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6500000006

第6章 『诗人』严嵩

严嵩的名字前面,应该加“权奸”或“巨贪”才对,冠以诗人的雅号,实在是对诗人的不敬,然而,这位明朝大奸臣的诗,应该说写得不错,甚至可以说写得不俗。

当个奸臣也颇不易,为臣本难,而为臣还要奸,真得有点功夫。严嵩与周作人的命运不同,是属于因人废文的一种,谈到他的名字时,不会想到他除了奸臣的名分外,还具有诗人的身份。

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载:“严分宜自为史官,即引疾归卧数年,读书赋诗,其集名《钤山堂稿》。诗皆清利,作钱刘调,五言尤为长城,盖李长沙流亚,特古乐府不逮之耳。”然后,他的结论是:“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獐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从这同时代人的评论看,严嵩的诗,说不上非同凡响,但不同于一般,是可以肯定的。对作家来讲,能够写出有别于他人的作品来,就很足以自豪的了。

此人活到八十多岁,与周作人差不多,是一位长寿文人。我觉得,时下某些上了年纪的作家或诗人,终其一生,还未必能达到严嵩在《四库总目提要》被论及的水平。隔代以后,后人们谈到他名下的《钤山堂稿》时,还认为他的文学成就,“在流辈中乃独为迥出”,能够在清朝的皇家典籍中,获得如此评价,可见其作品确实有独特不俗之处。《明史》称他:“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这也是个相当褒扬的说法。

严嵩在江西老家分宜县一个叫钤山的地方,面壁十年,苦读诗书,声誉卓著以后,也就“文而优则仕”,被召来京城做官了。“进侍讲,署南京翰林院事,召为国子祭酒”。一个读书人,囊萤凿壁,悬梁刺股,熬到国子监首脑这样尊崇的位置上,也就是学术界、文化界的顶尖人物了。在封建社会里,当别的什么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有钱,有势,有关系,有门路,有裙带的援引,能巴结攀附,摇尾示好者,没有不达到愿望的。但要在翰林院混事,肚子里只有《三字经》、《百家姓》,或英文ABC之类,恐怕还是不行的。即或扛着圣旨去了,坐在杏坛上,我想,那被众文人干着的滋味,那假充内行的心虚状态,那说不了三句就露馅的尴尬,也会是挺受罪的。从这点看,奸臣归奸臣,坏蛋归坏蛋,严嵩在文学成就上,是货真价实的。

要不然,“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就不会把他留下来了。当时,“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要他领衔修史。这是个油水不大,但享有崇高威望的荣誉差使。看来,他当时的文望与人望,比之后他两朝的周作人任伪华北政府教育总署一把手时要高得多。因为无论王揖唐、殷汝耕,还是汪精卫、东条英机,都不曾有过想请周先生去修《清史》的意思。在中国,凡被统治集团认为有资格修正史的文人,都应属于文坛公认的泰斗之辈。例如宋代的司马光、欧阳修,元代的脱脱,当然更不用说汉代的司马迁了。

严嵩到底有没有在嘉靖年间新设的重修《宋史》编审委员会里担任过什么重要角色?是不是有什么高级职称?拿不拿额外的津贴补助?配不配供他专用的小轿车?史无记载,也就无从说起。但由此可知严嵩的文学地位,在当时,确实是众望所归。不过由于他的奸臣名,贪官名,压倒了他的文学名,而使他这方面的“清誉”被湮没了。如今,周作人被某些先生们不遗余力地抬得这么高,严嵩地下有知,一定会埋怨这些鼓吹者,对他的才华,也好像应该得到一些张扬才是。

当时,嘉靖皇帝很赏识他,而且,一直恩宠不减。朱厚熜迷道教,还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这种一本正经的滑稽,也只有像梁武帝出家作和尚的昏君可堪与之比拟。于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武大臣及词臣入值西苑,供奉青词”,跟着皇帝一齐向太上老君膜拜了。所谓“青词”,就是写在青藤纸上打蘸祷祝的疏文。只要是皇帝提倡的东西,不管好坏,马屁精们立刻会趋之若骛,加油添醋,蔚为风气。严嵩自然不甘人后,加之他善揣摩,巧逢迎,有眼力,肯无耻,所以,出自他手的“青词”,仙风道骨,典雅华彩,朱厚熜特别欣赏,褒誉有加。这块敲门砖,就成了他进身之阶。

