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2400000005

第5章 生灵涂炭(2)

“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员贪图享乐,一点也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

此典出自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帝王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个,从公元712年到公元756年,先后统治了四十五年。李隆基执政期间,先后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到开元末年,政治日趋腐败。李隆基本人则爱好声色,奢侈荒淫。同时,由于府兵制遭到破坏,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兵权在握,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玄宗逃亡四川。至德二年末(公元758年实)回长安,后来郁闷而死。

到了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又发动叛乱。公元817年,著名文学家韩愈随宰相裴度前往淮西平叛。叛乱平息以后,宪宗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以记述这件事。韩愈在碑文的开始,首先指出了淮西叛乱发生的根源:唐玄宗时,自恃国力强盛,荒淫奢侈。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了,但北方的人民却蒙受了巨大的灾难。由于皇上荒淫,朝中的文官只知安逸享乐,武将也只是追求声色犬马。这种风气如果延续下去,国家的前途便不堪设想了。

剖腹藏珠

“剖腹藏珠”比喻惜物伤身,轻重倒置。

此典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西城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给大臣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西域有一个商人,偶然得到一颗珍贵的珍珠。这颗珍珠非常罕见,价值连城,商人也十分珍爱。他害怕珍珠被人偷去,放在哪里都不放心。后来,他想出一个“高明”的办法,把自己的肚子剖开,把珍珠藏在肚子里面,结果他一命呜呼。

唐太宗讲完这个故事后说道:“这个故事我是听别人讲的,你们说真会有这种人吗?”大臣们说:“也可能有。”

齐王赐药

这个故事用以说明:方法不对就会好心办坏事,正如药不对症一样。

此典出自《艾子杂说》。

艾子侍奉齐宣王。一天,朝见宣王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忧郁的神色。齐宣王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委。艾子回答道:“我不幸,我的孩子正在害病。我想把情况报告您并请个假,但又想到您身旁没有商量国事的人,所以来朝见您;但我心里却又惦念着孩子。”宣王说道:“你为什么不早点儿说呢?我有一个很好的药方,你的孩子吃下后,病很快就会好的。”说完他就把药方赐给艾子。艾子拜受了宣王的药物,并带回家给他的孩子吃了。辰时吃下去,巳时就死了。第二天,艾子去见宣王时,流露出一副悲痛的神情。宣王问明了缘故,非常忧伤地说道:“你死去了儿子,确实值得哀悼,现在我赐给你一些黄金,帮助你埋葬儿子。”艾子说道:“我那没有成年就死去了的孩子,不能承受您的赏赐;不过,我打算另外向您提出一个请求。”宣王急切地问道:“什么请求?”艾子说:“我只要求您赐给我前天让我孩子吃了并有了效果的药方。”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这则故事,用以比喻那些利用权势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此典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想篡夺帝位,但又担心群臣不服,就想先试探一下。一天,赵高牵了一头鹿献给秦二世,对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您弄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赵高就问左右的官员们到底是鹿还是马。有的不敢吭声;有的竟说是马,用来讨好赵高;也有照实说是鹿的,赵高就背地里惩治了那些说真话的人。

至死不悟

“至死不悟”指的是到死都不醒悟。

此典出自唐代柳宗元《河东先生集·临江之麋(mí米)》:“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公元805年~815年,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辖境相当今湖南零陵、东安、祁阳和广西全州、灌阳等县地)任司马期间,根据民间传说,写过三篇寓言故事——《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这三篇寓言故事,以麋、驴、鼠这些艺术形象,讽刺了那些为非作歹的藩镇、宦官和贵族大官僚以及他们的爪牙。其中的《临江之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临江(今江西清江县)有个人,有一次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驼鹿,就把它带回家来喂养。他家里的几只狗见了小鹿,都想吃掉它。主人十分生气,就把狗赶跑了。为了使狗鹿能和睦相处,他还把这只小鹿抱到几只狗的旁边,让狗亲近它。时间长了,狗和小鹿逐渐混熟了。小鹿忘记了自己是只鹿,以为狗是它的好朋友,便经常和狗一起玩。这几只狗虽然同鹿一块玩,但总是想吃掉它,只是害怕主人,便忍住了。三年过去了,这只受到主人宠爱的小鹿有一天自己出门去玩,遇见了别人家的几只狗。它还以为同自己家里的狗一样,便跑上去和它们玩。这些狗见了这只小鹿,既兴奋又生气,一拥而上吃掉了鹿,皮毛、骨头到处都是。可怜这只小鹿,一直到死,还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死的。

终南捷径

“终南捷径”比喻一种猎取功名富贵的特殊手法。后来也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

此典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

唐朝,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卢藏用,他中进士之后,急于想做官,便想出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跑到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隐居起来。那时的人,都认为隐居的人必定是不慕名利而又有学问的读书人。于是卢藏用故意到终南山隐居,他这样做,果然引起长安城里的公卿们的注意,不久便礼聘他下山做了大官。

