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67800000003

第3章 放手,培养勇敢幼苗的雨露

监控下的孩子没出息

点到为智

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去点缀,去打扫,给他们的心灵充分舒展的场所。这样他们既能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又能培养独立勇敢的精神。

每个人都向往自由,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希望自己有一片自由的空间!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随他自己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钟都计算在内,分秒必争、紧迫盯人,这会对孩子内心的感受造成不良影响。

郑渊洁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在我国拥有亿万读者,连成年人也被吸引,其童话被誉为“适合全家所有人阅读”的书。1985年创刊的《童话大王一郑渊洁作品月刊》是专门刊登郑渊洁童话的杂志,至今仍畅销不衰。

郑渊洁教子的方法和思想与众不同,他时常直言不讳地夸自己是一个善解儿意的好爸爸。

儿子郑亚旗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老师没让说话的时候说话了,结果被关在小黑屋里几个小时。郑渊洁得知这件事以后,马上就火了。“这么小的孩子,正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时刻,怎么能不让他说话呢?这简直是摧残!即使是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能关禁闭呀……”一生气,郑渊洁就让儿子退园了。

儿子小学还没毕业,郑渊洁终于下定决心不让儿子上学了。其实,郑渊洁也不是不想让孩子上,而是找不到理想中的学校。与其让儿子去受摧残,还不如高高兴兴地让他做点喜欢的事情。他认为,上学,说白了,上个好中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考上了大学拿到文凭,就能找个好工作。这是第一个用处;第二个用处,就是父母脸上有面子,一定要让周围的亲戚朋友看到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有出息,无非就是这样。而这两样对于自己来说都不重要:自己不需要儿子为自己争什么脸面,也相信儿子将来一定有能力自食其力。

于是,郑渊洁给儿子请了3位老师,教授其数理化。郑渊洁自己则捉刀上阵,客串语文老师。在郑渊洁眼中,中国教育对孩子最大的摧残就是语文教育,而其中尤甚的就是写作文。郑渊洁曾在作品中写道:“写作文最能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可老师却不让他们在写作文时天马行空地想像,只能按照老师制定的框框行文。”“不能通过文字随心所欲地想像和思想的人是人吗?老师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把我们往动物培养呢?”

在儿子很小时,就对家里的电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里所有的电器郑渊洁都任他随意玩耍和拆卸。郑渊洁说:“我觉得,只要他感兴趣,就让他玩儿,然后几乎就能做到无师自通。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后来,儿子在电脑方面很在行。在儿子10多岁的时候,郑渊洁曾接到一位找“郑老师”的电话。郑渊洁很自然地回答说,“我就是。”谁知对方却说:“不是找你,是找郑亚旗,要请教一些电脑方面的问题”。郑渊洁不得不诚惶诚恐地找“郑老师”过来接电话。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好的未来,有的甚至早早就为他们设计了未来的道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他们所设想的人生之路走向美好的未来。但是,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孩子的发展在于自身,而不是父母能够完全决定和左右的。父母要做的应该是为孩子提供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勇敢的去发挥,只要正确的引导和提供他们所需的必要资源就可以了。

“自由”是蒙特梭利“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简单的说,蒙特梭利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孩子——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外玩耍而没有大人监督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健康,在将来,也更善于交际。调查中,研究人员在330名8~11岁的孩子身上装上卫星跟踪系统,然后根据孩子腰部的感应器,记录下他们玩耍时的运动速度、方向转换,以及消耗掉的热量。结果显示,没有大人监督的孩子不仅更活跃,燃烧掉的热量更多;这样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也更加独立、自信、勇敢。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故事标题是“不是念书,就是被念”。故事讲得是有一个初三学生上课上到一半不见了,于是全校学生紧急寻找,最后发现他正蹲在楼顶的水塔边。这学生说自从升上初三,每天都在不停的考试与念书,已经疲乏得像机器人一样了;回到家里后,更是不能放松,稍微休息一下就被父母念,连吃饭时看个电视也会被念,他觉得每天都是念书、考试、挨骂,没有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种生活使他很烦、很累,于是想到了轻生。

