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0500000025

第25章 生物大发明(3)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实际上可以说细胞学说又是后两者的“基石”。细胞学说在哲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具有细胞结构这个共同的标准特征而统一起来。同时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为生物进化理论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认为细胞学说的建立是最令人信服地检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他把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列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此后,在细胞学说的基础上,人们对生物界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即任何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发展了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高科技的生物技术。

血型的发现

血型的研究过程从一开始就和输血疗法密不可分。人们通过研究和总结人类300多年以来输血历史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最终发现了人的血液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为安全、有效地使用输血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因此,我们要想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就必须先从输血的历史谈起。

1665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尔看到一条小狗出了意外,失血过多,小狗濒临死亡。

查理·罗尔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可能拯救小狗生命的方法。他尝试着将一条健康狗的血管间接地与那条奄奄一息的小狗的血管连通,过了一会儿,奄奄一息的那条小狗神奇地起死回生了。查理·罗尔的这种使血液得到补偿的有效方法,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在不同个体间输血是可能的。这个300多年前的实验是后来输血术发展的萌芽。

1668年,在法国医生丹尼斯的诊室里,一位年轻的妇女恳求医生把羔羊的血输入她性格暴戾的丈夫的身体里,她的丈夫也很想通过输血,让羊羔温顺的性情改变自己暴戾的性格。因为在古代,人们曾将血液视作是“灵魂的主宰”、“性格的象征”,因此当时的人们有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丹尼斯医生出于无奈,被迫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开始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人体输血的工作。但是很不幸,就在为这名男子输入羊血时,悲剧发生了,这名男子突然心跳加快,痛苦万分,最后在一阵歇斯底里的狂躁后死去了。丹尼斯医生因此被人指控为“过失杀人”而入狱,从此再也没有人敢采用输血的技术了。

1818年,有一天英国的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学家詹姆士·博龙戴尔医生接收了一位难产的孕妇。在孕妇生产时突然发生了大出血,怎么办?如果不及时给孕妇输血,她就必死无疑。善良的詹姆士医生为了拯救孕妇的生命,在征得孕妇丈夫的同意后,果断地作出决定,立即为孕妇输血。在丹尼斯医生输血事件沉寂了150年后的这一天,詹姆士将一名健壮的男子的血输给了那位失血过多的产妇,终于使她得救了。同年12月22日,詹姆士医生在伦敦医学年会的讲台上作了人与人之间输血成功的第一例报告。但随后的多次实验证明并非每个受血者都能够获得救治,甚至有的还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而加速了死亡。看来输血技术还存在许多理论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许多科学家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输进别人的血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却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会不会是输入的血液与受血者身体里的血液混合产生病理变化,而导致受血者死亡?1900年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发现表格中的血型可以分成3种:A、B、O。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第四种类型,后来称为AB型。到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ABO血型系统正式确立。兰德斯坦纳也因贡献的意义重大,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凝集原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红细胞中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红细胞中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红细胞中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都有。

凡是互为对抗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血液就会发生凝集,而导致受血者死亡。输血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按这个道理就可以推断出A、B、O、AB血型之间在输血时的相互关系。

科学是无止境的,对于血型的研究也不例外。1940年,兰德斯坦纳与维纳用恒河猴的红细胞注射到豚鼠腹腔,经反复注射后,发现豚鼠血清中出现了抗恒河猴红细胞的抗体(即RH抗体)。用含有RH抗体的血清与人的红细胞混合,发现有85%的白种人血液发生凝集,说明这些人的红细胞中含有RH抗原,故称RH阳性血型;另外15%的人的血液不凝集,说明其红细胞不含RH抗原,故称RH阴性血型。这样另一套血型系统产生了,即RH血型系统。其实在人类的血型中还有很多的秘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人类定会在人与人之间的血型分类、鉴别上得出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结论。

人体激素的发现

为什么有人天生矮小,甚至有些人会得某种奇怪的病如侏儒症、糖尿病等。为什么人在生长到某一年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特征,如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那么,人又是怎样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行的呢?

