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0500000042

第42章 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12)

其实,电影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商品。主要的问题不在于“艺术”或“商业”的对立,因为从创作者的观点而言,主流大众电影宰制了营销网络,连带使得电影的生态流于商业导向;而从营销端的角度来看,产业生存必须仰赖市场的回馈,无法承受伴随自由创作而来的潜在风险。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换句话说,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艺术与商业的二律悖反,而是经济方法该如何介入文艺领域的相关辩难。

综观文化经济论述的许多矛盾冲突,有一个被忽略但却极为重要的观念需要先厘清,即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先有文化价值,才有经济价值,亦即商品的经济价值建立在文化价值之上。

电影的确是文化商品,但它绝不只是一种商品。因为每一部电影都拥有独特性,也就是个体殊性(singularity),因此,电影彻底有别于其他的商品。一部电影焕发无数的旨趣,包含造型、叙事、心理、感知等等,也就是说,电影不仅涉及符号体系、文化底蕴、诠释架构、认同塑造,它更明确涉及了创作与艺术的生产。易言之,电影具有不可忽视的个体殊性,它首先承载了在地价值、象征价值、艺术价值,最后,才是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文化经济到文化价值——人文价值与台湾电影的文化形塑

不是一个时代切片中的电影活动,都可以等量齐观。如果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来解释台湾电影的起伏消长,显然严重忽略了其中复杂微妙的电影内容。

电影的制作与流通、文化的自主性与自身原则,确实必须面对市场逻辑的威胁。从台湾新电影以降的艺术美学态度,到当前高规格商品文化经济论述的大幅度转向,究竟台湾电影这个特殊的文化商品,放在艺术与市场经济问题上该如何被思考、如何被理解,正是近三年来全面进入文化经济论述及商品操作模式探求的台湾电影产业的关键课题。

在当前台湾电影的概念逐渐转变成文化经济大趋向的同时,台湾的独立电影制作,却在悄然地测试与教育观众。回溯1982至1986年之间,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美学等条件汇聚下所共同催生的台湾新电影,从侯孝贤导演到90年代新电影之踵继者如张作骥,独特鲜明的影像美学印记和人文精神、纪实性摄影、写实风格和长镜头美学范型(黄建业,1990;焦雄屏编,1990),共同形塑了台湾电影的人文思想脉络与多重人文观点演练的场域。

新锐世代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引以为傲的作者范型,依旧动力续航,从来不曾放弃以电影影像书写社会或历史论述。近三年来全面进入文化经济论述下的台湾电影中,这些作品,尤显珍贵。

一方面,创作与真诚,仍然是沉潜已久的中壮世代电影人守护的价值。特别是张作骥自《忠仔》(1996)开始,《黑暗之光》(1999)、《美丽时光》(2002)、《蝴蝶》(2008),到近期重要的作品《当爱来的时候》(2010),对于贴近现实生活、素人演员、边缘社会题材、富含视觉自由的场面调度的坚持,体现了台湾电影固有的关照人文层面的态度。

另一方面,这三年来,台湾电影一鸣惊人的处女作的千帆竞发,如杨雅喆童趣异想又切中教育时弊的《囧男孩》(2008)、印刻青春于我无悔的《九降风》(2008)、陈芯宜演绎台湾乡城又观点独具的《流浪神狗人》(2008)、陈宏一影像至上《花吃了那女孩》(2008)、戴立忍刻画底层社会坚韧生命力量的《不能没有你》(2009)、刘梓洁和王育麟幽默荒谬的《父后七日》(2010),尤其是钟孟宏影像美学精湛并且发人深省的《停车》(2009)以及《第四张画》(2010)等作品,确实可以看到,在戏剧、电视、文学、广告界魏德圣曾任杨德昌《麻将》(1996)副导,钮承泽由台湾新电影奠基之作《小毕的故事》的演员辗转成为电视偶像剧知名导演,杨雅喆曾任《蓝色大门》副导以及多部电视剧导演,陈芯宜探讨游民的纪录片《我叫阿铭啦》触动人心,知名广告导演钟孟宏影像风格精确冷冽,特别是在2006年以风格卓绝的纪录片《医生》一鸣惊人,陈宏一亦为资深的广告人与知名MV导演。滋养下见识了兴衰浮沉的台湾影坛中生代导演们,在一个历史契机之下,扬帆竞发,广告导演和纪录片导演转向剧情片领域。这许多中生代电影人,以新锐之姿在“海角”现象之后的集体起航,别具一番境况与意味。

