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7600000004

第4章 自由法则(1)

契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六月的下午,我穿过一片松脆的金黄草地,来到一座小木屋前。这座小木屋坐落在北加州南尤巴河排水区附近的一个牧场后面,简洁雅致,却未曾漆过,窗户上没有玻璃,连门也没有。小木屋被一棵大黑橡树遮盖着,看起来像一座废弃的建筑,我朋友径直走了进去。他是一名学生,在大学攻读加州印第安文学和印第安人的部族语言。屋内靠里的一边摆着一张原木桌子,旁边坐着一位印第安老人,头发灰白,身体硬朗,手里端着一杯咖啡。他认出了我们,便向我朋友问好,还请我们喝速溶咖啡与罐装牛奶。老人说,他身体很好,再也不想回到退伍军人医院去了,哪怕以后病了,也要待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他喜欢待在家里。我们和他聊了一会儿内华达山脉北边西坡地区,也就是印第安民族康考与尼士南人领地的风土人情。聊到最后,我朋友透露给他一个好消息:“路易,我又找到了一个说尼士南语的人啦。”那时会说尼士南语的人很可能只有三个还健在,路易就是其中一个。“是谁呀?”路易问道。朋友说出了她的名字。“她就住在奥罗维尔①后面。改天我可以带她来,你们俩可以聊一聊。”“我很早就认识她了,她不会来这儿。我不想见她。再说,她家和我家一直就合不来。”路易说道。

这让我大吃一惊,居然有人为了坚持个人的价值观而宁愿让本部族的文化灭绝。对心存善意、富有同情心的白人来说,这种反应简直不可理喻。在路易他们部族的世界里,尽管人烟稀少,可橡子、鹿、鲑鱼、扑动羽毛等物产十分丰富,所以人们坚守如此纯粹的信念,对家庭或宗族的事务如此力求完美,这种近乎奢华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路易和那位尼士南族人彼此都觉得有比闲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我觉得,路易认为这关乎他们的尊严、自信和生活方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他都会一直坚持到最后。

郊狼和地松鼠没有破坏彼此之间的“契约”:它们一个是捕食者,一个是猎物。在野外,一只幼小的黑尾野兔或许能随心所欲地穿过草地,无须提防天敌,但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刀子越锋利,划出的线就越清晰。我们会感激那种创造生命和世界的神奇力量,它塑造出了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牙齿、指甲、乳头和眉毛。

我们也明白,无论是对同伴,还是对所有的生物,我们在生活中要力求避免无谓的伤害,千万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剥削他人。世界如果①奥罗维尔(Oroville):美国加州布尤特县县府所在地。——译者注按照现在的样子继续下去,将会充满痛苦。

这就是荒野给予我们的教诲。能够传授这些教诲的学校(荒野),以及驯鹿和麋鹿、大象和犀牛、逆戟鲸和海象的生存空间,正在一天天缩小。从古至今,与我们相伴的生物正濒临灭绝,它们赖以生成的环境——也是人类远古时期的栖息地——在不断扩张的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危机的情况下全面崩溃了。我们当中的男孩和女孩,有谁知道这个恶魔隐秘的心藏在何处,请告诉我们,到底要把箭射向哪里才会让它放慢扩张的速度。如果这颗隐秘的心依然无人知晓,我们的努力就难有成效,但我仍将为保护荒野而奋斗不息。

“野性与自由”,这一蕴含着美国梦的词语给人展示出这样的画面:一匹长鬃马在草原上奔驰;一队排成V字形的加拿大雁在高空中鸣叫;一只松鼠在橡树上一边跳来跳去,一边吱吱地叫着。它听起来同样像是为哈雷·戴维森①摩托车做的广告。尽管这两个词的政治意蕴深刻、敏感,但早已成为消费者的装饰品。我想探究“野性”的含义,探究其如何与“自由”相关联,以及人们理解其意蕴后会去做什么。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得置身于最简朴的生存环境之中,经历痛苦不堪、迁徙不定、露宿野外、不如人意的生活;然后,面对野性赋予的这种变化无常和自由自在,还要心怀感激。因为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世界中是没有自由的。一旦有了那种自由,我们就能改善营地、教育孩子、赶走暴君。世界是自然的,归根结底,必然是野性的。

