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4400000047

第47章 网络文学评论(三)(2)

此外,新媒介的某些特殊形式也给了传统儿童文学创作以启示。对于纸质的儿童文学创作来说,它始终要受限于文字和叙事在纸页上和纸页间的排列秩序。例如,传统的叙事文学作品总是只有一个确定的情节过程,包括结局。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部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开始尝试创作情节和结局具有多种可能的不确定性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有作家尝试创作的“少年自我历险小说”和“魔方童话”,就是一种具有类似电脑和网络的“超链接”功能特征的文体。它打破了叙事作品传统的情节链,让一个文本承载起多重情节可能,拥有了多样的结局,不同的结局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能够引发读者的比较和思考。

二、新媒介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

北京时间2007年7月21日零时,世界各地的无数“哈迷”守候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门口,等待着“哈利·波特”系列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市销售的开始。21日当天,仅美国在24小时里就售出了830万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平均每小时售出30万册、每秒钟售出5000余册。这一巨额的快速销售在整个美国出版史上都是空前的。这时候谁还想得到,1997年,当罗琳写出“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起印数只有5000册,并且连续两年都只是“卖得一般的儿童读物”。

尽管“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是导致该系列童书畅销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原因,但不能否认,在“哈利·波特”系列图书走向畅销神话的过程中,五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以及相关的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哈利·波特”系列的传播史,让人们看到了儿童文学能够带给视像媒介的巨大利益,也看到了儿童文学作品借助电影所能够获得的巨大的影响力。且不论这种影响中包含了多少商业性的成分,至少它把儿童文学阅读的日渐消散的魅力,重新汇聚入了当下的童年生活中。其后的“魔戒”、“纳尼亚”等系列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这则有关儿童文学与新媒介的当代神话。与此同时,其它许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在借新媒介的力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比如迪斯尼动画《宝葫芦的秘密》。

对此,儿童文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是,媒介转换后的儿童文学还能保留它原来的文学性吗?

对于以不同媒介呈现的同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媒介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并不只是作品信息传送途径的改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信息内容本身的改变。电影、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印刷媒介的传播方式,通过这些新媒介所呈现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往往更强调视觉上的效果,而且视像媒介和电子媒介本身的叙事方式,也有别于纸质媒介。这使得关于儿童文学由纸质媒介向新媒介转换的讨论常常陷入两难:一方面,新媒介的确有助于加强儿童文学的生命力,扩大文字作品的影响面,使之得以在视像世界里重新找回在阅读世界中丢失的那部分儿童受众;但另一方面,媒介转换所带来的信息损耗和扭曲,又使这种转换的可信度遭到了怀疑。或许,这就是当代儿童文学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某种宿命。

不过从电子和网络媒介的角度看,儿童文学作品同样可以不改变文字形态而进入新媒介。它既可以被制作成光碟或电子书,也可以直接输入电脑或传上网页。这样,儿童文学作品所失去的仅仅是纸质的媒介形态,其文字构成并未发生变化。有调查显示,与持续走低的纸质媒介阅读率相比,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既然儿童对于纸质阅读的兴趣在普遍下降,对于电子环境的适应力和喜好则在不断加强,那么把儿童文学作品转换成电子形态(比如电子书)再提供给儿童,是否会重新唤回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进而成为一种迂回地挽救日渐式微的儿童阅读的方式呢?目前,已有不少儿童文学研究者关注到了电子童书的功能。另外,通过利用电子媒介的“超链接”功能,儿童文学作品也能够突破纸质媒介的束缚,获得故事叙述上的解放。

三、新媒介加强了儿童参与儿童文学创作与接受的主动性波兹曼写作《童年的消逝》一书时,儿童和青少年所接触的新媒介的主要构成还是电视。从许多方面看,电视都倾向于使其接受者养成被动、孤立、缺乏思考能力的习惯。但随着电视时代向网络时代的迈进,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强大的互动功能,既激发着使用者积极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也在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手机和网络使个体的生活世界具有了无限的扩散可能,也促使使用者投身到这种关系的拓展中。对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和接受来说,这类具有强烈交互特征的新媒介能够使原本处于被动位置的儿童积极参与到作品的阅读乃至亲身创作行为中。