综观其全貌,逐渐释放出丰饶的能量,潜藏于社会内部的电影思考,次第渗透到当前的电影创作之中。台湾电影在美学的地景呈现上,既有一贯坚持的现实脉络,也有全然有别于经典范式、讲求视觉精致与叙事表现性的电影,评议观点鲜明,影坛气象为之一新。

再者,台湾电影地貌的改变,也显现在千禧年后的一批纪录片和女性电影导演作品的大量出现。《流离岛影》(2000)系列纪录片正面挑战纪录等于纪实的期待,批判真实再现的主流纪录观念,其辩证与自觉的精神,证明在台湾电影创作的韧度仍然被持续坚持着。2003年之后在戏院上映的重要的台湾纪录片,从《生命》(2004)、《无米乐》(2005)、《翻滚吧!男孩》(2005)、《奇迹的夏天》(2006)到今年五月甫上映的《青春拉拉队》(2011)等,触动人心,又深具感染力与商业潜力,形成一股最不可轻忽的台湾纪录片动能。这些新进导演的纪录片创作,也对跨足进入剧情片体系,提供了机会,林育贤从《翻滚吧!男孩》(2005)到剧情片《六号出口》(2007)以及新作《翻滚吧!阿信》(2011),曾文珍从纪录片《春天:许金玉的故事》(2002)继而执导《等待飞鱼》(2005),呈现了多元发展的态势。

而台湾电影新势力的组成,也显现在女性电影导演的剧情长片创作上。女性导演不一定只能演绎女性电影,曾文珍《等待飞鱼》(2005)人类学式的宽宏关照,陈映蓉《国士无双》(2006)的商业喜剧经营能力,周美玲连续在《艳光四射歌舞团》(2004)、《刺青》(2007)、《漂浪青春》(2008)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同志电影论述,李芸婵挥洒童话般炫丽视觉的《人鱼朵朵》(2005),陈芯宜令人动容的《流浪神狗人》(2008),郑芬芬优雅流畅且在2009年票房抡元的《听说》(2009),等等作品,都有别于前一世代女性电影工作者艰困的职场生态。仅只十年之间,女性导演在表达面和内容面上,就已超脱过往女性电影的性别议题与架构,多元并陈、多部和声的现象,更成为台湾影坛最值得期待的一股新锐力量。

这些台湾电影的实践,显示出仍然有许多的电影工作者警觉于主流的商业竞争和主流普遍倾向单一化、宰制化的危机,拒绝依循由主流需求驱动的经济模式。这些影片在台湾影坛上所形成的光谱是极具意义的:在形成多元、分众的综效上,这些影片意味着近年来台湾电影脉络中的美学论述、历史论述、社会论述仍然存在,隐然势力雄厚、在地集体发声。

结语

现阶段台湾电影逐渐呈现出一种盛况,要观察这盛况将如何改变,或许还必须等到跨入了2020年代已有较为广阔的时空距离之后,才能得以完整探讨。即便此际当下,真正获致一个眉清目秀的描摹,仍然相当困难。但是,对现阶段台湾电影总体产业的观察与探索,和台湾电影新锐世代如何在当前产业已浮现出明显动能、却仍然相当浑沌、时而纵跃、持续变动的景况中,呈显多元并陈、多部和声的现象,亟待观察与探索。

自《海角七号》、《艋舺》的营销策略创下不凡成绩之后,数部旗舰电影如2011年秋后映演的巨制《赛德克·巴莱》,预估也将在2011年推升台湾电影年度总产值。电影在很多领域都被视为一股动态的经济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影作为消费、娱乐、诗学、音像艺术的复合体,其整体产业的脉动与前景,虽然不能缺乏经济的观点,但也不能在没有文化脉络的状态下被思索。

