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97000000007

第7章 事业篇(6)

1993年他到江苏省人民政府驻新疆联络处联谊办任常务副主任,主要负责编辑《江苏在疆工作干部通讯名册》和江苏在疆工作人员服务、协调等联谊工作,并任《名册》编委会常务编委、常务副主编。在新疆柏青投资公司鲍柏青董事长三万元经费资助下,从1993年到1995年三年时间,他几乎跑遍了自治区164万平方公里的十六个地州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局)的大部分县和团及自治区各厅、局,搜集到数万名江苏籍干部名单,经过整理、编辑,出版了《名册》第一集。入选第一集的江苏籍干部中,有20多个省、军级领导,400多名地、师级领导和1万多名副处以上(含中级职称)干部。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百忙中为《名册》题词:“加强协作,共同繁荣”。1996年5月1日首届发行仪式上,根据《名册》名单邀请的200多名全疆各地的江苏籍干部欢聚一堂,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周声涛等领导也亲临祝贺,这是江苏籍在新疆工作干部的第一次大联欢、大聚会,一些不同部门的领导虽然过去在不同的会议上,经常见面,也很熟,但不知彼此还都是江苏老乡。《名册》的出版,不但联络和增强了江苏籍老乡间的情感,尤其是为在疆的江苏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信息资源,为新疆、江苏两省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作出了贡献。随后在1998年至2000年两次修订了《名册》,目前正在修订第四版本。一位省里领导来疆考察时,听了李仁华同志对江苏在疆各级领导干部是那样的了解、熟悉,称他为“新疆江苏人的组织部长”。凡是到过驻疆联络处和商会的人都知道,为了江苏人的事他都是热情相帮、解忧排难。2006年春节,一位老乡赠诗一首称:“李老乡音真亲切,仁慈厚道人缘好,华东西北往来忙,江苏新疆两地情”。

2003年国家民政部批准新疆自治区民政厅试办异地商地。先后有广东、福建、浙江在疆企业成立了企业联合会。李仁华同志又义不容辞地带头筹办新疆江苏商会,他利用深厚的人脉关系和与企业家多年打交道的友情,经过一年努力,2004年5月,经自治区经协办和民政厅正式批准,江苏企业联合会注册成立。江苏省政府派出以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经贸委主任韩庆华为团长的党政代表团专程前来祝贺,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杨刚,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俞贞贵以及自治区各部、委、厅、局的200多位领导和100多名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参加了庆典活动。商会成立近8年来,商会为会员企业提供的互相交流、互通信息,项目共建、利益共享的大平台,充分发挥了群体优势,尤其商会为企业协调、服务、维权的热情和真诚,吸引了越来越多江苏企业加盟商会。截至2009年底,会员企业已近千家,鉴于新疆地域辽阔的特点,在新疆伊犁、奎屯金三角、哈密、巴州和田等地州市设立了六个联络处(分会)。商会成立以来,对江苏在疆工作人员和来疆投资企业以及来疆考察的省内各级党政代表团热诚服务、协调方面所做的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拉近了江苏与新疆的距离。

李仁华同志参加工作至今50年来,曾多次荣获团、师、兵团、自治区各种表彰、奖励。1991年在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自治区和全国的先进工作者。个人业绩收集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界个人录》。他兴趣广泛,几十年来剪贴各类资料100多本,集报200多本,从地方到中央的报刊登载了他100多篇作品。他曾参与了《中国汉语谚语汇编》、《汉语谚语词典》的编纂工作。主编的20万字的《养生祛病养生大观》已出版,60多万字的《华夏之光——古今中国之最》准备付印,60多万字的《党政干部百科知识》,10多万字的《近现代名谣》正在修改中。他的人生信条是“有所作为,才有所地位”。“生命不息,事业永恒”。

酿酒世家的女传人赵景园

汤晓丽

【主人公简介】汤晓丽女,1964年11月生。泰兴市张桥镇汤庄人,泰兴汤酒第九代传人,泰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汤晓丽的父亲系汤酒第八代传人。按照旧时中国秘方传男不传女的习俗。酿酒秘密的技术关键环节,父亲不肯传授与她,可父亲看着女儿的酿酒灵气,心里一直喜欢她。1981年,17岁的汤晓丽听说泰兴酒厂招工,她没让父母知道偷偷地报了名,一干就是4年,从酵母工成为一名副厂长。2004年对于汤晓丽是个不平凡之年。企业破产了,汤晓丽借遍亲戚朋友,并卖掉了仅有的住房,买下了泰兴酒厂,创办了泰兴市唯吾知足酒业。父亲临终前将一纸汤酒秘方给了女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汤晓丽开发出具有酒厂特色的“唯吾知足”品牌,并将具有保健标准的银杏“大佛指”引入汤酒制作工艺,再次提升“泰兴汤酒”品牌。酒产品先后获中国公认名牌、中国优质保健品银奖、江苏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并入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入编《江苏名酒录》。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接见与肯定。