先前,“帝以奉道尝御香叶冠”,为此用沉水香木做了五顶道冠,赏赐臣僚。严嵩竟成为获得这种殊荣的五个人之一,要比今天某些作家忽然被外国人看重而骨头顿轻,更加荣耀,也可见其受嘉靖赏识的程度。因为中国的士,信孔夫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不大肯拜神礼佛,别人虽受赏赐,有的还不愿意戴。严嵩青词写得好,溜舔尤具功夫,他在朝见皇帝时,特地在道冠外蒙了一层薄纱,以示珍惜,“帝见,益内亲嵩”,这马屁算拍到了点子上。从此,“醮祀青词,非嵩无当帝意者”。应该承认,早年的严嵩,确是文章高手,倘若一个草包,腹中空空,敢坐在那里跟嘉靖谈诗论文吗!

古往今来,能得以与帝王、领袖、最高统治者咏觞唱和的骚人墨客,肯定是文化界领一时风流的扛鼎人物。因此,严嵩的诗作,到了清朝编《四库全书》时,任总编纂的纪昀,也不忍一笔勾销,还引用了王世贞的一句诗,“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废文,来肯定他“独为迥出”的文学功力。作为诗人的奸臣严嵩,当不弱于作为散文大家的汉奸周作人,这是可以肯定的。

我们试来读他的一首七绝:“山泉野饭聊今夕,金谷铜驼非故时。随缘自有数椽竹,题俭真成一字师。”假如,不是标明严嵩之作,准以为是哪位尚未脱贫、甘于清苦的诗人,在什么远离尘嚣,还具有一丝黍离之感的故国荒园,孤独行吟呢!可是,当了解这不过是那个穷奢极欲,贪婪搜括,无恶不作,祸国殃民的大奸臣、大贪官,在那里装孙子的时候,就觉得是莫大的讽刺,天大的笑话了。

为文和为人的抵牾,严嵩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奸臣名压倒了他的文学名,在《明史》中,将他和他的儿子严世蕃,都列入了奸臣传。然而,到了更后来,在人们心目中,他的贪污名,又压倒了他的奸臣名。如果有人搞一份中国贪官排行榜,我想严氏父子,很可能在前几名之列。若是把宦官中的大贪污犯如刘瑾、魏忠贤,还有清代的和珅之类不计在内,在政府官员的贪污犯中,严嵩父子很有希望跃登榜首。

在《二十四史》的各史中,对遭唾弃之辈,如奸臣、佞幸、酷吏、乱贼、宦官、阉党等,中国正史的体例,无不有分门别类的章节。很奇怪的一点,独独没有专门的贪官列传,使我纳闷不已。是因为历代没有贪官呢?抑或由于贪官不多而无此必要呢?这当然不是理由。中国的贪污文化或传统,可谓绵绵瓜瓞,源远流长。有一则笑话,说旧时一位地方官员离任,将他在职期间搜括的钱财,全部装车运走。这位官员巡视长长的车队,走到末尾的那辆车上,发现还坐着一个小老头,便问,你是谁?小老头回答,我是本地的土地。这位官员颇为惊讶,便说,土地爷,我已不在你的地面上做官了,你还跟着我干什么?这位土地苦着脸子说,老爷!您把本地的地皮,都搜括走了,我不跟着您,跟谁?

这虽是笑话,但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从上到下,无官不贪,四海之内,不贪不官的现象,有时连皇帝本人,也可能就是首席贪污犯。民谚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这种现象的写照。一个相当于地市级的干部,在一个油水不大的府州,能在三年之内,吞噬如此大量的民脂民膏,老百姓还有活路吗?正因为贪污之官,比比皆是,腐败之风,泛滥成灾,对史家来说,记不胜记,倒莫如搁笔不记了。

如果全是清官,只有一个贪官,记史者可能有兴趣做做文章;相反,遍地贪官,清官成了稀有品种,也就只能让那些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者,在史书上占一席之地了。正如陈寿在《三国志》里记下东吴顾雍不喝酒一笔。初读时,甚不解,不喝酒有什么稀奇,但读到孙权这个大酒鬼,谁不陪他喝到醺醺然的程度,他还要发脾气。便知道当时喝酒,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但不喝,还敢抵制,这种罕见的例子,才使陈寿觉得有付诸于史的必要。因之,在史书里,有良吏、循吏的传,肯定是恪尽职守,公平正直,爱民恤民,清廉方正的官员,实在稀少的缘故。而至今尚无一部《贪污史》或《贪官列传》出现,恐怕与历朝贪官多如牛毛有关。

