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0600000024

第24章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古人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益寿延年,而饮食不当则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饮食的适度,在节制饮食方面均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宝贵经验。以下几方面可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饮食有度,合理分配三餐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又说“每吃不重用”,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规律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如果一天吃1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

2.荤、素搭配

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饮食中,不可长期挑食或偏食。

4.不暴饮暴食

宋代张杲在《医说》中告诫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俗话说:“若要身体好,吃饭不过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人在短时间内,一次进食过多或饮入过多的水、饮料和酒等,这样的暴饮暴食不仅能破坏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严重者会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而且由于隔肌上升,影响心脏活动,还可诱发心脏病等,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发生生命危险。为此,现代饮食学所主张的“少食多餐制”也正是这个道理。

5.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宋代养生学家刘词,曾在《混俗颐生录》里这样写道:“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饱,大喜不大忧,大劳不大息,欲大得不欲大失。……此皆为损寿之候。”其中说的一个道理既是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大饥大渴时,常常是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太多,从而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古人主张“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宜过多”这也是防止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如果一旦出现饥渴难耐的情况,能够做到缓缓进食,渐渐饮水,则可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6.勉强进食害处大

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曾指出“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意思就是说在你不饿或不渴的时候,如果非要强迫自己进食或进水的话,那将有损身体健康。如今的饮食水平提高了,很多人经常会出现厌食的情况,有病理性引起的厌食,也有心理因素引起的厌食。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有食欲,就不应强迫自己。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孩子、爱人、父母没有食欲的时候,总是逼迫对方进食,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积极的办法是:调整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娱乐活动,保持精神愉快,耐心治疗疾病,并创造轻松的进食环境,烹制色香味形俱能诱人食欲的饭菜等等。中医认为这样的积极做法有利于保护脾胃。

7.饮食以时,有规可依

每个人要想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要适当安排饮食的时间,不使相距太远或太近。古人云:“先饥而食,先渴而饮”,而且早在春秋时期的《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的记载,还有《千金要方》中所说的“饮食以时”,这些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忙于工作,不惜打破中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的饮食习惯,而是采取不分时间随意进食,这不仅会打乱胃肠正常的消化规律,而且还会对健康有害。当然对于那些需要禁食的病人,就应该按照医生嘱咐进食。

8.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

对于“早饭好,午饭饱,晚饭少”的饮食习惯,很多人都很熟悉。所以,有的人曾喊出一个健康饮食的口号:“早晨吃得像国王,中午吃得像贵族,晚上吃得像贫民”。

的确,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因为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是人体不能合成的有机物,只有靠饮食补充,并且这些营养在体内可供利用的时间只有6小时,一个人经过一夜睡眠后,体内的维生素等物质已经消耗完,如果不及时补充,将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美国曾做过调查,早晨的车祸多和不吃早餐有关。吃不好早餐还会导致夫妻间为小事吵架,同事为小事磨擦。也许,有人会说我多年不吃早餐也没有什么不适。其实,饮食的危险因素在人体产生明显可见的疾病后果,一般要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

午饭饱,是因为一般来说,上午的劳动量较大,为补偿半天内能量的消耗,午餐可适当丰富一些。但只是略饱而已,不可过饱。

晚饭少,是因为晚饭太饱或食后即睡,会使饮食停滞胃脘,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发生慢性胃肠疾病。中医所谓:“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就是指这种情况。此外,须注意晚饭不宜太晚,夜间应尽量避免进食。

9.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意思就是指饮食不要太热或太凉。人吃了过寒或过热的食品,就会损害胃肠,甚至引起疾病。特别是体虚胃寒的人,儿童与老人等,更应慎用。中医还认为,寒饮不但损伤脾胃,而且也损害肺及其他脏腑。当然,饮食也不可太热,热则反伤咽喉、胃脘。据报道,华北地区食道癌的发病率较高,与那里的居民喜欢饮滚烫的开水和喝热粥的习惯等有关。过热的食物可使食管上皮细胞受烫伤,上皮细胞一旦受烫伤,其新生速度就要加快,如在增生的基础上再不断受到外界的刺激,这样,就容易恶化成癌。因此进食的食物应该“食宜暖些”。

