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8500000030

第30章 张浚罢相北伐败(1)

宋室自南渡以来,妥协派苟和偷安于江南一隅,但仍不时有北伐中原的抗战志士,孝宗就是一位颇有作为,锐意恢复的皇帝。他任用著名的抗战派将领张浚为相,率军发动了南宋历史上的第一次北伐。

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南宋军队取得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大捷,予金军以沉重的打击,给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带来了恢复中原的一线希望。抗战派要求乘机恢复的呼声日益高涨,宋高宗推行投降路线的统治难以继续下去。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禅位给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住在德寿宫,太子即位,是为孝宗。孝宗原名赵玮,是宋太祖的第七世孙,秀王赵子偁的儿子,因为宋高宗唯一的儿子早夭,被选为太子,封为建王,改名赵昚。孝宗在做太子时,就竭力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议和。当时金帝完颜亮率军大举南侵,宋高宗下诏御驾亲征,旋即两淮失守,朝中大臣竭力主张撤退,孝宗愤慨异常,上书请求率军做前锋抗敌。即位后,励精图治,颇有恢复中原,报仇雪恨的雄心。六月即位,七月便写信召见抗战派将领张浚,说:“久闻张将军大名,当今朝廷只有依靠你了!”张浚从容答道:“做皇上,就以心为本,只要你心合天下的公理,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当时史浩建议修筑瓜州(今江苏扬州南)、采石的城防,以保长江。张浚说:“不守两淮而守长江,是向敌人示弱,不如巩固淮河上的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北)城防。”史浩大为不快,怀恨在心,后来当了宰相,凡是张浚所献计策,他都持异议反对。

张浚见孝宗有恢复之志,大力陈说议和的错误,劝他坚持进取。孝宗任命张浚为江淮东西两路宣抚使,加少傅,封魏国公。并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孝宗对抗战派的支持,使朝野上下为之一振。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张咸进士出身。张浚四岁时丧父,但品行端正,从不口吐狂言,凡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必成大器。张浚于徽宗政和年间中进士。宣和年间做成都士曹的时候,曾有一道士对他说:“十年之内,天下必定乱,你当出将入相,为国家建功立业。希望你要自己保重。”1129年(建炎三年)春,苗傅、刘正彦等在杭州发动兵变,杀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逼高宗传位于太子,史称“苗刘之变”。当时张浚为礼部侍郎留守吴门(今属浙江),他秘密联合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吕颐浩等举师勤王。张浚驻军秀州时,晚上一人独坐,警备很严,忽然见一人手握大刀站在烛下。他知道是刺客,不慌不忙地问道:“是不是苗傅、刘正彦派你来杀我?”那人说:“是。”张浚说:“既然是,就把我的人头拿去吧!”那人说:“我也是读过一点书的人,岂能为叛贼所用?更何况你如此忠肝义胆,又怎么忍心杀你!我是怕防备不严,让再来杀你的人有机可乘,特地赶来向你告警。”张浚问:“要不要金银、绸缎?”那人笑道:“杀了你,我还会担心没有金银、绸缎吗?”张浚又问:“愿意留下来保护我吗?”那人答道:“我有老母在河北,不能留下来。”问他的姓名却不回答,转身跳出窗外,跃上屋顶,瞬间去无踪影。张浚率领诸路大军击败苗、刘叛军,尽诛叛党。平叛后,论功行赏,张浚被任为知枢密院事。他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慷慨请命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到任后,出行关陕,调查民情,整顿吏治,招揽豪杰,整军备战。1130年(建炎四年)八月,出兵收复永兴军(今陕西西安)。金国急调金兀术由京西增援。九月,张浚集结刘锡、刘锜、吴玠、孙渥、赵哲统领的陕西五路大军,以刘锡为都统制,在富平(今属陕西)与金军展开决战,五路大军把金兀术重重包围,刘锜身率将士冲入敌陈,激战竟日,杀敌无数,但赵哲擅离所部,手下将士看见尘土飞扬,惊恐而逃,以致全局陷于被动,诸军大败。张浚斩赵哲,退回兴州(今陕西略阳)。张浚在关陕三年,知人善任,训练新兵,抗击金军,富平失利虽然失去了关陕,但却使四川得以保全,江淮赖以安宁。