大贪官严嵩、严世蕃到籍没时,《明史》称,抄出来“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在一本《天水冰山录》的书中,更刊有查获出来的赃物详细清单,其中:“纯金器皿共三千一百八十五件,重一万一千余两,玉器共八百五十七件,耳坠耳环共二百六十七双,布缎绫罗纱共一万四千三百余段,扇柄二万七千三百余把,南昌和分宜的第宅房店两共三千三百间。”据沈德符《野获编》,说抄严家时,光碧玉白玉的围棋就有几百副,金银象棋也是数百副。这位老学究感叹:对弈本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拿着一颗颗足赤纯金浇出来的棋子,沉掂掂的,岂不累煞人也。

明代的衡制,一两相当于公制的36.9克,乘以11000的话,应该是405900克,按近日黄金市场价,每克为120元计,光这些金器就值人民币五千万。若以《明史》的三万余两计算,仅黄金一项,值两亿人民币,遑论其它。所以,抄家的当时,就有民谣:“抄了严分宜,肥了嘉靖帝”之说。据《明通鉴》:“所籍嵩等家财银两,诏悉送太仓,以一半济边饷,一半充内库取用。”这后一半,也就是进了朱厚熄的腰包。

抄家,是皇帝发财的一道。据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王振籍没时,“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余株”。“李广殁后,孝宗得其赂籍,文武大臣馈黄白米各千百石。帝曰:‘广食几何,乃受米如许?’左右曰:‘隐语耳,黄者金,白者银也。’”刘瑾败后,抄家得“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七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钱宁籍没时,“黄金十余万两,白金三千箱,玉带二千五百束”。另一说为“金七十扛,共十五万五千两,银二千四百九十扛,共四百九十八万两”。江彬籍没时,“入公帑者,黄金七十柜,柜一千五百两,银二千二百柜,柜二千两”……看来,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贪污大朝,当不会错。

赵翼认为,以上这些贪污犯,都比不上严嵩在任时间长,所以,他搜括得也应比他们多。“籍没时,金银珠宝,书画器物田产,共估银二百三十五万九千二百四十七两余。又直隶巡按御史孙丕扬所抄嵩京中家产,亦不止此数。而所估价,又不过十之一。即如裘衣,共一万七千四十一件,仅估银六千二百五两零,帐幔被褥,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七件,仅估银二千二百四十八两零,则其他可知也。计其值,不下数十倍。”因此,严嵩的贪污记录,是可以上吉尼斯的,“则史传所载,尚非实数”,这就是赵翼的结论。

一般来讲,小贪如鼠,昼伏夜行,鸡鸣狗盗,提心吊胆,贪也贪不出多大油水。而大贪如虎,无所顾忌,光天化日,明火执杖,才能贪出金山银山。“稗史所载,严世蕃与其妻窖金于地,每百万为一窖,凡十数窖。曰:‘不可不使老人见之。’及嵩至,亦大骇,以多藏厚亡为虑。”严氏父子所以敢如此放开手脚的疯狂贪污,聚敛如许钱财,还不是当皇帝的包庇和纵容的结果。这两父子斑斑劣迹,早就民怨沸腾,“南北给事、御史交章论贪污大臣,皆首嵩”。但是,“嵩每被论,亟归诚于帝,事辄已”。而且,“帝或以事谘嵩,所条对平无奇,帝必故称赏,欲以讽止言者”。正因为有倚仗,严嵩才能有恃无恐,正因为他支持,严世蕃才敢胡作非为。

尤其,嘉靖十八年葬章圣太后以后,这位皇帝就不上班了,也就是不视朝了,连皇帝这项最起码的本职工作,也不干了,这就给了严氏父子更大的贪污空间。“自二十年宫婢之变,即移居西苑万寿宫,不入大内,大臣希得谒见,惟嵩独得顾问,御札一日或数下,虽同列不获闻,以故嵩得逞志。”这样,严嵩在里面将嘉靖哄得团团转,严世蕃在外边大肆搜括,敛财聚钱,更是不可一世。

这一对贪污父子,同声共气,合作默契。“短项肥体,眇一目”的严世蕃,比其“长身戍削,疏眉目,大音声”的老子,更能作恶。由于严嵩“旦夕值西内,诸司白事,辄曰以质东楼,东楼,世蕃别号也。朝事一委世蕃,九卿以下浃日不得见,或停至暮而遣之。士大夫侧目视之,不肖者奔走其门,筐箧相望于道。世蕃熟谙中外官饶瘠险易,责贿多寡,毫发不能匿”。凡贪污,必腐败,凡大贪污,必大腐败,于是,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敲诈勒索,横行都门。严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