10.胃好恬愉

古人说得好:“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们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

另外,《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意思就是说音乐有利于消化。因此,我国道家不仅提出了“脾脏闻乐则磨”之说,还发展了一整套“音符”和“梵音”等,奏出柔和清悦的音乐以配合进食。

11.食宜细嚼慢咽

《医说》中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为熟嚼令细。”细嚼慢咽进食时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可以帮助摄食及消化。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消化,还有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解毒。口中唾液与食物的充分混合,以及通过细嚼使食物磨碎,都可减轻胃的负担,促进消化和吸收。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令其逐渐分泌消化液,从而不致于因“狼吞虎咽”而使消化器官难以适应。

12.进食不可分心

人以食为天,孔子十分注重饮食习惯对健康与养生的作用。他在《论语·乡党》中强调“食不语,寝不言”的进食习惯,孔子十分明白“食不语”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既有助于食物消化,又可以预防进食过程中呛食等意外,“寝不言”则可避免睡前过于兴奋,难以入眠。这就说明在古代,古人们已经明白进食时专心致志,以利纳谷和消化的道理。如今的进食习惯与健康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关注。如果说话太多,边食边看书或边思虑,会影响进食和消化,有损于健康。俗语说:“一心不可二用”,就是这个道理。

13.饭后多摩腹与散步,忌睡卧或闷坐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食毕摩腹,能除百病。”又说:“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这是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后养生法。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饭后以热手摩腹,手法可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以顺时针方向,用手掌轻轻环转推摩。这样,显然能促进腹内气血运行,加强胃肠消化功能。经常行此食后按摩法,必定对身体大有益处。

现代医学中的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或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都是本法的适应症。其作用机制除了上述外,还由于食后摩腹作为一种良性刺激,经传入神经送给大脑皮层,引起有益于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的条件反射,从而对多种疾病产生治疗作用。

另外,食后缓行有益健康,所以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行走的方法以缓缓散步为安。如《摄养枕中方》中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散步之后,宜作适当休息,但忌睡卧或闷坐。否则会使饮食停滞,不易消化。如《寿世保元》中说:“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当然,饭后也不宜运动或急行。否则会使血运于四肢,不仅影响消化,时间久了,还会损坏身体,引起疾病。所以,饭后看书、说话、跳踯、骑马、登高、劳作等各种活动都是应当避免的。

因此,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寻找幸福的最佳方法之一。

同类推荐
  • 财富人生故事

    财富人生故事

    20世纪50年代的财富是激情,金钱是一种多余的羁绊;20世纪70年代的财富是斗争,金钱是一种锻炼觉悟的战场;20世纪80年代的财富是变革,金钱挤进了发展的硬道理;20年代90年代的财富是组合,包含激情与理性,愿望与困惑,浮躁与冷静,名利与代价,知识与创新,保守与开放,享受与勤勉,财富的梦想人人都有,因此,财富的智慧应给更多的人以启迪。旨在通过讲述由财富引发的各类人生故事,深刻关注各阶层的中国人,在追逐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并力求传达健康的财富观。
  • 在不如意的人生里奋起直追

    在不如意的人生里奋起直追

    本书是作者对200多位成功人士的奋斗传奇和失败经验的研究总结。从策划人生、寻找机遇、危机处理、人脉、打造个人品牌、集体和个人关系、事业格局、工作和生活8个方面,为读者个人成长和企业管理的具体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立意于解决社会各类群体的心理落差,帮助读者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为正在奋斗前行的人们提供成功法则。
  • 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如何赢得职场好人缘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从思辨的角度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成功秘密,阐释了赢得好人缘的构成要素,揭示了赢得好人缘的修炼途径。
  • 一眼看透他人的心

    一眼看透他人的心

    《一眼看透他人的心》,用最通俗、最简明的事买、道理和方法告诉您:透过脸部表情,就能看到他人心中的图景;透过言谈话语,就能听出他人内心的心机;透过身体姿态,就能窥视他人的内心秘密;透过生活习惯,就能嗅出他人的真实意图;透过日常物品,就能破译他人的情感隐私;透过五官相貌,就能猜透他人的所思所想。
  • 每天用一点办公室超实用心理学