2010年6月0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江苏馆·泰兴展区传出阵阵醇厚的酒香,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人们驻足在“泰兴世宝”特制酒前踊跃品赏,啧啧称奇……有位老上海人以9998元的价格购下了一瓶,并伸出大拇指说道:“终于喝到了正宗的‘泰兴烧’了!”有位台湾客商主动递出名片给展台正在推介泰兴酒的女企业家、泰兴汤酒第九代传人汤晓丽,寻求合作……

酒乡的汤氏酒坊

说起“泰兴烧”真可谓历史悠长。早在隋唐前,古泰兴只是古广陵(扬州)东部临海的一片滩涂。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发现这里的水质甘冽甜美,于是利用丰富的农作物(高粱、玉米、三麦等),垒灶蒸酒,酿出了香浓性烈的“泰兴烧”。

有史料记载,南唐昇元元年(937年)置县后,泰兴酿酒便有一定规模。宋代“泰兴烧”曾作为贡酒(“官府岁征酒业榷税达8万缗”),抗金名将岳飞在泰兴大败金兵时曾用此酒犒劳将士;明倭寇海上来犯,泰兴官民曾用此酒做诱饵,制成“炸雷”,保卫城池。

明末清初,位于泰兴城南门外的一个临溪小汤庄,有一汤姓人家,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成熟的制酒工艺和独特的调酒秘方,不仅酿酒率较高,而且酿出的酒甘冽醇美,此“泰兴烧”在众多糟坊酒中脱颖而出,被称为“泰兴汤酒”,有“喝了汤庄酒干活不怕久”之说,汤氏酒坊从此名声远扬。汤氏酒坊最兴隆时拥有南运五吨大货船两只,糟坊工70多人,年产汤酒千吨左右,为扬泰地区规模较大的酒坊之一。

民国初年,泰兴白酒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上世纪30年代,县内槽坊达1550家,占全省的56.9%,最高年产30万担以上)。上海麦德赫斯特路作为泰兴猪、油、酒集散地,遂改为泰兴路。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泰兴烧”与“黄桥烧饼”一起成为红色根据地的慰军品。民谣唱道“吃了黄桥饼,敢跟敌人拼;喝了泰兴烧,敌人打得逃!”

解放后,猪油酒成为泰兴地方支柱产业,税收占全县的80%。195年,全县有酒坊1100爿,年产白酒13113吨,创历史记录。1956年,地方国营泰兴酒厂在与全县多家酒坊公私合营、多家酒坊加入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厂址泰兴城南东园),成为全县最大的白酒生产专业厂家。

汤酒的第九代传人

20世纪70年代,汤酒第八代传人汤德生膝下有3子3女,按照祖上传男不传女的规矩,秘方只能传给儿子。可3个儿子看着父亲一辈子酿酒辛苦,不愿再操此业,作为父亲的汤德生每每想到此事总是唉声叹气。

在众多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的女儿汤晓丽却钟情于此,十二三岁时便在父母亲脚前脚后打起下手,耳濡目染,竟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酵母配比技术。酵母配比技术是酿酒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酒的成色、口感、味觉的好坏。她能捏一把蒸过的原料就知道干湿度,能看一眼原料的成色便大约推知出酒率。父亲汤德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常暗忖:“这个丫头,有点酿酒的灵气!”