严嵩最初以文邀宠于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最后的失败,也是老暮以后,文思日退,诗情大减,做不出令皇帝高兴的文字来,才失去圣眷的。说实在的,一个诗人,总有江郎才尽的一天,也许七老八十,还能写出分行的文字,但银行账目,商店流水,同样也是一行一行,难道那能叫作诗吗?除非打算将缪斯气死。再说,在帝国宫廷最高层面上的厮杀,并不亚于西班牙斗牛场的角力,你不将刀插在牛身上,牛就会将你顶死,因此,作为诗人的严嵩,究竟还能有多少诗情画意,涌上心头,是大可怀疑的。更何况,他必须干净利落地排除政敌,必须不露声色地告密陷害,必须殚思竭虑地获得好处,必须恬不知耻地曲意媚上,当一天到晚尽琢磨这些外务的时候,他还会爆发创作的灵感吗?

结果,朱厚熄所下手诏,老迈的严嵩竟“语多不可晓”,好像有些老诗人看不懂年青诗人写的东西一样,只有一个劲地摇头。幸好,独眼龙严世蕃能“一览了然,答案无不中”。但“严妻欧阳氏死,世蕃当护丧归”,于是,“嵩受诏多不能答,遣使持问世蕃,值其方耽女乐,不以时答。中使相继促嵩,嵩不得已自为之,往往失言。所进青词,又多假手他人不能工,以此积失帝欢。”这样,就走到了末路尽头。

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终因外投日本,内怀怨望罪被劾,“斩于市,籍其家”。但世宗还是给严嵩留了条命,削籍为民。“又二年,嵩老病,寄食墓舍以死”。这个大奸臣,大贪官,就这样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真遗憾,他没有周作人那样幸运,至今还在翻来覆去地出知堂先生的书,而同是“堂”的《钤山堂集》几乎不为人知了。早在前清编《四库全书》时,就因“迹其所为,究非他文士有才无行可以节取者比,故吟咏虽工,仅存其目”给否定了。

以两“堂”的遭遇而言,看来,古人较呆,不灵活,认死理,还是今人聪明,脑袋瓜子转得快。要是周作人生在明朝或清朝,会被视作贰臣的,怕就得不到今日的风光了。

从这个角度比,真有点为严嵩的诗文叫屈。

同类推荐
  • 谚语歇后语(最新图文普及版本)

    谚语歇后语(最新图文普及版本)

    本书介绍了一些天气谚语、搞笑谚语、生活谚语,以及一些歇后语。
  • 莫高窟的记忆

    莫高窟的记忆

    本书介绍了老一辈学者们当年为了信念和追求,是如何历尽艰辛来到敦煌的,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和感受莫高窟,了解和感受几十年间先后来这里工作的人们的那种艰苦生活和艰辛工作。
  • 马可·波罗游记(经典世界名著)

    马可·波罗游记(经典世界名著)

    马可·波罗(1254—1324年)出生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家庭经商。17岁时,年轻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可罗·马可和叔父马飞阿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他们穿越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全境,横跨中亚的沙漠地带,翻过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于田、罗布泊、玉门。历时三年半,不畏艰辛,终于来到他们梦想中神秘的东方古国。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热门推荐
  • 大明小王爷纵横屠龙

    大明小王爷纵横屠龙

    宫廷之争,朱载啸奇遇不断,深得世宗宠爰,闯荡江湖,艳遇连连,纵横天下,为父皇开土拓疆,争夺皇位败北,逃回封地起事,立国为隆庆,雄争江湖,处处屠龙......
  • 星海武神

    星海武神

    星海之中,人类觉醒能力,武学没落,能力崛起。关天是一个空有资质,却无法觉醒能力的废物,直到他得到了武学宗师最后的馈赠“武圣殿”,一代武神横空出世,星海之中,唯吾独尊!
  • 极品火神

    极品火神

    一个不知道怎么穿越的80后猥琐男,来到了一个以他为主角的世界。在这里,他与众女搞暧昧,与纨绔拼钱财,与皇帝讲价钱……神马动物都能成神兽,神马装备都能成神兵,你们知道怎样才算是神么?斗圣,弱爆了;圣魔导师,你再嚣张我就把你变成火系天赋最差的魔法师。而最令王晨郁闷的是,为神马每个他看上的美女都想要做他的妈妈,难道就是欺负他的身体小吗??人家身体里面可是有着二十多岁的灵魂呢!!!【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点击,求一切,qq群:194250925】【这是一本,男银看了会流口水,女银看了会想要倒贴给主角的书,非争霸,纯正的暧昧yy流,不喜误入,不过只要你误入了,相信以后你就喜欢上暧昧yy流小说鸟】
  • 不念清风遮望眼