我们知道,传统的文学创作、发表受到写作要求、报刊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具有小众和精英的性质。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写作空间的出现,改写了这种传统的写作观念。孩子们可以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各种见解与感想,也可以上传各类文学练笔,其中包括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对儿童文学的创作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儿童文学创作中,写作者(成人)与接受者(儿童)之间存在着身份上的隔离,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儿童文学有别于其它文学门类的许多基本特征。儿童作者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现象是对于上述儿童文学创作格局的一个有意义的补充。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参与很难改变儿童文学作家群的总体面貌,但这一现象本身却能够为儿童文学界提供启示。通过考察成人作者与儿童作者的儿童文学创作差别,我们对于儿童文学的文体和审美特征,或许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近十年来较受关注的少年和青少年写作现象,也与新媒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网络既是未成年写作者得以自由地展示其创作尝试的重要园地,也以其开放、互动、尊重个性的特点,进一步激发了儿童、少年和青少年写作者的积极性。尽管他们的作品并非完全是儿童文学的意义上的,但这一群体的参与,仍然给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新的话题。

与此同时,发表在博客、网页上的那部分代表儿童意愿、情感和想法的文字,尽管不属于儿童文学创作,却能够为儿童文学作家提供真实、鲜活、当下的儿童生活与儿童思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它们会间接地影响成人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尤其重要的是,博客如同一个虚拟的卧室,它为儿童和童年文化提供了一个与成人文化的监督和压制力量相“协商”和“抵抗”的空间。(参见安吉拉·麦克罗宾、珍妮·盖博《女童与亚文化》)“童年”和“童年文化”的概念是在与相应的“成年”和“成年文化”的分离、对立中逐渐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儿童个体和群体也受到来自成人社会的种种压抑,这使得“儿童”和“童年”意象本身具有了某种反抗的哲学意涵。浪漫主义传统以降,童年所具有的这种哲学意味就常常被用来揭示、批判成人和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对于儿童文学创作来说,理解这种与童年文化有关的压抑和反抗,并在作品中努力表现童年哲学和童年命运的这一况味,能够增加儿童文学作品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厚度。

此外,数字新媒介也加强了儿童读者在儿童文学作品接受中的主动性。这一主动性同时表现为对于儿童文学文本的主动选择和主动评论。儿童读者可以通过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的作品讯息甚至作品文本,继而选择是否进行阅读;读完一部作品后,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或者和作者进行对话交流。近年来,很多儿童文学作家都在个人的网站或博客上开辟了与儿童读者进行即时或留言交流的空间,许多小读者在这里表达他们真实的阅读感受,并就作品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等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些直接来自儿童的阅读反应,为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有时还会影响到一部连载作品的情节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新媒介使作为接受者的儿童得以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介入到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阅读兴趣的发展和阅读能动性的提高。

四、客观对待新媒介与童年的关系

美国科普作家斯蒂文·约翰逊在出版于2005年的《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一书中,以若干电影和电视文本为例,指出今天的视像媒介正在发展出日益精细复杂的叙事能力,也不排斥艺术上的先锋试验。论述中,他举到一个有趣的设想:假设电子游戏先于印刷媒介诞生和流行,那么今天的人们或许同样会挑出纸质文本的诸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约翰逊并不排斥传统的印刷媒介;他只是希望人们明白,“与高雅艺术相比,大众文化在审美和智慧的丰富方面并不显得有多逊色”。

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用约翰逊的推论来看待新媒介与儿童文学的关系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所听到的来自教育界和儿童文学研究界的声音,大多对新媒介采取否定或者至少不予肯定的姿态。尽管在今天,整个社会都已经处于新媒介的渗透之下,但是,一涉及到儿童和童年的问题,我们的观念就会变得特别保守。而事实是,新媒介在当代儿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儿童媒介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从积极而非消极方面从事儿童与媒介的关系研究。对于儿童文学界来说,也有必要首先公允地认识、理解新媒介带来的弊与利,继而探讨新媒介与儿童文学的关系、新媒介与纸质阅读的关系,尽可能导向一个互惠的良性格局。

“男婴笔会”及其他

高洪波

十年前的一天,一群人、一群男人非常偶然地聚集在一起,他们起初是无意识地完成一项任务,为《婴儿画报》撰稿,写些温馨童话、睡前故事、小诗或者优美精短的小散文。

十年过去了。

为《婴儿画报》最初撰稿的男作家们(自然也包括笔者)不知不觉写了十年。他们从最初的无意识到自觉;从应付性的临时心态转变为充满责任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从《婴儿画报》写到《幼儿画报》,使这本刊物最终成为发行150万的全国优秀期刊,成为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们喜闻乐见的良师益友。