后来又有一个隐者司马承祯,也在终南隐居,当朝的公卿也请他去做官,不过司马承祯却真是个淡泊的人,他不愿意做官,在长安住了几天,便要回山了。卢藏用送他出城,指着终南山对他说:“这座山真是有好处啊。”司马承祯冷笑道:“在我看来,终南山只不过是做官的捷径而已。”卢藏用明白司马承祯在嘲讽他,非常生气,但对他又无可奈何。

钟响磬鸣

“钟响磬鸣”这个典故用以告诉人们,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要科学地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此典出自《刘宾客嘉话录》。

洛阳一座寺院的僧房中有只磬,不论白天黑夜,没有人敲打它,它动不动就自己发出声响,僧人又奇怪又害怕,以致吓出病来。他请了许多江湖术士,想方设法去制止磬鸣,但都无济于事。

有个名叫曹绍夔的人,一向与僧人关系很好。他前来探望僧人的病情,僧人就告诉了他生病的原因。不一会儿,寺里正好敲击斋钟,磬又自己响起来。曹绍夔顿时明白过来,笑着对僧人说:“请明天摆下盛宴,我来为您制止磬的自鸣吧!”

僧人虽然怀疑他的话,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就尽力准备了丰盛的宴席。第二天,曹绍夔吃完饭后,从怀里拿出一把锉刀,将磬锉了几下就走了。

从那以后,这只磬便不再自鸣了。

僧人去询问原因,曹绍夔说:“您的这只磬和寺院的钟频率相同,因此那边敲钟就能引起磬的共鸣。”僧人听了非常高兴,病也好起来了。

专横跋扈

“专横跋扈”的这个典故用以比喻一个人独断专行,蛮不讲理。

此典出自《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梁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东汉时,有个叫梁冀的人,是大将军梁商的儿子,字伯卓。为了篡权,他把两个妹妹送入宫中,做了汉顺帝(刘保)和汉桓帝(刘志)的皇后。梁冀的父亲梁商死后,还没来得及下葬,汉顺帝就拜梁冀为大将军。顺帝死后,冲帝尚在襁褓之中,梁冀的妹妹梁太后临朝执政。他们兄妹二人先后立了冲、质、桓三个皇帝,专断朝政近二十年。

当时,朝廷上下全部是梁家的党羽。梁冀执政期间,骄奢横暴,独断专行,大兴土木,修建苑囿,并强迫数千名百姓为奴婢,称“自卖人”。

由于梁冀党羽满朝,残暴专横,皇帝和一些大臣既恨他又怕他。汉质帝(刘缵)常对大臣们说,梁冀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到此话以后,恨得咬牙切齿,就派人在食物中放了毒药,毒死了质帝。后来,梁太后死去,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人设计,诛灭了梁氏,梁冀自杀身亡。

如泣如诉

像哭泣像诉说,悲惨凄凉。

此典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

北宋时,苏东坡受人陷害,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初时他心情忧郁、烦闷,很不开心,但后来他变得开通起来,认为在这里可陶冶情操,忘却烦恼事。

一天,苏东坡带了三位朋友,放舟来到赤壁之下。江面清风徐来,涛声依旧,空中圆月朗照,洒下一片银光。大家边唱边聊,快乐非凡。苏东坡只觉得心旷神怡,飘飘欲仙,忘情之间,敲着船舷打着拍子,唱起歌来。一位朋友依着歌声吹萧应和。一吹一唱,十分和谐。

苏东坡听着呜呜的萧声,忽然觉得有点怪异,便停了歌,倾耳来听,这声音似怨恨,似爱慕,如泣如诉,余音凄切婉转,好像将断未断的一缕细丝,在夜空中袅袅远播。

苏东坡有点扫兴,他问这位吹萧的朋友:“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吹这样哀伤的调子呢?”

那朋友悲凄地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么?想当初,曹操亲率大军,破荆州,下江陵,战船千里相连,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大江饮酒赋诗,何等的气概!这赤壁正是曹操被周瑜所困的地方。如今他在哪里呢?可叹人生多么短暂!虽想永生不死,哪里能够!所以,我只得寄情于悲声之中啊!”

苏东坡开导朋友:“你看这江水,奔流不息,万物和我自己是互相拥有,无穷无尽的!再如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非我所有,却任我观赏,尽情享受。你不觉得拥有整个世界,其乐无比吗?这样,你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苏东坡的一席话,使那位朋友原本沉抑的心情顿时被一股豪情冲淡,变得信心百倍,再度与大家欢笑起来。

东市朝衣

东市:汉代长安处决死犯之处;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指大臣无辜被杀。

此典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在汉景帝执政期间,有个御史大夫叫晃错,他忠厚耿直,不畏权势,就诸候的罪行曾数次上书,以此来限制他们的权限,得到重用,令其修改法令。

晁错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叫嚣反对,憎恨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颖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登位,你执政掌权,侵害削弱诸侯,疏远人家的骨肉,人家都在议论你,怨恨你,你这是何苦呢?”

