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8500000022

第22章 皇帝骨软丞相奸(2)

1130年(建炎四年)十一月,原北宋御史中丞秦桧从金朝回到了南宋。秦桧在金军围攻开封城时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因此靖康之难中与徽、钦二宗一同被掳北去。但是到金朝后,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一改过去的主张,卖身投靠金人,成为挞扌赖的亲信,金兵南侵时,他为挞扌赖参谋军事。1130年(建炎四年)金兵北撤途中曾遭到南宋军民的沉重打击,他们感觉到一时难以灭掉南宋,于是就改变了对宋策略,决定以“和议佐攻战”,一方面立刘豫为大齐皇帝,让他统治河南、陕西,作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另一方面放秦桧回南宋,从南宋内部破坏抗金斗争,引诱宋高宗彻底投降。于是秦桧带着妻子王氏从涟水军(今江苏涟水)乘船航海到越州,然后到达都城临安(今杭州)。秦桧装模作样地对人说他杀掉了监视他的金兵夺船逃回来的。对于他的话很多人感到十分可疑,认为和他一起被俘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他一人能逃脱?况且从金朝到越州,水路将近三千余里,一路上难道就没有遇到金追兵,能安然无恙地回来?即使是金人有意让他逃命,也会将他妻子扣下做人质,以便控制他,怎么能让他们夫妻同归?因而怀疑他是金人派来的奸细。但是宋高宗却对秦桧编造的漏洞百出的谎言深信不疑,一些投降分子如范宗尹、李回等人也为他搪塞,怀疑他来路不正的人只好沉默。

秦桧一到朝廷就大唱求和论调,说什么要想天下太平无事,就应当南是南、北是北,各守其地。这种和谈论调正合苟且偷安、不敢挥师北伐的宋高宗的心意,马上得到他的赏识。高宗任命秦桧为右相兼枢密院使,并说什么秦桧忠诚朴实,他一回来,我高兴得睡不着。从此宋高宗和秦桧狼狈为奸,曲意向金人投降。

秦桧一掌权,马上采取投降措施。1132年(绍兴二年)五月他网罗南宋朝廷中的投降派官员设立修改局,修改南宋的政治、军事制度以适合降金的需要,并抛出所谓的耸动天下的决策,即“南人归南方,北人归北方”。不但要南宋放弃恢复中原的计划,而且要将已经避难江南的河北人、中原人全部赶回去交给伪齐和金朝。秦桧和谈的真面已充分暴露出来了,因而遭到朝野的共同抨击,就是宋高宗也觉得他太过分了,说道:“秦桧说南人归南方,北人归北方,我也是北方人,该回到哪里去呢?”于是罢免了他丞相职务,并表示永远不再录用。秦桧虽然被罢相,但宋高宗的投降路线却没有改变。

1133年(绍兴三年)至1136年(绍兴六年),金兵重点进攻川陕地区,同时让伪齐配合他们进攻中原。其间金、齐联军曾渡过淮河,宋高宗得知后又想重演建炎年间的旧戏,一走了之,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被迫留下。由于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金兵被迫撤退。1137年(绍兴七年)金朝内部发生了变化,主和派挞扌赖掌权,决定废除刘豫傀儡政权,将其统治下的河南、陕西地“赐还”给南宋,条件是南宋向其称臣纳贡。本不想抵抗的宋高宗得到消息后,马上响应,为了表示他的和谈诚意,立即起用罢职的秦桧为相,让他主持议和之事。1138年(绍兴八年)宋使王伦到金朝商议边界划分事宜,急于和议成功的宋高宗、秦桧嘱咐他只要议和成功不管怎样划分都可以。为了独揽大权,秦桧狡猾地对宋高宗说:“大臣们畏首畏尾,没有见识,他们没有参与决策军国大事的能力。陛下你如果诚心想议和的话,只要与我商量就可以了,不必让他们知道。”软弱无能的宋高宗欣然同意。但诡计多端的秦桧还担心高宗会中途变卦,要他再三考虑,直到宋高宗反复向他表示一意求和的决心,他才心满意足。1138年(绍兴八年)与秦桧意见不合的赵鼎被罢相,从此秦桧独揽朝中大权,大肆迫害抗金志士。赵鼎罢相后,主战的枢密副使王庶接连上书,反对议和,被秦桧罢官。枢密院编修官胡王全上书激烈反对求和,并说如果投降,他宁可赴东海而死,不愿在南宋小朝廷中苟且偷生。在当时他的言论影响很大,因而被秦桧贬官发配昭州(今广西平乐)。中书舍人吕本中、礼部侍郎张九成不赞成议和,秦桧让人暗示他们应委屈自己赞成和议,张九成断然回答道:“没有人自己言不由衷而能端正他人的行为。”秦桧知道后怀恨在心。