    不念清风遮望眼

    父亲再婚,想要带走孤身一人的她。开始拒绝的她,却在最后望见那双她惦念了数年的一双眼时改变了主意。再婚后多出来的哥哥,竟是她唯一死不要脸的倒追三年的他,只为可以看到那年生死难离心心念念的那一双眼。五年前的一场灾难,猝不及防的令她失去了她的重要之人,而那人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注视着她,那年灾难降临时,一直相伴在身侧的亲人恨她入骨,被折断梦想羽翼的她带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倔强的反抗着。【灰暗与阴冷是世界的终结,而你像一道光,终结了这样的世界,那么这样伤痕累累的我,你会爱么?】【我的名字被你念着,那样清冷的字眼却都那样缱绻,孤单是黑暗的陪伴,而你,如清风,从天而降,色彩斑斓,闯入了我的世界。】
  • 我在北京驿站

    我在北京驿站

    每个女孩的心里都会时时刻刻的期待自己的白马王子终于降临,但是白马王子那么少,少女梦又太多。白马王子没来,黑驴先生却很不识趣的驾到了,又该怎么办?从云南偏远地区千里迢迢到北京一线城市打工的单亲家庭的童小妹,设想过自己千百种未来,独独没有算到黑驴得很彻底的,同样出自农村,家庭完整和睦幸福的,人称贱哥的龙凤胎马双健先生。从此,开始了自己从未设想过的未来。表面看起来温柔娴淑的童小妹,实则“面目全非”。窥见“全貌”的黑驴先生大呼上当。只得委屈自己为民除害了。
  • 愿琉年安好

    愿琉年安好

    时光,绕指渐行,悲空了岁月的风华,撰写了年轮的沧桑。眼眸的风景,耳际的浅笑,还有湖边渐瘦的脚印,都一一跌入流年的光影里。花絮的零落,都已被春梦搁浅。而莫原安在我对阳景彻底死心的时候出现确切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多年来的恩恩怨怨,将付溪年也卷了进来,我知道,从小他便喜欢跟在我身后,他希望的不过是我回眸时可以看他一眼,而我希望的,不过是他可以在没有我的地方幸福,我在没有他的地方坚强。因为我与他之间,注定没有未来。
  • 漫步求道路

    漫步求道路

    他,修道有成······忽遇雷劫,元神未死,于是,诸天万界从此多了一个行者。他走过的路成为传说他的故事成为神话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于诸天之中寻觅,探寻永恒之真理,诸天之辛密······
  • 穿越者们的爱:十二重生不同爱

    穿越者们的爱:十二重生不同爱

    你冷酷无情,就别怪我手下不留情。——司徒媛媛(欧阳媛媛)。我是废物?信不信我把你打的连你爹娘都不认识。——欧阳楚雯(慕容楚雯)。我在千年之下寻你,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爱你。——上官湛云。十二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一次刺杀任务中不幸身亡。集体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国家——风云大陆。他们分别穿越在了不同人身上,要想回到现代就必须集齐十二颗灵珠,展开了十二段惊心动魂的爱恋之旅。
  • 诱恋:这个首席太危险

    诱恋:这个首席太危险

    我成长的环境造就了我单纯的个性,出来上班后,城市中的花花世界,让我目不暇接,天真如我,一次出游,我年轻的心开始遗落在那个叫江彦的男人身上。我以为这个男人会是我这一生的依靠,却不知从开始的那天我就掉下了他精心为我编织的陷阱里。“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你们一个是我的亲姐姐,一个是我爱的男人,”握着手中的协议书我无力的瘫软在地。手中的协议书残忍的昭示我被自己的亲姐姐卖给江彦的事实。残忍的真相,父母的跪求,世俗的偏见,压得我无法呼吸。四年的纠缠,让我终于鼓起勇气逃离江彦的温柔陷阱,重新找回自己。两年后,一次海南的全家游再次成为我噩梦的开始……“阿玉,你过的怎么样,这两年我很想你……”
  •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衰弱的清王朝与列强的战争几乎以屡战屡败为结果,只有两人是例外。这两人都是钦州人,一个是刘永福,另一个是冯子材。百年的抵抗史,刘冯都是不能抹去的。本书说的就是黑旗将军刘永福越南抗法、台湾抗日、晚年抗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