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7000000037

第37章 传略篇(12)

余师名清,字樾坡,满清廪生。民初毕业于两江优师,在外地一师范学校执教数十年,新旧文学兼容并蓄,以年老(时已60多岁)回乡设教,时称改良私塾。塾址设在他自家住所,当年招收学生三十多人。除附近(如黄家溪、军田庄、河头庄……)少数走读外,多食宿在塾,伙食由学生雇工轮番自理,每周二人一起轮流值日,计划开支。学费全年每人20元,概不二价,分两期交足,伙食可按月或半月一交,因多是农家子弟,组茶淡饭吃个饱于愿已足(有两户富家子弟例外)。因交费不过分集中,负担不感到太重。这一年,在原有基础上同学水平自多提高,同学间一般多可资琢磨,更由于老师课上讲解提纲挈领,点金有术,批改上句段斟酌,着意推敲,举一反三,自多启发,受益显著。时同学中有几名是前列的。记得在秋冬交替的一个深晚,同学们多按时回宿舍了,余老师还在他宿舍里的窗头书桌上批改作业。有两位同学和我一起在嵌着毛玻璃的窗外,用高点的凳子站在上面静静地向里望着有未改到自己的作文本。只听到师母在催老师说:“时间不早了,可睡了,明天再改吧……”老师说:“好了,收学生时,我要少收几个,你不同意,收来了,不下功夫,怎行?”接着她又问起:“这些伢儿中,有几个出傥点的呀?”老师说:“有等四、五个人比较好,写的作文大致可拿得出手,有些地方挑挑剔剔就可以了。”听了上面的闲话家常,尽管是无意的,而我感到的是,书山学海,勤苦为径,良师固属可贵,自身更须努力,穷而益坚,无论何时何地总不应虚度那有为的岁月。

三年的出外就傅,自顾是有长进的,同时自己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尤认为对古文时论尚有一知半解,而于自然科学知识,还未启蒙。如急谋生计,错过年华,再行外出,那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家庭经济不继,怎么办?踌躇彷徨,无所适从,筹思者再,念及何、余二老师都是苦读出身,且考虑到何老师二年前曾有过典当皮袄周济我生活一举,即以自己的心思明白告知:总的生活开支自理,要求免交学费(全年20元),办法是学当“小先生”,协助处理一部分“小同学”的作业。以减轻老师批改作业的负担。老师还可适当多收几个“大同学”,使经济收入得到补足。果然,老师是同情的,并予赞许。

这样可一面听点课,对古文学习可多个深造机会。对自然科学的学习这一头,想从补习数学开始,每天以两个学时计算,每月交五元学费,一学期共花30元大数,自然负担不无困难。当时找了一位熟人和黄中初中部数学老师何竞秀(一名何一峰)洽谈,千个馒头一滚汤,多个人,同样教材,基本上不外加课时,他还增收了一个学语文的补习生。以后又找了两个人一起补习,先生收入增多,自然也增加了处理作业时量。作文本由先生和我分担改,这样我虽然多了批改作文的任务,但我个人的数学补习每月应交的学费也就全免了,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而既当学生,又当助手的本身,倒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补习了半年数学,学到初中“开方程”,当与同学张明文、吉光明等萌有升学念头,做些升学复习准备。时有“富中学、穷师范、讨饭职校”的说法。普通中学如私立黄中,招生少,交费高,自然不想,要考什么农牧兽医职校,招人有限亦非所愿。而交费不高、国家有资助、将来又可安排小教工作,只有乡师速师。因此,就在这年的夏季想报告如皋师范。时有何淼其人,籍贯如皋,为黄桥何氏宗祠世系。此人有一定学识,为何老师房族,经介绍,三人(吉、张和我)一同前往参考。当时交通固多不便,乘车往返也属不赀。一天起个大早,决心步行。开始气力足、走路快。时值炎夏,日方斜西,走到搬今、加力,又渴又饥,步履艰难。走段路就问人,这里离如皋城还有多远。太阳快下山了,听说还有二十多里、十几里路时,真是心急如焚,边行边谈边怨,怎么搞的,从黄桥到如皋说的是六十里,怎么变得这么远了呢?天快昏黑了,除问尚有多少路,还问黄如之间实有多少里程,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回言,说是六十里,实有八十里长啊。原来如此!里外百里都跑了九十了,十里当着一半路程,爬也要爬到如皋城去的。有了这样的信心,看到不远处灯光闪闪,如皋城在望,时已晚上九点多了。好不容易到了如皋城,什么不管,先打听弄个地方住下来喝点水,吃点随身带的黄桥斜角饼,用以解渴充饥是了。一夜睡下来,浑身上下疲惫不堪。天亮了,日红了,实在懒于起床,但又不得不起来。首先打听何淼这人的住地,同时了解如师招生的日期。真的事不凑巧,皇天也负有心人,何淼外出了,如师考期刚过。一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有徒唤奈何而已。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当于半早时间,拖着无精打采的两腿来个缓步当车。

