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0500000048

第48章 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6)

于冬先生(博纳集团主席):“200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分水岭。简单来说,是因为广电局的五项重要文件:允许单片申报、发放国产片发行牌照并允许私人电影院成立。当然,进口片在这一年还没有放开,还是国有专营独家进口。2000年以前,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不到9亿,而香港却有10亿的票房收入。到2010年中国内地票房收入超过100亿,比上一年增加了62%。中国电影行业迅速崛起。”参见“亚洲电影制作人论坛”。

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进一步将香港电影纳入到国家体制认同的范畴内,制作、发行、放映,放宽对合拍片的政策限制,标志着香港电影正式进入“合拍片时代”。

2004年1月1日,CEPA协议正式实施。其后颁布了《关于加强内地与香港电影业合作、管理的实施细则》。

2004年下发《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拓展了民营发行权。同年修订并在2006年正式颁布了《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大幅放宽审批权。这些都为香港与内地的电影合拍创造了开放宽松的外部环境。

在政策主导不变下,中国电影逐渐开放,内地和香港合拍电影正逐年增加,我们观察到一些现象、困局、挑战:

一、银都机构的影响力下降。据张燕(2011)《在夹缝中求生存:香港左派电影研究》一书分析(页186—189):“‘文革’结束后,经过十年停滞的左派电影,迎来了空前变化的香港社会现实和内地情势,犹如突然间被唤醒而显得措手不及。”那时候,香港面对“九七问题”,对回归后的中国,既存着担心,又藏着对国族身份的长期尴尬和渴望,另一方面,香港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又不属于英国。港人的心理既复杂又矛盾,香港仿如浮城。作为带有左派色彩的中资机构,长城、凤凰、新联的优势是被削弱的,一方面是十年“文革”的隔阂和疏离;另一方面,因原先拥有内地独属特权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因为改革开放),给予“长城”、“凤凰”和“新联”一个新的困境。结果,80年代初,其电影策略从以往身在香港、旨在建构中国文化认同的民族性,转向先建构本土文化认同的香港性,然后再巧妙融合民族性,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收复调整和转型发展。

直白地说,80年代初,“长城”、“凤凰”和“新联”的电影策略,先在香港电影工业里,拍摄受观众欢迎的商业片,先占稳地位。所以,在1981年,“长城”和“新联”率先联合成立了中原电影制片公司(简称“中原”)开拍《少林寺》。“中原”凭借国内名山大川、少林寺实地拍摄、少林真功夫、真正的武术运动员拍摄电影,掀起热潮。整件事的思维是借中国内地的实景和人才作资源材料,以香港功夫片的包装,攻进香港。即是先具有“香港性”的包装,再暗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民族性)。那时候,内地市场还未开放,对香港电影的存亡无足轻重,香港电影看重的是东南亚和台湾电影市场。

到了合拍片时代,“随着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电影公司普遍加强了联击,几乎所有的香港公司都大举进军内地市场,‘银都’的电影优势于无形中逐渐丧失,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张燕:《在夹缝中求生存:香港左派电影研究》,页211。。银都力量再度被削弱,其他电影公司(英皇、寰亚、寰宇)也可以和内地,甚至英皇电影与少林寺文化传播(登封)有限公司合拍电影。只需以“少林寺”作为名牌,主角毋须真功夫,也不必在旅游名胜少林寺实地拍摄(改为搭景拍摄)。当内地风光不再神秘、少林功夫也渐普及,一切已不需要真材实料,只要名角挂帅。《新少林寺》其实走着讨好内地和香港的双边路线,一条路:先具有“民族性”的包装(少林题材,和宽恕与慈悲为怀的浅薄佛学主题);另一条路:重复《投名状》的成功,以少林题材包装一个老掉牙的香港式黑社会片格局的故事(手下出卖老大,兄弟反目成仇)。《新少林寺》以这样的创作策略北上进攻大陆电影市场,诚然是没有真正诚意的失准之作。

