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600000014

第14章 是非之齐

由于彼此意见的不同,而引起的争辩,这可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当时百家之学争鸣,天下之士“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以至“道术将为天下裂”,问题至为严重,影响亦极深远。庄子对此,特于儒墨之是非,至表关注。再则是:一般之“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造成“为是而有畛”,助长社会上意见的混乱。如将这许多争辩,分开来看,无非是群中,每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己,精神意识的强化,而不能自已,己是彼非,往复无穷。若追究这许多是非之见,果为何来。庄子认为,在乎一己精神意识强化的状态中,预立一种“成心”,“成心”生出成见,奉为判定一切是非的标准。一己如此,人人如此,而牢不可破。无论智、愚、贤、不肖,均有一心,各可变为成心。莫不以己为是,以人为非。并欲他人,舍己以从我,而互不相让。如说: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齐物论》)请尝言移是。是以生为本,以知为师。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实,因以己为质,使人以为己节。因以死偿节。(《庚桑楚》)天下本当无事,一念之间,化为成见,同于己则应,异于己则反,于是“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两造聚讼,势所必然。虽以儒墨贤者,一本大公,同怀救人济世之旨,仅由所持理想、方法之差异,卒致相互责难,累世不休。等而下之之辈,汹汹然,又何可遏止。庄子看出这类争辩,由触发之始以至持久不息,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前述双方主观成心之外,客观形势便是由此门户之争,遂无是无非,同落入一种小成之偏见和荣华的浮词之中。如说: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寓言》)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在宥》)如以我们接触到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变化为喻,其包含的智识内容,就其表象,往往无法正确判定。很有可能认为自己明白的事物,原是毫无所知。反之,自己谦称未曾了解,正缘心中已有相当认识。同理,人事上之仁义是非,但觉呈现一片庞杂的偏见和浮词,更何能弄清实际的真象。如说:

(王倪对啮缺曰)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齐物论》)

因此到了在一场争辩中,是非两方当局者迷,固然不能判明真象;任何人一经卷入论战旋涡,难于保持超然立场,均无资格作合理的裁判。故最终对于问题的主旨,仍无法辨明。如说: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齐物论》)暂时缓和这种僵持局面之道,一方面庄子将问题正反两个部分,合起来解决。他以为无论是非,全由人之内心意识所造。对一事物,说是便是,说非便非。因而是可为非,非可为是。根据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则,都有其存在之价值。这与世间之大小、美丑、成毁,全可不加区别,归诸复通为一之道而寓诸庸,其理一致。如说: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齐物论》)……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同前)进而更又指出“寓诸庸”推演的结果是:“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己。”庸的意义,亦可作“中”解(从章炳麟说)。由“不偏之谓中”,所谓寓诸庸,即是折中是非双方,无有所偏,使之相互为用,两下沟通,均能获得适度的表达而后可。这便将双方的意见,都予以正面的肯定。

继寓诸庸之后,在另一方面,庄子又将问题正反两个部分分开来,而提出“因是”的主张。何谓“因是”?即在纠结不清的论争中,顺应双方的意见,予以正面的肯定。再采取一种放任的观点,各是其是,不须再辩。如是,彼此失却论争对象,各顺自然发展,不为是非之见所役,而后可以契合道枢,得其环中,应乎无穷。其次亦可以顺随名实喜怒,休乎天钧而两行。故虽有层出不穷之意见,暂可“因是”而止。如说: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齐物论》)……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同前)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也。(《齐物论》)寓诸庸与因是(或两行),不失为疏导论争的两种办法。但是,如欲求能永久获得根本解决,还当从道的观点,去一看是非究竟。在“未始有封”的道之观点内,放眼宇宙全般情况,则“自其同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那即是说,从智识对象之本体而论,万物并无差异;仅是在其现象上,一时显得不免纷乱而已。但纷乱的现象,不能代表所依的本体。故就所知现象的浮面,而论本体的真实,诚无异“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如此论争,概属多余。总之,一般经验均不完全,所得知识皆成相对。人(群)与己的是非分别之见,及其所依据的矛盾范畴,通可为道所涵容。连带并对许多世俗差异行为,亦可作如是观。如说:

夫道,未始有封。……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齐物论》)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其极。(《则阳》)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动不为利,不贱门隶。货财弗争,不多辞让。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行殊乎俗,不多辟异。为在从众,不贱佞谄。……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秋水》)做到这种境地,便是“两忘而化于道”(《大宗师》)。从这“两忘而化于道”的“两忘”,比起前面所云“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的“两行”,又进了一步。因为“两行”之说,重在各是其是,暂求表面休战,问题依然存在。而“两忘”则不然,一切付之于道,争辩之想,不存乎心。即“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德充符》)之谓。其结果是“知忘是非,心之适也”(《达生》)。庄子在是非这一问题上,始终注意之点,总是使这颗心,不要变为“成心”,这才是正本清源的最佳措施;亦所以造成庄子能够“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的缘故。