我相信,每个人看了这个故事后都会非常难过,这种日子的确没有什意义,不能怪孩子想办法以求解脱。作为父母,确实不应该给孩子制定计划,要求孩子刻板地按照计划来安排自己的生活,长时间做单调、整齐划一的活动,没有一点自主权利,因为这样就会限制孩子的个性爱好,束缚孩子的手脚,对培养孩子的勇敢行为是极为不利的。父母的勇气,最能感染孩子;而父母的放手,是培养勇敢幼苗的雨露。

前些年热播的美国系列家庭剧《成长的烦恼》,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希佛尔一家的生活让我们窥到了美国人教育孩子时的明智。希佛尔的4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自己的房间,与父母分开睡,自己的房间便是自己的领地,自己全权负责。

爱护子女的心情都是一样,但方法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向希佛尔夫妇学习,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去点缀、打扫,给他们的心灵充分舒展的场所。这样他们既能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你们的关怀,又能培养独立勇敢的精神。父母适当地给孩子一点个人空间,会比“无边无际、没有自由”的爱,更让孩子感激。

不妨让孩子自由为之

点到为智

孩子的发展在于自身,而不是父母能够完全决定和左右的。父母要做的应该是为孩子提供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勇敢的去发挥。

美国幼儿教育家维娜·希尔特布兰德说:“家长和教师要牢记这一点:让幼儿在独立中成长。必须通过让幼儿自己做事、自己决定活动内容、自己选择玩具等,使幼儿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努力。”

有一位大学老师,和别的很多父母一样,总是一味“严格要求”女儿。直到在一次关键考试中,孩子的失败,她才开始反省自己,她才终于意识到,无论如何,一定要给孩子“成长的自由”。下面就是这位大学老师讲述的自家的故事:

从女儿上小学开始,我和他爸爸就要求她每次考试都尽可能得到“满分”,对女儿的每一次失误,特别是那些所谓“重要考试”的失误都会痛心疾首。女儿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变得越来越胆小慎微,我和他爸爸却对此视而不见。

终于到了小学毕业考试的“最关键时刻”。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女儿失眠了。第二天早上,她连饭都没吃,便脸色苍白、神情惶惶地走进了考场。在语文考试中,她忘掉了前一天晚上才背过3遍的生字。而在数学考试中,她竟是流着鼻血把做完的卷子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考试结果最终不如人意,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女儿失去了择优保送进重点中学的机会。

当我和他爸爸望着那张悲戚的小脸时,才真正地体验到什么是心痛。一连几天,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我们明白,是我们的错误窒息了孩子的自信,伤害了她那颗本来充满灵性的稚嫩的心!从那一刻起,我发誓从此以后一定要给女儿充分成长的自由,尤其是在她失败的时候,要永远对她说:“没关系,勇敢些,下次一定能考好!”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特梭利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特梭利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如父母告诉孩子:周日可以去爬山,可以去公园,可以骑车、搭积木,去画画,但只能选2项活动,而且还要自己安排好时间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选择、安排本身是一种能力,要坚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勇敢的做出选择和安排。

蔡志忠是一位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曾经风靡了全世界。其实,他不仅画画的出色,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有一个信念:就是让孩子自由地成为他自己,因为父母并不是孩子本身,父母不该决定孩子的选择和前途。

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因为到国外出差,于是蔡志忠便担任了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责任。当父女俩开车来到钢琴学校门口时,蔡志忠却发现女儿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问题吗?”女儿告诉他,自己最想学的是笛子,而不是钢琴,可妈妈却觉得女儿应该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更有用。

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马上掉转车头,一路开回了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几千元学费,如果不学了,人家不给退钱怎么办?”

蔡志忠对女儿说:“那只好算了。”

女儿又问:“妈妈回来要是埋怨我们怎么办?”

