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3600000037

第37章 贝多芬(7)

这时,一个女高音演员觉察到这一点,就让贝多芬面向舞台看,好让他亲眼看到听众在挥舞着帽子和手帕向他喝彩的盛况。

贝多芬回过头来,面对着听众时,才发现了这热烈的场面,他一时慌了手脚。过了一阵子,他才笨拙地躬身谢幕。

欢乐与陶醉总是短暂的。这样一个盛大的音乐演奏会,门票的收入,却只有2000古尔甸,扣除各种费用只剩下420古尔甸。

贝多芬一听到剧场老板的汇报,顿觉手脚冰凉,心灰意冷,一回到家里,立刻就扑通一声倒在床上。

贝多芬一句话也没说,辛德莱和女佣们一起把他安顿好。

第二天一清早,辛德莱来到房间时,贝多芬依然穿着昨晚音乐会的演出服,还没有醒来。或许太累了,贝多芬仍像是在做梦。

维也纳会议之后,各国君主重新瓜分了欧洲。人民以非常惨重的牺牲换来了民族战争的胜利,而现在又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欧洲的历史又进入了一个较为反动的时期,封建主义开始全面复辟。

在维也纳,秘密警察制度再次得到恢复,任何人都得受到监视。出版、印刷、通讯更是关隘重重。整个社会都笼罩着沉闷、窒息的气氛。统治阶级为了掩饰他们白色恐怖的氛围,鼓励享乐主义和粉饰太平的艺术。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政府大力提倡的是“适合时代口味的,能转移人们对政治君主制度关心的程度”。

一向以追寻民主、自由为理想的贝多芬敏锐地感受到这一切。这黑暗的社会现实,从反面促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贝多芬强烈的个性促使他不能表示沉默,他无法按捺住自己的不满,觉得一定要把话说出来。在参加沙龙聚会之时,他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不仅把维也纳当局和奥地利政府骂得狗血喷头,还曾经指着皇帝的画像说:像这个可恶的家伙,应当把他吊死在树上。为此,他甚至遭到了维也纳当局的起诉。

在这些日子里,维也纳到处都充斥着靡靡之音。贝多芬的音乐开始遭到了冷遇,这使得贝多芬感到又气愤、又痛苦。

在里斯特心目中,贝多芬是一代音乐之神,是乐圣。他对大师那简陋不堪的住所感到失望。他没想到:宽大的房间里,没有什么家具。全部家具中就数那个与整体不协调的钢琴最打人眼。一位音乐界的巨人,就这样艰难地生活着,命运对他实在不公平。

于是,里斯特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失望与疑惑。

贝多芬默默地望着这位小客人,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贝多芬的确很高兴,看到如此出色的音乐少年。他答应去出席里斯特的音乐会。

里斯特的音乐会如期而至。贝多芬的风采让人倾倒。

音乐会上,里斯特弹奏了贝多芬的作品《C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乐曲非常深刻地由一个独特的主题展示出激动人心的反抗和斗争的风暴。小里斯特十分出色地演绎了这一作品的内涵。

不用多想,演奏音乐会获得了成功。里斯特后来成为欧洲的“钢琴之王”。

孤独的岁月

1925年10月,贝多芬搬进了西班牙修道士在市郊建造的一处公寓,这是他生前最后的一处寓所。这里成了他灵感的来源,他在这里先后创作了《F大调弦乐四重奏》和《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并应伦敦交响乐团的邀请,筹划创作《第十交响曲》。

侄儿卡尔中途放弃了学习音乐,于是,贝多芬把他送进了工业学校。叔侄二人身隔两地,贝多芬不断回到维也纳来看卡尔。不在维也纳时,他常给卡尔写信。他总共写了28封信。

一天,辛德莱告诉贝多芬,他的侄儿卡尔自杀了。于是,贝多芬飞奔到现场,把卡尔抱上车子,送进了维也纳市立医院。

贝多芬一方面担心卡尔的伤势,同时,也害怕这个不名誉的事件向外界传开。如果全维也纳的人都知道,乐坛大师贝多芬的侄子自杀,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名誉是贝多芬的脸呀!