1138年(绍兴八年)十二月金使到宋朝,要求宋高宗跪拜接受金朝诏书。至此和谈的真相大白,南宋朝野一致反对这种屈辱的议和,张浚、韩世忠、岳飞连连上书表示反对。求和心切的宋高宗和秦桧竟不顾一切,甘心受辱。1139年(绍兴九年)正月由秦桧代高宗跪受金诏书,宋金达成和议。南宋代替伪齐成为金的附属国,向金称臣,每年贡银二十五瓦两,绢二十五万匹。这种以称臣纳贡换得的和议,本是件可耻之事,但宋高宗和秦桧却恬不知耻,大肆庆贺和议成功,给百官增官封爵,岳飞、吴玠拒不接受。

1140年(绍兴十年),金朝主和派挞扌赖失势,主战派兀术掌权,宋金战争又起。宋朝军队在刘锜、岳飞等将领的领导下,战果辉煌,特别是岳飞率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在郾城大败兀术,兀术支持不住,准备从开封撤走。然而就在宋军节节胜利之时,宋高宗和秦桧一伙认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和金人议和的资本了,能保住半壁江山,同时又担心大将在外久握兵权对他们的统治不利,于是决定与金人谈和,让岳飞班师,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岳飞悲愤叹息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于是边保护百姓南撤边退兵。众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拱手送给了金人。

班师后,秦桧又设计剥夺大将们的兵权,他让张浚、韩世忠、岳飞到临安,任命张、韩二人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同时加紧向金人求和。兀术写信给秦桧说:“你天天讲议和,为什么岳飞却在策划恢复河北,你哪有什么和谈诚意?一定要杀了岳飞,两国才能谈和!”秦桧也觉得岳飞不死,始终会妨碍他们求和。于是就设计陷害岳飞。不久将岳飞罢官,然后以谋反罪将他下狱。在狱中秦桧爪牙对岳飞进行严刑逼供,岳飞宁死不屈。在宋高宗的支持下,秦桧等人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仍将岳飞处死。韩世忠深为岳飞抱不平,曾就其谋反之事质问秦桧,秦桧狡猾地说:“岳飞与岳云、张宪谋反之事虽然没有真凭实据,但莫须有(即或许有)。”韩世忠听了之后愤怒地说:“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使天下人口服心服。”

岳飞被害后,宋金在1141年(绍兴十一年)签订了和约,史称“绍兴和议”。和约规定宋向金称臣,宋皇帝由金册封。两国以淮河中流、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宋割让唐(今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二州的一半给金朝。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高宗和秦桧用广大抗金志士的生命和鲜血及屈辱的条件换来了他们的暂时和平。

绍兴和议后,秦桧一直把持朝中大权,朝廷中的大臣多是他的党羽,坚持抗金的志士都被他排挤干净,直到临死前,还下令用拷打、逼供等残酷手段诬告张浚、胡铨等人谋反,企图置他们于死地,幸好他不久就死了,张浚等人才虎口逃生。

秦桧投降卖国,迫害忠良,制造了一件又一件冤案,是历史罪人,遭万世唾弃。南宋人民对他的卖国行径深感愤慨。1150年(绍兴二十二年)正月,一位名叫施全的小军官趁他上朝之机,对他行刺。刺杀未成功,施全被捕。秦桧问施全为什么要刺杀他,施全面无惧色,慷慨激昂地回答道:“全国民众与金人不共戴天,而你却想投靠他们,所以我要杀你。”受了这次惊吓后,秦桧神经紧张,每次外出十分小心,随身带着五十名武装卫士。施全刺杀秦桧虽然没有成功,却反映了南宋人民反对投降,坚决抗金的决心。