①哈雷·戴维森:美国有名的摩托车品牌,通常写作aHarley-Davidson或aHarley,译为哈雷摩托。——译者注作为自然的过程和本质,野性也是变幻莫测的。

“nature”(自然)一词本身并无胁迫之意,但“wild”(野性)的观念,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的文明社会中,却常常与无序、混乱、暴力联系在一起。与“nature”对应的汉语词是“自然”(日语shizen),意为“自然而然的”,词义显得温和、宽泛。与“wild”对应的汉语词是“野”(日语ya),本义指“旷野”,但还有很多别的含义。在各种合成词中,它指涉非法关系、荒芜乡野、私生子(野种)、妓女(野花)等等。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野蛮自由”(“野蛮的南方部落所倡导的个人自由”)意为“极度放纵”。此外,“野史”

就是指“虚构的故事或传奇”。在其他情况下,此词往往带有野蛮粗俗的含义。在某种程度上,“野”是指“自然界最坏的情况”。长期以来,中国人和日本人虽在口头称赞自然,但只有早期的道士可能认为智慧源自荒野(自然)。

梭罗说:“给我一片文明无法容忍的荒野。”显然,这并不难找,难的是想象一种荒野能够容忍的文明,而这正是我们心向神往之事。

荒野不仅仅意味着“保护世界”,它本身也是世界。很久以来,东西方文明与野性自然一直在发生碰撞。现在,尤其是发达国家行事愚昧,不仅在毁灭一个一个的生物,而且也在摧毁地球上的全部物种,破坏地球的整个进程。我们需要的是能与荒野融为一体,并富有创造力的文明。在这片新的大陆,我们要起而行之,促使这种文明发扬光大。

今天,在美国,每当提及荒野,我们就会联想到偏僻,其可能会是某些特定的地区,通常指高山、沙漠或沼泽。就在几个世纪前,北美几乎全是一片野生的世界,荒野绝非罕见之地。叉角羚和野牛穿过草地,小溪中满是鲑鱼,还有大量的蛤蚌;在北美低地,灰熊、狮子、大角羊随处可见。而且,也有人类。北美大陆到处都有人居住。或许,有人会认同这种观点,但有点底气不足,这涉及根据谁的说法提出这一问题。事实上,当时的北美大陆到处都有人。一五二八至一五三六年间,西班牙步兵阿尔瓦·努涅斯①和两个同伴(其中一个是非洲人)在今天的加尔维斯顿海岸搁浅,接着他们走到了格兰德河谷,随后向南抵达了今天的墨西哥。在这八年里,他们很少只待在某个印第安人的住地或营地,而总是前往不同的地方。

在荒野文化中生活的经历一直是人类基本经验的一部分。从来没有一片荒野几十万年都不曾留下过人类的足迹。大自然不是旅行之地,而是“人类之家”——这个家园,有些地方广为人知,有些地方鲜为人知。虽然常有一些艰苦偏远之地,但毕竟都为人所知,甚至被冠以大名。有一年的八月,我抵达位于科尤库克河上游源头,阿拉斯加州北部的布鲁克斯山脉的一个山口。在那里,一条三千英尺宽的绿色苔原带穿过广阔的山脉,显得空旷而宁静,它将自育空河流向北冰洋的水域分开。这是北美最偏远的地区,没有道路,除了一些北美驯鹿迁徙时留下的小径。然而,北面山坡的伊努皮克人和育空地区的阿萨巴斯克人长年累月地使用这些小道。这条南北贸易的固定路线至少已有七千年的历史。

根据吉姆·卡里(1982;1985)等人的研究,阿拉斯加所有的山和湖都是用当地的印第安语命名的,这些印第安语有十几种之多。而①阿尔瓦·努涅斯:全名为AlvarNunezCabezadeVaca(1490?—1557?),西班牙探险家,曾任殖民地行政长官,开拓了美国现今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州的一部分。——译者注在美国本土四十八州①的地图上,欧美制图师标注地区所采用的名称则出自某些来去匆匆的开拓者、他们的女友或家乡的名字。重要的是,每个地区的命名都有其民间传说,然而这只是人类留下的一丝踪迹。

