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0300000010

第10章 机遇故事(2)

父亲原本是希望儿子安分一些,所以让他在神学院受点“正统教育”。可是,正是父亲的这一举动,让达尔文站在了人生的转折点上——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巧遇“伯乐”——有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不断地观察和研究自然。达尔文正是由于他的帮助和指导,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在剑桥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有两件事大大地影响了年轻的达尔文。一是他读了两部书: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著的《南美旅行记》,以及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著的《自然哲学入门》。这两部著作激起了达尔文火一般的热情,他很希望自己能在自然科学的宏大建筑上添加一砖一瓦。

另一件事是,亨斯洛教授因势利导,鼓励达尔文努力钻研地质学。达尔文听从他的意见,读了好几本地质学著作,并且在短时期内考察了家乡附近的地质情况,绘制了一套彩色地图。

达尔文快毕业时,亨斯洛介绍他跟随剑桥大学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尔士旅行,考察那里的古岩层地质。在这次旅行考察中,达尔文学会了发掘和鉴定化石,学会了整理和分析科学调查的材料,并且总结出一条十分有益的经验:某些现象如不注意观察,即使有显著的特征也极容易被忽略掉。后来的事实证明,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就是一个显著而历来被人们所忽略的现象。这次北威尔士之旅只是达尔文后来环球旅行的一个铺垫,而后者导致了一场伟大的革命——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达尔文的成才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他虽然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是他“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从自学中得来的”。这里所说的自学,首先的和主要的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盗窃案的启示

1829年9月7日,德国卓越的化学家奥古斯特·凯库勒(1829~1896)在达姆施塔特诞生了。凯库勒原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曾入吉森大学学习建筑。然而,在吉森大学读书期间,一次偶然的开庭审判,改变了凯库勒的人生道路,使他成为一名闻名于世的化学家。

1847年,18岁的凯库勒从出生地达姆施塔特市考入了吉森大学。

在吉森大学,凯库勒第一次听到尤斯图斯·李比希的名字,大学生们对李比希教授无比尊敬、钦佩。同学们多次劝凯库勒去听李比希教授的化学课,他都没有去,因为他对化学毫无兴趣。此时,他正期待修建比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风格还要别致的新型建筑。

这时,轰动一时的赫尔利茨伯爵夫人案件发生了。

案件是这样的:赫尔利茨伯爵夫人有一只名贵的宝石戒指,戒指上镶嵌着两条缠绕在一起的蛇,一条是赤金的,一条是白金的,异常精美。伯爵夫人的仆人偷去戒指,伯爵夫人告到法庭,仆人坚持说这枚戒指原是他的,而且早在1805年就归他所有了。

法庭无法决断,于是请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帮助断案。李比希测定了戒指的金属成分后,当庭用平和、坚定的语气说:“白金就是金属铂,1819年起才用于首饰业,罪犯硬说1805年就拥有这枚戒指,显然是谎话。”

确凿的实验结论,迫使罪犯供认了盗窃戒指的事实。戒指案轰动一时,人们无不佩服李比希教授的渊博学识。

凯库勒出于好奇,也旁听了法庭的审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凯库勒终于忍不住去听了李比希教授的课。课堂上,李比希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巧妙的幽默,其中不仅包括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还介绍了与化学有关的多种学科的知识,如生物学、农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引起了凯库勒的极大兴趣。

他为李比希精深的化学知识所折服。这位世界闻名的教授,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化学如同磁石一般愈来愈强烈地吸引着他。听过一堂化学课之后,凯库勒就决定经常去听李比希的课程。从此对化学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不久,凯库勒说服了亲友们,打定主意抛开建筑学,转而研究化学。经过10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有机化学现代结构理论的奠基人。

人们可能会惋惜建筑界失去了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但是抛开建筑学的凯库勒,要为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建筑一座精美的大厦!

1849年秋天,经过艰辛的努力,凯库勒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李比希的化学实验室。在吉森大学,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凯库勒投身化学的时期,正是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研究主流的时期。但在1850~1858年期间,有机化学处在比较混乱的状态。当时,化学家们发现了有机化合物大量存在的事实,也合成出许多有机化合物。丰富的有机化学知识,为人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当时有机化学家们基本上是在盲目探索中前进,不像无机化学那样有道尔顿原子论的理论为指导。

虽然某些化学家已提出一些概念,列出了一些结构式,但多属不真实的假设。多数化学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机化合物中竟能集合那么多碳原子。没有或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必然是盲目、混乱的,凯库勒看到的有机化学研究正是这样的情形。为了描述醋酸的结构,人们使用了19种表达方式,各种观点矛盾对立,奇谈怪论到处流传,有机化学界一片混乱。