秦桧受了施全的惊吓后,不到五年就病死了。继任丞相职位的是他的爪牙万俟卨,任知枢密院事的是另一个爪牙汤思退,他们继续推行秦桧的卖国投降政策。

秦桧一死,宋高宗害怕金人多心,同时又担心南宋军民要求抗金,马上声称议和完全是他本人的主意,与秦桧无关。然而一纸和约从来就是靠不住的,绍兴和议签订不到二十年的工夫,金主完颜亮就公开撕毁和约,大举南侵。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分四路南下,完颜亮亲率主力向两淮地区进军,金人的铁蹄踏碎了宋高宗的和平美梦。宋朝由于岳飞等抗金志士被杀害,士气低落,加上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完颜亮的主力没遇到多少抵抗就渡过了淮河,到了涂县,马上就要兵临长江。消息传来,宋朝廷乱作一团,宋高宗又想重演故技,浮海避敌,遭到新任宰相陈康伯的坚决反对,他不得已留下,摆出亲征的姿态,对安定人心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抗金部署也进行了调整,任叶义问为督视江淮军马,虞允文为参谋军事。虞允文奉命到采石慰劳兵士,恰巧完颜亮企图从对岸渡江。他在主帅未到的情况下勇敢地承担了指挥任务,打退了金兵,取得采石大捷。不久完颜亮兵败被部下所杀,金兵撤退。

金兵撤退后,南宋王朝又面临着和战问题。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初,金朝使者将来宋,宋高宗说,继续称臣纳贡,他不认为是件可耻之事,主张再次投降求和。他任命主和派将领杨沂中为江淮荆襄路宣抚使,负责前方军务,不任用主战派首领张浚。但是此时的宋高宗的处境极为难堪。几十年来他是那么的信任投降分子秦桧,对他言听计从,共同迫害抗金志士,以割地纳贡的屈辱条件换得一纸和约。若是和平美梦能一直维持下去,也有个说法。没料到不到二十年的工夫,金人就毁约南侵,他无法向天下人交代。另外抗战派早就对秦桧和宋高宗的投降行径不满了,还在抗击完颜亮入侵时,就有人为岳飞鸣不平,他也不得不放松对岳飞家属的管制,起用遭秦桧迫害的张浚。现在抗战派打退了金兵的进攻,更加理直气壮地要求北伐,收复中原。这年三月金使到临安,陈康伯等不顾宋高宗继续投降的要求,强制金使以对等的态度对待南宋君臣。这在南宋建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主战派扬眉吐气,人心大快。抗金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宋高宗感到要继续向金人投降求和的话很难维持统治。但是他又害怕金人,不敢抗金。为了摆脱左右为难的困境,于1132年(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将皇位让给养子赵昚,自己做太上皇。赵昚就是宋孝宗。

宋高宗共做了三十六年皇帝,从且战且和到亲信秦桧一意求和,迫害抗金志士,最后被迫退位。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忍受耻辱苟且偷安,忘记君父之仇而亲近敌人”。这的确是他三十六年皇帝生涯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光复蜀汉

    三国之光复蜀汉

    刘小逗穿越到未来帮助刘备建立根基从而使历史发生过的刘备前半身无根基成为一个传说,就看刘小逗如何利用他的一本三国演义如何给刘备出谋划策赢取江山获得猛将
  • 是奸相还是能臣

    是奸相还是能臣

    本书坚持“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南宋历史上关于“战”与“和”孰是孰非的争论,自高宗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一直是以“战”为是,以“和”为非。
  • 新石器传说

    新石器传说

    远古石器时代,猿类进化出了许多不同的人种,他们有着不同的外貌、语言、风俗、特殊的本领。人类在互助、争斗之中不断进步发展,他们群居狩猎、采集种植。这些不同的种族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一系列纷争之后,逐渐完成了人种的统一、、、、、、、、
  • 穿越之玩转大唐