二、为了拍摄大制作,迎合国内市场,很多中小型电影,难以开拍(就算开拍,也由于成本有限,影响电影品质),造成电影业青黄不接的现象,因为,新锐导演多靠中小成本的制作来打响名堂。然而,当满目皆是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充塞着大量计算机特技的大电影时,新导演及新演员都难以找到发挥的机会。长远来说,对电影业界,非常不利。出路应该是广东省开放的粤语发音的市场。

三、多了内地取景拍摄及内地演员,如《功夫》及《十月围城》在上海拍摄,《如果·爱》、《画皮》的周迅,《赤壁》、《花木兰》的赵薇,《功夫》的黄圣依,《长江七号》的张雨绮,《天水围的夜与雾》、《门徒》、《窃听风云》、《唐山大地震》的张静初,《百年好合》及《蝴蝶飞》的李冰冰,《新宿事件》、《新少林寺》的范冰冰,《投名状》的徐静蕾,《花花型警》、《画皮》的陈坤,《神枪手》的黄晓明。顺带一提,近年,台湾女演员也很吃香,如《保持通话》及《大内密探零零狗》的徐熙媛、《女人不坏》的桂纶镁(她曾主演《蓝色大门》、《最遥远的距离》及《不能说的秘密》)。反观香港新一代的女演员演技尚需磨炼,多是歌星或少女模特(时称嫩模)。

四、香港电影渐失了本土特色。近年,香港电影为迎合内地市场,已渐渐失去香港本土文化。虽然,北上工作、读书、发展,香港与内地逐渐融合,珠三角大桥、香港与深圳的24小时通关等,已是不争的大趋势,然而,香港作为一个特区的城市身份、性格与风格,依然是值得拍摄的内容,如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及《天水围的夜与雾》,昔日,如方育平的《美国心》、《半边人》、《父子情》,刘国昌的《童党》、《无人驾驶》等。这些都是反映香港社会变迁的电影佳作。

(五):自《英雄》(张艺谋导),当无名(李连杰饰)最终牺牲自己,为着苍生的太平盛世,放弃刺杀秦王(陈道明饰)。此后,「当权者不能杀」成为大片的潜规则,不知是巧合,还是成为「样板」。其他中港合拍片,也照着做。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徐克导,2010)中,狄仁杰(刘德华饰)死命勇救武则天(刘嘉玲饰),希望统治者一时醒觉,禅让皇朝给正统的李家手中。在《新少林寺》中,已为僧人的候杰(刘德华饰)与曹蛮(谢霆锋饰)生死相搏时,以身体挡着沉重木梁,牺牲生命,救回曹蛮一命。希望曹痛改前非,以换取曹停止战斗的决定。

合拍片的时代,香港电影人牺牲自己,感悟当权者。

参考数据

电影

《方世玉与洪熙官》(张彻导,1974)

《少林五祖》(张彻导,1974)

《少林寺》(张彻导,1976)

《少林门》(吴宇森导,1976)

《少林木人巷》(陈志华导,1976)

《南少林与北少林》(张彻导,1978)

《少林三十六房》(刘家良导,1978)

《少林英雄榜》(何梦华导,1979)

《少林搭棚大师》(刘家良导,1980)

《少林与武当》(张彻导,1980)

《少林寺》(张鑫炎导,1982)

《三闯少林》(唐佳导,1983)

《少林传人》(唐佳导,1983)

《五郎八卦棍》(刘家辉导,1984)

《少林童子功》(薛后导,1984)

《少林小子》(张鑫炎导,1984)

《木棉袈裟》(徐小明导,1985)

《南北少林》(刘家良导,1986)

《花旗少林》(刘镇伟,1994)

《新少林五祖》(王晶导,1994)

《少林足球》(周星驰导,2001)

《新少林寺》(陈木胜导,2011)。

书籍及文章

2011年“亚洲电影制作人论坛”(由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主办)。

沈容(日期不详)。〈廖承志与《少林寺》〉载银都机构主编《银都六十年》(原载《南方周末》(日期不详)。(页360—361)。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法制晚报》(2011年4月18日)