晁错说:“我只能这样做。不这样,天子不会尊贵,天下不会安宁。”

晁父痛心地说:“刘家的天下安宁了,晁家却危险了。”

晁父劝告无效,无奈只身回家,过了一段时间在绝望中服毒自尽。

不久,吴楚一带的七个诸侯国果然发动叛乱,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

这时,与晁错不和的几个大臣乘机在景帝面前煽风点火,讲:“不杀晁错,天下不会太平。”

景帝早已失了主张,误以为一切祸乱全因晁错而起,于是下令让晁错穿着上朝的礼服处死在长安东市(东市朝衣)。

晁错死了以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率兵抵抗叛军。

一次,他回京城面君报告军情,皇上问道:“你从军中来,吴楚叛军听到晁错死了退兵没有?”

邓公回答道这根本不可能,杀不杀晃错,他们都要出兵。他们痛恨晁错限制他们的权力。而晃晁却无辜惨死,可悲,可叹!邓公的话教景帝悔恨不已。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之骨。比喻求贤若渴。

此典出自汉·刘向《战国策·燕策》。

在战国七雄之中,燕国最弱小,因而常受邻国欺侮。昭王即位后,想使国势强大起来,因此他励精图治,文治武力,想有一天报仇雪恨,但让他苦恼的是:燕国人才匮乏,缺少文武双全、勇猛无敌的良将。

一次,他问谋士郭隗:“燕国因弱小才被欺凌,主要是缺少人才。你看,用什么办法,能让天下有本领的人到燕国来施展才华呢?”

郭隗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先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君,非常喜欢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张贴告示,声称愿出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好马,但是几年以后,仍然没有买到。国君对此深感奇怪。有一个侍臣向国君表示,他愿意带一千两黄金到各地为国君买马。国王同意了。

侍臣从国都出发,走了好多地方才打听到千里马的线索,但待他赶到时,千里马已经死了。侍臣用五百两黄金买下那匹马的尸骨,带回来交给国君。国君一见被买回来的马骨头,觉得十分不理解,他问侍臣:“这就是你用五百金买回来的千里马?”

侍臣说:“是的,大王。”

国君问:“看来这确实是千里马的骨头,不然连半两黄金也不值。只是我不懂,莫非千里马与寻常马的骨头有什么特殊差别?请你告诉我,这些马骨头对我有什么用?”

侍臣说:“马骨头确实没用,我出这么大的价钱买下来,不过是向天下表示您真的喜欢千里马。连千里马的骨头,您都不惜重金收购,活的千里马,你会不要吗?我们只要在家坐等,一定会有人把千里马被送上门来。”

果然,没多久,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昭王问:“请先生说明白点,我怎样才能觅到良才呢?”

郭隗说:“你就拿我当马骨头好了。如果我被重用,还愁比我强百倍的人不来为您效力吗。”

昭王听了郭隗的话,马上修下黄金台,请郭隗居住,并拜他为师,给了很高的待遇。

消息传出后,各地人才纷纷来燕国效力。有从齐国赶来的辩士邹衍;从越国来的谋士剧辛,更重要的是离开魏国而来的大军事家乐毅,一时之间燕国人才云集。后来乐毅统领燕军打了几次漂亮仗,几乎灭了齐国。从此燕国军威大振,邻近强国再不敢轻易对燕国用兵。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为了系统地向广大青年传递人类的知识精华,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作者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介绍。她向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让他们在知识的天地里遨游、畅想;她向青年朋友们搭建一架智慧的天梯,让他们在知识时空中探幽寻秘。
  • 工程监督概论作业集

    工程监督概论作业集

    本作业集是在《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2003年)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而编写的。本作业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工程监督概论》各章节的习题,包括: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法律制度、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企业、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组织、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第二部分:包括两套模拟考试题。第三部分:各章节习题及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 教学设计,让学生喜闻乐见

    教学设计,让学生喜闻乐见

    本书通过介绍东西方课堂设计的理论和教学策略,总结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更加培养教书与读书的信念。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进而扩大视野,培养其审美能力。本文分10个章节,共介绍了35处著名建筑。
热门推荐
  • 奥特曼传说之光之奇迹

    奥特曼传说之光之奇迹

    奥特曼,守护着各个平行宇宙的英雄,他们似乎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存在,但在黑暗的背后,却有一个更为强大的人,他的存在威胁到整个大宇宙,但只有神秘四奥和一位未知的英雄一起才能击败他!一个年轻人,在梦境中遇见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奥特曼,随后莫名其妙地到了奥特曼的世界,并且获得了变身成为奥特曼的力量,来保护这个世界,而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为什么他又比我大