人们在讲述这类基于地方的传说及其命名时,会涉及古代遗迹、建筑风格以及土地所有权。当然,也会顺便提及这类生活中的轶闻趣事。

荒野文化的形成根植于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经济中的生死教训。然而,我们现在使用“wild”(野性)以及“nature”(自然)时,它们的意思又是什么?语言像大河一样缓缓地蜿蜒流动,在被遗忘的河床上留下了U字形的痕迹。这些痕迹只有从空中才能看见,只有靠专家才能辨认。语言又像某种可以无限杂交的物种在不断地扩展,或是随着时光流逝而神秘地衰亡,或是肆无忌惮、漫无止境地繁殖,或是在繁殖过程中改变自身的规则。语词用作符号及代码是任意的、暂时的,正如语言反映(并呈现)出人们不断变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栖居在人们的心里,并贯穿始终。我们相信“意义”,就像偶然听人说见过貂熊,或是依据某人曾经见过貂熊的报道,就相信此地有貂熊。不过,有时候去弄清真相是值得的。

词语:自然、野性和荒野

首先以“nature”(自然)为例。该词源自拉丁语natura,意思是“事物的产生、构成、特征和过程”,归根结底可追溯到词根nasci(出生)。

由此,我们有了“nation”(国家)、“natal”(诞生的)、“native”(本土的)和“pregnant”(怀孕的)等词。在印欧语系中,其可能的词①美国本土四十八州(Lower48):指除阿拉斯加、夏威夷之外的州。——译者注根是gen(梵文jan)(由希腊词根gna衍变而来,故有衍生词cognate和agnate,“同源的”)。这就说明“generate”(产生)与“genus”

(种类)是同词源的,就像“kin”(家族,同族)与“kind”(种,类)一样。

该词有两种略为不同的含义:一是指“野外,户外”——自然界,包括所有的生物。按照这种定义,“nature”指的是一种与文明和人类意志的特征或产物没有任何关联的世界范式。机器、人工制品、设计产品以及异常的东西(如长了两个脑袋的小牛)都被认为是“unnatural”

(非自然的)。另一种含义更广,是指“物质世界,或者指物质世界中所有的物体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类行为和意图的产物。作为一种力量,“nature”被定义为“物质世界中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规律性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被认为是在物质世界中所有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科学和某些神秘主义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的。按照这种观点,纽约市、毒废料或核能均是自然的。因而,但凡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或是在生活中的任何经历,从定义上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

(那么,“超自然”是什么呢?有一种观点认为,“超自然”指的是那些来自少数人的传闻而其真实性遭到质疑的现象。但是,对鬼魂、神灵、奇异变化等诸如此类事情的频繁描述则足以使其继续变得扑朔迷离,并且,对有些人来说,它们是真实可信的。)在这个意义上,对于物质世界及其所有属性,我更喜欢用“自然”

这个词来表述。然而,有时即使是在这里,该词依然蕴含着“外在世界”,或“与人有别”的意思。

wild(野性)这个词就像一只灰狐一路小跑而去,穿过森林,钻入灌木丛,时隐时现。近观,犹见其身影为“wild”,但一旦遁入树林,再见到时,它却变成了“wyld”,从古诺尔斯语的villr和古条顿语的wilthijaz,则可追溯到前条顿语的ghweltijos①,其意是“寂静的”、“荒野的”,或许还有“树木繁茂的”(wald,德语词,森林)之意;它还可能与另一些词有潜在的关联,如will(欲望),拉丁语silva(森林,野蛮),印欧语词根ghwer,即拉丁语ferus(野生的,凶猛的)的根词。

这让我们联想起梭罗所说的,“令人惊叹的野性”,这是君子和恋人都在使用的表达方式。在《牛津英文词典》中,对wild就有以下几种描述:

有关动物的:不被驯服的、未经驯养的、不受约束的。

有关植物的:非种植的。

有关土地的:无人居住的、未经开垦的。

有关粮食作物的:非种植或生产所得的。

有关社会的:未开化的、野蛮的、抵制政府机构的。

有关个人的:不受约束的、不顺从的、放荡的、无节制的、松散的。

“野蛮放荡的寡妇”——一六一四年。

有关行为的:暴力的、破坏性的、残忍的、不受约束的。

有关行为的:不做作的、自由的、自然而然的。“用柔和的颤音唱出家乡林间音乐的野性”——约翰·弥尔顿。

①古诺尔斯语(OldNorse):古斯堪的纳维亚语,十四世纪前使用的北日耳曼语。古条顿语(OldTeutonic):原始的日耳曼语。前条顿语(pre-Teutonic):前日耳曼语。条顿语是盎格鲁撒克逊人﹑荷兰人﹑德国人以及斯堪的那维亚人所使用的语言。——译者注词典中对wild的界定,大多是从人类立场出发的,而非其本身。

借由这种方式是难以探寻其内在意蕴的。下面是另一种界定的方式:

有关动物的:自由主体,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殊异禀赋,生活在自然系统中。

有关植物的:自我繁殖、自我维生、随性滋长。

有关土地的:某一区域,其动植物群落,无论是原生态的还是将会成形的,都完好无损,能充分发挥相互间的促进作用,且地貌完全是自然形成的,非人力所为。原始状态的。

有关粮食作物的:因自然资源充足,食物供应无虞;野生植物,四处繁衍,其果与籽十分丰富。

有关社会的:社会秩序是自内部形成的,靠社会共识与习俗的力量来维系,无须立法进行规范。原始文化群落自认为是这片土地原初的和永久的居民。这种社会凭借文明来抵御经济和政治的支配,其经济体系与当地的生态系统有着密切、持久的关系。

有关个人的:遵守当地习俗、风尚和礼仪,而不考虑大都市或邻近商贸城的标准。无所畏惧、独立自主。“自尊自重,追求自由。”

有关行为的:强烈反对任何压迫、禁锢和剥削。标新立异的、蛮横无理的、“道德败坏的”、令人敬佩的。

有关行为的:单纯的、自由的、自然的、绝对的。富有表现力的、肉欲的、性开放的、心醉神迷的。

第二组定义中,大多含义与中国人说的“道”——“大自然之道”

极其相近,即:远离分析、超越分类、自我组织、自我探寻、随性自如、出人意料、因时而变、虚幻莫测、独立自主、完美无缺、井然有序、无须调和、任意展示、自我甄别、固执己见、错综复杂、相当简朴。

同时,既是空又是真。在有些情况下,我们称其为“神圣”。其原初意义“自然形成”和“坚守信念”与佛教术语Dharma(达摩、佛法、天地万物之法)差别不大。

关于wilderness,早期的词形为wyldernesse,在古英文中则是wildeornes,此词可能是源自wild-deer-ness(其中deor,指的是鹿及其他森林动物),但更有可能是由wildern-ness演变而来的。该词有下列几种意义:

同类推荐
  • 血火丹心

    血火丹心

    本书记录了全市4县3区的3000名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在地震中表现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铁屋中呐喊

    铁屋中呐喊

    这本书不是宽容的,它可能会得罪一些老前辈;这本书也不是成熟的,它通篇充满了反叛与偏执。然而让我们一起重温鲁迅先生的教诲吧——“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上卷)

    这本书里的一百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段至今“一半烟遮、一半云埋”的历史,作者大多是1964年和1965年下乡的知识青年。四十多年前,他们告别父母,离开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贵阳、广州等大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在这些饱蘸着心血的文章里,作者如实地讲述了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记载了他们在那些动荡的年代里的观察和感受,留下了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诚实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卧月追仙

    卧月追仙

    三十三重天劫之下,太一门神话渡劫失败,却转世到地球,在这个末法时代的地球,太一门的神话能否重现?不慕红尘,不羡鸳鸯,只求道儒教义结合,重活一世,破碎虚空。
  • 无异遵