    穿越之玩转大唐

    见过在古代卖彩票的吗?见过在古代开火锅店的吗?他就是,带着两个披着天使皮囊的小恶魔,精彩的演绎着盛世唐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代公子

    绝代公子

    他不缺红颜知己,但他从不滥情。他没有盖世才学,却被世人敬仰。他风流却不下流,他就是——绝代公子!
热门推荐
  • 超能暴君

    超能暴君

    “既然回不去,何不在这个时代打出一片天下!”陈青锋遥望紫禁城,狠狠说道。
  • 拜托神仙:拐个帅男友

    拜托神仙:拐个帅男友

    沐筱灵在小时候无意中因为弟弟沐幽幻而成为了人间的守护者,又在17岁时遇到了三位性格迥异的超级大帅哥,而三位都是不好惹的主。但是,她可是神哎,怎么会怕啦!可是一向聪明的她居然给了黑暗之王哲木修壮大的机会,天啊,她到底在干什么……不过,谁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的!
  • 糖纸飞机

    糖纸飞机

    他曾对她说过,不需要吃糖,他也能让她感受到甜蜜的滋味。那时,她还小不懂他是什么意思,只知道糖甜甜的让人吃了很开心,长大了他们不顾父辈们的恩怨也要在一起了,因为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对方。她也明白了他小时候对她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了,就是让她爱上他就像吃糖一样甜蜜。开始在十年前一场灾难分开了他们。人物简介
  • 豪门深深:我和上司宅一起

    豪门深深:我和上司宅一起

    傲娇幼稚,小气又没风度。秦臻以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喜欢上这么一个男人,但后来——“杨子萧,我肚子痛。”“哪里,哪里痛?”男人立马殷勤周到,又是熬汤又是暖腹。“小杨子,我要喝水。”“是,娘娘。”水杯立马递到手中,服务优质顶级。秦臻嘴角微扬,很好。于是她终于明白,原来这男人并不是天生的傲娇,只是需要慢慢调教漠的新文已开,穿越《庶手就擒:王爷跪下唱征服》,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长公主的当代生活

    长公主的当代生活

    大楚朝权倾朝野的长公主殿下,一次在上林苑秋狩中遇刺。阴差阳错,长公主夏棠在死亡后灵魂并没有进入轮回,而是在长期佩戴的一枚云纹玉佩的帮助下,穿越千年,来到了当代声名扫地的大一女生夏棠的身体上。
  • 手风琴教学法

    手风琴教学法

    本书内容有手风琴音乐发展简史;中国手风琴专业教学现状;高等学校手风琴专业教学组织、管理;手风琴专业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手风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来手风琴专业发展趋势,等等。对本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作用。
  • 迷途小羔羊

    迷途小羔羊

    我是你眼中的小傻瓜,你是我心中的高智商学渣与学霸,最萌身高差为了一个人,奋斗不止,化茧成蝶清纯的青春,结局会是如何
  • 诺丁汉伯爵夫人

    诺丁汉伯爵夫人

    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一个面包能杀人,放血治百病的年代;这里,传说群鸦乱舞,幽堡林立;这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骑士与侠盗纵横;这里,吃饭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致富基本靠抢、媳妇儿基本靠赏……身为诺丁汉伯爵花五千金币买回来的新娘,如何生存、生活直至征服整片中世纪的异域大陆?!女主斩钉截铁的告诉你——她还没来得及想……
  • 惜与你往事

    惜与你往事

    我记得那一次,我们初见,你的白衣,清澈眼眸。我记得那一次,你轻拉我的手,认真的说“我爱你”记忆总是那么不饶人,某一天你就悄然离我而去。我们可能不会再相见,但也有可能,但我们都回不到过去了,那不是你不是我只是,爱永远不会变。
  • 从近海到远洋

    从近海到远洋

    本书为散文集,包含“从近海到远洋——港城的光阴故事”“从中年到老年——一个港城居民的光阴故事”“从历史到人心——港城前身的光阴故事”三部分。作者情绪饱满,文风纵横,高远旷达,对于海洋的描写尤其富有真情实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