可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一轰动社会的事件,不出两天,已传遍了维也纳的大街小巷。

到底是什么事情,会令卡尔动了自杀的念头呢?

原来,卡尔正面临着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因为整天吃喝玩乐,他知道,自己很难过这个关,再加上债务缠身,担心伯父训斥,又不敢向伯父开口要钱,便动了轻生的念头。他变卖掉自己的一部分东西,为自己买了一把小手枪和一发子弹,然后来到树林中,扣动了扳机。

经过一阵紧张的抢救,卡尔终于脱离了危险。当他睁开双眼看到伯父时,惊异地发现,一夜之间,他仿佛一下子衰老了,精神也差劲多了。

见到卡尔醒来,贝多芬紧紧地抓住他的手,望着虚弱的卡尔,贝多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弟弟躺在床上。弟弟去世前的那一幕又浮上了他的心头。一时间,悲伤、思念、惭愧一起涌上心头,贝多芬想:

如果弟弟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会多么失望啊,我真对不起他。

几天以后,卡尔彻底脱离了危险,贝多芬终于松了口气。

又过了一些日子,在贝多芬的精心照料下,小卡尔的伤基本上好了。

卡尔的问题解决了。然而贝多芬却因这件事而遭受了致命的打击。从这以后,他的一切行动一直显得笨拙而吃力,性格也变得消沉、和顺与弱不禁风了。

闹出了这件不幸的事情之后,他突然想清静清静。同时,也为了使卡尔头部的创伤彻底痊愈,更多地感受家庭的生活气息和温暖,贝多芬带着卡尔去了约翰的庄园——格奈克森多夫。

他和卡尔两个坐上一部马车,离开了维也纳。

贝多芬那衰弱的身体靠在背后的椅垫上,苦口婆心地规劝卡尔。

卡尔根本无法理解他的伯父为了他,承受了多少重负。

格奈克森多夫是个风景十分美丽的村子。它距维也纳约有100公里。这座庄园后面有微微倾斜的小山坡,从前面可以眺望到多瑙河。这一切使得贝多芬感受到故乡波恩的气息。

在这里,所呼吸到的是远离城市的清新空气,所看到的是层峦起伏的山峰。自然的景物,足以使贝多芬怡情养性。

在美丽的乡村格奈克森多夫,贝多芬度过了最后的快乐时光。值得欣慰的是,在经历了那次自杀事件后,卡尔变得规矩多了,而卡尔的母亲也不再来扰乱他们的生活。卡尔和贝多芬住在约翰家,除了帮叔叔约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其余一些时间大都陪伴在伯父身边。这使得贝多芬的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宁静,也使得他能抓紧一切时间来埋头于自己的创作。

可是,命运却总是跟贝多芬作对。他住在约翰这里开始时还挺顺心,可不久就逐渐走向了反面。他的弟弟和弟媳,对他却比较刻薄。

坦率地说,贝多芬是一个讨人嫌的客人,而他弟弟约翰又没有耐性,不能理解哥哥那变化无常的心情是一个过于敏感艺术家情感的爆发。

很快地,这位性格怪异的音乐大师就干涉起了约翰的家庭事务来。他有时抱怨菜饭不合胃口,有时又埋怨床铺让他难以入眠。而约翰则以财大气粗,像对待穷光蛋一样对待这位难伺候的兄长。

兄弟俩无谓的争吵日渐频繁,这使得贝多芬的情绪不断变化。情绪的不稳定,导致了他的旧病复发,肠炎、腹泻、腹部肿胀一齐找上门来。

在1826年12月的一个潮湿而寒冷的早晨,贝多芬与卡尔坐上了狠心的约翰为他们雇的破车,急匆匆地踏上了归途。刺骨的严寒向贝多芬袭来,使他咳嗽不止,疼痛难忍。病痛毫不吝惜地折磨着这个无可依靠的人。

