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7000000033

第33章 传略篇(8)

这里,我想讲讲在主持处里工作时,有时还得揽人之过,当然也是自已之过,工作没有做好,就得主动检讨。这是做一个小领导的应有责任。有一次,省政府在开一个全省的会。主要领导下午要做报告,上午在看稿时,发现送审稿中漏了一页,在会上把我找去,我真是捏了一把汗,怎能出这个事呢,立即打电话,要处里快补上急送来。时间过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见人送来,几次电话催,都是说送出来了,但就是不见补来的稿。当时,我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淋淋。领导看了我急得那个样子,相反安慰我,叫我不要急。他越是这样说,我心里更不是滋味。直到吃中饭了,才把补的稿子送来。我接到稿子,问了一句:怎么搞的?那位同志说:上了车,驾驶员说要到医院,这样就把事误了。他们说得很轻漂,却不知我被领导刮了“鼻子”,这滋味难受呀。看看,这些人就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次总算没有误大事,但作为我来说,很内疚,也是失职,为这件事,我多次在会议上检讨并接受教训,制订制度,堵塞漏洞。领导虽没处分,再批评,但自己心里话有数,这是工作没有做好,要引以为戒。

上面都是说的苦,也可说是倒了一通“苦水”。那苦中有没有乐呢?也是有乐的。我的体会所谓乐,就是我们的劳动成果被人承认了,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最乐的。正如一个农民秋后看到自己丰收的实果,一个工人看到亲手生产的现代化产品,一个建筑师看到自己描绘的蓝图拔地而起,这时是多么的高兴,多么的兴奋,是多么的乐!我们搞文字的人也是一样,见到自己写的文稿领导通过了,转发或者报纸上刊用了,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就高兴了,这时是我们最乐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成就感,自豪感,就是我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这是苦后的喜悦,是丰收的喜悦。在省政府工作时,我曾为一位主要领导写了好多年来的文稿,也可说是苦了好多年,从没有亲自听到他的当面表扬。但在他调任省委书记,到各办公室告别时,他拉着我的手说:“你为我写了不少好的文章,谢谢你!”话虽不长,但这是对我工作的充分肯定,这说明我的苦没有白费,这是苦后的乐。

另一种乐,就是得到组织政治上的信任。我们这些人既无政治背景,又无什么社会关系,能在这样大的高级机关工作,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因此,我们这样的人是很守本分的,勤勤恳恳地诚实劳动。这一点,我们是很知足的。过去,我们想都没有想过,组织能把我们按在这样的一个重要位置上。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得到组织的信任,是最大的乐,这完全是出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有人说:你们这些人苦是苦一点,但你们的政治待遇高,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你们能看到。有这样的情况,但这不是政治待遇高不高的问题,而是工作需要。因为你不了解领导意图,就写不出符合领导要求的文稿。

学做“泥瓦匠”

在机关搞文字,按说是“写稿匠”,怎么又要学“泥瓦匠”?许多人不理解,但如果我们在机关时间长了,也就能慢慢理解了。

世界万物都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类也同样在矛盾中发展,在矛盾中前进。有矛盾是正常现象,没有矛盾,倒反不正常了。人与人之间,由于各人的人生阅历、文化程度、政治修养、思想方法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不过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总体上说,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大量的是思想认识不同的矛盾。过去在基层,看到一些单位领导斑子闹矛盾,不团结,心想在大机关,高级干部身上不会有这样的事。到了省政府后,这样的想法慢慢打消了。我们接触到的许多人和事,使我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领导人之间也是如此。领导同志政治理论水平高,但他们也是人,他们之间同样有矛盾。这在我的认识上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革”期间的错误路线,确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一时间,全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建设热潮。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从另一方面说,当时的财力、物力,要全面“出击”,大干快上,也不可能。1980年国庆后,中央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召开会议提出要进行经济调整,压缩若干新上项目,保一些重点项目。对这一方针政策如何正确理解、认真落实,从领导到群众都有一个思想转弯的问题。当年,我刚到省政府不久,对全省情况也不了解,也没有我们的发言权,只是听着人说,叫干什么就做什么。在省里贯彻时,当时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对上、还是下看法不一。具体说就是当时要写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写。比如讲速度,一个说下年度国民经济增长为“保五争六奔七”,一个说只能“保三争四”。这个速度之争,在当时政治气候下,有人把它上升到政治路线上来,成了“路线”之争。闹得全省上下,风风雨雨。本来意见不统一,有争论,可以交流,但他们却又“背靠背”。当然,后来这位书记在政治上出事了,但在当年这样的一些事,谁是谁非,也难以判断,只能让历史来判断了。