1135年(绍兴五年),张浚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第二年,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大军准备北伐,刘豫见张浚部署北伐,便率大军南犯。张浚命诸军出击,一举粉碎了刘豫齐军的南侵。战后,张浚奏请罢免了刘光世兵权,以参谋兵部尚书吕祉代。又任王德为都统制,刘光世部将郦琼为副都统制。郦琼不服,又听到吕祉奏请罢除自己兵权,遂杀吕祉,率所部四万人投降刘豫,朝野震动。张浚因此引咎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兴国宫。

张浚罢相后,秦桧执掌大权。张浚因为上书反对议和而获罪秦桧,遂被排挤在外近二十年。张浚去国罢相,贤良志士莫不倾心仰慕他,武夫健将谈到他,无不哀伤长叹。张浚虽然为官在外,但时刻不忘恢复中原,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建议积极备战。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张浚出判建康府,事无大小,都亲自处理。第二年,高宗到建康劳将士,张浚出迎,卫兵见了他都主动行礼。高宗临走时对他说:“有你在此,我就无后顾之忧了。”张浚复出,赢得了朝野的广泛尊敬,反映了无可抵挡的主战潮流。

孝宗即位时,金国出现了混乱,金帝完颜亮在军中被杀,金世宗完颜乌禄即位。金世宗即位于乱世,首先必须巩固统治地位,因而对南宋采取了稳重的态度。他将黄淮间的军事经过一番部署后,用稳扎稳打的方法与南宋议和。由于金军不再发动大规模的南侵,南宋王朝就面临着是北伐收复失地,还是维持现状苟安江南的选择。面对这一抉择,南宋统治集团内形成了抗战派与妥协派的斗争。

孝宗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兴,张浚升任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两路军马,开府建康。孝宗还起用反对议和享有盛名的辛次膺、胡铨等人,朝中的秦桧党人都被驱逐。从此,抗战派在朝中占了绝对优势。1163年(隆兴元年)四月,孝宗再次召见张浚,询问恢复计划。张浚请孝宗立即下诏,进驻建康,御驾亲征,鼓舞将士北伐。当时史浩为尚书右仆射,孝宗征询他的意见,他说:“首先做好防御,是为上策,是战是和,在于金国而不在大宋。”孝宗顿时犹豫难决。于是再次询问张,张浚认为即使宋军不北伐金国,到了秋高马肥的时候,金军也一定南下侵犯,所以机不可失,应当机立断,先发制人。孝宗深以为然,便不经三省,直接派兵渡江出战。史浩知道后大怒说:“我身为宰相,出兵不与我商量,我还当什么宰相!”上书攻击张浚等人,请求辞去相位。孝宗锐意北伐,支持张浚出兵,罢免了史浩宰相之职。抗战派取得了胜利。

1163年(隆兴元年)五月,张浚派李显忠出濠州(今安徽凤阳)、邵宏渊出泗州,北渡淮水,分道出击,揭开了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动出击,北伐中原的序幕。