走着走着,到半夜十二点回到了黄桥,计算时间总的并不比昨天增加多少。昨天路不见长,今天路又不见短,这是为什么?昨天是向生地跑,人生地不熟,远近不知底细,心理上比较紧张,今天沿着熟路回,心里踏实,情绪不同,效力各异。昨天初跑是疲劳,但反过来腿劲得到了锻炼。“三日肩头四日脚”,搬运工与人力车夫的肩和脚也就是这样磨炼出来的。这也是在回黄桥后几个人在闲谈中所悟出来的。这次的事情也是个人在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吧,尽管事情是那么简单,时间也过去好多日子了,但记忆犹新,未能忘怀!

考师范未成怎么办?在新的学期里我还是依照与何老师商定的计划继续下去。岁月流水般的过去,“一年容易又秋风”,古来不少怨秋客。现在暂可棲身,明年又将如何?曾托人谋过职业,如打算到一家商店学写写账本,未成;又想去珠巷一家石印社写写石印字,可又不进人,这时思绪多端。几年来,学无所长,谋生乏术,真是恨人逢恨事,我心自此灰矣。记得有一次读《古文观止》中的《滕王阁序》和《劝学解》等篇时,不自觉的又凑起几句话:闻之学业精于勤,如我鲁钝岂足云。一哭穷徒效阮籍,请缨无路等终军。流露出自己的某种消极心情。凉秋九月,一次何老师与当时黄中知名的语文教师何卓甫(他们是叔侄关系,均是满清末年秀才)相过从,该诗为卓先生偶然间看到了,说了声,诗可以学,但青年人伤感不好!是的,诗言志,有诸内必形诸外,穷愁的感情流露,有不期然而然的。以后用当时读过的“在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圣贤之言教育自己,同时存有听天命、顺其自然的想法。

那年的十一月底,一次假归有事,看望了房族中的一位长老。他问及来年的意愿时说:庄上住户多,伢儿上学有困难,如回来增设个私塾,二、三十个学生总是有的。一时在心理上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但有业好遮身,无事也赋闲不起。经过和家庭商量,就开始请人说合,最后还得要立下“关书”(旧时聘请教师或幕僚的文书)为定,由此,结束了三年的出外就傅、一年伴工带读的学习生活。

三、回乡设塾(1937年——1940年)

1937年春回到家乡车马庄,开始设塾为业,以资生活,直至40年底总的为四年,实际为三年半,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937年上半年地方上共收了二十几个学生,其中蒙童从习惯的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起,上过二、三年级的念到学、庸、语、孟的占多数,再高一点的较少。借坐人家的一间住房,生活自理,年薪约20元上下。教了半年,社会及学生反映还可以,并得到了另一部分家长的好感,说是将小孩下半年也来上。

是年,“七七”事变起,抗日战争开始,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征兵,应征对象为蛇年所生,即普遍为20岁,我正合到这属相。当时有规定,在学的中、小学生可免役。当即设法考上了私立黄桥小学,并取得了录取证书,结果是免现役,秋半年只得停“馆”去上学。该校是新创办的,设在私立黄桥中学的河北岸,为老布业公所,原黄中师生宿舍所在地。校长为叶康侯(任黄中训育主任)。我插上六年级,班主任为丁松涛老师,教我的算术课。教语文、史、地课的为李寿海老师。同班同学中,有吕伯刚(三里庄人)、周义勇(大元垛人)等人。学校虽属新办,而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还较好。我对上述课程的学习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因为语文有些基础,算术曾专门补过半年(学到初中二年级内容),其他也能跟上,对体音美等课既少基础,又不怎么爱好,但多在及格分数以上,满以为借机学点新的东西回去,为适应乡塾改良之用。可上课只两月多点时间,闻说日本鬼子已由南通什么地方登陆了,一时整个镇上居民都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态势中,学校自不例外。不几天,又说到了如皋什么地方……黄中散了,黄桥小学也跟着散了。我们农村的同学自然回到农村这个一时的“安乐窝”去,尽管学校关照说,情况好转再通知来校,那是何日子的话呀!

