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场戏,但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如果乐观做导演,生命就不会失去最精彩的篇章。人生需要用一颗开朗的心灵去欣赏,而不要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生活中如果缺乏乐观精神,就会缺少应有的乐趣。
世界成功学之父卡耐基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你的生活是由你的心态造成的,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在成功学的词典里这句话被定义为:“心态决定成败。”意思是说,当你具备了良好的心态,你的成功就指日可待。换句话说,我们若能改变自身的心态,就能使生活本身发生变革,人的价值往往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感受,用“煎熬”两个字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从开始时的无所适从到进行中的手足无措,再到遇到挫折时的忧愁困顿,乃至到最后尘埃落定时的悲喜无常,每个步骤都会让人劳心伤神,常常是处在两难甚至多难选择的境地中。在这样的时候,同学们要面临着来自各个方向和层面上的压力。有时候心情会很烦躁、消沉,不停地唉声叹气,甚至会拿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恋人当出气筒,宣泄糟糕的情绪。或许还在抱怨家庭成员没有为你使出浑身解数打通关节,铺就一条金光灿灿的人生大路;抱怨毕业的学校没有名气,怀疑当初为你选择专业而出过主意的人是有意害你。
要知道,这只是人生的又一个开始,并不是世界末日,人的一生中,情况和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好的开始,并不见得就是成功的一半,平淡的开局也并不意味着精彩的过程和结果不会属于你。其实,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境界才是人生旅途上最美的风景。
一个乐观面对生活的人,有着长远的计划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会感谢上天给他的机会。他会好好珍惜,也会微笑着去迎接每一天新的曙光与生活中新一轮的挑战,哪怕遭到最大的挫折。
作家丹尼尔·史瓦兹在他的一本书提到,人如果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就必须具备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时时觉得自己很幸运。他说:“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错误的事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更无法使你的心情愉快。”假如一个人心态积极,乐观地看待人生,面对再大的困难,他也会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平和是乐观的基础,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类种类各异的不快乐,一部分根源在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根源在于人的内在心理,就像见到半瓶水时有人高兴那样,乐观者将人生的体验与生存状况分开来看。当我们埋怨冬冷夏热时,总会有长者告诉我们,冬不冷,夏不热,五谷不长。此时,你面对冷热,还有必要怨天尤人吗?
自信和智慧是乐观的根源,有一家做鞋子的公司,派了两位业务员到非洲做市场调查,看当地市场有多大。不久,两人回来,将情况报告给公司,一个说:“不行啊,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因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另一个则说:“太好啦,这里的市场大得很,因为当地的居民大多还没有鞋子穿,只要我们能激活他们的需求,那么,发展的潜力真是无可限量啊!”这就如同玫瑰花是热恋时见花、失恋时见刺一样,智慧和心情决定了乐观。
在中国,最乐观的人当属苏东坡,那个大诗人、大文豪、大书法家、美食家、工程师。苏东坡一生聪慧,心境豁达,体恤爱民,政绩显赫。然而,他的才华和正直为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生不尽的嫉妒和沦落,宦海沉浮,沧桑终身。苏公任杭州通判,任密州父母官,后贬黄州,又任翰林,官颍州,累至礼部尚书,后又遭贬。有人统计过,他一生中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频频往返于庙堂和江湖之间,而其屡升屡贬诠释的是他的乐观。挺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浮沉荣辱,这恐怕也是令朝廷、万民一直爱戴他的原因,处江湖之远,不改其乐;居庙堂之高,不淫其志。位居高官时爱民至深,至今杭州城犹记苏堤春晓;遭贬时他走进自然,看山水,弄田园,谈佛论道,研究美食,厄运在他的面前黯然失色。被贬黄州,妻子生子,他题诗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因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被贬海南,当地无医无药,他就告诉朋友:“每念京师无数人丧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乐观至此而又才情万丈,难怪连皇帝老子都不舍其才,屡贬屡用。因为他的人性中折射出了别人难以达到的高度,是人性的胜利,是乐观的胜利。
人生百岁,不如意事常多,从把握人生的意义上看,有一种最大的胜利叫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