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7000000042

第42章 大雁情

红孩

到了一定岁数的人,谈到人生的经历与经验,总爱用阅人无数来形容。想想自己从北京郊区农场,走入京城二十载,成长为知名的作家、媒体人,除了自己的努力、家庭的支持,更多的是在不同的时期得益于不同老师的帮助。一九八三年,我在上高中时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那一年,我中考失败,在重点中学、师范学校录取无望的情况下,我把希望放在文学创作上。在这之前,我的作文一直不错,小学时,也曾在《三夏战报》上发表过打油诗。见我整天闷闷不乐,伏在椿树下的板凳上胡乱地写东西,在农场果园上班的母亲对我说,场里有个烧锅炉的刘师傅喜欢写文章,我可以带你去找他学学。这样,我便在果园锅炉房里见到了我从事文学创作的第一位老师。

刘师傅不到五十岁,面容黑黢黢的,背有些驼。我跟他讲话,他先是冲你憨憨的笑,然后再把他的想法告诉你。几次交往下来,我发现他的神情总是很抑郁。我便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长叹了一声,说刘师傅是好人,本来他是有些技术的,还会写文章,场里的广播一直由他管。有一年,场里一个作风不太好的女知青勾引他,他们在广播室拥抱时被领导发现了。这种事本来是两个人的事,可是那女知青一口咬定是刘师傅非礼她,结果刘师傅在场里做了检查,最后被安排在锅炉房,代管澡堂子。去了一个多月,刘师傅某天突然对我说,你的散文和诗写得比我好,我不能耽误你,我给你介绍几个农场机关的领导吧。刘师傅说的几个农场机关的领导指的是农场宣传部部长孙雨山、工会副主席刘金声和工会干事陈友福。这几个人在我最初的文学创作上是我的启蒙者,也是我的亲密伙伴。在农场工作的六年,人们每谈起不务正业、一心痴迷搞创作的一群人中,我们几个人的名字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我们这个农场是不缺乏文学因子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浩然曾经专门来看过从苏联进口的康拜因拖拉机,八十年代前后,张抗抗、陆星儿、柯蓝、柳萌、雷抒雁、陈祖芬、王宗仁等名家也都先后来参观辅导过。在我之前这里也曾出过两个作家,一个是《儿童文学》编辑部主任杨福庆,另一个是一九六九年到山西插队后来成名的李锐。不过,他们俩没有在农场工作过。记得一九八五年李锐在《当代》上发表了反映农场生活的中篇小说《红房子》后,我们几个人争相看了好几遍,那兴奋劲儿甚至超过了李锐本人。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孙雨山、陈友福等人已经退休,而刘金声则已告别人世。去年,农场局宣传部的退休老作家胡天培约我到南郊农场参观。看到农场的变化,我感慨万千。我真有心写一部反映农场生活的长篇小说或报告文学,可我眼下因为工作的繁忙、身体的不适暂时还不能了却这个心愿。我把这个想法打电话告诉了孙部长,他说他很期待。

一九八三年八月,天气还异常闷热。一天,孙部长告诉我,说最近农场局的《北京农场通讯》和朝阳区文化馆的《芳草地》两家报纸编辑部的老师要来农场组稿,希望我能参加。说来有趣,这两家报纸来的两位负责的老师都姓刘,似乎我跟姓刘的老师天生有着缘分。

《北京农场通讯》的老师先到农场来的。老师叫刘远英,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说话十分豪爽,后来有人告诉我,他父亲新中国成立前曾经是唐山市的谈会上我的发言刘老师听得很认真,吃饭的路上他悄悄对我说,你的观点很新颖,我喜欢,有稿子就直接给我。我当时感到很受宠若惊,不久便把一篇小小说《回乡》邮给了他。原想自己是初学乍练,这小说不一定能被老师看上。哪料,在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五日那期《北京农场通讯》副刊上,我的《回乡》竟然发了头题,还给配了插图。接到样报那天,我举着报纸在回家的路上尽情地欢呼雀跃:我的小说发表啦,我要成为作家啦!

《回乡》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北京农场通讯》虽然只是个工作性质的内刊,可在我心中是以后发表作品的任何一家报刊都不能替代的。可惜的是,由于几次搬家,这篇作品的原件已经找不到了。这将是我永生的遗憾。此后,刘老师又帮我接连发表了《农场漫步》《一个妻子的独白》等五六篇作品,使我在农场局系统很快有了一些名气,为我多年后离开农场调到市里的新闻单位奠定了基础。刘老师如今要是还活着,该有九十岁了。