1902年,英国生物学家威廉·贝利斯和欧内斯特·斯塔林从小肠黏膜提取液中发现了促使胰脏分泌的“肠促胰液肽”。他们根据这种物质的生物活性,将它命名为“激素”,其拉丁文原意为“我激起活性”;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叫“荷尔蒙”,在希腊语中的意思为“兴奋”。

正是由于在人和动物体内经常分泌着具有不同专一生理功能的激素,调节控制着生命体的生长、发育,从而使得生命发生一系列变化。激素不通过导管,而是由血液运送到生命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形成内分泌。人体内如缺少某种激素,便会发生病变。侏儒症就是由于人体中脑下垂体分泌生长素不足造成的,糖尿病的发生则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1905年,贝利斯和斯塔林明确提出了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从而使20世纪人类对各种腺体提取液的生理和病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效。在将近40年的时间内,科学家们成功地取得了许多内分泌腺体的提取液,如1909年取得脑下垂体后叶提取液,1921年取得脑下垂体前叶生长素提取液和胰岛素提取液等。对这些提取液的取得和研究,充实了人类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疾病的手段。生理学家和医学家又进一步研究了各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和医疗上的作用,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和进展。如甲状腺素引起甲状腺机能的亢进或减退;胰岛素和糖尿病关系密切,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的直接病因;性激素是促进性成熟和影响性功能的主要因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糖、脂肪、蛋白质核酸以及钠、钾、氯等无机盐类的代谢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如果缺乏,则会引起人体器官功能的紊乱,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随着不断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在人体内激素还有许多种,如副甲状腺素、胸腺素、肾上腺素、消化道激素等。

20世纪30年代前后,科学家们在内分泌研究方面最重大的成就是发现了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具有调节控制体内其他激素的功能。脑下垂体位于大脑的中下方,下丘脑的下部。科学家发现它除了分泌起促进生长作用的生长素外,还分泌各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素等。它们对于体内其他激素的分泌起着调节作用,一旦其他激素分泌量过少,则垂体激素分泌量就会相应地增加,以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如果其他激素分泌量过多,则垂体的相关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

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激素研究方面最激动人心的成就是提取分离并化学分析了下丘脑分泌的神经激素。这项科研成果主要由两位生化学家吉尔曼和沙莱完成。下丘脑是比垂体更高一级的调节控制激素的分泌的组织,而且在这里神经和内分泌两大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在研究激素的生理功能时,血液中微量激素测定是一个关键。1959年美国女放射性同位素物理学家亚洛和医生伯尔森长期合作,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用以测定血液中的微量的多肽类激素、甾体激素、环化腺苷酸吗啡等,为激素的研究和临床上内分泌紊乱病症的诊断提供了灵敏的工具。

科学家对激素作用原理的研究也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有着很大进展。美国生化学家萨瑟兰于1956年发现了CAMP。又经过多年时间的研究工作,科学家们才证明CAMP是激素同细胞作用中起积极作用的“中间体”。20世纪70年代前后,关于生物膜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激素作用于细胞内特定的激素受体。激素起作用时先同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内CAMP量升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

以上这些激素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很快就直接应用于处理内分泌失调病人的检查治疗和病理分析,充分标志着20世纪医学的进步是由研究室科研工作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推动的。

维生素C的发现

维生素是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中被发现得最晚的一类。人类因缺乏维生素C所经受的痛苦和生命威胁,已经不知过去多少年了。从埃及发现的古代象形文字中,有人认为,以牙龈和皮肤出血为特征的坏血病在3 000年以前就有了。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记载的一种病,也是指坏血病。

曾有人对坏血病作过较详细的描述:病来时脚和腿突然感到疼痛,牙龈和牙齿被一种坏疽侵袭,病人不能进食。腿上骨骼发生病变,呈可怕的黑色(由于骨膜下出血),疼痛不止。

在航海中,船员患坏血病的例子记载最多。例如詹姆斯·林德医师于1755年收集的资料中就有记载关于1535年的第二次探险队的情况:“正是12月,到达纽芬兰靠岸时,遇上很严重的疾病,患者先是感到浑身无力,站立不起来,接着双腿肿胀,肌腱萎缩变为黑色。有的病人皮肤布满出血点,成为紫色。口腔有恶臭,牙龈腐烂,肌肉消失。这种可怕的病传播很快,在两个月内,使8人死亡,50余人失去恢复健康的希望。”