有心的汤晓丽耿耿不忘向父亲讨要配酒秘方,为此,父女俩闹出了气,只有做母亲的从中斡旋。1981年17岁的汤晓丽听说泰兴酒厂招工,她没让父母知道,暗暗地报了名,并有幸成了一名酵母工。沉默寡言的父亲想:“看样子,祖上的规矩得在自己手上改一改了!”但想归想,却一直未将秘方传给二女儿。

2004年,对于汤晓丽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她辛苦干了4年的企业面临破产改制了。这可是寄托她梦想的地方呀!4年来,她从一名酵母工成长为一位独挡一面的销售副厂长,并与同单位的营销员小徐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还买了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企业怎么说破产就破产了,工人们怎么说下岗就下岗了呢?汤晓丽转念一想:自己与丈夫还年轻,不少胳膊少腿,也不比别人笨,现在虽然下岗了,心却不能下岗!过去在国营企业舞台上,是努力唱配角;现在失去舞台了,难道不能自搭舞台唱主角?想当初,在“千人办厂,万人跑市场”的竞争中,自己走上市场当营销员时,不就是凭着一股“不怕世俗,不怕失败,不怕吃苦”的劲儿,从众多男营销员中脱颖而出,并创下了在泰兴地区年销百万元,资金回笼率达98%的业绩吗?她坚信,自己决不会比别人先饿死!她冷静分析了一下市场情况,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商量合股买下了破产企业的设备,打赶锣鼓重开张!

在企业进入拍卖程序要掏钱时,几个刚谈好的合作伙伴由于对白酒市场低迷形势不抱信心,纷纷打起了退堂鼓。汤晓丽作为一个女性第一次在重大决策时遇到了“临阵变卦”与“孤掌难鸣”的危机。她虽当过营销厂长,但没有“全当家”,不善内部管理,而且缺少资金,连拍卖后的厂建在何处都心中无数,今后企业又如何运转呢?一系列实际困难接踵而至。

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资金出去借!夫妻二人,东奔西走,向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仅凑了60多万元,还有近10万元的拍卖款没有着落,而离最终交款时间只有1天。2004年10月14日,是一个令汤晓丽刻骨铭心的日子,汤晓丽只身一人去距城60多里的客户手里终于筹到了最后一笔款项。在回家途中,却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当汤晓丽赶至父亲遗体前,首先看到的是父亲留下的一纸汤酒秘方,她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通过母亲交待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晓丽丫头,将汤家酒业传下去!”汤晓丽扑倒在父亲遗体上失声痛哭……

2005年春节,本是一个万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日子,汤晓丽替换下夜里值班的丈夫,只身一人守在刚租的工地上,守着七零八落的设备及没有封顶的厂房。冥冥之中,她仿佛看到父亲慈祥的目光,一种莫名的酸楚袭上心头,今后的生活难道还像现在一样是一盘散沙吗?眼下没有周转资金可是压倒一切的困难啊!困难容不得她更多的悲伤和冥想,当时她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酒业干出个样子,给在九泉的父亲看,给自己看,给社会看!初春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工地上,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她的脑海——将自己的住房卖掉当周转资金!

她把这个想法与家人一说,大家全都愣住了,家里人一致认为她是个“疯子”!还是懂事的儿子一句话为她解了围——“妈妈,我们为办厂才卖房子的,不丢人,将来有了钱,我们要买最大的房子住!”也许是母子连心,汤晓丽一把搂住了孩子,泪水夺眶而出……

搬家那天,丈夫与孩子忙前忙后,显得很“积极”,而一向干事麻利的汤晓丽却有些木讷,她不停地打量这个曾充满温馨与美好记忆的空间,泪水在眼圈里打转,就是流不出来,她要在家人面前显示坚强、果断与自信!

飘香的唯吾知足酒

白酒市场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许多企业卷入了比降价、比包装、比回扣的怪圈。但汤晓丽冷静地认为,要做强做大企业,做响品牌,质量管理是内功,也是唯一出路;做酒就是做人品、做文化。

企业首先与国家及省酒业协会、食品协会等高端资源联系,聘请了5个国家级高级制酒顾问,以及工作经验有35年以上的专业酿酒师和调酒师,将原酒厂的生产工艺与祖传汤氏调酒秘方相结合,开发出具有酒乡特色的“唯吾知足”品牌。接着,凭着对市场的敏感度,汤晓丽发现泰兴特产“大佛指”白果在全国众多白果品种中具有果粒大、营养成分高等特点,并具有滋补养阴、软化血管等功效,有活化石美誉。于是开发出了银杏系列酒,将“泰兴汤氏酒”推向了一个新台阶。现在许多客户及合作伙伴纷纷来电来函订购取货,并寻求合资合作。政府机关选中唯吾知足酒作为接待用酒,部队订购唯吾知足酒作为壮威之酒,一些大企业也纷纷要求合打品牌,作为福利用酒……