转变中的台湾电影,或台湾电影在2008年《海角七号》异军突起带来的春萌局面的意义,显现在产业发展至上、电影“文化”的概念不断往文化经济与市场考虑推升的明确态势中,重视市场的分众价值以求取文化需求与文化经济之间平衡。但是如何在经济生产力的勃发与文化生产力的倍增之间,寻找安身立命之道,这或许正是台湾电影当前应该面对的课题。

参考数据

黄建业,1990,《人文电影的追寻》。台北,远流。

焦雄屏编,1990,《台湾新电影》。台北:时报。

Throsby,David,张维伦等译,2003,《文化经济学》。台北:典藏。

Lull,James,陈芸芸译,2004,《全球化下的传播与文化》,台北:韦伯。

Bourdieu,Pierre,1986,“theFormsofCapital”,inJohnG.Richardson(eds.)HandbookofTheoryandResearchintheSociologyofEducation.Connecticut:GreenwoodPress.pp.241—258,

Gibson,L.andDeborahStevenson,2004,“UrbanSpaceandtheUseofCulture”,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Policy,Vol.10.No.1,pp.1—4.

Creton,Laurent(Dir.),2000,LeCinémaetl’Argent.Paris,Nathan.

Bonnel,Réne,2006,LeVingtCinquièmeImage:UneEconomiedel’Audiovisuel.Paris,Galimard.

齐隆壬,1990,《台湾电影批评的倾向:“观众电影”影评与“作者电影”影评》,《台湾新电影》。台北,时报,页40—46。

朱元鸿,2000,《文化工业:因繁荣而即将作废的类概念》,《文化产业:文化生产的结构分析》,台北,远流,页1—45。

刘大和,2003,《文化创意产业界定及其意义》,《台湾经济研究月刊》,第26

卷第5期,页115—122。

魏玓,2004,《从在地走向全球:台湾电影全球化的历程与类型初探》,《台湾社会研究》,第56期,页65—92。

廖新田,2006,《近乡情怯:台湾近现代视觉艺术发展中本土意识的三种面貌》,《文化研究》。

吴惠林、邱思嘉,2011,《城市新意象与电影的城市营销:以台北市为例》,《经济前瞻》,第133期,页101—108。

文化建设委员会,2003,《文化创意产业手册》。

台湾经济研究院,2003,《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调查与推估研究报告》。

台湾经济研究院,2011,《影视产业趋势研究调查报告─电视、电影及流行音乐》。

台北TPBO票房情报网,票房统计,http://www.taipeibo.com/,浏览日期:2011年3月25日。

台湾电影网,台湾电影、港陆电影暨其他外片获准演执照数历史统计(1999—2011/3)http://www.taiwancinema.com/IVaTrackback/trackback.asp?id=131,最后更新日期2011年4月20日,查询日期2011年5月2日。

台湾电影网,台北市首轮院线映演国产影片、港陆影片暨其他外片之票房历史统(1999—2011/3)http://www.taiwancinema.com/IVaTrackback/trackback.asp?id=132,最后更新日期2011年4月20日,查询日期2011年5月2日。

2007电影年鉴。数据源: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6157&ctNode=343

2008电影年鉴。数据源: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8415&CtNode=351

2009电影年鉴。数据源:http://tc.gio.gov.tw/ct.asp?xItem=60679&CtNode=356

同类推荐
  • 党的女儿

    党的女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撤离了瑞金,因有叛徒出卖,许多党员都惨遭敌人杀害。李玉梅死里逃生,团结虎口余生的党员,重新建立组织,依靠群众,坚持对敌斗争。最后为了掩护同志,被捕牺牲。她的崇高品质,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中华传世藏书——元曲杂剧

    中华传世藏书——元曲杂剧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放开你的手吧

    王俊凯,放开你的手吧

    那一年我5岁,他6岁。10年后我15岁,他16岁。我多么希望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你,为什么偏偏让我遇见你。-------------舒静
  • 快递时代