经过10年刻苦钻研的凯库勒,已经在化学各个领域中颇有建树,成为一位优秀的化学家了。

1859年春,凯库勒担任了根特大学的化学教师。他在根特化学实验室集中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主干——碳链问题。人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原子,不像其他无机元素那样单个的组成物质分子,而是在碳原子之间形成手拉手似的碳链。短的链有几个碳原子,长的链有成百上千个碳原子。通过醋酸的氯化研究,凯库勒认识到,碳链的化学反应中是不变的,牢固稳定的。他用醋酸、琥珀酸、富马酸及顺丁烯二酸等有机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凯库勒不仅表述了碳链的见解,而且还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他以碳四价为核心,建立起碳链结构理论。后来,经过俄国著名化学家布特列洛夫的发展与完善,成为经典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在根特大学向学生进行系统化学教学时,凯库勒感到应该编写一本有机化学的新教科书。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凯库勒深深地感到了化学界理论上的混乱。为了提高化学家的理论统一性,他于1859年秋来到卡尔斯鲁厄。

凯库勒和卡尔斯鲁厄高等工业学校的化学教授卡尔·魏尔青一起讨论关于召开世界化学家会议的想法。和凯库勒一样深有同感的不仅有魏尔青教授,45名欧洲各国著名化学家也曾经联合呼吁,召开一次国际化学家大会,解决化学家们在化学价、元素符号、原子和分子概念等方面的问题。凯库勒的想法得到了世界化学界的响应。

经过凯库勒、魏尔青、武兹和霍夫曼等化学家耐心细致的组织,第一届世界化学家大会于1860年9月3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城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的150位化学家汇集卡城,讨论化学理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还是首次。

卡尔斯鲁厄会议几乎解决了所有无机化学中存在着的混乱问题,但是对于凯库勒魂牵梦绕的有机化学结构问题作用却不大。化学家会议虽然很成功,但是凯库勒却不满意,因为会议的中心人物竟然不是会议发起人凯库勒,而是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

康尼查罗复活了他的同胞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假说,使无机化学达到了系统化、明晰化的程度,赢得了化学界的好评。凯库勒提出的问题,却被化学家们淡忘了。凯库勒的科学探索太超前于时代了。当绝大多数化学家为无机化学所困扰时,凯库勒却着手解决比无机化学更为复杂的有机化学问题,所以未能引起众人的兴趣。

无机化学因卡尔斯鲁厄会议收获累累,但凯库勒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不久苯的结构问题又一次叫凯库勒为难了。

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自从法拉第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以后,一直没有人予以深入研究。后来,化学家们研究苯的化学性质,又使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实验和理论矛盾引起了凯库勒的思索。

所有其他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实验都显示,碳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呈链状结构,这一点本来已经是确定无疑的,可是突然之间冒出来一个“怪”苯。它的实验显示链状结构理论是“错误”的,那么,错误在哪里?

凯库勒精心研究了苯,苯的6个碳原子应该形成一条链呀!但是化学反应实验却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苯的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是如何排列的呢?面对苯实验的挑战,有的化学家退却了,宣布应该放弃以前的碳链学说。凯库勒却坚持认为碳链理论是建立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不能轻易抛弃,要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理解它。

凯库勒提出几十种苯结构的碳原子排列法,但是经过仔细推敲之后,他又都放弃了。碳链理论正确,凯库勒坚信这一点,但是,它无法解释苯的化学性质等问题。

一天,他搁下一叠厚厚的手稿,把安乐椅移近壁炉,火光像春天的暖流一样抚遍了凯库勒的全身,使他感到了惬意和舒适。是啊,凯库勒太疲倦了,这位科学家朦胧地入睡了。梦境中的凯库勒还在工作着,他看到6个碳原子像蛇一样连成了一条链子,弯弯曲曲地蠕动,忽而又跳起奇形怪状的蛇舞来了。一会儿,他又看到李比希在赫尔利茨伯爵夫人案件中那只蛇形戒指,是的,在他的手掌上就放着那只蛇缠绕的宝石戒指……凯库勒颤动了一下,猛然醒了过来,多么荒诞无稽的梦呀!疯狂的蛇舞,环形的白金戒指。

