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1000000017

第17章 卢瑟福

1871年,卢瑟福生于一个农村工匠的家庭,他是新西兰人,祖籍是英国苏格兰。他从小就对物理学和实验仪器制作有特殊爱好。1894年,他在做研究生期间,发明了可用于检测无线电信号的磁检波器;1895年,被选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成了J·J·汤姆生第一名来自海外的研究生,在这里开始了放射性的研究,1898年发现了α射线与β射线。一年后经J·J·汤姆生推荐,卢瑟福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克吉尔大学任教,在很艰苦的条件下继续研究放射性。他与欧文斯合作,发现钍不断放出具有放射性的气体,(这种气体叫做钍射气,后正式取名为Thoron)。1900—1903年,他与化学家索迪合作,发现了放射性衰变规律,并与索迪一起创立了放射性元素自然转变理论。1908年卢瑟福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一)不畏艰难

卢瑟福是放射学的开创人,他就像是置身在荒凉的野地里一样,在黑暗中寻找着道路,对于他来说,这个领域是完全陌生的,全靠自己披荆斩棘,在荒凉野地里开辟道路,通过实验逐步摸索。没有仪器,自己创造,没有理论,从头探讨,没有经费,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仪器在当时大多是自制的,有的还甚至是木制的。价值5英镑的用于放射性研究的新型静电计被认为太贵。研究生们往往自己动手制作静电计。直到1906年,卢瑟福还介绍说金箔验电器是最理想的仪器。据说金箔、悬丝、火漆乃是当时实验家必备的基本器材,而感应圈、水银柱泵、干电池或蓄电池则是实验室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设备。当时甚至机械真空泵还没有,那是1905年才由德国物理学家盖德发明的。水银柱泵也能达到“很高”的真空度,例如10-3毫米汞柱(相当于10-5帕),但非常费时,需要实验者付出极大的耐力。哈恩回忆他和卢瑟福在蒙特利尔的时期(1905—1906),讲到经费不足、仪器简陋时说:“我们用大的锡罐头皮做β和γ射线静电计,在它上面焊上更小些的烟草盒或香烟盒。绝缘用硫磺,因为我们没有琥珀。”

(二)卢瑟福与α射线

介绍卢瑟福,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他是怎样发现X射线的。

我们都知道贝克勒尔发现的铀辐射包含有三种成分,它们在磁场中分成三束,α射线带正电,偏向一方;β射线带负电,偏向另一方;中间的一束则不受磁场作用,那是γ射线,呈中性。它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但是卢瑟福不是用加磁场的方法来区分这些成分的,因为他当时根本没有足够强的磁铁。他用的是吸收方法。卢瑟福以他观测细致、对待实验数据客观谨慎的科学作风作出了别人难以作出的发现。

卢瑟福做的实验很简单,那就是在一对平板电容器极板之间插入一系列的铝片,下极板上涂有小量的铀盐。由于铀辐射的电离作用,外接于电容器的回路将产生电离电流。电离电流的强度与辐射强度有关,也与铝片的厚度有关,因为铝片会吸收铀辐射。当时已经知道,吸收前后的辐射强度应按指数规律变化,即:I=I0e-at式中I0与I分别是吸收前后的辐射强度。如果以InI与时间t作图,应是一根直线。可是卢瑟福得到的却是一根折线。当铝片厚度为百分之几毫米以下时和百分之几毫米以上时直线的斜率截然不同。也就是说,有两个不同的吸收系数α。卢瑟福经过反复验证,判定这是两种穿透力不同的成分。一种成分穿透力较差,进入物质层很快就被吸收,他称之为α射线;另一种穿透力较强,他称之为β射线。这是1898年的事。

在后来的不久,就有人在磁偏转实验中证明,穿透力强的β射线正是高速电子流。可是α射线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个谜。好几年都没有人能够用磁铁使之偏转。很多人认为,也许α射线是与X射线类似的某种辐射,有人甚至认为α射线没有什么好研究的。

诞生卢瑟福则认为,这种射线的性质越是奇特,就越是值得去研究,α射线很容易被物质吸收,说明它跟物质的作用强,只有彻底摸透α射线的本质,才能建立完整的放射性理论。他知难而进,毅然选择了α射线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甚至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电磁偏转实验是瑟福又一个用自制的简易仪器进行,但却是精心设计的杰作。他把金箔验电器置于金属盒上,中间隔以一层薄铝片,盒内底部放一点镭盐作为放射源,盒中并排架着20片平行的铝片当作隔板,α射线从下而上,经隔板之间的空隙穿入金箔验电器,使金箔验电器里的空气电离。电离程度可从金箔的偏转角度指示出来。然后沿α射线的正交方向加上磁场,如果α射线发生了偏转,就会被隔板吸收掉一部分,从而影响电离电流的大小。

实验的初步结果是令人失望的,α射线受磁场作用与不受磁场作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卢瑟福想了一个既简单又可靠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隔板上端插进一块栅状的铜箔,栅条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隔板间距,把空隙挡去一半以上。然后改变磁场方向,再看哪一个方向会影响金箔验电器中金箔的偏转。果然经过这一改进,仪器的灵敏度大大提高,终于确定α射线会受磁场偏转,从偏转的方向判断α射线带的是正电。

