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8400000038

第38章 上海的外滩

每次去上海,都步履匆匆。上海留给我的是一种匆匆的印象。这恐怕跟它人烟稠密、街肆繁华有关。道路本就狭窄,再加上人流拥挤,即使闲逛也毫无闲适之感,反而会萌生逃跑的愿望——想尽快逃离这熙熙攘攘的是非之地。所以,好静如我者,最好少去上海——搅这趟浑水。上海,已经热闹得不能再热闹了。

跟邻近的城市如苏州、南京、杭州等相比,上海是忙碌的。而邻近的这几座古城,绝对适合休闲——甚至住下来当隐士都可以。我很奇怪,上海的风气为什么没受到任何感染呢,节奏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惟一的解释是:上海诞生也晚,而且生下来就是个急性子,干啥事都充满只争朝夕甚至争分夺秒的感觉。在上海呆几天,我怀疑自己的手表都转得快了——或者说,担心自己快要落伍了。还有比上海更乐于赶潮流(甚至领导新潮流)的城市吗?尤其在物质生活方面。最近一次去上海,爬了“东方明珠”塔。凭栏俯瞰,我有点眼晕。上海使我这个并未患有恐高症的人都有点晕了。旁边还有一幢楼,刚盖到一半,好像也在竞争中国的最高建筑。我在远方写这篇文章时,估计那幢楼已经封顶了,甚至可能已有人入住了。这就是上海的快动作、快镜头。用当地话来形容,就是“赶火车似的”(怕误了班点)。这话有点过时了,上海追赶的简直是火箭。

虽然每次都来去匆匆,但外滩是我必定要看的——像对待最想重访的一位老友。外滩,是上海惟一可以慢下来的地方。背对着喧嚣的城市,欣赏港口与水域——一声远洋货轮尖锐的汽笛简直像老上海在咳嗽。你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代,感受到西风东渐,使心情变得湿润。这时才能真正认识到“上海滩”大致是什么意思——它不仅是空间上的概念,更是时间上的概念。我猜测现在的上海人,很少有闲情逸致怀旧了。但作为我,跨过玩具般的外白渡桥,去外滩缓缓地走一个来回,确实有怀旧的感觉。这似乎是上海惟一可以提供给我这样挑剔的人闲庭漫步的场地。这半个钟头简直比一个时代还要漫长。甚至那座著名的钟楼上的西洋钟,在我眼中都快要停摆了。

第一次拜访外滩,是80年代。当时外滩的情人墙极有名,据传说本地的青年男女晚上都去那儿谈恋爱。我和几位中学同窗是揣着好奇心去的:外滩因为情人墙的传说而显得分外神秘。远远望去,岸边果然散兵线一样排列着成双结对的身影——在路灯照不到的阴影里,简直辨别不出这一对对情侣的区别,朦胧得像是梦境。我头脑里首先闪现出“鸳鸯”这个古老的词汇。走近细看,才发现他们一律面对着黑暗的远海,而把背影留给城市——以及像我这样的“窥视者”。至于所谓的情人墙,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道齐腰高的水泥防波堤。年少的我们假装镇定地行走着,内心还是被震撼了:现实生活中原来也有着这么密集、这么热烈的爱情场面,像拍电影似的。这是最真实的表演了,这是最公开的幽会了。连空气中都充斥着爱情的气味。只是当时我还弄不懂:情侣为什么如此偏爱黑暗?一位同学边回头边小声告诉我:快瞧,那边有人在亲嘴呢。那时候我们还把接吻叫做亲嘴呢——或者说,我们都还没有吻过谁呢。上海啊上海,请原谅我等的大惊小怪!毕竟,那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保守的年代。一班外地来的孩子,在外滩果然看到“西洋景”了。从此外滩在我心目中总是跟情人的吻联系在一起的——那堪称是尘嚣市井里特辟的一小块爱情特区。

当年被我们惊讶注视过的情侣,如今都在哪里?该有点老了吧。甚至我这个昔日无知的观众,也已过了谈情说爱的年龄。岁月就像长江水一样流到大海里。但愿沉默的外滩,能永葆青春。

上海的开放,最先打动我的,是它爱情观念上的开放。上海的年轻人,是最早从沉闷的道德桎梏中醒来的。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想起上海,我首先想到的是外滩,是外滩的月夜,以及防波堤沿线那一尊尊温柔的雕塑。爱情使他们忘掉了时间,并且品尝到永恒的感觉。