按常规,《政府工作报告》的“口径”,应以省委的工作思路为准。经过分工,我和其他同志按这一思路起草了一个初稿,领导看了不合“路子”,丢在一边。再由一位办公厅副主任和一位处长,两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写出了另一个稿子。当时,我们分析,也许主要领导可能面授机宜,当面交办的事不便于对大家讲,我们也不便于问,只得在旁当观众看“戏”,到底写出什么样的稿子来。他们苦战了好长时间写好的稿子,送到省委去后,又是对不上“口”。书记看后,在几个地方打了一个又一个大问号。在批“骑在马上赶马走”边上,打了一个问号:指谁?在讲“乡镇企业无计划与大企业争原材料”、“挖社会主义墙脚”边上再打上一个大问号。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一连打了好多个问号(?)。明眼人一看,这个稿子又难出笼了。后来,不得不又把稿子重回到原来的“路”上来,在这基础上再写改。讲这么长的话,我是说上面的这些矛盾,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就很难办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不仅是简单的写稿,而是思想政治认识问题了。我们不仅会写稿,这时还应学会处理矛盾,学会做“泥瓦匠”,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矛盾的协调能力。有时这样的本领十分重要。

当年,在省政府机关,有一位常务副秘书长,人们都戏称他是“八级泥瓦匠”。因为许多别人处理不了的事,经他这把“泥刷子”刷过来刷过去,原来的“裂缝”刷平了。因此,机关里好多事,都请他去摆平。处理矛盾是一门学门,也是一门艺术,这种本领,不是一天、两天能学到的,是要长期实践才能学到手。这位领导是我的很好的老师,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好的经验。当然,当“泥瓦匠”也不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要有灵活性,要有耐心,要会磨功,不怕烦。还要有修养,能忍受点冤屈。有时候还得当和事佬,装一点糊涂。有时还得当个出气筒,让人出出气。

我就曾亲身遇到这样一件事。省里要开一个全面部署工作的会议,我们准备了一个主报告。一位主持农业的副省长看后,很快打来一个电话,令我马上到他办公室去。我只得奉命前往。见到我后,一古脑儿把我批了一通:你们就是不重视农业。江苏这么大的一个农业大省,在这个报告里就讲这么一点?分量太轻了!又问:这个稿是谁这样定的?当时,我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没有正面回答是谁,也不便于回答。我心里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我这个小小的处长,够不上他骂,也用不着他发这么大的脾气,只是给他出出气罢了。就是这样的窝囊气,我也得受。我拿着笔记本心平气和地说:您有什么意见请讲,记下来再去认真改。接下去他讲了自己的意见。这样一件事,本来领导人之间可以当面说下就行,就是不肯思想见面,当面不说,硬要转个大圈子。

对这件事,从我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错,也只得受人之命。后来,我把这位副省长意见补进讲稿上了。这时,我又不能把这个领导发火的真情告诉主要领导,引起领导人之间的矛盾,但又要把他要改的意见说出来。我只是说:某领导看后提了一些意见,我们按他的意见补充了。主要领导看后,很干脆地说:

行,就这样!这本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就这样人为地把它复杂化了。从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感到,我们这些当秘书的人,实在难当,要有较高的修养。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处理领导之间的矛盾时,一定要“熄火”,当“消防员”,千万不能“添油加醋”,更不能“火上加油”。嘴一定要紧,不能两头讨好,人为地制造、加深领导之间的矛盾。这是一门艺术。如果不这样做,就有挑拔之嫌了,严格说是一个政治素质问题了。

跟党不跟人

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为唯亲。强调干部提拔要坚持德、智、体,要搞五湖四海,反对搞小圈子,反对拉山头,等等。

这些原则,执行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总体上说是在执行的,有的地方和单位做得好一些,但也有的地方和单位做得不那么好,甚至很不好;有的一个时候做得好,有的另一个时候又做得不好,也可能很不好。我认为这就是现状。尤其是进入商品经济时期,“商品化”渗入到多个领域,在干部任用上也沾染了,卖官买官,在一些地方也屡见不鲜。现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过去应当是更为突出了。以前,我们看到一些揭露封建社会内卖官买官的宫庭腐败讽刺小说,而现在新社会里许多地方和单位也同样存在,这是不能理解,也可以理解,因为新社会里也还有旧社会的“毒瘤”,在一些地方或一个时期内,都可能有滋生“毒瘤”的土壤,即是清除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会产生,这就是要深化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的关键所在。据报纸披露,安徽省淮北地区有十多个县委书记因卖官而下马。其中,有一个县委书记一人就卖官110多个,涉及金额150多万元。他们把党的干部任用当作交易,这些人特别是想当官的人,不是跟党,而是跟人,跟的是以权谋利,贪脏枉法的人,结果是挖出一个人,带出一大窝,还不令人深思!

