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200000006

第6章 不畏苦,靠近甜 (1)

曾经看到星云大师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当时看得自己触目惊心。星云大师讲到自己刚刚到台湾的时候,为了报答寺院收留之恩,每天除了上课教书之外,还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苦役:

每天打六百桶井水;

清扫数小时落叶、水沟、茅厕;

拉车到十余里外的市场,购买八十余众的油盐柴米。

看到这巨大的劳动量,我们一定会吃惊,大师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量?

实际上,星云大师并无超凡的力量,这么巨大的劳动量,已经超过了身体的负荷。

但是星云大师的精神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他常常因为体力透支而晕眩呕吐,但是往往一阵天旋地转后,他又默默地咬紧牙关,继续完成这些苦役的工作。

在星云大师看来,这些“苦”正是靠近“甜”的根源。所以,他不以为“苦”。

他曾说:苦是人间的实相,比方说社会上有刀兵水火的苦,人们的身体上有生老病死的苦,心里面有贪嗔愚痴的苦,所以自然界也给予人类一些痛苦。每个人都要学会以苦为力量,把苦作为奋斗的动力。

想一想,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不是有很多苦恼,甚至有的人不堪忍受痛苦而选择了自杀,这样怕吃苦的人,很难靠近甜,也很难得到人生最终的解脱。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

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

三年后,这两块石头的命运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脱胎换骨,成了一尊栩栩如生的佛,每天受着许许多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没有半点这种待遇,它每天寂寞地立在那里,看着人们络绎不绝地走过自己身边,却从不停下来望自己一眼。

它心里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你知道我心里有多痛苦吗?我们俩没什么不同,凭什么人们对我的态度如此冷淡?”

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我们本是一样的。你难道不记得了?三年前来了一位雕塑家,你惧怕他凿在你身上那一刀刀的痛,就告诉他只要把你简单雕刻几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梦想着自己未来的模样,告诉他不要在乎我承受多大的痛,让他尽情地在我身上施展才华。在一刀刀痛彻心扉的雕凿中,我收获快乐与愿望。就因为这一切,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不同啊!”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够看到,两块石头在苦面前作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当初不畏苦,所以有一块石头成为了佛像,得到了欢乐;也正是因为畏苦,另一块石头只能永远做一块顽石。

成为佛像的第一块石头从痛苦中得到了欢乐,同时,它的关注点始终都在如何成就自己最终的模样上面,最终他成为自己最想要呈现出的样子,受到万人敬仰和膜拜。

我们在苦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往往是深陷其中,不能超出物外地来看待“苦”。执著于痛苦本身,就看不到未来和幸福的存在。甚至有很多人因为承受不了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本应该承受的苦而轻生。

关于这一点,星云大师认为人不可以自杀,毕竟生命不是个人的,父母生养,国家培养,怎么可以自己把自己杀死,他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启发那些轻生的人,重新看待人生的话,“一个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做事吗?”

是的,有时候仅仅是把目光转移,关注到苦后甜的到来,苦就显得没那么苦了。也不会因为身陷苦中,就误以为自己的一生都是苦的,不会苦尽甘来。

星云大师曾在一次演讲中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说:有场足球比赛,十万人都在那里盯着足球看。有一位先生抽烟,因为看得入神了,香烟烧到旁边人的袖子,就赶快道歉。旁边那个人也是球迷,球赛正在关键时刻,他有忘我的精神,回答说:“没关系,再买一件就好了。”

这位先生继续看球赛。后来,香烟又把前面一个小姐的头发点着了,抽烟的人又赶快道歉,说:“是我这个香烟的罪过,对不起。”大概那个小姐的头发是假发,她也看球看得很入神,很忘我,说:“不要紧,回去再换一顶就可以了。”

从星云大师讲的这个很幽默的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大智慧:原来,忘我的时候,一切苦都没有了。

当我们遭遇痛苦的时候,更要学会忘我,将精力从苦中转移,站到另一个位置看自己的苦,也许,你会发现,那些微不足道的苦,是自己将来成就伟大的一块基石。而果然,当你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被情感控制后,你会发现,苦过后甜蜜的滋味已慢慢浮现在你的心头。

星云大师说:做人处事的修养有百千万种,心平气和是修养中的修养。心平气和的人,自然近悦远来,家庭里,父母心平气和,不但儿女乐于亲近,就是一般的青少年,也乐于求教;团体中,心平气和的长官,不但自己的部属乐于请教,其他团体的干部也会乐于追随。

是的,心平气和的人会有一种宁静的气质,给人一种安定感,同时心平气和的人,和自己的相处也会非常融洽和谐。

这里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大部分的人在顺境的时候,做到心平气和是不难的,但是当一个人身处逆境之中时,如果能做到心平气和,那就非常不易了。如果遇到逆境,不妨让自己在解决问题之前,先修炼自己的心平气和,这样解决问题才能理性,在面对众人的时候,说话才能中肯。