我想起来了,那天晚上,外滩的上空,悬挂着一轮特别圆的月亮——曾引起我们的赞叹。跟它相比,一街之隔的霓虹灯,都显得逊色许多。那是80年代的月亮,镶嵌在我的记忆里。我当时还想呢,外滩的月亮,似乎比我在别处看到的要圆一些。莫非因为邻海的缘故?甚至在以后,我再没看过那么圆、那么令人销魂的月亮了。

离开外滩的时候,我又想到了一个词:和平。我当时是很幼稚的,居然有这样概念化的联想。但也不无道理。这么多的情侣,远离了世俗,共享一块边缘的土地——不就是和平吗?这么多的情侣,忘却了时间,共享一个悠闲的夜晚——不就是和平吗?外滩的情侣们之间,有一种让人感动的默契。这极自然地营造出的浪漫氛围,是不会遭到破坏的——街对面商贩的吆喝、车辆的鸣笛,都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消息。伊甸园也不过如此嘛!或者说,80年代的外滩,使我目击到尘世的伊甸园。

现在冷静分析,外滩的情人墙之所以构成轰动全国的一道风景,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上海住房紧张,经常是一家三代拥挤在小阁楼里,缺乏个人的隐秘空间,青年男女谈恋爱也只能采取“私奔”的方式了——逃离嘈杂的家庭。而且上海的公园较外地为少,很难寻找到花前月下的场地;全城的恋人若全部出动的话,必定人满为患。幸好有外滩,以开阔的胸怀容纳无枝可栖的鸳鸯们。上海虽大,也找不出比外滩更贴近大自然、更能充分地享受夜色(而不是灯光)的一块净土。所以外滩成了情侣们畅游的天鹅湖,成了海阔天空的情爱画廊。还有谁能比它倾听过更多的绵绵情语,记录过更多的悲欢离合?当每晚最后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时候,整座大上海都已经熟睡了。他们才是霓虹灯下最后的哨兵。如果用一个词牌来形容的话,该叫做“声声慢”。在快节奏的上海,只有属于情人的外滩,是追求慢的。追求良宵永度,美景常在。情话是说不完的,热吻是不会冷却的,爱是永远爱不够的。

这种所谓的“慢”,其实是一种人情味。外滩是上海最有人情味的地方。上海人恐怕只有在爱情中才会真正地放松自己,才会由精明变得淳朴,由急功近利变得慢条斯理。当然,我这话说得可能有点重了。不管怎么说,我更欣赏一个商人变成情人的状态,而不是由情人的状态恢复成商人。除了情人簇拥的外滩,上海的其他名胜都有点落俗。城隍庙,快变成小吃一条街了。南京路与淮海路,商业气息太浓,我最怕听讨价还价的对口相声。它们远远比不上外滩吻的香甜、情话的糯软。偌大的上海,也只有外滩了,能稍稍地超越物质而回归精神。这情人的广场!

也许我把外滩给理想化了。外滩已逐渐摆脱了我停留的记忆。近几年去外滩,发现外滩已变了:粗糙的水泥防波堤,改建成欧化的围栏,地面也铺了华丽的地砖……更主要的是,情人墙也像柏林墙一样消失了。本地的青年很少来这儿谈恋爱了,密密麻麻地站在堤岸上的,大多是外来的游客——看风景,看热闹。外滩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温馨。在外滩散步,也会有摩肩接踵之感。外滩是上海的一扇窗口,外滩的变化也就是上海的变化。当然你可以说,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变得更繁荣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加快了步伐。我考虑的却是,新一代的恋人们,都去哪里谈恋爱呢?失去了外滩的呵护,他们不失落吗?事实上,感到失落的却是外滩。新人类们有的是地方可去:酒吧、电影院、西餐厅、咖啡馆、桑拿店、卡拉OK包房或迪厅……他们已不再把露天的约会视为浪漫了。或者说得更极端点,他们已不信奉浪漫了,尤其是外滩那种有点古典的浪漫。

在面目全非的外滩行走,我一边怀旧,一边暗自祈祷:即使是在新时代,但愿爱情也不要变成快餐。

同类推荐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记忆每天都在被这些陌生的面孔所丰满。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气味穿过你周围的磁场,在你的脑海中卷起一缕或浓或淡的海风。这种微妙而又不可预料的缘分,时常会让你倍加欢喜。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你欢喜,使你记忆之潮日渐澎湃的人,其实一生,只有一见。由一路开花编著的《总有些青春要辜负》共6篇,主要内容为心灵叹,深思录,灵光集,四季吟,菩提歌,至亲情。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乡韵沃土(彭阳)