天气越来越冷,简直把人冻得难以忍受。贝多芬躺在床上想好好睡上一觉,但一直睡不着。

他的两只脚肿了起来,而且肿得非常厉害。

贝多芬撑起半个身子来,抚摸着那肿起来的脚,心头不由得又浮起一种无法形容的愁绪。

从那天起,贝多芬就一直辗转,在病榻上呻吟。

当1827年来临的时候,贝多芬已经在病榻上躺了将近1个月了。

为了不使贝多芬寂寞和悲伤,朋友们尽量在他身边,给他安慰。可这些慰藉并没有使他的病情发生好转。

现在,除了全身浮肿以外,又患上了黄疸病。他的腹部开始大量积水,肠绞痛和可怕的腹泻又使得他瘦弱不堪,贝多芬被疾病折磨得在那里发抖。

为了缓解贝多芬的痛苦,医生先后为他进行了3次穿刺。第三次穿刺之后,贝多芬的病情忽然明显好转了。

就在此时,卡尔离开他的伯父,去远方参了军,这无疑又给了贝多芬以沉重的打击。

病情又加重了,贝多芬动过一次手术,去掉肚子里的积水,结果,并没有获得多大的疗效,接连又动了第二次、第三次手术,身体仍然一天天地坏下去。

1827年2月27日,贝多芬动了第四次手术。这时,他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的病已毫无希望。辛德莱试图用春天即将来临的消息安慰他,但没有用。

坚强的贝多芬,又顽强地与病魔斗争将近1个月,没有哀怨,没有绝望。

贝多芬的病势,一天天地挨近了死亡的边缘。

他在辛德莱的建议下,立了一份遗嘱,把他的所有遗产都留给了侄儿卡尔。贝多芬伸出颤抖的手,很费力地在遗嘱上签了字。

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40分,贝多芬与世长辞了,享年57岁。

隆重的葬礼

1827年3月29日下午,维也纳人怀着悲痛的心情为贝多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这天春光明媚,温暖适度。20000多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维也纳市民主动走上街头,前来向死者致以最后的敬意。

下午3点钟,贝多芬的灵柩盖上了棺盖被抬放到了庭院里。辛德莱将订购的棺衣罩在灵柩上,然后将用漂亮的花环装饰起来的十字架以及《圣经》安放在上面。

抬灵柩的人,是在歌剧场服务的8位有名的音乐家。扶着灵柩的,是贝多芬的学生和那些晚辈音乐家,一共有36个人。舒伯特也是这36个中的一个。

灵柩前后有两个乐队,不断地奏着哀乐,16个歌手,以男声四部合声合唱着贝多芬所作的《庄严弥撒曲》。

此时,维也纳近卫军在街头维持秩序,学校放了假,所有商店也都自动停了业,表达对死者最深切的哀悼和敬意。跟在灵柩后面的人群好像没有一个尽头似的。

当拖着灵柩的马车绕着经过利希罗威斯基王宫后向着教堂进发之时,钢管乐队突然奏起了《葬礼进行曲》,这是根据贝多芬的《降AO大调钢琴奏鸣曲》改编的。这庄严、肃穆的乐曲声,合着那万人送殡、全城同悲的场面,构成了自拿破仑占领维也纳以来最令人惊叹、最为壮观的一幕。

在教堂里举行过仪式之后,送葬队伍在教堂钟声齐鸣中抵达了墓地。

墓地左面是个小山坡,右面是一条名叫丽林的小河。棺木落地之后,人们开始在墓地诵读祭文或挽诗。这些挽祭的诗词,使在场的人都受了极大的感动,全场只听到一片呜咽的哭泣声。

在寂寞庄严的气氛中,完成了为乐坛之王所举行的隆重葬礼。

从此,维也纳的音乐舞台上,人们再也看不到那位活力四射的演奏家和指挥者。

贝多芬走了,人类音乐史上的一盏明灯熄灭了。

贝多芬不但为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也发掘了人类心灵中深邃的一面。他的精神之歌永远回响在天际,激励着热爱生命的灵魂。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不幸,然而他却凭着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奋斗。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他创作的乐曲回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永远激荡在我们心中。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童年

    语文新课标必读-童年

    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在社会底层饱尝人间的苦难,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人物掠影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人物掠影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崇尚科学(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崇尚科学(一)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组织行为学概论