    快递时代

    当梦想与爱产生冲突,站在这十字路口上,萧尘该做何选择?与此同时,神秘的组织浮出水面,他们到底有何目的?尘封的过往被逐渐揭露,一切的开始竟都指向那次快递任务。
  • 销售冠军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销售冠军不会告诉你的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囊括了营销心理学的动机、行动、攻心、备战、决战等内容,书中有提高销售业绩的最佳方法。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时期.每一个订单的完成,都有一个科学的营销心理学出现。本书罗列了同仁同行的经验及最新的营销心理学理念,侧重于活学活用的实践指导意义.规避了枯燥难解的理论术语,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其中的精妙和玄机。本书涉及到了营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所有涉及的专题,力争给予明确的阐述。本书以指导实践为出发点,招招制敌,每一招都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和难题.给广大的同事同仁和读者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指导。
  • 为乱

    为乱

    他,无恶不作。抢银行、截钞车、炸金库、绑架勒索、制造恐怖袭击、公然和军队交火,袭杀国家政要......是国际通缉令上面的风云人物,但他也是世界上有名的慈善家。他,看不惯那些虚假的名流,捐钱捐进自己的口袋,真正需要的人一点都没得到帮助。他,瑕疵必报,你害我一次,那就得那你全家人的性命来填。在国家级人物中他就是一个疯子,但是在下层民众之间他却是救世主,是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他,行事就是一个疯子,看你不爽就揍你没商量,以至所有人都不去惹他。
  • 今夜爱未眠

    今夜爱未眠

    遇见你是我的劫,为了你我无所谓,今生既然与你无望,但望来世与你共聚。
  • 末世狂血

    末世狂血

    一场变异风暴,一场复活仪式,让整个世界的人类濒临灭绝。一个死在僵尸群中的少年,被科技研究中心植入抗病毒基因。为了心中的牵挂,为了更好的未来,他接受了一项任务,就是终止这场风暴,独灭所有僵尸…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没有不行,没有做不到…“我的命运我主宰”“前路黑暗艰难,但有我勇往直前”“我的家园,应当有我来守护…”
  • 玉佩良缘

    玉佩良缘

    一双玉佩,原本皆是她随身之物,但小时的一次意外,她弄丢了玉佩,也因此而招来了重重劫难。
  • 荒天圣歌

    荒天圣歌

    只想吃着喜欢的东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本是平凡人,却成天道奇迹!
  • 少年帝皇

    少年帝皇

    主人公龙七在经过无数年的努力在人界称霸.....忽然有一天5界连接龙七开始他的另一个时代
  • 特工狂妃

    特工狂妃

    她只不过捡了一只萌宠么,肿么就莫名其妙地穿越了……穿就穿了吧,竟然还砸晕了在床上嘿咻的皇帝大人。让她当皇妃?不行,拐跑了皇帝的儿子出走去。天地浩大,哪里没有她若兮羽的容身之处,大不了从操旧业当杀手。但是为嘛后面跟着那么多的美男,还一个比一个帅气。都想当俺儿子的爹?好吧,那就等着一个个被吃干抹尽吧……☆★☆泡泡自传:本兽名为泡泡,虽然本兽极其不喜这个名字,但是由于是某女取的,本兽必须接受,否则……惨剧便将在本兽身上上演。啊啊啊,虽是神兽,但是还是伤不起啊……黯然转身,抹泪哭泣,偷偷告诉你们,摊上这么个女魔算是本兽上辈子搞基犯下的过错。“本兽兽容俊俏,深的兽男兽女的喜欢……”这时某女笑着转过身子。“当然,本兽现在喜欢的只有主银大人。”某兽啃着着偷来的灵异果,一双小眼睛都快被长绒毛给完全遮住了,加上它全身小小的,简直就是个球。“不好,偷东西被发现了,快逃。”本兽看到越来越近的火光,四腿一蹬就要溜之大吉,却没料被某女四脚朝天地拎起~这回,又要悲剧了……☆★☆本文轻松爽文,女强,没有坑。喜欢的赶紧收进书架!!!不收藏不是好孩纸哟。。。推荐天衣的旧文《宫凰》http://novel.hongxiu.com/a/49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