    乡韵沃土(彭阳)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不二娘子

    不二娘子

    艾辰早已认清世上只有没生命的东西可以让他永远保有,他的一双鹰眼隼目足以辨识一切珍宝,并不计代价搜集,他对女人不屑一顾,直到遇见官银朵,只一眼,容貌绝色、厨艺绝佳的她,便教他起心动念了,虽然她只是个藏在厨房里做菜的小小厨娘,但她的美胜过任何宝物,即便掷上千万金他也要得到她!
  • 冰山校草恋上呆萌丫头

    冰山校草恋上呆萌丫头

    在路上骑自行车撞人?竟然是学校校草!!校草对我笑了!不过这个笑怎么有点不怀好意呢?。。。。。。。。。。。。。。。。。。。。。。。。。。。。。。。。。。。。。。。。受到校草的甜蜜爆宠,可是有个花痴从中作梗。看我怎么对付伪白莲,俘获校草“芳心”。
  • 画魂师

    画魂师

    画魂师,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职业。传说中,秦朝宰相甘罗遭遇追杀,巧遇女娲,被传授‘画魂术’,进而成为‘画魂师’的祖先。千年前,女娲为了压制天下妖物,以自己生命为代价施出‘禁制之术’,而‘禁制令牌’交给了画魂师一族。自此,天下无数妖物因受于禁制,不敢出没,但另一面也在苦苦寻觅画魂师一族,企图毁掉令牌,使禁制消失,进而控制世界。其中,唐朝初期的天师袁天罡,修行‘夺魂术’,变邪成妖,自诩‘夺魂师’,进而成为‘画魂师’的最大对手。时间来到了秦朝末年,隐居在青阳镇的少年张星凌,不知道自己拥有画魂师血统。镇子中的一次集体中毒事件,将他和他的爷爷推向了极端……
  • 无尽召唤:废材魔法师

    无尽召唤:废材魔法师

    十岁的萧雪天生没有元素亲和力,身体弱的又不能修习武者,在这琉璃大陆,不能成为魔法师,不能成为武者,拥有绝世美貌的她只能找个强者或强大的家族去庇护,可是,父亲为她寻找灵果,母亲病重的时候,篡位的二叔却联合冷家对她退婚,把她逼出家族!因缘巧合下,她救出了一个婆婆,得到了一个神秘的金蛋,也开启了她巅峰强者之路!本文是女主由废材一步步修习,成为魔法师师,炼丹师,和一个魂灵,一个无敌萌宠行走大陆的故事,言情不是主导,和修炼相辅,文有些小暧昧,美男特别多,打斗也很多,~亲们可以养肥看哦!本文NP,想象无限,纯情妹纸慎入,不喜NP者勿入~~~谢谢亲们支持~~~~~
  • 少帅追妻:老公,太粘人

    少帅追妻:老公,太粘人

    龙昊密谋了十年,除掉身边多少明着、暗着的情敌。终于要娶到刚刚成年的小娇妻。宠文,有宝宝。
  • 驱鬼大师

    驱鬼大师

    我八岁时与鬼抢食,结果被活活噎死,灵魂被白无常拘走,本已上黄泉路,却在鬼门关前被爷爷救了回来。我因踏过阴阳两界,沾染阴间阴气,意外开启阴阳眼,此生注定遭妖魔鬼怪纠缠,爷爷不得不教我道法,以求自保。十年之后,一个我从未见过,却是爷爷的师弟的老人来到我家,在爷爷去世之后,他以十分奇怪的方式将我爷爷下葬。我不明白这其中原由,但我知道爷爷如此奇怪下葬这件事中藏有隐秘。而这其中的隐秘只能靠我自己去解开……
  • 易象图说外篇

    易象图说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歌丰年

    歌丰年

    崔三小姐终于摆脱寄人篱下的日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凌华城崔府。只可惜祖母正病重,父亲远赴任,继母姨娘心思各异,异母姐妹心生妒忌。既然有人不顾亲情在先,就别怪咱不留情面在后,咱可不是软柿子,撕下你高贵温婉的画皮,浇灭她嚣张跋扈的气焰,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好在还有个“护妹狂魔”哥哥,和他的公子哥儿朋友们。等等,你们这争相做人家妹夫的节奏是要闹哪样?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神罪迷途

    神罪迷途

    糜途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他缓缓睁开眼睛,却察觉到自己正身处一间青石搭建的密室之中……只见一具骷髅白骨此时正在镜中歪头与他对视,空洞的眼眶内还渗出丝丝血痕……“啊…………”糜途瞬间被吓出一身冷汗,一时动弹不得。突然,池中铜镜化为团团雾水,袅起轻烟,骷髅白骨伴着妖异的烟瘴一跃铜镜而出,挺立在糜途面前……子,被卷入一系列神秘连锁事件中,等待他的将是一次次超现实的探索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