李显忠,字君锡,原名世辅,绥德军青涧(今陕西清涧)人,17岁随父李永奇从军。军南下进犯鄜延(今陕西境),有金军夜宿陶洞,李显忠悬索而下,杀敌17人,割下两个人头,牵走两匹战马,砍断其余马匹的脚。从此李显忠名声大振。金军攻陷延安(今陕西延安),李显忠被迫出任金国承宣使、知同州(今陕西大荔)。但李显忠时刻不忘回归大宋,赴任同州,立即派遣黄士成等人由四川转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向南宋朝廷报告南归的愿望。李显忠计擒金军元帅撤离喝南归,但追兵甚急,遂把撤离喝推下山崖,自己不得不带领仅有的26人远走西夏。后转道西夏,投奔四川吴玠 ,同时带回了骑兵,步兵4万多人。但是他的亲属200余人却被金军杀害。宋高宗因他忠义南归,亲自接见,赐名显忠,任命他为指挥使、承宣使。金兀术南下侵犯河南,李显忠率军大败金兀术,收复灵璧县(今安徽灵璧)。李显忠力主抗战,奏呈恢复中原之策,却被秦桧贬官,徙居台州(今浙江临海)。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金帝完颜亮南侵淮西。李显忠再次被起用,与虞允文部合兵,取得采石大捷。李显忠乘胜渡江,尽复淮西州郡。李显忠以战功被提升为淮西制置使、京畿等处招讨使,擢太尉、宁国军(今安徽宁国)节度使,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孝宗即位,李显忠建议出兵自宿州(今安徽宿县)、亳州(今安徽亳县),直攻汴京(今河南开封),由汴京以通关陕,进而收复河东。时逢孝宗与张浚商议北伐,遂命李显忠渡江督战。

李显忠一贯坚持抗战,自濠州出兵,斗志昂扬,五月初攻下灵璧县。邵宏渊围攻虹县(今安徽泗县),久攻不克。李显忠派灵璧降卒,招降虹县金军守将,收复虹县。邵宏渊耻功不己出,李显忠又斩他手下强夺降卒佩刀的士兵,由是二人不协。六月,李显忠、邵宏渊合兵一处,直指宿州,李显忠击败前来抵抗的金军,追击20多里,杀敌数千人。随即乘胜渡壕登城,不到一个时辰,攻下城门。在城中巷战,斩首数千,活捉80多人,收复了淮北重镇宿州。捷报传来,中原震动。孝宗亲自写信慰劳说:“最近前线捷报频传,朝野上下备受鼓舞,这是十多年来从未有过的胜利!”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西招讨使,邵宏渊为副使,邵宏渊建议把州库作为犒赏分发给士兵,李显忠不同意,把军队移到城外驻扎,只以现钱犒劳士兵,士兵都不高兴。李、邵两人更加不和,矛盾进一步加深。宿州大捷,对长期以来一意求和、节节败退的南宋而言,无疑是最为辉煌的光复胜利。

同类推荐
  • 大唐现代化

    大唐现代化

    被混混抢劫的李宽,得到了从混混身上掉落下来的一个龙纹玉佩。没想到玉佩不是玉佩一般的玉佩,而是带着能来回穿越和一定储存空间功能的玉佩。但是,你穿就穿吧,可你居然穿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穿到贞观年间也就算了,可居然悲催的代替了了已经被李二秘密弄死,宣布早甍,现在却还活着的楚王李宽,这让想借着穿越发财的李宽傻眼了,很害怕被李二发现后再次弄死,战战兢兢的过着低调逍遥的大唐生活,奈何作为猪脚,即使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结果还是被李二发现了,于是...李宽:“李二,楚王李宽已经死了,真的已经死了,咱不是李宽,不,咱是李宽,只是不是楚王李宽,咱是来为大唐现代化做贡献的李宽”
  • 百里之国

    百里之国

    国无须太大,百里足矣,克敌之力,四两足够。
  • 三国重生之俞涉

    三国重生之俞涉

    现代人俞涉穿越到三国时代,在三国时代征战天下,收名将,爱美女。最后成就帝王霸业。
  • 宅男的游戏大明

    宅男的游戏大明

    穿越了?这也没什么,反正现在穿越泛滥。穿越到大明朝?这同样没什么,明朝的穿越同胞们也是数不胜数了。问题是,薛奇穿越的这个大明朝有点古怪,似乎历史上明朝的牛人都挤到一块儿来了——刘瑾和魏忠贤同朝为宦,常遇春与戚继光同殿为官,唐伯虎与柳如是闲话诗文,郑和出海遇上了海盗王直。反正那叫一个乱!不过还有更离谱的,薛奇发现自己把游戏里的技能系统带来了,学任何技能只需要刷熟练度,只要肯下苦,他就能成为这牛人成群的大明里头最牛的一个!
  • 西陈

