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500000012

第12章 袁中道游高梁桥

明清时期,在北京的西直门外是低洼地,有河、有湖、有沟、有堤、自然也有桥,高梁桥,即其中之一。刘侗的《帝京景物略》里提到:“水从高梁桥而又西,萦萦入乎偶然之中,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在明代,湖中植荷花,堤上栽垂柳,水面似还可以行船,可以垂钓,是当时京城的一处风景。现在的高梁桥,只是西直门外的一个公共汽车的站名,既无桥,也无水,全是城市风光了。

湖北的公安三袁,是中国文人中的一类特别追求自我性灵的作家,他们的小品文,冲淡平和,清快逸雅,至今为人称道。虽然,他们的文章和当时朝廷提倡的学问之道,意趣截然相反,可以看作是当时文坛的非主流派,但他们弟兄三人也还是要到北京来猎取一番功名,这恐怕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复杂心态了。

万历年间,袁中道和他的哥哥同在京城作客,有一篇《游高梁桥记》,记述他在这个景点的一次完全失败的春游,实际上也写出了文人自由的天性和无奈于仕途蹭蹬的矛盾。古来文人写游,无不记其兴,而袁小修却写败兴,也就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字。

先是写他和他的哥哥袁中郎,“沟渠淤泥,委积道上,赢马不能行,步至门外”,那不免举步维艰的尴尬状。继而写到高梁桥后,发现春意毫无,已“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一副惆怅失望之情。没有办法,只好“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谁知刚谈得有些意思时,“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这简直是大煞风景了。

凡住北京较久的居民,都曾领教过这种春天的烦人风沙。而像袁中道笔下的“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寒风凛冽,相与御貂帽,著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的严重情况,则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情况了。虽然如今北京的春天,仍是刮风天多,但风势较之先前,确是减弱多了,而“中目塞口,嚼之有声”的沙子,则尤为少见,这不能不说是多年来植树造林,为民造福的结果。但元大都城会埋于沙土之中,直到近代才发现,可见明清两代,西北刮来的沙尘暴,一定还是很严重的。

于是,这两兄弟只好打道回府,“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接下来的一句就不得不让人捧腹了:“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这样,他想起远在湖北公安县的老家,叹了一口长气,说:“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已可郊游。”接着他问自己:那些达官贵人不得已住在京师者,是为了官职;那些游客山人不得已住在京师者,是为了衣食;而我自己,袁中道很坦率地承认:我无官职,虽多次谋求也弄不到手,估计再努力也未必见成效,何况家中还有些可以糊口的薄产,那么我“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所以,最后他觉得这次失败的春游,还是值得一书,书什么呢?“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在中国文人中间,痛陈自己颠倒者有之,但指斥自己“无耻”者,具有如此自审精神,而不怕出自己丑者,他是第一个。

袁中道是“公安三袁”中最年少的一位,也是很落拓不羁的一位。二十岁时,曾随其兄,到湖北麻城拜见过“狂人”李贽。从那次当面受教之后,“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他敢于这样剖白自己,也有他对于当时文人嗜进之心的批判。他既不能例外地同流合污,与其被别人骂自己,不如自己骂自己。袁中道以“无耻”二字来结束这篇文章,除了继承了李卓吾式的狂狷以外,更多的还是他的自信,他的豪气,和他的胆识。

如果,他活到现在,看看时下文人们,那些迫不及待地,千方百计地给自己贴金者,招摇于名利场中,着实令人作呕的表演者,不知该作如何想了?

同类推荐
  • 高平作家丛书:笔耕留痕

    高平作家丛书:笔耕留痕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读陶丛稿

    读陶丛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陶渊明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出发,对陶诗艺术魅力的探讨,第二辑是陶渊明与阮籍及陶渊明与苏轼的比较。第三辑是关于陶渊明生平、享年、题署以及作品流传和品评的考述。
  • 震中在人心

    震中在人心

    本书真实地讲述了大地震如何粉碎、历炼、重铸人心、人性、人情和人品的诸多感人故事。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作者三次闯进灾区,强行冲进北川,住灾篷、爬深山、进坟场、探医院,行程上万公里,经历了十多次山洪爆发和上百次大小余震,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采访了数百个灾民和救援者,抢拍下近万张照片。作品将传统的主流化叙事转变为作家个性化的叙事,对废墟上复杂而微妙的人性作了独具匠心的文学呈现;同时用强悍的话语力量控制事件叙述,用融入式的情感因素把自己和入到灾难事件的现场,让我们在语言的空间里清晰地听到作者奔走时的喘息、流着泪的劝慰、按下快门的颤抖以及惊心动魄的怒问。
  • 苏曼殊作品集(二)

