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2900000025

第25章 季氏篇(2)

这时候,周武王联合诸侯发兵伐纣,长驱直入,逼进商都。纣王不免吃惊,但他自以为强大无比,并不把武王的军队放在心上。比干感到情况不妙,就劝纣王赶紧把兵力从东方战场上调回京城,以阻挡武王的进攻。但纣王不听,反觉得比干伤了他的尊严,对比干怀恨在心。为了使纣王进一步放松警惕,周武王使计把兵撤回到西方。这下纣王高兴了,他误以为武王的军队的确不堪一击。可比干却更担心了,他再次劝纣王不可掉以轻心。纣王听了勃然大怒,反骂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今日倒想看看。”随即命令武士把比干捆绑起来,开膛剖出心来。纣的亲叔叔,商的大忠臣比干,就这样被残酷地杀害了。

纣的行为吓坏了他的哥哥微子启和大臣箕子。微子启深知商朝灭亡指日可望,就连夜偷偷地逃跑,从此一去不回,隐姓埋名起来。箕子坚持力谏,终于被囚禁起来,还被降为奴隶做苦役。他装疯卖傻一段时间后,也带着本族人往东北方向逃去了。

子张篇①第十九

士见危致命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②,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注释】

①子张篇集中记叙孔门弟子子张、子夏、子由、曾子、子贡等人的一些言行,记叙了子贡对某些抵毁孔子的人所作的驳斥,体现了孔门弟子的隆师重道精神。

②致命:献出自己的生命。

【译文】

子张说:“作为士人,遇到危险会献出自己的生命,遇到有利可得会考虑是否合理,祭祀时能想到严肃恭敬,守丧时能想到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故事链接】

颜之仪是南北朝时期北周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当时的北周,依仗国强势大,经常挑起事端,多次进攻南方城池,掠夺大批财物。周宣帝不按国家法令办事,行政混乱,随意发布命令。颜之仪见此情形,直言劝谏,一点情面也不留。周宣帝对他非常反感,一次曾经想杀他。朝中大臣们一直为颜之仪求情,周宣帝才饶恕了他。

周宣帝当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年幼的周静帝继位。这时朝廷大臣刘昉、郑泽想让战功卓著、大权在握的外戚将军杨坚做丞相,辅佐周静帝,却又担心大臣们不服,就伪造了周宣帝遗诏,请颜之仪签署发放。颜之仪知道周宣帝生前没有留下这样的旨意,坚决不肯签署伪造的遗诏。杨坚听说后,既气又急,便叫刘昉把起草好的诏书给颜之仪送去,颜之仪义愤填膺,指着刘昉骂道:“如今皇上驾崩,新主年幼,你们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为什么偏偏要把皇室大权送给别人!我颜之仪唯有一死而已,不能欺骗、背叛先帝!”

刘昉见颜之仪不愿屈服,就代替他签署了遗诏。杨坚掌权后,就把颜之仪贬到西疆当郡守去了。

日知其所亡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不忘记所学的,这样就可以称得上好学了。”

【故事链接】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时期卓越的药物学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李时珍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中医。除了给人看病以外,他就侍弄这些草药,一会儿浇水,一会儿锄草,一会儿施肥。

李时珍从懂事起,就对帮助爹爹给中草药松土、锄草很感兴趣。他每次来到这个小药园,总是缠住父亲不放,父亲只好把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花、草的名字、药性、用途一一讲给他听。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珍一天天地长大,他八岁了。后院小药园的草药都已经让他认完了,每种草药他都记得很熟。他对此还不满足。父亲只好带着他上山采药。山上的学问可是大得很哪!在山上,他们总是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讲,碰到什么,就讲什么。有一次,他们看到一条蛇,吓得小时珍直叫:“哎呀!不得了,蛇!”父亲一把抱住他,告诉他:“这叫蕲蛇,是极毒的,人一旦被它咬到,抢救慢了,就要丧命的!但是蛇胆、毒液和它的皮都是治病的良药呢!”小时珍追根究底:“人如果被这蛇咬了可怎么办呀?”只见父亲低头找呀找,忽然眼睛一亮,他采了几棵小草,对小时珍说:“你看,这是半边莲,这是鬼针草,这是天南星草,这几种草药都是能治蛇伤的!”