11月、12月……个月的时光过得真快,这一学期到快结束了,对设塾上半年的“束修”,有人不想把,把的也不全(以半数计),因为没有教到底,还耽误了人家子弟的半年功课呢!有人对我说,上学看来无望,不如重砌炉灶,从头办起私塾来。就这样以原有学生为基础,又新添了好几个,达30多个学生。在农村通行的正月十六日为开学日,从而也就开起学来了。这生活一直继续到40年底,三个年头。

教学内容:除少数低中年级生有教新国语或选读点时文外,老师教给我什么,我就以什么教给学生,多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则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号称四书),大的读些经传(诗、书、易、礼、左传)。

教学方法:是孔步亦步,孔趋亦趋,即过去老师怎么教我的,我也就怎么个教学生,多属先生讲,学生听,什么背早书、念晚书、读夜书;什么写字、作文、对对子等,可算应有尽有。

教学要求:教师从严,“教不严,师之惰”,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人知敬师。

对学生学习则要求勤奋刻苦,“勤有功,戏无益”,对学习不勤奋,不好好完成学习任务,甚至犯规的学生,也用过“戒尺”,叫做“夏楚示威”。(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教学阶段:以能讲说点论语孟子,口诵些经传为能事,在塾内为“长学”者就称“出师”,能找职业糊口或务农了。在学的绝大多数上过二三年,能粗识一些字,多少会点算写,就是不多的了。

“束修”收入,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年龄的增大,逐年由17元到20多元、30多元,借房住、自吃饭,清汤清水的。尽管生活上一般艰苦,但在教学工作上不稍懈惰,认为要在一个社会的小天地里—一个庄子的部分立下脚来,光靠人说合帮助(当时叫“纠馆”),自己不着力不行。由于比较认真负责,专心致志,一时还争得附近村庄部分学生的走读、寄读在有关亲戚家的,有严堡、蒋堡、丁庄等地的。

注意对少数困难户子弟的照顾。(1)经济上减免,少交或不交学费;(2)个别连买笔墨纸砚有困难的,经常买一两刀仿纸给他们应用;(3)不用他们请吃。旧社会一年有三节——春节、端午、中秋要请教师吃饭的,人事处熟了,叫他们俗不“拘礼”,这不是瞧不起那家。这是我母亲经常教育的,自己是穷念书出身,不要忘掉啊!穷人的日子难过,自己少收点学费,少吃人家顿把饭,也过得去。

设塾之初,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教书,概不与闻外事,一则在社会上人头不熟,缺少立脚点,交往自然少。后来学生家长——这个社会基础渐渐增多了,并取得一些好感,一些应酬也经人介绍到了,如农村到了秋后,什么土地买卖、经济借贷,还有婚丧喜庆,我带笔去写契约、作对、写联语等。在那社会应酬对了,会落得个好的反映,如是错了、别了(包括各式或内容),也会较容易地传开说世故少,知识浅。记得有一回,有个买卖契据,本来是请一位同桌的老先生(本家)写的,他转身叫我写,我说没弄过,我是“开蒙”(小孩上学),你说我先打个草稿,你修改后我誊清好了。就这一次基本没有差错,从此遇事找上我的就日渐多起来了,但涉及当时地方上层,如乡、保人员及小绅董等参加的有关地方瓜葛,我是望望然而去,不与过从。在当时用以束身自好的话是“吾安吾业”,如是者三年有半。

四、小学教育(1941年月——1945年7月)

1940年底黄桥镇一时为敌伪所占领,原驻办的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暂时均有准备转移至农村,进行游击战争。同时间,为办好抗日民主教育,黄桥小学于1941年春搬迁到车马庄东南二里许的杏塘庄一座古庙上来办,郁文纲同志为校长。因广大群众送子女上学热情很高,校舍拥挤不堪。经与地方协商,设分部于车马庄东首庙上,叫我把原村塾的学生合并在一起,并明确由我负责分部工作。共三个教工人员,暂设两个班,学额是够满的。郁校长不断来这里指导工作。地方上即筹建了校董会,推选了几位知名人士当会长和委员,每人集资5元作开办费,地方教师带半义务性质。教学内容主要有语、算、体育、教唱等。经过第一学期的努力,即改变了过去社会上一些人相信村塾,不相信学校,认为跳跳蹦蹦唱唱学不到东西的看法。

当时,学校教育除一般传授知识课外,基本内容是以抗日民主教育为主导思想,用来武装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是为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阶层所拥护,亦即为敌伪所反对的。在1942年的5月间,一次黄桥敌伪军下乡扫荡至杏塘庄的庙上——黄桥小学迁办地,全体师生都事先转移掉,部分教学用具也作了埋伏,敌人将庙房付之一炬,全部烧光了,其歹意在毁灭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而广大师生则更加激愤起来,在群众的支持下,化整为零,采取了分散与露天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坚持教学与活动不停,直至学年结束,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黄桥小学为革命办学的精神,一时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华罗庚李四光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华罗庚李四光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麦克阿瑟传