    为什么他又比我大

    正午的阳光照在眼上引起一丝丝的刺痛,哈利微眯双眼,看着面前冲上来的姨夫,哈利突然觉得很不真实,他真的刚从身后的的墙上穿过来吗……没有阻拦姨夫拿走自己的东西,因为前车之鉴告诉他,不用做无谓的抵抗,强行反抗姨夫只会为他多加一些“勋章”。眼看着那些陪伴自己近半年的东西被锁进他曾住了近十年的壁橱,哈利面无表情的顺势被推上楼。躺在相对于壁橱更宽敞的单人床上,哈利习惯性的蜷起身体,双目茫然的看着前方的墙面,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明明是白天,可是哈利却感觉越来越困倦,他没有强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他不想再看这个虽然明亮却让哈利感觉寒冷的房间了,或许梦中,他会再次回到温暖的格兰芬多塔……
  • 危情游戏:错位的人生

    危情游戏:错位的人生

    繁华大都市中的二线小城市,陆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过着游手好闲百无聊赖的懒散生活,上班下班游戏睡觉。然而,这一切却因为邻家的一条信息而改变……
  • 盘古秘迹:天外神女

    盘古秘迹:天外神女

    她来自天外,是除去帝皇天赋最大的神女。入凡间,只为再次见到他。一年,皇室七王爷刚出生便克死了亲生母亲,那年他出生的一刻,荷花池中开满了血红的红莲,因此他被人们称之为妖物。传言,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魔头。她被派去监视他,而他是不是她要等的人呢?他孤傲凄凉的人生的是否会被她点亮呢?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喜欢三件事,太阳、月亮和你。太阳是白昼,月亮是夜晚,而你是我的永远。”他说:“如果世界只剩10分钟,我会和你一同回忆走过的风风雨雨;如果世界只剩3分钟,我会深情地吻你;如果世界只剩1分钟,我会说60次我爱你。!”
  • GD韩娱之被爱的人不用说抱歉

    GD韩娱之被爱的人不用说抱歉

    韩娱之被爱的人不用说抱歉。主写权志龙,宋允美。嫌我写渣了可以不看,不要在评论区里瞎BB。毕竟写作不是专业,只是爱好。
  • 绝色萌后从天降

    绝色萌后从天降

    初入公司,得罪蛇蝎美人,一朝被害,坠落万丈深渊。没想到,坠落悬崖竟是穿越,穿到架空王朝,砸到腹黑皇上,玩转美男王爷……看都市小白领如何在架空王朝翻云覆雨……
  • 台北春宴系列之何香芸

    台北春宴系列之何香芸

    在写何香芸的时候,我身边刚好发生了几件令人不快乐的事,所以情绪被我摆在十分低潮的位置。那时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后来将已经完成的前三章又全部撕毁,决定暂时不写了。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下去,怎能请读者老爷过目呢?
  •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本书抓拍了民国才女们在才华绽放瞬间的精彩,也记录了她们于乱世中起落漂浮的人生。全书内容包括:最恨海棠花无香——张爱玲、高标逸韵梅花魂——石评梅、出水娇莲巧扶风——林微因等。
  • 微沟通

    微沟通

    本书结合职场达人的微沟通经验和智慧,不仅阐述了“微沟通”的重要意义,而且从职场人士的立场出发,总结出与客户、上司、同事、下属进行微沟通的技巧,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在不同场合(如宴会、茶馆、舞会等),以及使用各种工具(如电话、QQ、微博、电子邮件等)与人进行微沟通的方法。
  • 上流社会之独宠冷娇人

    上流社会之独宠冷娇人

    她是一个没有权势,没有家室,被人诬陷抄袭别人作品的孤儿。“你是不是很有钱啊,我做你的女人好不好,只要你能让我能进入上流社会,我就是你的”“我为什么要答应你?”“因为我很干净”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她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出卖了自己的身体。6年的时间,她成功了,她的改变让身边的所有人都刮目相看,成了著名的服装设计师。6年时间,她变的冷如冰霜,冰艳高傲,看不清自己的心。“别忘了,我们之间只是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别越界了。”“那如果我要越界了。”“那我们的关系结束。”他是Empire集团的创始人,身价亿万,女人心中梦寐以求的钻石王老五。却花了6年的时间,宠了6年,宝贝6年,只为博得美人一笑。“明明我才是这场游戏的主宰者!”“so?”“为什么是我输了。”“那你要好好检讨下你的问题了?”“别让我输的太惨行吗?”“看心情吧”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游戏,到底谁才是这场游戏的最后赢家,1对1的宠文,强大的男主,冰艳的女主,谁征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