后来,卢瑟福又进一步对仪器作了改造,他把隔板互相绝缘,在相邻两板之间加上电压,于是在隔板的空隙中就有了跟磁场成正交的电场。在电场与磁场的共同作用下,测出α射线的荷质比与氢离子同数量级,速度大的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就这样判明了X射线是原子类型的带正电的粒子流。

至于是哪种类型的原子,则一时难以确定,根据种种现象和事实,有人猜测是比氢重的氦。用计数的方法已经测出α粒子的电荷是电子的2倍。再从荷质比的数据可以推得,其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这正是氦离子的参数。含铀和含钍的矿石往往伴随有氦气,一经加热就会释放出来,似乎暗示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在自发衰变中会生成新的元素——氦。但是也有人说,这种氦气也许是在α粒子轰击之下驱赶出来的。又是卢瑟福,他于1909年以巧妙的方法从光谱作出了判决。方法是用一极薄的玻璃管密封着镭射气(一种镭衰变后生成的放射性气体),玻璃薄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α粒子可以穿越无阻,而普通气体分子却不能。他把这支射气管装在另一大玻璃器皿中,然后用水银驱赶含α粒子的气体至一放电管,进行放电试验。经光谱分析找到了氦的特征谱线。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罗依兹写道:“实验作出了判决性的证明,证明α粒子在失去电荷之后就是氦原子。”

经过这样一些实验,卢瑟福终于搞清楚了α射线的本质,证明α射线就是高速运动着的氦离子(He++)流。

(三)有核原子模型的提出

卢瑟福一般善于运用简单而且直观的仪器来得到精确又可靠的结果,用闪烁法观测α粒子的一些实验就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观测α粒子散射靠的是闪锌屏,闪锌屏也叫闪烁屏,是在屏幕上涂一层硫化锌,α粒子打到它上面会发出微弱的闪光。实验者用肉眼通过显微镜对准闪烁屏幕,一个一个地计数,再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分别读取不同位置的闪烁数,由此可以确定α粒子散射的统计分布。实验者要在暗室中长时间地观测和记录闪烁屏上的闪烁数,这样的工作既单调、又乏味,但是观测结果却比照相法精确得多,所以这种方法在早期核物理学中有重要地位。

1908年的时候,卢瑟福的助手盖革(1882—1945)用闪烁法观测α散射时,发现金箔的散射作用比铝箔强。卢瑟福建议盖革系统地考察不同物质的散射作用,以便在“这些物质的散射能力和遏止能力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并让学生马斯登协助工作。他们的α射线管长达4米,本来是希望使α射束尽量地窄,以便测出准确数据。然而,出乎意料地是闪锌屏上总出现不正常的闪光,有可能是经管壁反射所致。为此,卢瑟福建议他们试试让α粒子从金属表面上直接反射,没有想到,这一建议竟导致了盖革和马斯登得到α射线大角度散射的惊人结果。

当卢瑟福听说了这个结果以后,实在难以置信,因为这无法用J·J·汤姆生的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和散射理论解释。即使用汤姆生后来提出的多次散射理论,也只能定性地说明这一反常现象,因为多次散射的几率小到微不足道,与实验的结果相差得太远了。

对于这个问题,卢瑟福苦思了好几个星期,终于在1910年底,经过数学推算,证明“只有假设正电球的直径小于原子作用球的直径,α粒子穿越单个原子时,才有可能产生大角度散射。”

也就是说,只有假设原子中有一个直径很小的核,正电荷集中在核心内,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α粒子大角度散射。

这就是原于核的发现经过。

其实我们是可以想象的,科学家们进行实验时竟是这样的经年累月用肉眼盯着闪烁屏,通过重复而频繁的计数,长时间进行统计工作,那需要何等的耐心和毅力。更有甚者,守在闪烁屏前绝不许打瞌睡。眼睛要睁得大大的,丝毫不能分心,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这确非普通人能够忍受,所以必须经过严格训练。甚至到20世纪20年代,闪烁计数还是物理学家必须受到的基本训练呢!

1918年11月17日,卢瑟福在给玻尔的信中曾经这样写过:“我多希望这里有您一起讨论核碰撞的意义。我想,我已经得到了一些相当惊人的结果,我的老眼统计微弱的闪烁数真够困难。不过靠了凯依的帮助,在过去4年的业余时间里,我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

凯依是卢瑟福的年轻助手。值得一提的是,卢瑟福本人这时也还不老,他当时只有47岁,可是他的眼睛已经不适于观测闪烁屏了。即使这样,他每天还要把4小时的业余时间用于α射线的研究。