    西陈

    西陈虽国弱,而主强民盛,羌伊据东虎视眈眈,烟蒙面北而蠢蠢欲动……辛南生于西陈。命运像看不见的巨手,每每在关键的时刻拨动,让人不知不觉把路走偏。
热门推荐
  • 惊涛小竹

    惊涛小竹

    她的命格是“红颜祸水”,被父亲幽禁了十年,终在十五岁将她嫁了出去。他是异国的公子,却对她生了情愫。
  •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李开复创业心经:中国人可以复制的创业课

    本书以李开复多年的创业实践经验为依据,全面解读一个社会精英所必需的创业思想,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创业话题,对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均大有裨益。在《李开复创业心经》里,之所以讲了李开复的传奇人生,是因为他成功了。成功虽说不能复制,但是他的经验、方法、思想则是可以借鉴的,也必然是应该借鉴的。所以.我们有理由希望,《李开复创业心经》能帮助更多的创业者获得创业成功的秘诀。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 总裁老婆

    总裁老婆

    十一,一个让杀手界闻风丧胆,各国高层都心存忌惮的名字,或者说是代号。因为一个女人的死,让其心灰意冷,回归祖国,只想平静的过完下半生,然而,平静的生活却又因为另一个女人,掀起了滔天巨浪!!!血龙降世,天煞临尘,血海滔滔,炼狱天下!“如果,有一个人敢动你,我便杀一人,天下人敢动你,我便杀尽天下人!!!”
  • 游世传说

    游世传说

    他从未踏出过家乡,短短数日内遭受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变故……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寻找记忆碎片的征程,试图重新审判历史……他结识各类伙伴,却敌我难分……王国覆灭与复兴的轮回,世界权力与主宰的更迭。一切尽从他开始……命运遥召着他,号角已经吹响,神秘力量牵引着。他不得不踏上这游世之旅,去解开那未知之谜。
  • 千人故事

    千人故事

    你天生就是一个故事,既没人替你讲述,我便行个打字之劳。
  • 相距十步

    相距十步

    梁汐没有想到,能在B市与朝思暮想的那个人重逢,然而十二年的空白,仿佛无法跨越的鸿沟。再次相遇,是上天给自己的一次机会,还是仍然遥遥相望?曾经错过的十步距离,看似近在咫尺,却实际已相隔银汉星河。而幸福,是否在不远处等待?
  • 猫恋之为爱变身

    猫恋之为爱变身

    嘭的一声,那个原本高高挂在天上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四方的紫色水晶,那个原本替代太阳的存在,在一声巨响,爆炸开来,紫色的水晶残片朝着四周爆射出来,然后无力地像是雨滴一样,带着耀眼的紫色光芒朝四周散落。“不!魅儿!”头脑一片空白的他,朝那个淡紫色的身影看去。就如他心中所想,那紫色的身影在虚空中一晃,像一片枯叶一样,朝地面落下去。他朝那道身影略过去,眼中有着无数晶莹跟那些水晶残片坠落地面。巫,是一种能同时和神魔通灵的道,圣洁的巫女的存在便是维持这些道的平衡,魅儿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你要好好保护她的水晶,那可水晶是她的本命源,水晶在她就在,水晶没了,她就会灰飞烟灭,永远消失。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保护……
  • 007系统

    007系统

    男主女主相爱相杀,最终都能在一起。但是为什么,为什么非要牺牲女配的性命才能成全你们啊!不公平,不公平!来,让我们一起玩转这场华丽的女配逆袭战吧!
  • 孤独地城市

    孤独地城市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平凡或者很不凡,追求幻想中高唱凯歌的胜利或者妄自菲薄了此一生,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珍贵的财富,过好自己的真真实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