蛇,环形戒指。有了,灵感的火花一下子冲开了凯库勒的思维阻塞,平日冥思苦想的各种思路,一下子连接起来了。

碳链理论根本没有错误。苯不过是一个首尾相接的环形链子。苯的分子是个环状的碳链构成的分子,仍然是链状的!凯库勒从此把研究重心转向环状碳链的角度上去了。

当激流奔腾而来冲出狭谷的阻碍后,就会一泻千里。凯库勒就像大河之水一样,迅速地冲开了苯的结构问题。1865年1月,载有凯库勒《论芳香族化合物——苯的结构》的论文在《法国科学院通报》刊出了。科学史上又创立了一个崭新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环状碳链理论。

凯库勒关于苯环的理论,不仅解决了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问题,使人类进入了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研究领域,并且启迪了一代化学家。他们在研究生物大分子过程中,也采取凯库勒的环状结构思维方式,进一步将它发展成为平面网状、立体网状等多种有机物质结构理论,为人类探索生命运动,研究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结构,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凯库勒之后,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化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如果说,19世纪是无机化学的世纪,是小分子的世纪,那么20世纪则是有机化学的世纪,是大分子、高分子的世纪。而凯库勒正是拉开有机化学理论序幕的人。1858年他指出碳的四价构成,碳原子能相互连结形成长链的特性,1865年创立了环状碳链理论。他首先揭开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之谜,为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始了绚丽壮观的科学探索之路。他在有机化学领域的功绩,为人类探索生命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垃圾堆里的发光物

1912年,英国冶金学家亨利·布里尔利受英国政府军工部兵工厂的委托,研究改进步枪枪膛易磨损而引起射击不准的缺点。这个任务非他莫属。他的思路是,在普通钢铁中加入另外一种金属,以此来增加钢的硬度,使之成为一种不易磨损的适于制造枪管的合金钢。他试着将铬掺入钢中冶炼,但结果却不能如愿以偿,冶炼得到的合金仍不耐磨,他大失所望,他只好心灰意冷地把它们扔入垃圾堆中。

许多试验失败后的合金堆在那里,垃圾越堆越多。那些废钢铁日晒雨淋,日子一久,全都生锈了,连地上也留有褐色的锈迹。大家一边清除垃圾,一边为还没有制出硬度较高的钢而苦恼不已。忽然间,布里尔利发现,垃圾堆中有几块金属在闪闪发光,这在一堆锈铁中特别耀眼。仔细一看,正是那几块原来扔掉的合金。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过来看:样子就像普通的钢嘛,可为什么它偏偏不一样呢?他很奇怪,为什么其他的金属都生锈了,只有这几块金属没有生锈呢?它们的成分组成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丢弃的东西都是乱放的,没有编码登记,他们只好将这块“奇钢”进行仔细分析,结果是:碳占024%,铬占128%,其余为铁。这就是著名的不锈钢。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锈钢就是这样被布里尔利发明出来了。

不锈钢是一类能抵抗酸、碱、盐等腐蚀作用的合金钢的总称,任何一种不锈钢都不能抵抗各种介质的腐蚀。能抵抗何种介质腐蚀,由不锈钢中的组成部分决定。常用的不锈钢有铁铬镍不锈钢和铬不锈钢两种,但具体因含量不同又可分为很多种。那种是否被磁铁吸引而鉴别不锈钢的方法是靠不住的。1915年,布里尔利取得了这一发明的美国专利,并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把不锈钢刀具;1916年他又取得了这一发明的英国专利;他还与莫斯勒合办了一个生产不锈钢餐刀的工厂,这种餐具很受欢迎,轰动欧洲,后来又传遍全世界。从此,布里尔利被尊称为“不锈钢之父”。至今各类不锈钢的产品已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其实,布里尔利并不是不锈钢的惟一发明者。在20世纪初,法国居耶和波鲁兹已经发现铁中掺有铬后的金属可抗腐蚀,但他不知道能用这种合金来做什么,没有加以利用。1912年,美国赫莫斯也产出不锈钢制品,同时,德国舒特劳斯和毛勒发明了铁铬镍不锈钢,这和布里尔利不锈钢中金属的种类是一致的,也是至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不锈钢。但是由于他们都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更没有申请专利,因而与荣誉和巨大的经济利益失之交臂,令人遗憾。

炼金者的小便

同类推荐
  •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生活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本书通过发生在少年儿童身边的生活小故事,巧妙地引出一个个科学现象或原理,生动解答少年儿童心目中的种种疑问。读者朋友不仅可学习知识,还能掌握藏于其背后的科学常识,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探索钻研精神无疑会有莫大的帮助。
  •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为青少年成长读物类图书,是一本少儿科普读物。该书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V.M.希利尔创作,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史,既生动,使孩子们快乐地亲近艺术,又实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阅读《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全译本)》孩子们能收获了无穷的乐趣,激发孩子进行思考。
  • 少年故事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校园小说白金版