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经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探险。有一次,船队出发不久,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为了不拖累大家,患病的船员提出要留在附近的荒岛上,等船队返航时再将尸体运回家乡。几个月后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了,当船在荒岛靠岸时,那十几个患坏血病的船员竟向大船奔跑过来,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他们:

“你们是怎么活过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我们就只好采些野果子吃,就这样我们不仅一天天地活下来了,而且病也好了。”难道是野果子治好了这些船员的坏血病吗?

理查得·哈金斯爵士于1593年曾有用柠檬汁治疗坏血病的记载:“1600年,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组织船队第一次由英国驶往东印度。船长詹姆斯·兰坎斯忒在自己所乘的旗舰上准备了柠檬汁。当这个舰上的船员稍出现坏血病症状时,即于每日清晨服用3满匙的柠檬汁,当船队到达南非好望角时,船队中很多人患了坏血病,全队424人中有105人死于坏血病,而在旗舰上的人员无一死亡。这一经验由东印度公司的医师于1639年总结出来,但当时人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营养缺乏所致。

巴赫斯特如姆是第一个认为坏血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病的人。他记载道:“在航行中,当船抵达格陵兰时,一个船员患了坏血病,同伴们把他送到岸上,认为他已毫无恢复健康的希望,只有让他在该岛上病死,以免传染给其他人。这个可怜的人已经不能走路了,只能在地上爬行,岛上布满了植物,他只有像牲畜一样啃吃这些植物。但他却奇迹般地完全恢复了健康,并返回了家乡。后来有人发现他吃的恰好是植物学上属于十字花科的一种对治疗坏血病有特效的药草,名叫“坏血病草”。但这一发现并没有很快得到应用。

1747年,詹姆斯·林德根据人们早期对坏血病的叙述记载和自己的观察,在停泊于英吉利海峡的装有火炮的具有三桅杆的军舰上,对坏血病的治疗开始进行实验研究。当时,海员们已在船上停留了2个月,其中有12人患了坏血病,病情都比较严重。林德让他们分组进食,比较不同食物的作用,其中2人每天吃2个橘子,1个柠檬,以6天为一个疗程。

林德的实验结果是十分明显的。6天后病人的病状都大为减轻,其中一人已能值勤。26天后,两个人都完全恢复了健康。

通过实验,林德比较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记录了全部观察结果。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詹姆斯、柯克演示了林德实验的有效性,在他第二次去南极探险并环球航行时,所到之处,都利用各种机会给他的海员提供新鲜水果和蔬菜,并改善生活环境。虽然这次航海历时3年(1772~1775),但竟无一个人患坏血病,这说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因此,他于1776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被授予“预防坏血病”的奖章。

同类推荐
  • 豪夫童话

    豪夫童话

    豪夫是19世纪初叶德国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童话作品。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节:气节如山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节:气节如山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这本《节(气节如山)》(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节(气节如山)》收录了《浩然正气程儒香》、《“一个人”的抗战》、《鲁迅舍身悼亡友》等故事。
  • 麻辣一家亲(”慢慢长大“系列)

    麻辣一家亲(”慢慢长大“系列)

    李多乐为寻找妈妈的微笑和李多米他们一起策划了代号为“蒙娜丽莎”的秘密行动,结果弄巧成拙;家里出现灵异事件,李多乐居然找到捉鬼秘诀,演绎了一段搞笑的捉鬼故事;为了在妈妈生日这天给她一个惊喜,李多乐他们别出心裁和爸爸一起来了个整人段子……这一家子谁的搞笑细胞最多?谁整的点子又麻又辣?一家人的亲情互动全都展现在你眼前。
  • 课外侦探组(番外版)——密林虎踪