每一次,父亲讲解以后,小时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的记性特别好,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再问他以前讲过的草药知识,他都能一字不差地回答出来。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时间久了,李时珍在父亲的指点下,已经能辨别各种药草、动物,并说出它们的药用价值了。

有一次,李时珍和几个小伙伴上山去玩。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被蕲蛇咬了。小朋友们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李时珍却十分的镇静,他说:“别着急,我知道半边莲、鬼针草和天南星草都能治蛇伤。这些草很好找。”于是他东找找,西找找,不多一会儿,就拿了一些草药,揉了揉,挤了挤,给那小朋友涂抹在被咬伤的地方,然后就把那小朋友抬回了家。第二天,被咬的小孩儿果然好多了,被父亲带着到李时珍家里来道谢。于是村里的人都知道李月池家的小公子李时珍也懂得治病了。不久,左右村子都知道蕲州瓦硝坝村有个会治病的“小神童”李时珍。

李时珍长大后,一心研究医药。后来经过二十七年艰苦钻研,呕心沥血,最终编成了医学上有重要价值的《本草纲目》。

博学笃志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地发问而且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故事链接】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是东晋时代的大诗人。他少年时候,就有高尚的志趣。他曾经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说这位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因住宅旁边种有五棵柳树,故称作五柳先生。他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可是由于家贫,不能常常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了,时常请他喝酒。他一去,总是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回到破旧的屋里,读书写文,生活过得安乐自在。写五柳先生,就是写他自己,是他本人生活的实录。

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做过县令。彭泽是个小地方,所以陶渊明每个月的俸禄只有五斗米。生活虽然很苦,但他并不在乎,一心想为老百姓多做点好事。

在他刚刚上任两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县里的小官跑来报告:“太守派督邮(官名)要来我们这儿巡察,您赶快换上官服去迎接吧。”

陶渊明正直豪爽,最恨拍马屁的那一套,很不耐烦地说:“巡察就巡察,干什么还要迎接?”

小官连忙向他解释:“大人您不知道,这位督邮老爷是专门检查各县官员们的过失的,他是个大富翁,又是太守的亲信,可得罪不得。这个人最喜欢讲排场,如果接待得稍微有一点不周到,他就不高兴。您刚到我们这儿来,不好好招待他,恐怕对您没有什么好处!”

陶渊明听了非常生气,他气愤地说:“我最讨厌这种讲排场的人,管他是什么督邮不督邮,我不能为了区区五斗米就低声下气地向他弯腰低头,失去人格!”说完,他当天就交出知县的官印,摘下乌纱帽,把行李收拾收拾扬长而去,直接回家去了。他还特意写了一篇《归去来辞》,表达他离开乌七八糟的官场过田园生活的快乐心情。

其实,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实思想不仅于此,在《归田园居》诗里,就讲得十分明白。他说,他十三年中,几度出仕,深受羁缚;这次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就像笼中鸟飞回大自然一样,感到无比自由和愉快。家乡的草屋,田地,树木,炊烟,乃至鸡鸣,犬吠,都是那么亲切可爱,作者的这种心情,正反映了他对黑暗官场的憎恶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陶渊明有《饮酒》诗二十首,都是酒后所题。关于陶渊明喝酒的传说很多。如说他每逢酒熟时,就取下头上的葛巾过滤酒,过滤完毕,仍把葛巾戴在头上。又如陶渊明所居的栗里,有块大石,陶渊明喝醉了,就躺在石上,故名醉石。

君子之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就好像日蚀、月蚀那样。有过错的时候,人人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敬仰他。”

【故事链接】

周处的父亲名叫周鲂,曾是吴国的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东部)太守。周处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没有人管教,他就成天四处游逛,也不去读书学文,只是喜欢和人打架斗殴,因为周处身高力大,平常的人都斗不过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地长成个勇壮的小伙子,旧脾气却一点不改,乡亲邻居们都怕他,把他和南山上的猛虎、长桥下的恶蛟并称为当地的“三害”,可他自己却还不知道。

一天,周处在乡里闲逛,几个老人显得闷闷不乐,周处问:“老人家,今年的收成不错啊,你怎么好像很忧愁哇?”老人说:“‘三害’没除,有什么可高兴的?”周处问:“哪‘三害’呢?”老人气愤地说:“南山上的白额猛虎,长桥下的恶蛟,它们经常出来伤人,这叫人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周处说:“这不才两害吗?怎么说‘三害’呢?”老人直说道:“这第‘三害’就是你了!”周处见别人把他和老虎、恶蛟并称为“三害”,心里很惊讶,也有点难过,但他的好强心也被刺激起来了,他说:“这有什么困难,凭我一双手,将‘三害’一齐除掉!”

