹来了皇族的纯王与贤王。天真的纯王嚷着要抓住贼,却无奈一次次被贼戏耍;贤王得知幺弟的际遇,满腹黑水地出了主意,激得纯王赌气而又任性地将贼引进了都城,顿将边塞的“盗千城”变作了名满天下、实至名归的盗千城。
  • 西境以东

    西境以东

    中土大陆自古以来战争不断,吸血鬼,精灵,魔法师,矮人······悉数登场,只为称霸一方。主人公为完成祖父遗留下来的家族使命,卷入这场风暴,经历爱恨交织,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