只要太阳一踏上征程,路也辉煌,人也辉煌。通过几年的基础工作,企业现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投产当年,企业就成为泰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吸纳了数十名下岗职工就业。现企业年销售已接近原泰兴国营酒厂的规模与水平。产品先后获“中国公认名牌”、“中国优质保健品银奖”、“江苏科技专利博览会金奖”,并入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入编《江苏名酒录》。

企业成长的同时,荣誉和鲜花也纷至沓来。汤晓丽先后被评为“泰兴市创业先锋”、“漂亮妈妈”、泰州市“巾帼英雄”,并当选为泰兴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泰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接见与肯定。

2010年5月,汤晓丽带领公司主要骨干专门进行了一次西安“文化寻根之旅”。在西安华清池附近的纪念馆里考察了“唯吾知足”碑,领悟了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理念,提出了“净手戒心,知足常乐,与时俱进”的核心理念。她告诫员工,在物欲横流、泥沙俱下的市场面前,要常怀一颗感恩奉献之心、健康快乐之心,寻求心灵的称意。正像厂歌《一生何求,唯吾知足》唱道:“斟满这杯酒,我们早已衣食无忧;端起这杯酒,人生百味滴滴在心头;千年佳酿酿出好时候,幸福生活你我共拥有;一生何求,唯吾知足酒,口口是享受,笑看明天更加风流……”

同类推荐
  •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法拉第自学成为科学家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世宗雍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顿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雍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从出生到登上帝位,再到他的死,都是难解之谜。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本书详实的描述了雍正皇帝的曲折起伏,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神秘皇帝的传奇人生。
  •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论奇葩少女的自身修养

    论奇葩少女的自身修养

    一个奇葩少女的奇葩日常,酸甜苦辣具备,有你不知的懵懂,也有你有的迷茫。
  • 有生之年,我只恋你

    有生之年,我只恋你

    校园的爱恋到了结婚的时候,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年的时间,她变了,只为那一场,还未结束的婚姻,带着孩子,找到了他,,,,,
  • 凡心寻神

    凡心寻神

    如果世上真的有神,那又会是什么,难道它们不是人么?
  • 情债

    情债

    文章通过母女之间日积月累的隔阂,矛盾的发展这条线索来写,由于没有沟通导致代沟的产生。道出子不孝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
  • 帝天羽杀

    帝天羽杀

    出身在一个强大繁华的帝国之中,可惜,这个帝国却是用无数人的血与泪而堆积起来。面对这种种繁荣,平民杰森发出了自己一声的呐喊,他决定反抗。平民世家,为获得尊严与荣誉,他开始反抗,一步步的修炼,可惜种种的困难放在自己的眼前。强大的帝国,还有各种势力和组织的阻碍,他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在夹缝之中,他慢慢变得强大,并且邂逅自己的爱人。可惜,自己的力量依旧是太弱小了,生活在那混乱的时代,各个帝国和组织之间的斗争,心爱的人被夺走,而他的性命更是受到了危险。面对如此种种,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要生活下来,保护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他需要变强!
  • 韩娱之新概念男团

    韩娱之新概念男团

    现阶段以男团活动为主,以团内活动为主要内容,被认定为有毒,观看请谨慎,不喜误看,以上。
  • 不朽仙道

    不朽仙道

    苍茫仙路,弱肉强食。黄金盛世,万族林立。齐乐而歌,行遍大道。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办公室工作:案例、方法与技巧

    办公室工作:案例、方法与技巧

    本书共分“秘书的素养”、“与领导相处的艺术”、“信息工作”、“调查研究”、“参谋与辅助决策”、“督查工作”、“文书工作”、“档案管理”、“会议组织”、“信访工作”、“协调工作”等十五个部分,共选取67个案例,每个案例后都有相关的评述。
  • 邪魔暴君,本宫斩了你

    邪魔暴君,本宫斩了你

    现代美女防暴高手李丽娜,穿越到胤瑞王朝,皇夫是个邪魔般的怪暴君,爱恨变幻无常。昨天,他抑旨:朕要让皇位给她,让她成为女皇陛下,天下千万人敬仰。今天,他宣旨:朕要赐她大瓮焚刑酷死,游街示众,让天下千万人唾弃。他:扔她进百狼窝咬死。她没死,却训服了群狼。她挥手:现在本宫才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