法兰西胶片、阿蒙、摩尼卡、宇文翮、得一、燕小六、莫非是、卡特宫(2010)。〈少林寺电影备忘录〉,载《香港电影》(2010,12月《37》期,页32至39)。香港:香港电影杂志文化有限公司。

法兰西胶片、阿蒙、摩尼卡、宇文翮、得一、燕小六、莫非是、卡特宫(2010)。

〈新少林寺〉。载《香港电影》(2010,12月《37》期,页22至31)。香港:香港电影杂志文化有限公司。

香港文汇报(3月16日)

张鑫炎(2010)。〈谈《少林寺》〉。载《银都六十年》(页359—360)。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张燕(2011)。《在夹缝中求生存:香港左派电影研究》。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CEPA到ECFA

——合拍模式能否复制?

刘辉,深圳大学副教授。

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中,电影业成为8项非金融服务业之一,中国大陆给予台湾的政策是“取消台湾华语电影片进口配额限制”,相应台湾给予中国大陆早收清单的约定是“中国大陆华语与合拍电影片发行映演每年10部”。ECFA的签订,将两岸经济的合作扩大到医疗、银行、证券、律师、保险等11个服务业,跳出原有两岸贸易合作局限于电子工业产品的范围,深化两岸间的贸易关系。而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工业,从生产模式和销售市场,再到敏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意味,皆不同于其他产业,甚至区别于两岸电视剧销售的意义。在ECFA带来的两岸合作关系转折中,如何看待电影合作的前景呢?2004年CEPA对于香港电影的开放,视香港电影为中国电影,从而改变了香港电影产业和其娱乐品质,那么ECFA对于台湾电影中相似的条文,能对台湾电影及两岸电影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呢?

表面看来,ECFA呈现出“向台湾让利”的倾向。如果说其他如电信、律师等行业还算是内地需要的实用性专业,则这项政策对于台湾电影来说完全是倾斜的。经历2002年以来的电影产业化,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经达到100亿的票房容量,银幕数还在不断攀升,其巨大的观众基数是令许多海外电影业者垂涎的目标市场,例如对香港电影的开放可以说拯救了几近灭亡的香港电影。那么,大陆主动示好性地向台湾电影开放其电影市场,毋宁说利用ECFA提出来深度文化对话的机会,其中不乏“统战”的意味。ECFA中电影产业的内容,是大陆电影市场向台湾电影开放,与台湾方面保持不变的10部陆片名额是不匹配的利益关系。对于羸弱的台湾电影制片业和投资业来讲,ECFA提供的商机毕现。

但是,台湾电影的引进并非是无限制的,大陆需要对其内容和题材进行审查,像《艋舺》这样的电影无法进入。碍于岛内蓝营开放/绿营封闭之间的冲突,从ECFA存立之间的矛盾,必然延伸到对于台湾电影进入大陆后果的猜想。商业电影带头人表示雀跃,例如朱延平说:“当然是支持(签订ECFA)了,怎么会不支持呢,疯狂支持。”《朱延平谈ECFA对台湾电影大利多》,http://www.taipeifilmcommission.tw/tw。但大多数艺术导演表示审慎和沉默。电影产品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性,美国电影潜移默化地宣传了美国的一切,其价值更超过了本身的票房数字。中国政府对电影一直保持宣传工具的定位,纵使产业化的商业电影也无法掩盖本质。ECFA的商业协议本质在掩盖着背后深层的文宣目的,这也是目前ECFA后电影交流难以启动的原因。

CEPA后香港电影发展的经验,影响了ECFA中两岸电影政策的制定。如台湾制作人刘成亮所说:“自《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订后,放宽了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的限制,激励香港电影导演在创作拍片上有更大空间,香港电影在内地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相信ECFA落实后,必然会更大力度地拓深两岸影视业合作层次,并帮助台湾电影人进入更广阔的华语片市场。这是台湾影视界必须要走的路!”《ECFA生效带来的巨大商机》,《北京商报》,2010年9月20日。