同类推荐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本书收集了安德烈·莫洛亚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沉重的明天再作者笔下显得举重若轻,压制隽永。他用清新的语调、十个班的语言描述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莫洛亚机智诙谐的生活艺术,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是以为用诗意话语记载伟大深刻思考、用精妙语言解释生活智慧的伟大艺术家!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热门推荐
  • 囿心匣

    囿心匣

    少女余杳杳无意中打开了太奶奶留下的囿心匣,不明真相的她放走了匣中困囿着的执着于爱情魂灵,再重新搜集并且化解这一切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同时也解开了太奶奶怨闷心结……
  • 莫名其妙赖上你

    莫名其妙赖上你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你愿意做我的地球吗?”她曾问过他,因为这一句儿时的玩笑话,他的心里不知不觉就住进了这个女生,她是他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女生
  • 冰雪吟

    冰雪吟

    一个冰雪界的皇,一个人间的王;一个专一的女人,一个痴情的帝王;在那里,剩下的,是爱情,是谅解,还是仇恨……(欢饮大家加入QQ群:565280449)
  • 宁远县乡土志

    宁远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神太腹黑

    大神太腹黑

    20XX年,一款史上最坑爹的全息网游全面上市,呆萌小腐女被室友拐带着一起玩了这一款游戏。某月某日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她傻不愣登的去跟某个腹黑霸道的大神告了个白。从此各种的坑害虐杀,终于是逼着她一个安逸的小菜鸟,奋斗变成了史上最阴险的小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水瓶,我是鱼

    你是水瓶,我是鱼

    这本书讲的都是我自己的故事,它是对于青春的一段回忆,其中讲述了我这十一年经历的种种开心或不开心的故事,有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分分合合是我这辈子都会铭记的。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向谁诉说些什么,而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岁月和对青春易逝的感叹。我想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能够拿出这本书对她说:“你知道吗?我差一点就要错过你!”想对自己说:“看,还好你不曾辜负青春”
  •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魔鬼训练大全集(超值金版)

    魔鬼训练营最早起源于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训练”,风行于欧美。“二战”后在欧美和日本演变成章程。其宗旨是锻炼人的意志力、忍耐度、心智模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技巧,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种培训形式开始引起企业界的注意,并从此迅速流行起来。如今,魔鬼训练已经风靡全球。魔鬼训练以其强调生存意志、重视自我激励、关注实用技能、普及商业理念的特色章程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大众,同时,以其各项训练随社会进步而灵活地调整知识,力求倡导最新成功技能的现实精神而为世人所追捧。
  • 汾河牧场

    汾河牧场

    其实是无意间,无意间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我想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多人总是欲求不满,却始终不知道自己已经有能力得到自己最最想要的东西。也许宝藏就在你我身边,也许我们很多年一直看到的不起眼的东西会改变你的一生。本书主角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弃儿,只是那么一瞬间,改变了他的一生,也许也可以改变你的一生。这是一本半虚幻,半真实的书,现实也可以和作者一样乐观的看待自己的人生!
  • 逃离恶魔总裁(完本)

    逃离恶魔总裁(完本)

    六岁的时候她跑去跟邻居家的小男孩一起玩他抓她回来用刷子刷遍她的全身还让她一遍遍念着——我下次不敢了十四岁时她去参加联谊他关了她十天打得她爬不起来“以后不准去上学了!”十六岁初潮她以为自己要死了哭着求他:“把我的骨灰撒到海里吧,那样我就自由了。”他冷冷回答:“等你死了再说吧。”她不断找寻逃跑的机会终于赔上了一切逃了出来很多年后金霖看到了一张与自己肖似的小脸他的嘴角勾起一丝残忍的冷笑……介绍朋友的美文伤疤娘娘http://novel.hongxiu.com/a/230416/
  • 金屋不见娇

    金屋不见娇

    救命之恩等同再生,如果这个救命恩人碰巧还是个迷死人的美人儿,事件,就有点暧昧了……只是事情越来越蹊跷,一切越来越诡异,有阴谋的味道。一时间竟跑出两个救命恩人,一个楚楚可怜温柔似水我见犹怜伴随左右,却蠢蠢欲动,另一个则以刺客的身份再次出现在眼前,凶神恶煞,他到底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