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8800000006

第6章 笺注凡例(3)

本篇的流传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在实际的干部选拔工作中,确实有“上面说话”的情况;(二)老百姓以“朝中无人莫做官”的传统观念揣摸现实政治生活。

【附注17】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辑录了另一篇(无题):

四化加一化,

全靠关系化。

按:这可以视为对本篇的注解。

30.政策与对策*

上有政策①,

下有对策②。

政策一条条③,

对策一套套④。

打打“擦边球”⑤,

有事算个毬⑥。

*伍文采集整理。初有分为三篇者,后合一。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流传范围较广。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辑录前两句。

【注释】

①政策:上级党政部门制定与颁布的工作指导性意见。②对策:基层单位的负责人自行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③一条条:意为政策性意见表述简约。④一套套:意为基层单位的负责人自行搞的“实施办法(细则)”,往往通过曲解上级政策的语句(其中往往加上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钻政策的空子。⑤擦边球:指轻度违规行为,一般可以托词“下不为例”钻政策的空子。⑥算个毬:粗话,意为没什么了不起,即使被揭发也不会被严肃查处。

【点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本时期的相当范围内,为基层干部的普遍性行为,党风不正与社会风气不良,与此互为因果。本篇的意义主要是从干部的政治心理角度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附注18】

本篇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内容文字似多有增补润饰,如2005年9月某网上的最新登载本是:

上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上有立法,下有办法。

上有经济①,下有抵制。

上有时机,下有投机。

上有检查,下有饮茶②。

上有搞活,下有快活。

上有机遇,下有艳遇。

上有积极,下有太极③。

【注释】

①经济:网上原文如此,可能系“禁止”之误。②饮茶:网上原文如此,但意义不明,可能系“隐藏”之误。③太极:太极拳,意为敷衍了事、虚与周旋。

按:在这里,多对词语(如搞活—快活、机遇—艳遇)其实没有显著的“对应”“对照”关系,估计此篇乃是有的知识分子的画蛇添足之作。

31.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盘改盆装,

海河陆空①,并一盆上②。

算算价值,二百以上③,

骗上欺下,会做文章。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流传范围较广。原刊《民间文学》1989年第4期,署“董尔平”。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海河陆空:指各种荤菜(水产与家禽类)。②盆:取代碗盘的特大拼盆,容积大。③二百以上:一桌菜的成本价,这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否则,恐怕二千还不止。

【点评】

本时期上级部门对各地的因公招待的伙食曾作了“四菜一汤”的具体规定与限制。但一些单位在执行时却大搞花样。本篇即是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作了形象化的诠释。

32.会风*

省里开会半个月①,

县上传达三五天②,

公社贯彻一餐饭③,

大队落实一支烟④。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初期(1981—1985)。流传范围主要在农村。其实,类似的谚谣在“文革”中就有。《民间文学》1981年第3期所刊《会风谣》(署“彭友元搜集”),文句大同小异。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两种,无题),文句有所不同。

【注释】

①省里开会:因有一整套政治性程序(如开闭幕式、安排领导讲话、传达中央精神、分组学习讨论、经验交流、表彰先进、与会者合影和聚餐等等),所以会期较长,一般为半月。②县上传达:县一级召开会议对省里会议的“传达”,因有关政治程序也必不可少,所以会期至少也得三五天。③公社贯彻:公社稍后改为“乡镇”。乡镇一级召开会议对省、县会议精神的“贯彻”,往往比较简单,时间较短,不过一天的工夫。由于会间往往“招待”午饭或会后晚上“会餐”,所以有“一餐饭”的说法。④大队落实:大队稍后改为“村里”,村里召开会议对省、县、乡镇会议精神的“落实”,一般更加简单、随意,往往三言两语就过去了,所以说“一支烟”(工夫)。

【点评】

本篇的原旨,在于讽刺批评下级对于“传达和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不精心负责,以致层层“缩水”。但从另一角度看,其实又正是揭露讽刺了某些上级机关的形式主义的“文山会海”。

33.车*

临时工①拉车,

合同工②推车,

正式工③坐车。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原刊《民间文学》1987年第2期,署“师同廷”。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临时工:本时期一般从农民中招募,在工厂从事重体力工作。但工资和劳保待遇均低于合同工与正式工,厂方可以随时辞退。②合同工:本时期一般从城镇无业人员中招募,主要在工厂干杂活,其工资和劳保待遇均高于临时工而低于正式工。③正式工:有正式职工编制的工人(如老工人、退伍军人历年被安排进厂的、按“政策”接替父辈进厂的等),他们属捧“铁饭碗”的,工资和劳保待遇均高于合同工与临时工。