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自由、快乐重要。”

几千元对于很多家庭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蔡志忠却认为,如果节省一点,少买几套衣服,少吃几顿大餐,钱就可以赚回来,而孩子的自由、快乐是用钱买不到的。如果强迫孩子学习一些她所不喜欢的东西,那将会抹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变得没有自由、快乐,只能听从大人的意愿。蔡志忠认为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父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每天给孩子一段自己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安排时间和各种活动,学会如何独立做出决定。孩子有时去玩,有时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有时画画……当然,有时也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计划。

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也就是说,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帮助孩子勇敢的克服各种困难,给予孩子真诚的赞扬和鼓励,让孩子体验到自由成长的快乐!

过度责罚,让孩子胆小

点到为智

父母经常地斥骂、苛责或是处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有很不好的影响。如果一犯错误就遭到重罚,孩子很容易形成胆小慎微的性格。

孩子做错了事,怎么办?责罚是最常见的手段。美国著名作家安德鲁·马修斯说过:“挫折促使我们思考:考虑改变方向,促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让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适当的惩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

李大钊出生时,祖父李如珍已经60多岁了。李大钊幼年丧失父母,孤苦伶仃,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祖父李如珍对孙子十分喜爱,但管教也非常严格。

李大钊小时候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孩子,在他就读私塾的对面有一座庙,里面经常有一群不务正业的人聚集在那里赌博。李如珍担心孙子染上坏习气,一再警告李大钊不许去那里玩。一天中午,李大钊迟迟未回家吃饭。祖父在家里等得十分着急,便忐忑不安地来到了那座寺庙。果然不出所料,淘气的孙子正挤在人堆里看热闹。祖父十分生气,但是并没有当场教训孙子。

等李大钊偷偷摸摸地回到家中,蹑手蹑脚地坐到桌旁去吃饭时,却看到一向和蔼的祖父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吃完饭,祖父便询问李大钊晚归的原因。李大钊见祖父如此严肃,已经意识到祖父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行为,于是坦白地承认了中午发生的事情。祖父十分生气:“看人‘玩儿’比坐在家里读书要热闹得多啦!可是我平时嘱咐你的话,你放在心上了吗?那些人空长着一双手而不劳动,我不让你去那里,你偏去,你说该罚吗?”李大钊点点头,表示愿意受罚,于是祖父便让李大钊到屋顶上去翻麻。

当时正值七月伏天,屋顶上的麻又厚又密,年幼的李大钊刚干上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李如珍虽然疼爱孙子,却决不姑息他的过错,直到李大钊的表姑心有不忍,来向祖父说情,他才把孙子从屋顶叫下来,并语重心长地对李大钊说:“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再去那里看热闹了,要是迷恋上赌博,你这一辈子就不会有出息了!”

从此,李大钊不忘祖父的教诲,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后来,他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和子女。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父母能做到对孩子惩罚的“量刑”适当,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是大声的斥骂、苛责,就是一顿棍棒教育,或者关在黑屋子里。在慈母严父型的家庭中,体罚常常作为体现父亲威力的方法。肢体的处罚从打手心开始,严重到不顾死活的毒打。青海省一位年仅9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被妈妈活活打死,妈妈从此疯了。这场恶梦似的悲剧,曾经震动了全国,使千千万万的父母和老师深感痛惜。然而,这种可怕的悲剧又在武汉重演了。一个11岁的小学生也被疼爱他的爸爸活活地吊死了。两个星期之后,沈阳市一位8岁的孩子又被爸爸踢死。在美国,每年都发生上百万件虐待儿童的事件。事实上,另外还有上百万不为人所知的虐待事件。受虐待的孩子有2/3是3岁以下。身心残障,或是发育落后的孩子尤其容易遭受到虐待。