内地已经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依赖性明显,而电影开放的意义则明显在于能够借助大陆电影观众市场的吸引力,也许能够帮助羸弱的台湾电影产业发展,进一步形成类似其他行业的经济依赖性,进而实现深层文化的沟通。

所以,CEPA后电影业取得的经验意义重大。但透过市场发达的背后,存在的更多是经济杠杆对艺术本质的扭曲和对娱乐趣味的抹杀。2010年以来,纵使市场票房首次达到100亿人民币以上,关于“港片不港”的争议之声更受关注。2004年CEPA中港片可以作为中国电影自由进入,背后存在的是内容审查的关键问题,否则在商言商,因无法通过而导致丢失内地市场是不能承受之重。内地在电影业管理上缺乏分级制度,也没有相应的电影法,仅仅依靠主观性较强的广电总局审查委员会决定是否能够上映。香港制片人和导演北上不断,学习普通话,了解内地情况,从原有的西方式意识形态转换到内地社会的体制中。碍于内地电影审查在政治、民族、色情上的敏感性,大部分香港电影的原有题材都要放弃,例如警匪片、鬼片等;而内地电影宣传性的本位和电影商业性的本性发生冲突,香港电影必须仰视学习,也逐渐发生题材的转移,丧失原有的颠覆精神和市民趣味,纷纷靠拢宏大主题和民族主义。

CEPA后香港电影的经验能够多大程度上为后ECFA时代的台湾电影支招?中国民族电影从二战后一分为三,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形成各具特色的电影,即常说的大陆、香港、台湾影业,这种格局随着CEPA的出现已经开始发生转变,而ECFA后台湾电影是否也会如期变化呢?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台湾电影工业远远没有香港电影商业化程度深。台湾电影业当前已经缺乏大公司的市场主体,只能靠偶尔的《海角七号》、《艋舺》振奋本土市场,大部分影片也仅仅是依靠辅导金进行艺术化的探索。因此,相对于香港,ECFA中电影政策对于台湾的吸引力远远不如香港,再加上审慎的政治态度,阻力远大于香港。

其次,关于影片的认定上。台湾一直对港片开放,金马奖也面向台湾和香港的电影——香港早期右派电影为主。事实上自从2004年CEPA后港片已以合拍片形式出现,已经无法阻挡内地意识形态的演进,2007年后每年10部陆片的开放,在ECFA中得到延续。CEPA中对于合拍片的认定是制作人员和演员的参与程度,台湾对于本土片的认定也是如此。但是在ECFA后两岸电影合作交流增多后,是否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模式发展合拍,框定是台湾电影还是内地电影呢?特别是东京电影节事件后,ECFA中这一条的认定才是关键。

同类推荐
  •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好莱坞电影娱乐构成了各国大众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其文化想像的重要内容。娱乐本身没有价值,娱乐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开发并满足大众身上与生俱来的娱乐本能。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好莱坞则是这个机器的主人。好莱坞电影生产的突出特征就是市场化、大众化和娱乐化。好莱坞电影是一种电影娱乐,更是一个群众的表演场所,因此,并不是好莱坞影片本身就是一个白日梦,好莱坞是观众在电影院和好莱坞共同构建了一个白日梦。好莱坞电影始终保持着创新性,并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使得一切发明能够符合行业标准,成为未来电影工业的元素。好莱坞票房策略就是影片构成元素的“世界化”。好莱坞通过这种“票房魔法”给全球观众提供不间断前娱乐。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科学魔术

    本书内容包括:魔术中的物理原理、魔术中的化学表演、数学魔术的魅力体验、当魔术遭遇心理学。
  • 课外雅致生活-约翰施特劳斯生平与作

    课外雅致生活-约翰施特劳斯生平与作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苍老的喉咙——摇滚音乐(课外雅致生活)