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磨一剑。十年……真的不算短,人生也不过由有数的几个十年连接而成,回顾十年来为幼儿写作的过程,突然发现内心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把自己的文学观及写作风格转化成文艺作品,让孩子们从幼小阶段便接受文学作品的美好熏陶,打下灵魂的底色,这本身就是一个作家最大的快慰。

“男婴笔会”是我的命名,大致的人数有近十位,十年前参与过笔会的,记忆中有金波、冰波、白冰、刘丙钧、张洪波、北董、武玉桂、加上我和组织者葛冰,此外还有画家吴带生、编辑聂冰。中间一两次偶有女作家介入,譬如新世纪初杨红樱就参加过一次,可惜往往惊鸿一现便不再出席,所以“男婴笔会”的戏剧性命名基本准确。

但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能忽略,即《幼儿画报》主编张晓楠女士,如果没有她的组织、策划和极大的投入,《幼儿画报》绝对不是今天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晓楠主编是“男婴笔会”的组织者,她对核心的五位作家(金波、葛冰、白冰、刘丙钧和笔者)寄予极大的信任,给予创作巨大的自由,同时将自己的创意无私地提供给大家,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加上她对出版发行工作所作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幼儿画报》打造成低幼刊物的一个品牌,每次活动的倡议及细节设计,无一不体现出一个优秀出版工作者的创新理念。

文学史上以一本刊物为依托的文学流派屡见不鲜,形成一个流派有诸多要素:作家、相似的主张、相近的风格,再就是作品,“男婴笔会”似乎具备了上述要素。我不对“男婴笔会”成员逐一进行分析,我只强调一点:这是一批相当成熟的作家,对艺术的审美及认知早已定型;这是一批善于写作各种文体的作家,大多具备诗人的素质;这是一批屡获各种奖项的作家,对儿童文学创作驾轻就熟……且慢,说到“驾轻就熟”四个字,我本人除外,因为对低幼文学的创作,我经历了一个反复学习、反复磨练、反复修改的过程。

我曾感叹过:为“小不点儿”写作,真难!换言之,“浅语写作”,不易。为什么“真难”和“不易”?因为接受者年龄、知识、阅历的诸多局限,“弯下腰”和“蹲下来”的对话姿势,都显得太过外在。

你不能委曲求全,又不能强加于人(儿童),太深了孩子不懂,太浅了又直白无味,个中滋味,惟实践后方知。

好在我一直强调“三心”,即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诗心与爱心,帮助我走过了十年低幼文学创作路:童心是情趣的发现,诗心是品位的提升,爱心是责任感和从事这项事业的基础。在这期间,我们共同创造了一系列让孩子无比快乐的艺术典型,如火帽子小公鸡、红袋鼠和跳跳蛙,如大耳朵聪聪和小女孩咪咪,如板凳狗,此外还有呼噜猪、草莓兔、叮当狗,加上乐乐和悠悠,不不兔、小雅和小培直到“宝宝学成语”中的若干趣味横生的人物。我们快乐地写作,因为孩子们需要这种快乐;我们争论、补充和相互修改,力求让每一篇作品达到更高的标准;我们营造一种“男婴笔会”的特殊氛围,在这个集体里,艺术民主是前提,无私奉献是首选,相互信任是基础,和谐相处是天性。

友谊和事业就这样合作着走过十年。

都说文坛是名利场,但所有的文人都知道,世界上有比名和利更重要的东西。否则,刚烈的鲁迅就不会写下这样一个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相信,当温和的瞿秋白读到这条幅时,内心的感慨注定是异常丰富的。

十年过去了。未来的日子很长,“男婴笔会”能否再持续十年,我不敢断言。但我相信,凡研究近十年幼儿文学现状的人,“男婴笔会”应是一个有意味的范例,立体而丰富的标本。

同类推荐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全集3)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兮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天书悟语——涉世妙学

    天书悟语——涉世妙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操存要有真宰应用要有圆机,为人不可轻喜怒于物不可重爱憎,玩世须防影射虫欺人恐有照胆镜。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中华国学经典(梦溪笔谈)