父母经常地斥骂、苛责或是处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会有很不好的影响。经常被处罚或受虐待的孩子,他们总是担心犯错误和犯错误后被惩罚,进而变得胆小、懦弱、无主见,凡事都不敢去尝试,凡事都要征求大人的意见才敢去行动。有个小学生一听到父亲叫他名字,就神情呆滞,心跳加快。父母经常对孩子实施过度的处罚,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自感低于别人,并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失去上进的信心。此外,经常受到过度的处罚的孩子,如果做错事,为了逃避处罚,就会掩盖事实,编造假话,养成不诚实的行为。

孩子犯错,补救才是最好

点到为智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在适当惩罚的同时让孩子学会补救,而不是做无意义的处罚,只有补救才是最好的教育。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往良性转化,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性格畸形。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找对合适的度量。责罚孩子的时候不要过于严峻。不要把责罚变成虐待或是伤害,责罚的时间也不宜太长。

暑假,小丽的姑妈带着表弟过来玩了,小丽十分开心,整天和弟弟疯着玩。一天,疯得忘乎所以的两个人,竟然光着脚进卫生间后又返身跳到了床上,结果,洁白的床单立即留下了几个黑糊糊的脚印。妈妈看到后气坏了,但是生性冷静的妈妈努力平静了一下心情,把小丽叫到床边说:“小丽,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女儿看到被自己踩脏的床单,十分胆怯地说知道了。

妈妈接着对她说:“那你打算怎么补救这个错误呢?”

小丽红着脸说:“我把它洗干净。”

当小丽用自己的小手费力地搓着床单的时候,妈妈看着她说;“洗床单很累吧,妈妈洗的时候也很累,所以你应该爱护床单,不能随便弄脏,对不对?”懂事的小丽立即点点头。

小丽毕竟年龄还小,床单是洗不干净的,尽管妈妈自己又洗了一次,但是她的目的是把孩子洗床单的过程作为对孩子的惩罚,也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妈妈增添了麻烦。

实际上,小丽犯的并不是什么大错,没有必要进行过重的惩罚,只要能够让孩子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自觉改正就可以了。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在适当惩罚的同时让孩子学会补救,而不是做无意义的处罚,只有补救才是最好的教育。假如孩子偷了店里的玩具,教导孩子把东西还回去并且向店老板道歉。假如孩子在墙壁上乱画,清理墙壁的工作就要让孩子来做。还有,让孩子把弄坏的东西修好,把弄脏的东西清洗干净,罚孩子做家务事,把孩子关在房间里静一静,等等。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对孩子热衷的事给予一定的限制,会使孩子体验到惩罚的滋味,同时伴有讲道理,会使孩子认识错误。如孩子特别喜欢玩火车,那么停止他玩一天,原计划带孩子去公园玩,因孩子表现不好,取消此行。若孩子喜欢户外活动,还可以停止外出一会儿等等。当然,如果父母事先说一些惩罚来警告孩子,但是事后又不落实,这就很难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譬如说,爸爸告诉孩子晚上一定要记得把小三轮车推回院子,否则第二天他就不可以再骑她的三轮车。当孩子忘了把三轮车推回院子时,做爸爸的第二天就要彻底地执行他所说的话。爸爸在警告孩子之前,一定要先考虑清楚惩罚是不是合理?做得到吗?如果惩罚合理,就一定执行下去。

惩罚还应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特别要依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对于敏感的孩子不能惩罚过于严厉。2岁前的孩子不要采取“送到门外”的做法,这样反而会使孩子觉得很好玩,2岁以后的孩子,不要当众惩罚,特别是公众场合。另外,不宜在饭前、饭后时训斥孩子,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情绪。

责罚是一种教育的方法,而不是用来证明父母的权威。当责罚达到了教导孩子的目的时,就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过度,以免伤了孩子的心灵或身体。

好奇能使孩子勇于探索

点到为智

凡是因好奇心而受到奖励的孩子,都愿意继续进行某种试验和勇于探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创新思维能力。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父母可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曾在某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某小学校校长养了一条十分可爱的狗,可学校有一名学生因为好奇狗身体内脏的结构,竟胆大包天地把它给解剖了。当校长知道此事后,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发现了这位学生的天赋,于是对其宽容地进行了“惩罚”——让这位学生把狗的内脏结构完全画出来。这位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积累,画了一幅狗的骨骼图,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