    苍老的喉咙——摇滚音乐(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历史的光谱与文化地形

    历史的光谱与文化地形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热门推荐
  • 八路坟

    八路坟

    烈士墓,无名英雄昔年战场伤;八路坟......巨北战役50英烈逝去了宝贵的生命......本书作者通过当年幸存者的口述,和翻阅的大量历史资料,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真实的再现了当年,那些英雄们鲜为人知的故事。至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风尚。特推出此书,向至今还长眠于八路坟的那些无名烈士们致敬,无名英雄们永垂不朽!
  • 弗兰克的森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弗兰克的森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通过动物的视角构建出一个奇幻的世界,以此来探讨广义上人生的困境。在弗兰克口中,森林是个遥远迷人的幸福之地。生活在下水道阴暗污秽世界里的老鼠小豆自认生活不再有希望,他被弗兰克的故事吸引着,穿越麻木和无知交错的茫茫都市,义无反顾地朝那梦境跑去。作者的话:已经忘记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给读者和自己一个理由。就像困久了总要打个哈欠,生活久了也一样要说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清醒。我试图借着故事里两个小动物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了解眼前的困境。不过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就像小说在最后的一句话:故事终究是故事,是真是假,又有谁在意呢。
  • 炼狱雷霆

    炼狱雷霆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病猫拥有天生的先天资质,修练武技的绝世奇才,生性懒惰不愿练武。当遭遇奇耻大辱之后,方才醒悟奋发图强,努力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用鲜血来洗刷耻辱后天九阶、先天强者、天尊、圣主、无上武神
  • 生命中没有他的罪

    生命中没有他的罪

    只因爱错了一个人,只因为他做错了一些事,她以为万劫不复会永远把她囚禁。。。但是,未来的世界,她以为会重新开始,没想到,到了哪儿都离不开他。。。她以为能够弥补以前,执他之手,与他偕老,可惜,她生命中的罪,就是没有他。。。
  • 科技腾飞

    科技腾飞

    当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赵阳进入了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地下基地,当他将一项项远超现代的技术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时候,那些科技巨头又将何去何从。是臣服,还是消亡?书友交流群:534896582
  • 胧界幻想

    胧界幻想

    灾难的年代里八歧大蛇作乱世间,打破了人间的阴阳平衡,少年少女们站了出来勇敢的与妖魔战斗。少女手握着剑,浴血站立。【呐,我现在很幸福呢。】【啊,我也是,因为至少我们可以死在一起呢!】PS:喜欢本书的记得加QQ书友群哦,478721157
  • 龙皇武帝

    龙皇武帝

    命运被摆布的少年,诸神创立的世界,远古龙凤的传承,是被囚禁的囚徒,还是一场惊天骗局?且看少年杨错,如何解命运残局,破迷浊世界!
  • 我乃主宰

    我乃主宰

    当辉煌成为过往,当红颜化作骷髅,当背叛成为历史,当仇恨成为烟云,只剩下自己一人在十万年后重生,一切还有意义吗?他是被人创造出来的多余的人,堪称完美只是缺少爱情,伊人化作荒丘,红颜穿上袈裟,遭逢兄弟背叛,按理说,应该怨气滔天,可是十万年后才重生,一切都成为了过往烟云,该怎么办?不甘寂寞?搅弄风云?这个世界,只有平庸和辉煌两种选择!
  • 龙潭奇遇:血剑兰心

    龙潭奇遇:血剑兰心

    本文由花雨授权夕阳西斜。照在河面下,一如万条金蛇钻动。沿岸一条小径,是北岸通建阳驿的小道。这时,由东面三里外,有几个穿草青法服的老道正从容地逸透而来,谈笑着渐渐走近。有一个老道生了一双金鱼眼,身材高大,他背着手,目光不时向左右打量……
  • 一梦笙歌卿相许

    一梦笙歌卿相许

    一夜情深,她带球跑路。不成想,四年后,某男荣升职场大boss,某女沦为小职员,酒后失态,他们再次碰撞在一起。大boss挖坑填土埋下陷阱,誓要把单身妈咪追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