相反,如果一遇到问题心气先乱,那么被冲昏了头脑之后,人就不会运用理性和智慧了,常常会因为一时之气,犯下大错。

请听我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家,丰足安乐,应有尽有,国王内心非常得意,他想:“我国好像什么都不缺少,应该派一个聪明的大臣,到外国去考察,买一些国内没有的东西回来。”

于是,国王派了一个大臣到外国去采购一些自己国家没有的东西,这个大臣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带着国王给他的五百两黄金,走过许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就到商店、集市去看,所看见的全是自己国家有的东西,因此,走了几个国家,一件东西也没买。

有一天,大臣来到一个海边国家,看到一位白胡子老人坐在集市里,手里没拿东西,面前也未摆放货物,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大臣感到很奇怪,就上前询问:“老先生,您是在这里卖东西吗?怎么没看见您的货品呢?”

老人说:“是呀!我卖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大臣接着问:“什么东西眼睛看不见呢?”

老人回答:“我在这里卖智慧。”

大臣赶忙问:“您卖的是什么智慧?价钱是多少呢?”

老人说:“我卖的是人生智慧,价格是五百两黄金,但是你必须先付钱,我才会卖给你。”

大臣想了想,觉得自己国家的确没有人卖智慧,不如就买下来,回去送给国王。于是,他就把五百两黄金付给老人。

老人说:“我卖给你的智慧是12字箴言,在人生所有的重要时刻都用得上,那就是: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的珍贵。”

大臣听见了,有点不悦,觉得自己花五百两黄金只买到12个字,好像不划算,但是已经买了,只好怏怏地回国了。

回到国内已经是夜晚,月明星稀,他怕吵醒家人,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厅堂,到了卧室里大吃一惊,因为床前摆了两双鞋子。

他心想:“难道在我出使外国的日子里,妻子竟与别人在一起?”

他怒发冲冠,立刻拔出随身宝剑,想一剑刺入帐中,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购买的12字箴言:“缓一缓,再生气;想一想,再行动。”

他口中念念有词。这一念,惊醒了帐子里的人,大臣一看:原来在他出使期间妻子生病了,大臣的母亲过来照料,晚上睡在一起。大臣听出了母亲的声音,吓出一身冷汗,提着剑跑到院子里自言自语:“太便宜了,真是太便宜了!”

大臣把买12字箴言的原委告诉了母亲,说:“我原来以为买贵了,现在才知道得了便宜。母亲和妻子,是无价之宝,就是一万两金子我也不会卖,今天却靠着五百两黄金买来的智慧之言而得以保全她们的性命,这不是太便宜了吗?”

第二天,大臣兴高采烈地把箴言献给了国王,国王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深以为然,又把这12个字送到了每一个家庭中,从此,这个国家进入了宁静和谐的生活中。

想做到心平气和并不难,也许这12个字就能给你的一生带来很大变化,尤其在逆境的时候,不妨先忍一忍,怒气有时候会自己溜走,稍稍耐心地等一下,不必急着发作,否则会惹出更多的怒气,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个世界上不乏有聪明才智的人,但是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时,能够冷静地运用自己聪明才智的人却屈指可数。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六神无主导致的错误决定让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非常后悔。

为什么会这样?不平和就是丧失聪明才智的根源。想想看,当你心境不平和的时候,是不是该想起来的方法都跑到爪哇国去了?

如果将来想有一番大成就和作为,想具备果敢的魄力和开阔的胸襟,想要拥有智慧和理性,心平气和就是首要的修炼。

人的心究竟可以多大?

同类推荐
  •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东晋宋齐梁陈比丘尼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浮云

    浮云

    抬眼望,云烟散去,天际空空,这没有任何障碍的天空,浩荡苍茫,没有凝滞,多么羡慕那没有来处的流云,悠闲散去的归宿。生命原本都有着落,就如同花香,生在枝头,散在无处。多少云烟,不过是心头的迷雾,把追逐的目光收回来,让浮云还它浮云,我们终将发现,最宽的天空来自心底的辽阔。你是谁,他是谁,我是谁,故事里的,故事外的,书里写的,书里忘的,入眼的,错过的,都是风景。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红尘滚滚,何处安心?瑜伽,是一条静心修行、寻找生命真谛的路径。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而是深入心灵,描述瑜伽与生活相融合的散文“心经”。《步步莲花》作者借鉴佛学术语,以“色”——瑜伽于身体、“受”——瑜伽于心性、“想”——瑜伽态的阅读与观影、“行”——瑜伽态的行走与寻觅、“识”——瑜伽于灵魂,记录瑜伽带来的沉淀和变化,启发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感知神秘力量,感知宁静与温暖。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热门推荐
  • 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 叶罗丽精灵梦之绮云梦洛