这位校长是善良的,也是合格的,他没有打骂那位学生,因为他不想破坏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该学生也果然不负众望,在长大后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医生。他就英国的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麦克劳德的那两幅画至今仍收藏在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

麦克劳德的成功不能不说得益于小学校长对他探究科学的好奇心的正确引导。如果当时得到是校长的一顿打骂,那么他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将会因此打大折扣。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勇敢,为了给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勇敢成长的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可能不知道,也许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成功的重要机会。

一天,一个4岁的小孩子在院子里玩得正起劲,只见他在沙堆前忙碌着,一会儿用小手捧起沙子,一会儿用树叶、草棍插在沙堆上,接着小孩子站了起来,左右看看,似乎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转了转眼珠,冲着沙堆撒起尿来,然后迫不及待地蹲下去,用手搅拌着那些被尿湿了的沙子,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意。这时,妈妈很快冲了过来:“天哪,你怎么这么淘气呀!这么脏的东西你也玩?”小孩子抬起头来,迷惑地看着妈妈……

对于孩子的“淘气”,大多数父母一般都会以为他是在作对或者是不懂事的表现,于是或严厉斥责,或置之不理。殊不知,孩子正是通过他的淘气行为在探索、检验自己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这些想法和行为就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很多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不惜扼杀他们的好奇心,束缚他们的手脚,结果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请想一想,孩子如果对什么都不好奇,都无所谓,他还会需求什么呢?小孩子在玩沙子的过程中,他是想探索一下湿沙子和干沙子有什么不一样。而大人的粗暴、忽视、干涉和误解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孩子,长此以往,有可能使孩子失去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变得胆小怯懦、麻木不仁,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的结果是父母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违背我们教育孩子初衷的。

对于初涉入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勇于探究未知的领域。好奇心就像是性能优秀的赛车引擎,保证赛车勇往直前,在激烈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具有好奇心是孩子的个性特点之一,它表现为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和兴奋感。许多事实表明,发明创造往往萌芽于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好奇。因为好奇,孩子就会有探索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兴趣,并在探索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创新思维能力。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凡是因好奇心而受到奖励的孩子,都愿意继续进行某种试验和勇于探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创新思维能力。

防跳热水瓶塞的发明者徐琛的发明创造也是他父亲对他好奇心正确引导的结果:“热水瓶塞为什么会跳出来——瓶内空气热膨胀的缘故”;“怎么使瓶塞不跳起来——让瓶内空气跑掉”;“怎样让空气跑掉——将瓶塞开个槽”;“开个槽会降低保温的作用——用一件东西把槽口堵上”;“槽口堵住瓶内空气又跑不出来——用个活动弹子堵。”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孩子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是值得父母珍惜的。孩子天生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但如果父母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这样做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也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例如爬树,不能说一点危险也没有,若因此而禁止爬树,就会夺去孩子了解树木以及树木与他身体接触的机会。好奇心绝不能“用不该限制而加以限制”的方法去培养。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被孩子所继承,所效仿。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

学会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点到为智

好奇心是孩子勇于探索的表现,是上天赐给孩子最切实宝贵的特质。因此,我们要一定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国内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径。”好奇心是孩子勇于探索的表现,许多天才的发明往往都来源于好奇心。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从小就爱幻想,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他的父母也十分重视和爱护儿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总是千方百计地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去努力探索。

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一起给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成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听完妈妈的这些话,小达尔文疑惑地问:“妈妈,那泥土能长出小狗来吗?”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接着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妈妈和蔼地回答他。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达尔文又接着问。

“是上帝!”妈妈说。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小达尔文打破沙锅问到底。

妈妈答不上来了,只好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着你们去解呢!”