刘远英老师到农场组稿后不久,《芳草地》的刘延老师就来了。其时刘老师已经快六十岁了,满头白发,声音清脆,很有军人的风度。熟悉以后,得知她是四川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军入藏,当独唱演员,搞文艺创作,七十年代与老伴胡然(出演过《枪口从背后打来》等多部电影)转业到北京,先在一家工厂工作,后调入朝阳区文化馆担任文学辅导干部。刘老师来的这天中午,我从学校下课后匆匆赶来。因为天气热,弄得满头大汗。这时,不知谁从外边送来一盒雪糕,我拿起一根送到刘老师面前,说大热天您吃一根败败火,这可是我们农场乳制品厂自产的。然后,我才拿起一根自己吃。这时,孙部长他们几个人纷纷向刘老师推荐我,说我是后起之秀非常有才。

由于下午还要上课,我与刘延老师见面不足一个小时。通过这次见面,刘老师是否能记住我,还真不敢想。我试着把一篇散文邮给她,她很快就给我回信,接着又把发表我散文的清样邮给我,告诉我说要等明年发出来。看着刘老师在清样上为我改过的字迹,我感到无比温暖。果然,来年三月,继《北京上》。再以后,我又陆续到文化馆听了多场名家的文学讲座,如陈建功、郑万隆、赵大年、韩少华、晏明、徐放等,每次都是刘老师亲自把他们接来。记得有一次在听完萧军先生讲座后,我也和其他学员一样纷纷挤到萧老面前请老人家签名。见我穿一件工厂特制的棉大衣,同样穿着工厂蓝色劳动布上衣的萧老用手分开众人对着我说:“小伙子你过来,我先给你签。从你身上我仿佛看到我年轻时的影子。”几年后,我与萧老的女婿王建中老师做了同事,我把萧老的话说给他听。王建中老师笑曰:你与萧老的缘分不浅呐!

刘延老师今年已经八十二岁。前年,她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记得她获知自己被批准入会时,她高兴得像个孩子。我理解刘老师,他们这一代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他们把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祖国。等改革开放了,一切都活跃起来了,他们因为年事已高,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去投入,更不可能大红大火了。为此,刘老师也曾感慨过,不安过。以我对刘老师的了解,她的散文绝对是可以站在当代女作家一线队伍行列的。可是,由于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家庭,尤其是我们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身上,她怎么能火起来呢?刘老师退休前,只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散文集《彩虹升起的地方》。退休后,七十岁时出版了一本散文集《跳舞去》,快八十岁时出版了散文集《聆听岁月》。八十岁生日,我和一帮文友相约和他们一家人联合编写了《刘延八十》一书,这本书没有书号,完全属于自娱自乐,哄老太太高兴。

在《刘延八十》中有一篇刘老师关于歌曲《远飞的大雁》的文章。一九六四年秋天,北京西苑宾馆里住着两支令人瞩目的大型文艺团体,一支是参加《东方红》大型歌舞排练的中央及北京各大专业文艺团体的艺术家,另一支是全国各地来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各族业余文艺代表团的艺术家。当时,刘老师在拉萨市文化局工作,经过严格政审,被选到西藏业余文化代表团担任文字编写工作。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除了在代表团离开拉萨前刘《对歌》等一些演唱节目外,代表团赴京后的许多演唱歌词、藏戏清唱等,基本上都由刘老师一人完成。因当时形势需要,所有节目、歌词演出或发表时,均以“民歌”形式出现,而不能署作者名字。其中,就包括刘延老师作词,徐大猶记谱、填词的传唱全国的《远飞的大雁》。二〇一〇年冬天,我请刘老师和她的女儿胡滨到位于北京东五环的红色经典餐厅吃饭。这家餐厅的特色就是怀旧--“吃人民公社饭,听革命经典歌曲”。在吃饭过程中,一个叫刘娟的小姑娘以甜润的歌喉演唱了《远飞的大雁》,只见刘老师听得非常入神,后来还情不自禁地跟着演唱起来。演出结束后,刘老师专门到后台找刘娟攀谈。见状,胡滨神秘地告诉我:《远飞的大雁》这首歌是老太太写的。我听后感觉很诧异,这是真的吗?这么多年怎么没听老太太提过一句呢?

回到家中,我上网百度搜索《远飞的大雁》,词条倒是不少,歌词也全,但没有一处标明词曲作者,这是多么的残忍与不公啊!刘老师告诉我,这首歌的原唱是藏族女歌唱家曲宗同志,只可惜她三十多年前就英年早逝。看着刘延老师的回忆文章,使我对老人家更增添了无限的敬意。三十年前,著名作家黄宗英老师曾创作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报告文学《大雁情》,今天我不怕背着撞题的闲话,仍以《大雁情》为题,写下这篇散文,借以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为年轻人成长甘于奉献的老师们。我想,黄宗英老师若看到此文,她一定会笑着说,红孩这个小挨刀的,竟敢偷用了我的题目。

附:远飞的大雁(歌词)

刘延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封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封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封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远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封信儿到北京翻身的农奴想念恩人毛主席。

同类推荐
  •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你可记得我倾国倾城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有这样一扇门,通过古典传世名画,引领我们走进古代那些才情女子的世界。在那里,这些女子,摧毁了某座城市的意志,却成就了那一段古都里垂暮的爱情。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泰戈尔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泰戈尔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纸上的村庄