    麦克阿瑟传

    杰弗里·佩雷特著的《麦克阿瑟传》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传记,是关于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麦克阿瑟将军动荡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的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具有无可匹敌的坦率和权威性。大量关于麦克阿瑟的官方军事文献、报告、书信和日记的首次披露,极富感染力!《麦克阿瑟传》将一代名将是如何从不断战胜自我到战胜日韩,最后被总统逼退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夺权野兽朱棣3

    夺权野兽朱棣3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他生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长到8岁父亲才想起来要给他取个名字,21岁开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遭猜忌,被排挤,父皇驾崩,侄儿登基,把他逼上绝境,也给了他夺权的天赐良机……翻开本书,您将全面了解中国历史上最高超、最曲折、也最常见的夺权大战。
  • 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摩根以过人的智慧,准确的判断力,使财富迅速积累,他从小就具备超强财商,很懂得市场和运营。摩根家族代代沿袭摩根的创业思维,使摩根财团不断壮大。
热门推荐
  • 黑色诱惑

    黑色诱惑

    夏威有了练武的新活动,暂时忘记了对于女人的性冲动。他经常看着教练陈伟雄那一身结实好看的肌肉,和非常敏捷的散打动作,羡慕得要命,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拿个散打冠军就好了。
  • 上山吧,假医生

    上山吧,假医生

    在西藏自驾旅行,撞上潜逃的杀人犯。本以为难逃一死,没想到被一群“军绿大衣”给救回了雪山上。从此边防武警们鸡飞狗跳的生活,正式开始。我:“报告,我想申请当队医。”他:“噢,你的执业医师证是假的。”我:“报告,可我喜欢你……们这座雪山。”一个吊销执业医师证的女神经,怎样去追一只闷葫芦?部分冒险悬疑部分血腥暴力写得慢,欢迎先收藏。考据党请勿深究。
  • 百字论

    百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转轮回天

    九转轮回天

    轮回之道通天彻地。我只是一个平常人要行这通天之事。
  • 跟你有仇吗

    跟你有仇吗

    被逼陪总经理参加无聊的晚会,一不小心惹上恶魔总裁,从此生活不太平咯!公司再次相遇,被他各种欺负,还遭夺走初吻?绑架事件,让他们更加了解对方,渐渐相处,产生了感情。冤家变情侣,上演最浪漫的爱情故事!
  • 无双将种

    无双将种

    仙佛乱世,妖魔横行我自披坚执锐,带不世之师,战不世之敌夫将种者,立万军之中,则天下莫能与之为敌
  • 绝代风华:魔王的神秘妻

    绝代风华:魔王的神秘妻

    浮生一梦,也找不回我遗失的爱恋。繁华一生,也换不回你渐远的真心。析儿,若一切可以重来,你是否还愿与我携手并肩。她,一个身份神秘的少女,降临在这片大陆之上,谱写属于她的神话。他,沥水国最耀眼的王爷,世人公认的天才,强势如他,却因她是他命定的妻,设计将她迎娶进门。经历了生死与共,经历了悲欢离合,两人的心渐渐靠近,只是当一切揭晓,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注:原名《霸爱撸妻:娘家太强悍》因章节出现问题,所以另开新坑,本文纯属是练手写的,若有什么不好的,还望见谅】
  • 痴心岁岁平安

    痴心岁岁平安

    因为严重心脏病,她从小被严密保护,连云霄飞车都不许坐,更别说谈恋爱。手术前她瞒着家人逃出医院,希望能轰轰烈烈地爱一场,然后没有遗憾地离开。只要是不会受伤也不会难过的男人,应该就不会被伤害,所以她挑上了他。没想到,他们太过认真地爱上,而他,也还是狠狠地受伤了……
  • 腹黑小乖:凉亲炼丹买王爷

    腹黑小乖:凉亲炼丹买王爷

    咒语?什么咒语?凤冥萱皱眉胡念叨:“哟!哟!切克闹!”纳尼?锈迹斑驳的炼丹炉竟然化为一个五岁的绝色男娃!“娘!”男娃奶声奶气。凤冥萱挑眉,她有那么老么?“喂!”稚气消失,脸上一抹鄙夷,“老太婆,给你三分颜色,你就要开染房了?本大爷叫你娘是给你面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非夜

    非夜

    人生于苦难而崛起,其路不平,一生当争,一生当斗。无论是人,或是妖,或是魔,甚是天,都欲断其志,阻其路,杀其心。但有人就这么一路的前进,不管昂着头还是低着头,跑着还是走着,站着还是趴着,他都会往前走,倔强的走。辛漆就是这样一个人,倔强到痴傻,倔强到癫狂。……这其实就是一个少年报仇走上巅峰然后成长为男人的故事,过程看似很累,但他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