按理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无疑都是跟着党走,不存在跟党还是跟人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个跟党还是跟人的问题。从道理上讲,跟党和跟人是一致的。因为党是抽象的,而人是很具体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跟党与跟人是一致的。但有一个重要条件,这个人必须正确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人没有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是他以共产党的名义,以我划线,任人唯亲,提拔一些不该提拔的人,这些人“拉虎皮”作大旗,干了许多坏事。这样的领导人有的喜欢阿谀奉承,有的被金钱美女迷住心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自觉还是不自觉,客观上都为一些坏人开了绿灯。这样的人,就不是党的代表者了。这些心怵不正的人,尽管是少数,但情节恶劣,影响很坏,往往是“一粒老鼠屎,弄坏一锅酱”,把党的威望全弄坏了。对这样的领导人,我们能跟吗?不能!

也有这样的人,他虽然没有干什么坏事,但专门拍马、献殷勤,给领导一点小恩小惠;或者各有所取,相互利用,得到了一些领导的宠爱,从而青云直上。在这里,我们不是看不得别人升官。别人升官,我们理应祝贺,问题是有的人的升官是不该升的,民心不服。从这些人身上,给人们一个“导向”,是要想“升官”,就得拍马,就得送礼,就得花钱买。这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我这个人就是不信这一套。我信的是,跟党而不跟人。不能盲目跟人,不能有野心。我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是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是为党而不是为人而奋斗。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有人说:你干了几十年,现在还是一个七品芝麻官。有人还掰着指头说:某某提了,只有你一个还在原地转。有人说:你亏吃大了。我不是这样看。其实,我现在这样已经很满足了。我出来参加工作时,从没想当什么官,能有个事做做,就行了。现在看来,我工作几十年,有两大“毛病”,其实不是“毛病”,是在党的培养下养成的素质:一是不会给领导送礼,讨好、拍马屁;二是只埋头干事,不抬头跟人。事实也是这样,至今还没有给顶头上司送礼,我不会送,也不想送,直至离休,也没有“靠”上一个大领导。这就是我吃“亏”的原因吧!我有时也明知道这个“毛病”,但我这个人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如果这样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直到现在,我还不悔。有个老乡从外单位调到省政府,春节时到我家来,打听某秘书长、某主任住在哪里?我说:很抱歉,不知道。后这位老兄巴结了多个领导,“靠”上去了,很快成为“红人”,连升几级。结果呢,后台倒了,经济上出事了,法院判了他十七年徒刑。人还是守本份好,历史的经验我们要记取。

我这个人是很能自我“定位”的。我是个强劳动力,是机关干活的,还能写点稿子。但我对当官这些事都看得很淡,我们本来就不是当官的人。提还是不提,这都是领导上的事。我虽不是什么官,但我的腰板还是硬,决不会为了斗米而折腰。离休年龄到了,军人是“解甲归田”,而我无田可归,只好“搁笔返家”,做一个普通人。这也好,自己是一个小干部,上与下落差不大,也没有什么大的思想压力,人很自在,肩膀上没有包袱,也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一件大好事!

“情”淡如水

人总是讲情的,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比如阶级情、同志情、朋友情等,因此人们常用情同手足这个词来来表达人情关系。在社会上,有时两个不相识的人,一人遇上困难,另一个人也会鼎力相助,何况在革命队伍里,就更应是如此了。在革命年代里,为保护战友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事也是很多的。但我们也应当承认,随着社会的商品化,有的人眼里的“情”,其内涵开始变味道了,认钱不认人的事,也不少。有人说,这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经济就不讲情吗?这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托辞。

在战争年代,有许多革命先辈,为了别人活,而自觉去流血牺牲,他的这个鲜血和生命,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因为他们是为了同一个革命理想而来,这种情是无价的。在当今社会,一般情况不要求某一个人为他人而牺牲,但在我们的社会里,为了国家、集体和他人而英勇牺牲的英雄还是不少的。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那种商品经济社会无情的论调。当然,我们现在不要求为别人而死的流血情,但也有的人连一点朋友情也没有做到。

同类推荐
  • 汪精卫大传

    汪精卫大传

    本书写了汪精卫出生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广东三水,辛亥革命时成为名宝时的风云人物,一首因歌被传诵一时。刺杀摄政王,为国父孙中山执笔遗嘱,跃跃欲试要争权夺势。日寇侵华后,他亮出“和平反共,”的黑旗,派汉奸钦差秘密访目,又是取经,又是会谈。群奸相约河内,“艳电”出笼夹着尾巴潜伏上海,、后堂而皇之地做起了走狗!他集汉奸、傀儡于一身,为了追逐权势,玩弄权术,不惜滚进汉奸的泥潭,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千古罪人,最终当之无愧在中国历史上地坐上了汉奸王的头把交椅。
  •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