达尔文七八岁时,与同学们相处的并不是不好,因为同学们认为他经常“说谎”。比如,他捡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就会煞有介事地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却并不在意。还有一次,他向同学们保证说,他能够用一种“秘密液体”制成各式各样颜色的西洋樱草和报春花。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做过这样的试验。久而久之,老师也觉得他很爱“说谎”,还把他的问题告诉了达尔文的父亲。父亲听了,却不认为达尔文是在撒谎,而是在想像。

一天,达尔文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一本正经地对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接过来一看,发现这分明只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对达尔文的“说谎”,姐姐很是恼火,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教训他一下。可是父亲听了以后,并没有在意,他把儿女叫过来说:“这怎么能算是撒谎呢?这正说明了他有丰富的想像力。说不定有一天他会把这种想像力用到事业上去呢!”达尔文的父亲还专门腾出了一间小棚子给达尔文和他的哥哥做试验,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达尔文的父亲是伟大的,正是因为他呵护了达尔文的好奇心,才使达尔文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生物学家。没有好奇心,没有想像力,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而达尔文的父母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特别注意爱护儿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同样,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的父亲也是一位珍惜孩子好奇心的父母。

莱特兄弟,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他们小时候就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底下玩时,突然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还被树枝钩破了衣服。他们的父亲见此情况,并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

在父亲的引导下,兄弟俩为制作能骑上天的“大鸟”而日夜努力。这期间,父亲还不失时机地买了一架酷似直升飞机的玩具送给他俩,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制造升空装置的浓烈兴趣。他俩不断地学习升空技术方面的知识,翻阅了大量有关飞行的资料。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多次试验,兄弟俩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就如莱特兄弟的父亲那样,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想法,尊重孩子的观点,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这样,孩子就能在不断地发现和思考中增强创新能力。

因为好奇,所以探索。多一份好奇,多一份探求,就多一份收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探索世界追求真理需要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好奇心是上天赐给孩子最切实最宝贵的特质。因此,我们要呵护孩子的好奇,鼓励孩子的好奇,培植孩子的好奇。

勇敢小笑话

杰克勇敢地走过薄薄的冰层,救起了他的朋友,成了同学们羡慕的人物。

“你冒着生命危险救起了你的朋友,真了不起!”大家敬佩地说。

“没办法,”小杰克说,“他穿着我新买的冰鞋呢!”

同类推荐
  • 初中3年,女孩如何教养

    初中3年,女孩如何教养

    本书以50多个真实案例融合100多条国际、国内最新教育理念,涵盖父母正确把握女儿心理的9大要点;敦促女儿主动学习的8项措施;和青春期女儿融洽相处的11条要诀;教出懂礼貌、有教养女儿必备的11个品质;培养拥有良好生活、学习习惯“乖乖女”的7点主张;让女儿懂得自我保护、远离邪恶、免受骚扰的6个方法。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本书从孩子的心态、学业、志向、品德及应对挫折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中外名人教子事例、哲理寓言、经典案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的教育方案。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每位家长能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子良方。
  • 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大脑是人类智慧的源头,它分为左脑和右脑,而我们的左脑和右脑是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神奇的工作:左脑的主要功能可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思维智能、数学智能、自然智能和听觉记忆智能;而右脑的主要功能可分为形象思维智能、空间知觉智能、创造性思维智能、肢体协调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视觉记忆智能。0~1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发出大脑的主要能力,宝宝的大脑日后才能分化出更多、更复杂的能力。因此,家长应在宝宝大脑定型之前,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帮助宝宝将左、右脑的各种能力都开发出来。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这个浮躁的时代,在电视、电影和网络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挫折承受力、虚荣好胜、不切实际,容易挫败沮丧。年轻的父母大都工作忙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或操之过急,或疏于管教,或方法偏差,以致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困扰。本书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了8条建议,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思想,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如何对待人生、兴趣,如何建立和谐的亲了关系等,涉及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甚至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热门推荐
  • 超级重生协会