周处回到家里,拿着宝剑,背着弓箭,进了南山,果然碰到了猛虎,周处连射两箭,都射中了老虎的要害,没费多大力气就杀掉了老虎。杀了老虎,周处又到长桥下面等待恶蛟出来(蛟是古代传说中的水中动物,带有一种神话色彩,今人解说为鳄鱼),和恶蛟搏斗了三天三夜,在水中沉浮了几十里路才把恶蛟杀死,乡里的邻居们认为周处和恶蛟拼了个两败俱伤,“三害”都除掉了,大家都很高兴。

第四天,周处却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乡里,村人见他回来,都有点担心,周处感慨地对大家说:“‘二害’都除了,我周处从今天起,改过从善,决不让乡亲们失望!”

从此,周处严格要求自己,拜陆机、陆云为师,认真地读书,很快便被地方官选拔出来做官,吴国灭亡后,周处来到洛阳,当了广汉(今四川省射洪)太守,做官期间,他执法公正,不怕权贵,一直被提拔到散骑常侍的位置,很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周处能够知错必改,勤勉做人,为国家的利益做了不少好事。周处的故事,千百年来为后世所警醒,所敬佩。

尧曰篇①第二十

因民之利而利之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①而不费②,劳③而不怨,欲④而不贪⑤,泰⑥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⑦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⑧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⑨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注释】

①惠:指给百姓以恩惠。

②不费:指君子自己无所耗费。

③劳:劳动百姓。

④欲:这里指追求仁义。

⑤贪:贪图财利。

⑥泰:安适舒泰。

⑦因:顺应。

⑧可劳:指可以劳作的时间、事情,可以劳作的人等。

⑨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

【译文】

子张说:“五种美德有哪些呢?”

孔子说:“君子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而使他们不怨恨;追求仁义却不贪图财利;安适舒泰却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说:“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该怎么做到呢?”

孔子说:“顺应百姓的利益而使他们得利,这不是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百姓能够劳动的时候去劳役他们,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需要仁德便得了仁德,还贪图什么呢?无论多少人,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安适舒泰而又不骄傲了吗?君子衣冠整齐,目光所及之处,都能令人尊敬,这不就是威严而又不凶猛了吗?”

【故事链接】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的国家。这同魏文侯(魏斯)的贤明是分不开的。他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器重品德高尚而又具有才干的人,他广泛搜罗人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许多贤士能人都到魏国来了。

魏文侯采纳了李悝的建议,对“世卿世禄”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剥夺了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增加了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治的机会,为巩固魏国的封建政权创造了条件。

接着,魏文侯又采纳了李悝的建议,在经济上进行了改革。李悝算了一笔细账: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民,种一百亩地,每年收获的粮食,除去交租纳税和自己的口粮以外,就剩不下什么了,如果遇到生病办丧事,或者国家增加苛捐杂税,日子就更难过了。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就必须增加粮食产量。当时魏国大约有几百万亩土地,除去山、河、城、邑,可耕地只有六百万亩。如果农民精耕细作,每亩可增产三斗粮食;否则,就要减产三斗粮食。这样一增一减,全国就相差一百八十万石粮食。所以,他建议实行“尽地力”的政策,就是积极兴建水利,改进耕作方法,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同时,李悝还创立了“平籴”法(籴音):丰收年景,市面上粮价便宜,为了不使农民吃亏,国家把粮食照平价买进;遇到荒年,市面上粮价昂贵,国家仍照平价把粮食卖出。这样,不管年成好坏,粮价一直是平稳的,人民生活比过去安定,国家的赋税收入也得到了保证。

李悝一系列的改革建议,被采纳、实行,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魏国更加强大起来,人们都安居乐业,对国君也更加拥护了!