    《毛泽东的情趣》共分七篇,分别是体育篇、览胜篇、博览群书篇、交友篇、诗词篇、书法·题词·对联篇、戏曲·文娱篇。全书从毛泽东日常生活、娱乐等的七个侧面,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爱好、习惯、娱乐、趣味等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是怎样生活、休闲的,有哪些特殊的文化娱乐和爱好,从而可以从这些方面探寻毛泽东人格魅力和过人才能的源泉。
  • 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林丹自传:直到世界尽头

    世界羽毛球比赛排名第一的运动员林丹,首次出书述说自己的成长之路。从5岁开始练习羽毛球到成为世界首位拿到羽毛球全满贯的运动员,林丹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在逆境中调整好状态重新出发?如何在人生低谷沉住气等待转机?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林丹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林丹。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可爱的奸雄:曹操

    可爱的奸雄:曹操

    曹操是一个历来褒贬不一、颇有争议的人物。面对群雄鼎立,他背负了卑鄙、奸诈、狠毒的骂名;面对天下苍生,他敞开了柔情、厚道、圣贤的情怀。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究竟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可爱的奸雄:曹操》以详实权威的资料为基础,用另类诙谐、轻松调侃的笔法,向读者讲述了曹操从顽童时期至王爵之尊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他多姿多彩、颇为真实的一面。
热门推荐
  • 木叶莘莘

    木叶莘莘

    他于她,是恨之入骨;她于他,是爱之如命。撕开兄妹这层伪装,他们只是仇人。她说:“哥哥,你怎么不去死呢?”他笑得绝望:“黎沐,你离不开我的。”
  • 《惊天战神》

    《惊天战神》

    黑暗来袭,群魔乱舞,血染金乌。无尽黑水侵袭大地,被封印的深渊恶魔重新解封之时,是谁身披满天星光,狂战天下。雄者,霸绝天下;战神不屈,石破天惊。
  • 子夜银狐:每晚一个离奇故事

    子夜银狐:每晚一个离奇故事

    深夜的都市发生着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在人们熟睡的午夜时分,又有多少神秘在叩击着未眠人的心扉?雨夜的飞驰列车,亦真亦幻的天眼,神秘消失的弹头······跟随名满天下的大隋好汉宇文成都的后人,走近那些正在发生的故事!
  • 畫夢

    畫夢

    画梦有风险,入梦请谨慎,若你真心入梦,解救画中之魂,悔悟过往之罪,便能于画梦满甲子后,由彤君念满七七四十九日往生咒,再次得无垢之身重入轮回。若你心怀叵测,妄自放贪嗔痴念增长,则梦里梦外必遭业火之困。
  • 如梦初醒

    如梦初醒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特殊的人会有着特殊的故事,到底是实事早就了英雄,还是英雄早就了历史。
  •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

    《别说你懂孩子的心》就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将明确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千万不能怎么做。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无论对孩子还是对你,都是一件幸事!
  • 极品网络穿越者

    极品网络穿越者

    通过手机,他可以看见你的生活.通过WIFI,他可以进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通过电脑,他可以参与任何他想要参与的事件.通过铁塔,他可漫游全世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他就在那里,一台电脑,一杯咖啡,一个想法,一片天地!
  • 敕仙诘

    敕仙诘

    许谁一世繁华,又欺谁一世别离;恋谁诸之千年,却得之无音。恋她一世,却未寻得她影。她在何处,又何时归来。他堕落又如何,他恋她又如何?无从追寻,惟剩丝丝眷恋也无魂。【只言,
  • 繁华世界,我只为你倾腰

    繁华世界,我只为你倾腰

    如果没有她,他也许就死在那个飘着小雨的夜晚,遇到她,他的生命便不再只属于自己...
  • 久城风云:家有悍妻

    久城风云:家有悍妻

    吃个拉面也能遇上同姓人?乌龙之后,原来此余非彼俞,只是同音不同字!一夜醉酒,醒来时却发现那个翩翩公子倒是成了采花贼,从此开启了斗贼模式!“喂,你不该叫俞情的,你应该叫偷情的。”“女人你再说一遍试试!”“你应该叫偷……唔……”一吻缠绵后,某男心情大好,“女人,你不是要我负责吗?今晚我就好好对你负责!”在不停地你追我赶中,他却将她的心偷了……原来我们的相遇就是命中注定,你是我不愿错过的良辰美景。俞情余生我只爱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加衫寻书友群,群号码:216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