    苏曼殊作品集(二)

    此梵字者,亘三世而常恒,遍十方以平等。学之书之,定得常住之佛智;观之诵之,必证不坏之法身。诸教之根本,诸字之父母,其在斯乎?夫欧洲通行文字,皆原于拉丁,拉丁原于希腊。由此上溯,实本梵文。他日考古文学,唯有梵文、汉文二种耳,余无足道也。顾汉土梵文作法,久无专书。其现存《龙藏》者,唯唐智广所选《悉昙字记》一卷,然音韵既多龃龉,至于文法,一切未详。此但持咒之资。无以了知文义。
  • 撩开民国黑幕

    撩开民国黑幕

    中国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1885—1915,江西省九江县人),以犀利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局由皇权专制到民主宪政大转型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残末

    残末

    残而不死,引领道与法的交织。末法时代,屹立武道巅峰之上。追寻不死之谜,引发上苍之眼。大道通天通何处,小无新界无新界。
  • 《半夏之凉》

    《半夏之凉》

    那年夏天,他和她相遇。第一次见面,彼此都不喜欢对方,后来慢慢相爱,可最后还是分手了。他不知道,她其实爱的一直是他,那年夏天,总感觉冷冷的······
  • 始皇歪传

    始皇歪传

    黄粱一梦遗世佳,老兵穿越旷世秦。无人晓破今往事,无奈重走世轮回。世间多知秦暴弊,鲜闻始皇有温情。秦政一统中华地,岂止正史十年功。(书友QQ:206960364)
  • 救魂者

    救魂者

    他,年轻有为,她,身世坎坷。他是一个恐怖小说作家,她是一个满腹冤屈的鬼魂。他对写作始终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她对重生一直念念不忘、坚持不懈。他和她,一个是人,一个是鬼,本无交集,但是她生前是他的忠实粉丝,而他是她唯一的从未谋面的知己,她想重回人间只能求助于他,那么他会伸出援手拯救她吗?
  • 你好,青春

    你好,青春

    从小被姑妈收养的夏月是个有着“小忧伤情绪”外在却表现开朗的女生,在青春躁动的时候喜欢上众人眼中的“天才神童”顾新,却发现与自己有着相同身的“冷面美女”姐姐夏夕,与顾新关系诡异,两人之间似乎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小说主要讲诉了两个身世差不多女生的青春,刻画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内在情节新颖,用独有的文字风格描述了那些发生的事情,或疼痛或温暖,读者或许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起到一定的励志作用。
  • THE WAR IN THE AIR

    THE WAR IN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代高手

    绝代高手

    光阴一瞬,日月千年,当尘埃落定,看我一展雄威英姿,结伴同行,谱荒宇神话;技压群雄,力挽狂澜;踏入真理之门,勇揭自然之秘
  • 异世重生:神医郡主很腹黑

    异世重生:神医郡主很腹黑

    天灾灭世,昔日机智少女携兄弟姐妹群穿,谁知惹上了高大上人物,,,嗯,春天不远了!不过先把自个儿家里看不惯的东西灭了再说。。“呵,那边那拽得要死的那谁,给本郡主站住!”某女指着一无辜美男邪恶地勾指,天!这世界还有天理么?人家天生长得帅,怪他咯?“还有您老人家,不作会死么?!”喂,人家也没个二十耶!“嗯哼?你刚说什么?本郡主没听见!”某女无耻威逼,“什么?你说你不想活了?!”说完某女亮出三根亮闪闪的银针。不带这样的吧!!然而某女极其护短:“谁敢伤她一毫,老娘灭他全家!!”
  • 盛世甜宠:腹黑老公惹不起

    盛世甜宠:腹黑老公惹不起

    【宠文,1v1,男女主身心健康】那一年,她以为自己扑倒的是禁欲系的男友大人,外界说他高贵、多金、冷戾、漠然、不近女色,前面几个倒也对,然而……“说好的不近女色呢?”他淡定关门:“小宝贝,我不近女色,我进你。”她在婚礼前夜逃跑,又被抓了回去。她怒:“我跟你已经毫无瓜葛了!松开!”他高挑眉,二话不说抗走她又是一宵翻云覆雨,语调轻佻:“我跟你,只需要体力,不需要瓜葛。”没认识他之前,她誓要找个禁欲系的男人,直到遇见了他,才发现禁的是她的自由,而他,就是个欲系的!
  • 校园护身高手

    校园护身高手

    叶锋,一个充满正义感的杀手之王,厌倦了刀尖舔血的杀手生涯,归隐都市,寻求身世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