    无异遵

    少年白尘在残忍的都外生存。意外获得一个通玉系统,从都外脱颖而出。双王试炼只是开始,亡灵屠城只是小事。狠辣卑鄙,只是为了大一统。自有随性,方才是我的王道!看白尘一统异都,创造无异遵的神话!交流群:467567928
  • 月球,不再寂静

    月球,不再寂静

    本小说将“月球老人”杨启闳一生经历作为背景,着重描述他的孙女杨柳月娥登月创业与爱情故事,在广阔的地月系内,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个世纪人类开发月球的历程。
  • 枳愿再见

    枳愿再见

    在枳愿奇迹地偶遇并连着撞进某星怀抱三次后。终于,顾千尘磁性危险的声音在枳愿耳边响起“撞坏了我,赔偿可是很大的。”枳愿眨着无辜的眼眸:“钱不是问题,可是我没钱。怎么办?”顾千尘将枳愿揽入怀中,勾唇轻笑“你不知道吗?你自己就很值钱。”她家破人亡,他一念之差。一切都是那么地措手不及。她笑着笑着,眼泪就溢出了眼眶:“顾千尘,我对你的爱就像天亮的光,可它注定会被夜的黑所覆盖。”他刻薄的身影微微伫立,很快便消失在雪中。对于他而言,一些事情就是九死不悔。明知是错也要进行到底,因为他不想让她受到一丝伤害啊。[说出口的枳愿再见放回心底却成了最念念不忘的只愿再见]【喜剧结尾】【慢热】
  • 魂离情和

    魂离情和

    莫名其妙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本来以为顺其自然的找到一个目标生存下去是一个出发点,可是,到了最后才知道,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兰婷回到过去,主要是用她的至纯灵魂抵抗邪恶力量,在感情萌动的最初,一瓶药酒断了她的感情,为了反击,她愿意用灵魂换取安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女神养成计划

    女神养成计划

    普通少女桂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体内多了一个“超级无敌全能神王系统”。于是她习得绝世武功,赚到无数金钱,打败高帅富,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做梦咧!这个坑爹的系统只是一个碎片,而跟它一样的碎片,这世上还不知道有多少,而最终能够成为神王的人,只有一个!等着桂圆的,不但有修行和帅哥,更有无尽的争夺与杀戳!
  • 异界风流天尊

    异界风流天尊

    “这是为什么?师傅,你为什么要骗我?而且一骗就是这么久?亏我还这么相信你。”“夏宇,你听我说,我……”“我不想听你的任何解释,我只在乎结果,那就是你骗了我!”这一刻夏宇再也忍不住了,心中的愤怒了就像是洪水猛兽一样爆发了出来……原本只是跟同学打斗的夏宇,在被对方的一个人给推下了楼的那一瞬间,他以后的命运就被紧紧的攥在了一个人的手中,在这个神魔并立,妖兽横行的世界,他到底该何去何从?是逆来顺受还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命运呢?小邪唯一官方qq:826266902
  • TFBOYS之完美爱情

    TFBOYS之完美爱情

    本书是写三只的,新手上路,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多提点意见
  • 轩辕光之女

    轩辕光之女

    天地之初,神造六族掌管人间,分别是水、火、风、金、木、土,其中以火族最强。火族由神女守护,最强的神女称作光之女,可以统领六界,与天神婚配。光之女从光的世界诞生,从不轻易出现。每当光之女出现,人间必有大纷争。
  • 那年爱情还在,而我已老

    那年爱情还在,而我已老

    她,21世纪草包富二代,各项都差而且肥胖,成绩成绩拿个倒数,男友男友都出轨,身边身边都是渣,最后自己也得了绝症。她来自22世纪的世界闻名化学天才,因一次化学实验被小人做了手脚,魂穿到21世纪将死的阴陌情身上,从此人生开外挂,减了肥逆了袭,没事听听外国新闻,无聊就虐虐渣男渣女,生活如此多娇,一不留神就泡个豪门少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