同类推荐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走近化学新挑战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走近化学新挑战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英语经典教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英语经典教案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 食品添加剂学

    食品添加剂学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至第六章从延长食品的储藏期限、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强食品的可接受性和方便食品的加工操作五个方面阐述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作用,以向学生提供为什么使用添加剂、怎样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知识,结构新颖、内容前沿。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基本教材,还可供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学习。
  •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

    《史前生物与失落文明》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了一些史前生物和消失的文明。主要内容包括:遥远的太古代;元古代的生命;生命蓬勃发展的古生代;承前启后的中生代等。
热门推荐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奥秘

    春夏秋冬是大自然四种不同的面貌,春有春的颜色,秋有秋的风采,夏有夏的热度,冬有冬的精神。春天的来临是悄无声息的,孟浩然的《春晓》如是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春的面貌是“掩盖”不住的,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飞鸟归来,处处呈现生机和绿意。夏季,万物繁荣,草长莺飞,鲜花怒放,处处“热情如火”。秋季,一片秋高气爽,处处欢歌笑语,虽然临近寒冬,但收获的喜悦仍然溢于言表。冬季,银装素裹,冰雪连天,万物蛰伏,一片沉寂和冷清。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在时间中穿行。
  • 青蛙

    青蛙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阴阳奇侠传

    阴阳奇侠传

    他们俩出身后不久就失去了父母,似乎老天早已给他们俩安排好了,两条不同的道为他们趟开着,而天赋注定着两人命运紧紧相连,爱恨情仇、正邪两义伴随着两人穿梭在各自的坎坷道上。
  • 星悦幽梦

    星悦幽梦

    魔界欲前往凡间偷取了七星珠,若魔界得到此珠子将引起一场腥风血雨。天帝派星兰和天悦前往凡间,务必在魔界之前夺回此珠。暗恋月族天悦多年的星族星兰,一起来到了凡间,展开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 浮生情缘

    浮生情缘

    现代少女姜叶桃遭遇时空错乱,被时空隧道送到了东汉末年,所幸被上古炎帝后裔所救,本想在世外桃源一般的村落里静静等待着回家的契机,无奈身不由己被卷入乱世争权夺势的纷争中,她看透所有人的命运,却无法掌握自己的结局,个人情感夹杂在争斗的惨烈中备受煎熬。经历几番爱恨嗔痴,身心俱疲的叶桃本想一死了之,弥留之际却找到了回家的契机,本以为一切都将因为回家而结束,谁知,这只是这场命运的旅程中的序幕而已。
  • 妖孽校草的合租恋人

    妖孽校草的合租恋人

    所谓的第一次见面,她用书砸了他,他对她说“很好,本少爷很记仇的!”以为那次的相见只是意外,却不曾想到两人成了合租关系,正因为如此,莫冰恋就被这‘记仇’的恶魔所彻底缠住,“小不点,来,给我端杯水~”“小不点,我饿了,给我做饭去~”莫冰恋忍无可忍,“你别太过分了!夜辰熙!”“这就过分了?我还有跟过分的呢~”“王八......唔唔唔”
  • 双重仙路

    双重仙路

    两条不同的修仙之路,两个不同世界的经历,成就的却是同一个人,当这双重仙路合二为一时成就的是怎样一个旷世传奇。~~~~~~~~~~~~~~~~李天成:“别人天天等飞机,等火车,等公车,我却天天等穿越,没见过吧?”~~~~~~~~~~~~~~~~求推荐收藏,大家如果觉得还看的过去,请推荐收藏一下,保证后面会越来越精彩的。
  • 苍壁书

    苍壁书

    遥记当时年小,东山脚下,曲溪尽头。竹林幽歌,蔷薇纷娆,枫红万倾下,唯见青梅红杏小。一场政变,满门皆诛。浴血城墙,碧泉落殇。生是鬼,死无魂。一朝风华初惊人,行舟走马楚云间,筹谋在胸。
  • 励志战神

    励志战神

    在国内国外他就是一个传说,他叫周毅。让绝美总裁这样的绝色佳人为之痴迷的热血战神。
  • 火辣娇妻:南少,求放过

    火辣娇妻:南少,求放过

    【甜vs虐】傲娇男主vs暖心女主到底谁胜出!五年后,他日日对她宠宠宠!画面反转,【幼稚园】闺女你爹来啦,屁!没有娘哪来的爹!“…”儿砸你爸来看你了!我去!我长的像犯人吗?儿女贼难缠,要的是“淡定”!作者我不干了!我要把两个小崽子退货!腹黑vs冷血,傲娇vs傲娇,天涯何处都有娇嫩花我却独恋你一朵冷傲娇!【追妻路漫漫,画面简直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