    中华国学经典(梦溪笔谈)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感觉目光——当代学生阅读经典

    感觉目光——当代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共分为九部分,收录了100余篇散文,包括《流浪也是一种生活》、《青春是心情》、《我是一株开花的树》、《闪光的友谊》等。
热门推荐
  • 玄机珠

    玄机珠

    一个调皮少年偶然遇见少妇被人以一块豆腐击杀而死,呼救作证之下反被冤入狱,狱中得遇奇人传授武功,却又遇见鬼魂攻击,从此人生中波涛迭起,风云奇诡。狱中以一泡童子尿逃过一劫,忽而为男,忽而为女,生活变得奇妙多变,生活中也变得恐怖重重!
  • 花期如风:同是异陆穿越人

    花期如风:同是异陆穿越人

    虐心版:一朝穿越,被刺杀的她成为了公主,刺杀的他成为了异国王爷。江湖相遇,真情倾心,却不知日后前世的背叛与今世的纠缠寒了谁的心。五国大战,身份各异,他们如何自处?甜宠版:一次宴会,他认识了她,她的毒舌反引起他的兴趣。同为穿越者,异陆相逢,他果断扑倒她:“其实,前世我就想吃了。”
  • QQ三国之仗剑异界

    QQ三国之仗剑异界

    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无敌的故事。辰心都不知道害怕是什么。十星魔兽,一拳撂倒;求败的剑神,一脚扑街;隐世的法神,一下瞪败……王国的公主,教廷的圣女,隐世的女神……前仆后继的跟着自己,辰心表示鸭梨山大……不小心打败了世界第一强者,莫名其妙的成了世界的传说,辰心不知所以,这个世界的生命好弱。
  • 撒旦总裁的猎爱游戏

    撒旦总裁的猎爱游戏

    当当当——昭示着幸福的婚礼进行曲响起,布置得美仑美奂的殿堂中,一对俊男美女缓缓走上了用玫瑰花瓣铺成的红地毯。
  • 笔下入梦

    笔下入梦

    希望每位读者在我笔下文章渐入自己心中的梦笔锋如枪扫八荒、文中若梦觅知音甲现残阳曳寒光、血染长枪铸英魂作者:翘掉眼泪(剑走偏锋无人问,梅花扑香苦寒来.....新书首发,新老看客请多多支持!书友群476575582,欢迎各位读书人!)
  • 仙怒惊天

    仙怒惊天

    人海一粒,众生之一,何为人生,何为命运,此生既已降临,何须理会天地之意?天地一怒,成人间大灾,我若一怒,可否惊天?欢迎大家与妄想一起看李寒的惊天之战!
  • 红颜祸,将军皇上选哪个?

    红颜祸,将军皇上选哪个?

    他是备受冷遇的皇长子,生长在勾心斗角的深宫内院。偶尔的机遇遇见了小小的她,因她的一句话便顽强地挣扎生存下来,只为献礼予她万里江山。他是家境贫寒却胸怀抱负的上进书生,为了前程进京赶考,却似乎是因为她的牵扯而深陷万劫不复的泥淖,无辜的他,究竟能不能换来自己的好结局?他是英俊潇洒的少年将军,豪情万丈意气风发。明明是英武男儿心系柔情少女,为何他又会抛下他从此消失,渺无音讯?这事情的真相,又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他是文采卓绝的江南才子,也是她的知心挚友。徘徊于烟花陌巷之中,爱笑爱饮。在她最危难是时机却是他伸出了援手……
  • 异界之犽月流空

    异界之犽月流空

    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死胖子!我的名字叫犽,是个穿越者!
  • 凰倾天下之唯尊天下

    凰倾天下之唯尊天下

    穿越,什么都不会的她居然是下任杀手之王!为了配得上这个身份,她选择隐忍,堕入黑暗潜心习武……这些个美男啥情况?放开本尊!来一个我踹一个!恩,这最后一个留下吧……
  • 我就是她的唯一

    我就是她的唯一

    末日突如其来的降临,人们该要怎样面对接下来残酷的事实,一个可怜之人带着自己变成丧尸的妻子踏上征程,只为让她疾病痊愈,因为,我就是她的唯一,她也是我的唯一......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我们唯一不能抛弃的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