(四)勤奋的人生

卢瑟福的一生是非常勤奋的。如果去查他的论文集就可以算出,1899—1907年在蒙特利尔的一段时间,收集有70篇论文,其中25篇与他人合作;1907—1919年在曼彻斯特期间(包括战争年代)有72篇,其中32篇与他人合作。大量工作是他亲手做的。他在这期间还出版了三部专著。然而正如他的学生和亲密朋友、著名物理学家卡皮查在回忆卢瑟福的一生时说的:“一般读者只听说科学家做出成果的特殊工作,而不知道他们做了多么大量的工作。每一个接近卢瑟福的人都可以证明他做过多么多的工作。卢瑟福无休止地工作,总是在研究新的课题。他报告和发表的只是那些有积极意义的成果,这在他的整个工作中只占百分之几。其余的没有发表,甚至连他的学生也不知道。”

卢瑟福在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期间,每年总有二三十位研究人员在这个实验室工作,接受他的指导,这个实验室成了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研究中心。在他的带领下,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考克拉夫特和沃尔顿发明了静电加速器;布拉开特发明自动云室观测到了核反应;奥里法特发现氚;卡皮查在高电压技术、强磁场和低温等方面取得硕果。

卢瑟福早年的同学伊夫曾对卢瑟福开玩笑地说:“你真是骑在波峰上啊!”意思是指他有这样好的运气,在恰好的时机处于恰好的位置。卢瑟福则意味深长地答复他说:“不,波是我造出来的,难道不是吗?”

同类推荐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大部分构成,两部分内容各成系统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了解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
  • 世界经典怪诞神话故事

    世界经典怪诞神话故事

    本书为教学课外辅助读物。补充学生课外知识,选取一些中外经典名著供青少年课外阅读。本册选取世界经典神话故事作为经典主题。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解读生命化学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解读生命化学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中学文学读本(二)

    中学文学读本(二)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中学文学读本2》内容包括了丰富多彩的宋词,含义精深的宋元诗,盛极一时的宋元古文,异军突起的元曲,流派各异的明清诗文,日趋成熟的明清戏曲,集大成的明清小说七章。
  •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参加猜谜俱乐部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参加猜谜俱乐部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门推荐
  • 神迹之混沌劫

    神迹之混沌劫

    为了报仇,楚阳身死道消,为了报仇,楚阳再踏修真途,两世为人,只为同一个目标,一切的精彩尽在楚阳逆行天道。但,天道不可测,世事也难料,天道之下早有定论,如何走出天道才是最终目标。
  • 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

    这是一本记录当代农民生活,以及反映农耕文化的书。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耕时代,是以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农民靠天吃饭,如果遇上洪水,冲倒了房屋,毁了庄稼,对他们来说就是末顶之灾。但是在大祸当头之时,朴实的农民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这是一种富含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展现了柔韧坚毅的民族品格和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
  • 修真之征途

    修真之征途

    前世是中医的王拓意外穿越到天元大陆,这个修真的世界。本来下品灵根的他,通过前世的知识和惊人的悟性,不断的进步。在这修真的文明中,他见识了一位又一位的强者,领略一处又一处的文化,见识了一个又一个修真的文明。他要做的是不断的前进,不停的浏览大千世界的修真文明,走自己的修真征途。
  • 见五秒之后

    见五秒之后

    人有三六九等,世有三教九流。一天总有白天和黑夜。退伍回家后的莫一凡,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赶快找个媳妇。让好辛苦一辈子拉扯他长大的父亲,过上子孙满堂的晚年生活。可是,生命起源都是一次偶然,人生又岂能没有伤痛和意外。只是这伤痛来的如此突然,意外又来的如此莫名其妙。张九千,和莫一凡一个火车皮拉去,又一个火车皮拉回来的感情。和莫一凡一样退伍后,进入一家普通的国有企业。不一样的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之后,他成了莫一凡眼中的“妇女之友”。竹六道,莫一凡的同年同班战友。农村出身的他,退伍后,一直在南方打工。李三有,一次不成功的盗窃,让他落到了莫一凡和张九千的手里。从此,人生多了三个异姓的哥哥,却不知是福是祸。
  • 搜妖录

    搜妖录

    寻找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到底都有什么妖呢?一串串串成的妖的故事。
  • 赖上吸血鬼老公

    赖上吸血鬼老公

    他是拥有两个灵魂的暗夜君王、永生的主宰、嗜血的狂魔、优雅的绅士!他轮回千年,享受永生不死的孤寂,只为再次遇见她!他们在千年前相恋却因他的心魔她死于他的刀下,再次重生,他们注定纠缠不清,哪怕他是一直吸血鬼又如何?
  • 快穿之炮灰女配黑化记

    快穿之炮灰女配黑化记

    身为一个炮灰女配,洛梨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每天=逆袭+攻略,还有来自世界的深深恶意??洛梨表示有点方...#攻略人物【众多美男】等你解锁#还不快加个收藏?作者文笔略青涩,不喜请绕道!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断阴缘:我做米婆的那些日子

    断阴缘:我做米婆的那些日子

    你们以为米婆是神棍吗?现在我用我最真实的经历来告诉你们,米婆是真的存在。对鬼神要有敬畏之心。
  • 异世蓝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