    组织行为学概论

    本书力求突出中国特色,融入中国特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以求对提高中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水平有所帮助。本书共分7章,分别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个体心理与行为、激励理论、群体心理与行为、领导心理与行为、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综合案例。本书在每章开头说明了该章的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提出了学习方法建议,每章后面还附有课后思考题。并在最后一章编写了相关的综合案例。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培训的教材。
  • 青春阅读-阅读七色阳光(上)(双语)

    青春阅读-阅读七色阳光(上)(双语)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之一,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各种文体。它要求同学们阅读理解准确率高、阅读速度快。要想较显著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应从了解阅读理解题型的特点及掌握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步骤和技巧着手。
热门推荐
  • 广告女王

    广告女王

    想不到这个看似聪明绝顶、才貌双全的广告女王,原来是个少根筋的傻大姊啊……虽然南雅一再拒绝他的追
  • 惘与盲

    惘与盲

    一代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标检就能描述的,校园里发生的故事,是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与社会丑恶现状的揭露,男主角似乎在反抗与妥协之间徘徊,然后经历离别与期待重逢的复杂情绪。也许他们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我希望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你的青春与童年。
  • 圣凌云天

    圣凌云天

    在玄地成云、迷境繁多、强者林立、无奇不有的世界里没有任何背景、不起眼的小人物,一步步纵横天下,闯荡成圣之路。
  • 我们的距离到这刚刚好

    我们的距离到这刚刚好

    我们的距离,到这刚刚好,不够我们拥抱,就挽回不了。
  • 君心不负相思意

    君心不负相思意

    本书已经出版,各大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亚马逊均由销售。求婚之夜,一场大火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她失了忆,他毁了容。三年后,她成了别人的新娘,他改了容颜成了她的邻居。一只被施了催眠术的娃娃,揭开了被遗忘记忆的面纱。那个在大火之中救她一命的男人究竟是生是死,而那个和她隔窗对望的男人又为何拼死保护她?弟弟为了哥哥的失踪,想尽办法接近她;妹妹为了遗产,和她势不两立。他是她的丈夫,也是她此生爱恨不得的人。他改了容颜,回来再续前缘,她迷失在一场场噩梦的纠缠,终是难以取舍。家族之怨,让几个年轻人迷失,彷徨,挣扎,沦落。终抵不过世俗,抵不过命。有人失去,有人得。兜兜转转,竟不知,还会遇见你。
  • 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

    盛宠蜜爱:军少的18岁甜妻

    那晚酒后,她和他一夜缠绵。为了钱,她用腹中的孩子威胁他,却反被逼婚。婚前说好互不干涉,婚后他却插手她的大事小事。他拿她当真老婆疼,她眼里他却是一个强迫症晚期的神经病。“霍司琛,我要跟你离婚!”“下辈子吧。”“我受不了你了!”“等孩子生了,我再告诉你什么叫‘受不了’。”从结婚她就想着离婚,他最终如了她的愿。多年后的相遇,他依旧孤身一人,而她的身边却多了一个酷似他的小男孩。他将她抵在墙角,眼神狠戾:“谁当初说孩子没了?!”不等他怒意横穿,身后就响起奶气的声音:“抓色狼!这里有色狼!”某男窝火:“老子是你爹!”
  • 王俊凯的恩恩怨怨

    王俊凯的恩恩怨怨

    萱萱第一次写咯,多多谅解我先声明我不是黑粉,是四叶草咯
  • 逆回剑尊

    逆回剑尊

    凌昊,一个贵族私生子,在12岁那年有了奇遇,一步步成长为了一代剑尊......
  • 风水隐龙诀

    风水隐龙诀

    拳碎虚空,只手裂天,那传说中的时代远去已久。然而,时光轮回,万物转变。历史不会忘记,那些曾经的强者,他们的不灭之体,他们的不屈战魂,终有重见天日之时。身不死,魂难灭,傲视诸天千百年,何人敢于我争仙!!!
  • 修仙伏妖志

    修仙伏妖志

    天下之大,无以究其极,若仅仅以人的视角来看,就会有“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的感叹,然而世界之大,与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人们好奇的是生命是否亦如那星空,能恒古永存?大千世界,数以万记的生灵,都在不断追寻,奋力在长生的道路上向前行进。修仙,不仅仅是人的向往,也是妖、神的极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