    超级重生协会

    超级重生,无敌天下!************诚请喜欢本书的书友加群帮助皮毛:47513484【新人新书,第一卷有点慢热,第二卷绝对好看震撼!求支持帮助!】每天至少一更,时间一般在晚上六点以后,两更时间为中午12点半,下午六点半,三更的话,早上八点第一更。
  • 超人与我换心脏

    超人与我换心脏

    重病中的步哲桐与超人交换了心脏,代替其成为了行走于这人间的神。他问为什么,超人只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心脏能让你变回那个曾经拯救过我的、勇敢坚强的男人。”再睁开眼时,这世界已经乱成一锅粥。奥特曼、环太平洋、黑衣人、变种人,所有超自然现象却都意外地指向他高中时暗恋的那个女孩。步哲桐想要像自己名字一样过“不折腾”的生活,却主动介入了这本和他无关的一切。因为他暗自答应过那个戴着红披风的人,这颗强健的心脏不会只温暖他一个人的胸膛。……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超值金版-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

    超值金版-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

    说到博弈论,我们常常被其著作中大量的数学模型吓倒。其实,博弈论不是学者们用来唬人的把戏,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分析方法。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比如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他照样可以通过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博弈论首先是人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于巧妙的策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而是为了赢取更好的结局。
  • 女人要做一棵开花的树:陶思璇谈爱情与婚姻

    女人要做一棵开花的树:陶思璇谈爱情与婚姻

    陶思璇是著名的情感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心理自助畅销书作家,对情感关系、女性问题有十几年的调查研究,对亲密关系、亲子教育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认识,被称为“心灵魔法师”。已出版《欣赏的力量》《单婚女人:盛开的玫瑰》等。陶思璇提出,女人独立很重要,要像一棵树那样有着深厚的根基,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同时也要做一朵美丽的花,像盛开的玫瑰,给人柔软的感觉。
  • 老婆大人,复婚吧

    老婆大人,复婚吧

    她在时,他想尽一切办法赶她走。她走了,他发疯似得满世界寻找她。“外面有40度,要不要让他进来?”“不需要。”“外面下大雨了,要不要让他进来?”“不需要。”“外面下大雪了,要不要让他进来?”“不需要。”“他晕过去了。”闻言,她立马跑了出去,“夜辰黎,你个傻瓜,我已经不爱你了,滚。”躺在雪地里的那个男人没有回应……
  • 刀者为王

    刀者为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凌云宗,凌云宗里有个清秀少年······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政权分裂。而随着朝廷的落败,这江湖,则又一次的沸腾了起来。夕阳西下,几少年鲜衣怒马,狂歌柳前······
  • 霸道宠溺:总裁大人请放手

    霸道宠溺:总裁大人请放手

    “余少寅,你放开我!再碰我一下我废了你!”男人霸道地将她禁锢在怀里,“哦?那你试试,看是你先废了我,还是我先上了你!”在他人生低谷之时,父亲逼着她代替姐姐嫁给他,而当他登上巅峰之时,被姐姐取而代之,一脚踹出豪门,自生自灭。三年后,她华丽归来,没想到这个恶魔般的男人竟然纠缠不休,还对她百般宠爱,她怒从心生。“余少寅,我早不爱你了,放手!”“不爱我,那你爱谁?”男人发狠的咬住她的唇,“爱上其他男人,你想都不要想,我不许!”
  • 杀手丑妻不好惹

    杀手丑妻不好惹

    她是江城冷家最尴尬的存在;传说她面带胎记,丑陋至极,谁靠近她,就会遭受血光之灾!他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厉家三少;传说他俊美异常,男女通杀,却残暴至极,得罪他的人往往后悔来到这个世上!她人前是谁都可以踩一脚的小可怜,人后却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皇后。
  • 演天变

    演天变

    一个东海海沟里挖掘出的巨殿,名曰恭请,一群山里的少年几个穷寺的和尚几个山间的道僧还有····这里有兄弟情义,这里也有勾心斗角,在这个神皇、仙尊、圣佛、祖巫,神魔、大妖····等共存的空间里,为什么又出现了那么多妖艳、耀眼的天才······
  • 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