    每天用一点办公室超实用心理学

    辛苦工作,却得不到上司赏识?压力重重,对工作失去兴趣?带好团队这件事,真的很难?谈判能力不佳,总是吃闷亏?……重重难题困扰你的职场生涯,原因就是你没有修炼好自己的情商!职场生存,人气比实力更重要,说服力比高智商更容易占据上风!只有在情感上团结对方,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复仇之路遇爱情

    复仇之路遇爱情

    本该幸福成长的她们,却因姐姐的捣乱,父亲的欺骗,后母的嫁祸而被父亲赶出家门。现在,十年了,她们回来复仇了,从地狱谷回来了,现在,她们拥有多重身份,已不再是十年前的她们。在复仇的途中,她们遇见了命中的他,又会和他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她们复仇了吗?
  • EXO之半城微凉

    EXO之半城微凉

    鹿晗终于给自己妹妹确定了她的人生大事,不免松了一口气。正准备开始没有顾虑的努力奋斗几年,却没想到自己也会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可是,短暂的甜蜜下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份甜蜜,真的可以一直保存下去吗。。。这是《TFboys之心之所属》的姊妹篇,希望一直喜欢依殇和琉璃文文的读者们能支持下依殇~~谢谢啦!以后依殇就会用自己的号来写小说了,相信依殇不会欺骗你们,放心看下去吧!
  • 太古冥圣

    太古冥圣

    漫天神佛,若是与我为敌,杀了又何妨?诸天星辰,若是与我为敌,毁了又何妨?宇宙苍穹,若是与我为敌,翻了有何妨?
  • 独掌荒神界

    独掌荒神界

    荒山从小无父无母,四处流浪,偶然遇见太初十族中冥族族长,传授无上法门,不料该族长并非真心传授,另有所图,从最开始主人公荒山的恩师,到最后主人公荒山的仇人,途中征战连连......争霸系玄幻小说
  • 梦魇

    梦魇

    画家的理想鼓舞着年轻人,使他冲开种种阻力而靠顽强的毅力走出绘画人生路。
  • 倾世凤歌

    倾世凤歌

    诡异穿越被陷害,父亲为救她不惜一切代价,她说:从此我就是你的女儿!父亲将她嫁给被世人称为怪物的冷酷皇子保命,她对他说:不好意思我不嫁!逃过一劫,她代表国都参加国与国新鲜力量比较的试武大会,不好,一不小心捅死了武林盟主的小女儿。这下爽了,从此江湖不容她。变强!变强!变强!她要变强!不让她活,她偏要骄傲的活下去。总有一天,她要踏平四方,称霸武林!
  • 民国那些范儿

    民国那些范儿

    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梅贻琦、胡适、黄侃……《民国那些范儿》作者欧阳悟道以开阔的视野、富有感染力的笔墨,呈现民国背景之下,种种被遮蔽的历史真相和细节。《民国那些范儿》对民国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内容进行了深度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同时,本书独辟蹊径,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将真实的历史现场还原,让读者自我抉择,时人风骨,惟君自现。
  • 不倾国不倾城只倾你一人

    不倾国不倾城只倾你一人

    16岁的单纯女生诗若忧在高一生涯中重遇儿时早已芳心暗许的青梅竹马苏泽熙,却不知与另一个高冷男神程以勋有了难以摆脱的纠缠情缘。扑朔迷离的身世沉浮,狠辣女生的威胁,突如其来的古怪车祸……都为她的青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相信终究有那么一天,总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陌恋花开

    陌恋花开

    几百年了,我终于遇见了你们。你们就像我的太阳一样滋润着我,照耀着我。可是当你们知道了我的身份你们还会那样对我吗?我恐惧,我害怕。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不再理我,也许你们会远离我,可是我真的很想对你们说:我到底能不能爱你们,用心爱你们......南汐欧尼还是新手,希望大家见谅啊!前几章不大好,往后看就好啦!哈哈!希望评论啊!
  • 宝书

    宝书

    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弱小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即使世间这般险恶,任会有一些傻瓜默默咬牙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