    纸上的村庄

    青年诗人魏棋宇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觅古典的诗意,诗歌是虽今似古,似古还今,古今相融,富有清新淡雅的韵致。他秉持着“志在性灵”的抒发,于是拿起了笔;而他的笔锋在磨砺中,在读者的心中只是那么轻轻地一挥,便别有一番滋味涌了出来。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千世泪

    千世泪

    我踏遍千转轮回,穷尽沧海桑田,只为与你相遇。千泪飘雪起,冰海清风依。
  • 凤戏帝宫

    凤戏帝宫

    为了生存,身无分文的她成了相爷夫人的贴身丫鬟,本想就此捱过三年,却又因着一首长相思,摄了他的注意,入宫,非她所愿,他的强势无情她避之惟恐不及,从此,她失了欢笑,女人间的争斗,她不想参与,也不愿参与,却最终被拉入了睁宠的旋涡之中,苦苦挣扎,一心远离那令她心惊的帝王,却是发现,不知何时,他已入驻了心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王追妻:驭夫悍妃

    鬼王追妻:驭夫悍妃

    21世纪的杀手代号九枭穿越到天宗大陆绝世废材的拓跋影儿身上。那个男人,折断她一身的筋骨,更是无情的强要了她,最后弃她于水中险些再次死去……“今日之辱,他日万倍讨回!!!”她咬牙切齿发毒誓。三年后携带狼王云起,外加一个拖油瓶,将这片天宗大陆弄得人心惶惶,定要将欺负过她的人,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 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

    太上长生延寿集福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地玄涯

    天地玄涯

    简介一(励志版):天可有涯,地可有涯,修行可有涯?若有,哪里有行处,哪里是玄涯?若无,我也愿尽我一生的力量,开辟出人所未有的奇迹。因为我相信:修山有路勤为径,玄海无涯苦作舟。简介二:(猥琐版):为了让坏人头疼,我得学会阴谋诡计;为了让坏人嫉妒,我得多勾搭美女。为了让坏人倒霉,我得好好修行。这世道,就是坏人太多啊……
  • 霸道总裁专制小青梅

    霸道总裁专制小青梅

    他和她起初他的心里没有她,她的心里也没有他,甚至因为一些些小事情讨厌对方,不过经历过一次次地摩擦...好像产生了一丝丝火花…
  • 带着爱车玩穿越之农门娇妻

    带着爱车玩穿越之农门娇妻

    她是新世纪美人居的小老板,一朝穿越成了安南国贫村的神女大人,穿越成公主小姐第一美人?那都是浮云好吗?带着二十一世纪的爱车一朝穿越,面对村民们匍匐在地的呼喊,白醉醉菀尔一笑,掐了掐腿,疼的直冒泪,看来是真的回不去了怎么办?既来之则安之,凭着一身好手艺种田开店垄断全国美容业打造餐饮一条街,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姑娘,将军被困赵家庄断水断粮已经三天了。”身着青衣的男子站在圆桌前看着款款坐在贵妃椅上的女子沉重的说道。什么?白醉醉拍案而起。都说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白醉醉这是冲冠一怒为蓝颜开着二十一世纪的新装备一路狂奔大破敌军救的意中人凯旋回朝谱一场盛世婚礼。
  • 我是总裁

    我是总裁

    平凡女职员林冉冉因一次意外与霸道总裁顾柏灵魂交换,从此双方的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某人伸出双手掂了掂冉冉的胸。“喂!你干嘛!不要到处乱摸!”林冉冉尖叫着“那是我的胸!”“啊...对不起,失礼了。毕竟我还没有见过那么小的胸。“某总裁邪魅一笑”还有,现在是我的胸了。“
  • 极品催眠师

    极品催眠师

    二十四岁的赵宇一事无成,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奇怪的老头,说他是个百年不遇的奇才,教他练习神奇的催眠术。当他在监狱中练成催眠术,变成强者回归社会时,神马金钱、美女、地位……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啊!赵宇能否守住心灵的纯洁,还是堕落在欲望的都市之中,大家请拭目以待吧!请大家支持新人作品,谢谢!群聊:91586896
  • 魔王要开挂

    魔王要开挂

    土肥圆横死穿越,成为异界魔王陛下,身边一溜美男,可惜个个是人家后宫!那个,宰相大人。继和勇者一起私奔,和勇者一起绑架魔王后,你们最终是要走上恋(谋)爱(反)这条路了吗?混淡啊,你知不知道你和勇者站在一起互相扇巴掌的场景才是大家真正想看到的!————————————————————————————————“陛下,勇者已经被你玩坏掉了。”“我只是想证明,扭曲阴暗的你和她真的不合适。”某魔王表示:专注拆CP一百年。……这是一个大龄剩女穿进「少女恋爱游戏」,努力治疗腹黑精分男的故事。(已有完结书X2本,请放心跳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