    课外侦探组(番外版)——密林虎踪

    本书是中国的名侦探柯南系列。小主人公米多西、欧木棋和马威卡三人同第九探案组的表姐麦洁一起,对种种诡异的案件进行了细致调查。凶手是如何嫁祸《韩林的自画像》而逍遥法外的?高空表演的小丑为什么系有保险绳却不幸坠亡?进行全国巡演的天才琴童为何突然失踪?为什么档案室恰巧被雷电击中着火,而其他科室安然无恙?一切的悬疑和罪犯的诡计都没有逃过课外侦探组的缜密推理。这本书可以锻炼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使读者的知识面得到扩大。
  •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科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最爱问的600个科学常识

    优秀小学生之所以优秀,因为他们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他们会问人打呵欠时为什么会流泪?睡觉时为什么会磨牙呢?脚臭是怎么回事?花为什么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蚊子是怎样咬人的?——这些你都能回答吗?
热门推荐
  • 兽世狩猎:捕到一个小吃货

    兽世狩猎:捕到一个小吃货

    1,2,3,4,5一个一个慢慢数慕小小坐在椅上吃瓜,边看着兽夫们数呀数,哎呀,我数到哪了?此文是一篇逗逼兼吃货,浩浩荡荡闯兽世的完美过程(此文新文,不喜勿喷,谢谢O(∩_∩)O)
  • 被别人梦想充斥的日子

    被别人梦想充斥的日子

    只是想着混玩读书日子的陈折,却因为一位仙女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平静无聊的生活
  •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一枚樱花古戒,使得陆天音离开了原来生活的世界,穿越到了天玄大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身为小小的废柴,该如何力挽狂澜。本文女强男更强,一对一!
  • 极品高手

    极品高手

    他叫李小千,是千屹集团的老总,王母娘娘给予重任的人才,开冥公司的唯一一个凡人。为了生存,他修炼《战神诀》……一步一步的崛起,对面奇幻莫测的危机,他该如何面对!极品高手,一个都市男人的崛起!
  • 异世之龙帝召唤

    异世之龙帝召唤

    落魄的家族子弟,在家族中毫无价值的存在,再一次后山的游玩中无意发现一颗神奇的珠子,被家族之人发现毒打一顿以后意外血液落入赤色的红珠内.无意穿越异世;看少年如何在异世一步一步变得无敌,英雄自古出少年,励志毁坏这个堕落的世界,一步生,一步死,少年在生生死死里面找寻活下去的办法
  • 仙始

    仙始

    楚天羽,出生在修神者达到巅峰的时代,不过他却不能够修炼,因为他的上丹田是封闭的,而修神者必须修炼上丹田,楚天羽注定了是废物。不过楚天羽并未被此打倒,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新的流派,那就是修仙,既然我的上丹田不能修炼,那我的下丹田呢?那我的中丹田呢?故事由此开始。
  • 龙珠之小人物

    龙珠之小人物

    我叫张培,我只是个小人物,简简单单的小人物,我不想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但前提是......我有足够的力量!如果没有,不如就平庸一世,遗忘于世......
  • 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

    沃尔登第二,格式塔崩溃实验,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学实验考验着人性。那么,“超人”真的可以人造吗?人类大脑开发到极限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在你所不知道的角落,是否有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见鬼、附身、疯癫,每一个灵异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人永远不会无缘无故的看到或者想象到某些事物,你大脑中的一切,必有原型!
  • 医颜九鼎:废材庶女傲睨天下

    医颜九鼎:废材庶女傲睨天下

    嗯哼?简家三小姐,弗垠国第一废材?嘁,姐废材则已,一变天才惊人晓得不啦?睁开你们的狗眼瞧瞧,废材是这样的吗,那你们岂不就是搅屎棍?天任使命,女强之路,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
  • 天东传

    天东传

    北地风起,飘雪千里。冷山银素,铁铸寒裘。夜雨如刀风带雪,天地间,寒光点点。红缨似血马如龙,山河内,铁甲森森。汉阳北边的一个小小斥候兵沈凤来,阴差阳错,踏上了一条未知之路。风云际会天下乱,五湖潮气海瑞生。在这纷乱的时代,且看凤来如何引凤来,一玉如何镇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