    叶罗丽精灵梦之绮云梦洛

    琦云是仙境的创立者,为了给叶罗丽仙子一个永远的家,于千年沉睡,她的伴生仙子梦洛也随之沉睡。沉睡前将仙境的统治权交给了两个威望比较高的仙子,就是辛灵和曼多拉,曼多拉掌管王宫,辛灵掌管森林,本来一切都很美好,却不想曼多拉的野心容不下辛灵,妄图掌控仙境和人间。辛灵被逼带着支持她的仙子去了人界,曼多拉立下诅咒,仙子们到了人界就会变成没有生命的娃娃,而辛灵改变了咒语,此时的琦云梦洛感受到仙境的变化正在慢慢苏醒,不知一切的结果将会如何?
  • 学生最新超长记忆法

    学生最新超长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要求人们把需要记忆的内容的关系层次弄清,尽可能地以更大的整体模块。结合以前已经知道的内容,组合成有机单元来记忆;把要记的多个事物串联起来,其中每个事物都像锁链上的一个环,环环相连,这样的记忆方法称为“连锁记忆法”;选择记忆法是归纳最实用的材料输入大脑,并编码储存,以使记忆效果更加突出;规律记忆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有助于记忆效果;形象联想记忆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形象化;分类归纳法是先找到事物的共同点,然后归类。条理清晰地记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这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 罗兰罗兰

    罗兰罗兰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另一面,有一个名为武术家的世界。这个世界以血缘为境划分家族的国界,生存之艰也存在于此,在这个世界里也流窜着战争与和平。
  • 恶魔七班:暗黑天使的美男军团

    恶魔七班:暗黑天使的美男军团

    她顶着男生的头衔女生的身份,痞女的性格,淑女的优雅混进那个只有男生没有女生的恶魔七班。他是帅到人神共愤的精灵希亚格微。他是看着无害实际一肚子坏水的金城稀。他是腹黑多变的部长大人舒沉寂,当她女生的身份被揭开,所有的危险都接種而来,精灵的预言是恶作剧还是未来??她的幸福又该何去何从??
  • 科技时代的武当门徒

    科技时代的武当门徒

    现代的武当派俗家大弟子莫名穿越到一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虽然不明白原因,但,还活着就好,穿越完了干啥?还能干啥,好好活着啊,“我是个恋家的人,我更怀念我的家乡,但是这里不是我的家乡,那么,我就要把这里改变成我的家乡!把这里!改变的跟我家乡一样,这样我就不用再想家了,然后,武当的山门,我想立起来。”流落异乡为异客的李迟如此说道
  • 依然穿越爱

    依然穿越爱

    依一切的一切,发生的太颓唐。起初的淡淡生活,变成了后来的救世英雄。之前的恩恩爱爱,变成了后来的苦痛离愁。一切的一切,在那年打破天空的宁静开始……
  • 怪物课堂

    怪物课堂

    正常版简介:这是个特殊的班级。在这里的学生,用来学习的东西,只有怪物!人头蜈蚣,鬼魂研究,狼人迷宫...以及各种随机神秘怪物。层出不穷的考验,愈发艰难的路途。热血与悲壮,信任与背叛,前行与牺牲。鲜血与噩梦的背后,是神魔的棋盘。作为游戏棋子的他们,作为脆弱又坚强的人类,他们又将如何把握自己未来的命运?逗比版简介:尼玛老子要退学!教书的老师是个自称天使的猥琐大叔也就算了,相伴的同学各种奇葩也还能忍。但是!尼玛为啥学习的东西是怪物啊喂!长得丑的皮糙肉厚又耐打,长得能看的心计诡诈智商高。这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还会爆菊扭秧歌!各种节操无下限!欢迎来到,怪物课堂!.
  • 少女逃婚记

    少女逃婚记

    被骗了被骗了,她竟然被最亲爱的父母给骗了,把她丢到这座奢侈得恐怖的孤岛上,还多出一个未婚夫。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流行父母包办婚姻?她坚绝要把他甩掉,就算他帅得离谱也要把他甩掉,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这所谓的世上最奢侈的岛屿
  • 大苦逼时代

    大苦逼时代

    总裁,帝王,不能吃的刀削面。小人儿,冷峻,天神般的容颜。好男人都要灭天又杀人,一路踩着小产似的血脚印儿,恶魔似地微笑着说:“shei也不能阻挡,我要你只shuo于我!”【嗯,请就这么念】少女有做梦的权利,正如少年有梦到一堆少女的权利。相遇之前,你们shei也别管s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