    少年故事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校园小说白金版

    本书精心编选了近20年来在全国大型报刊、杂志发表的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散文,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理想读本。其中有学生耳熟能详、回味无穷的代表作品,也有鲜活时尚、颇具时代气息的精彩力作。所选的文章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文章对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在世界儿童文学长廊里,活跃着一只古老而又年轻、顽皮而又惹人喜爱的兔子--彼得。1902年,他以在花园里狼狈逃窜、丢掉了蓝上衣的形象首次亮相,随后,他和他的伙伴们便一个接一个地以不可抗拒的魔力闯进了数以千万计孩子的童年生活。淘气而又胆小怕事的兔子彼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松鼠特纳金,不谙世事而却又颇有主张的水鸭杰迈玛,勤劳的刺猬提吉o温克夫人,爱搞破坏的小老鼠露辛达和简……他们可爱、调皮、爱犯懒,时不时有点小脾气。书中的画面将孩子们的日常世界与幻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字里行间洋溢着友情和爱心的温馨。
  • 白棉花(新版)

    白棉花(新版)

    1944年,逃难躲在乡下的克俭突然看见天边有一架飞机歪歪扭扭栽到田里,天边还开了一朵好大的白棉花。保安旅长沈沉说那是盟军的飞行员,是来帮中国人打日本人的,让乡亲们帮着找飞行员。乡亲们好不容易捞起来降落伞,才发现绳子被割断了,飞行员不见了……
热门推荐
  • 大陆纵横录

    大陆纵横录

    先丧失修为,后遭灭门惨案。后经过多年修为崛起后的一切的一切......
  • 天道荒混决

    天道荒混决

    他,一个堕落的大学生,穿越到一个修炼的世界并得到上古传承,淤血厮杀,战神战魔,谱写一段传说。
  • 壁咚99次:校草哥哥你别冷

    壁咚99次:校草哥哥你别冷

    某女被某男逼到墙角,被他盯得脸红心跳的某女大叫:“走开!不要靠近我,本姑娘要身高没身高,要样貌没样貌,要身材没身材!不适合你!”某男邪魅一笑:“我知道你的缺点很多,但我就喜欢这个要什么就没什么的你。我们靠的那么近,你不就可以占我便宜了吗,平时想方设法来靠近我,现在如你所愿,你倒不乐意了,怎么,在跟我玩欲擒故纵吗?”某女汗颜,原来还有这么自恋又神经的冷男啊,可她是吃硬不吃软的啊!“砰”的一声,某女顺利逃脱某男的怀抱。“憋跟我玩壁咚,矫情!”可是,为啥子某女总被某男壁咚捏……
  • 鬼王的驭兽毒后

    鬼王的驭兽毒后

    一朝重生,与你一生一代一双人,携手共看世间苍穹。
  • 龙刺少主在都市

    龙刺少主在都市

    当年,家族变故,父母惨死在他的面前。那时的他不过七岁。七岁那年,被华夏第一家族收养,十二岁那年,远离华夏,漂流在外。如今,十七岁的他,带着一身荣耀回归,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华夏第一家族早已不复存在,留在的只有那值得回忆的时光。
  • 网游之七神

    网游之七神

    圣域,99%仿真,喑影七人组,诸神的阴谋,是成为救世主,还是诸神的棋子。(不是都市修真美女保镖的续集!)
  • 星空下的悲伤

    星空下的悲伤

    星星的闪亮,天使的善良,死神的忧愁,当一个少年碰上这些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场梦幻之旅,S的提升,A的思考,D的超越,当三个都掌握的话,那倒是悲伤的意思,超越悲伤~把一个人的星空填满吧~小宇会努力写的~请大大们收藏一下吧~哈~
  • 思想和运动

    思想和运动

    本书收录的是柏格森从1903到1923年间的一些文章和演讲报告。内容包括:可能与现实、哲学的直觉、对变化的感知、对形而上学之介绍等。
  • 真正元凶

    真正元凶

    这到底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案件?是盗窃凶杀还是有意识的谋杀?其作案动机是什么?难道真是一起简单的谋财害命
  • TF王俊凯与樱花公主的爱情故事

    TF王俊凯与樱花公主的爱情故事

    当国名小鲜肉TFBOYS遇到我们的樱花魔法公主,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