【点评】

本篇形象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厂矿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混乱与不合理的情况,有社会史料价值。由于这里的“临时工”其实就是后来的所谓“农民工”的前身,所以本篇提出的社会问题更值得重视。

【附注19】

本时期还流传近似的篇什,如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

固定工看,临时工干。(或:农民工干,固定工看)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最苦最累岗位雇民工。

34.写书、出书与卖书*

写书的①不如出书的②,

出书的不如卖书的③。

*伍文采集整理,或无题。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

【注释】

①写书的:书稿的作者,一般为知识分子。本时期的稿酬很低,一般千字20—30元。稍后虽有一定提高,但仍不正常,所以稍后又有“书价涨一丈,稿酬提一寸”之谚。②出书的:出版机构,本时期内均属国营事业单位。本时期出版部门开始考虑经济利润,在一般情况下,出版一本书所获利润,高于作者的稿酬。③卖书的:图书经销者,除国营的新华书店外,本时期还有集体所有制的经销单位和个体书商。本时期内,出版社一般以书价的50%—60%左右批发给图书经销者,所以卖书的实际所得又高于出版者。

【点评】

本篇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本时期的脑体力劳动报酬的“倒挂”问题。

35.工厂分工*

书记讲理想①,

厂长搞横向②,

工人白白相③,

做工靠阿乡④。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主要流传在上海地区。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讲理想:意为做思想政治工作。②横向:“横向联系”,即“公关”。③工人:指工厂里的正式工;白白相:或为“白相相”,吴语方言,意为闲玩。④阿乡:工厂里的正式工对招自农村的“临时工”(农民工)的称呼。

【点评】

本篇提出问题的角度富有新意。因为如此分工,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合理的。

36.三角债

你欠我我欠他,债务缠身,

你不还我不还,死结难解。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第二句已演变为:“我还你你还他死结解开。”

【点评】

本篇为本时期的普遍性的“三角债”现象留下了一笔历史记录。

37.“四话”干部*

订规划说假话,

拿措施讲大话,

谈行动放空话,

抓改革谈废话,

干“四化”打哈哈①。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原刊《民间文学》1987年第2期,原题:“四化”中的“四话”,署“刘永龙”。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四化:一般意义上的“四个现代化”。打哈哈:敷衍了事。全句的意思是:讲“四话”的人其实只是对“四化”大业敷衍了事。

【点评】

本篇是为本时期的某些不称职的干部画像,但侧重点在揭示描绘工作作风浮夸的官僚主义者形象。

【附注20】

原刊《民间文学》1989年第4期(署“集民”)的《三线干部》(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大致是同一类的干部形象:

听取汇报靠电话线,

布置任务靠广播线,

检查工作沿公路线。

38.混日子*

一杯香茶一支烟,

一张参考①看半天,

来了文件划了圈②,

实际问题不沾边。

*伍文采集整理。

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原刊《民间文学》1989年第6期,署“雷庆龙收集”。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参考:即《参考消息》报,新华社编印,内部订阅;其上多国际新闻和外电对国内问题的评论,颇受机关干部的欢迎。②划圈:表示已按要求阅读过文件。

【点评】

本篇中出现的是另一类干部(浑浑噩噩者)的形象。

【附注21】

至本世纪初,又有类似作品流传并发表,如某无题之作(《民间文学》2003年第8期,署“孟广臣”):

一杯茶水一支烟,上班没事聊闲天。

内容不离两话题:一是女人一是钱。

【附注22】

又如《“四水”干部》,原刊《民间文学》1989年第4期(署“集民”),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文句有所不同:

上班喝茶水,

无病喝药水,①

想法捞油水②,

按时拿薪水。

【注释】

①药水:指保健饮品。②油水:俗语,指额外的好处(物质利益)、灰色收入。

按:上述同类型作品的不断流传,表明民间谣谚的一些母题是富有派生力的。

39.“三转”干部*

上午跟着车轮转①,

中午绕着桌子转②,

晚上围着裙子③转。

*伍文采集整理,或题“整天转”。相较而言,“三转干部”有韵味,因为历来有“三好干部”、“三同干部”、“三X干部”的提法。

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文字有出入。

【注释】

①跟着车轮转:坐小汽车上班。②绕着桌子转:或为“拿着酒杯转”,意为吃喝。③裙子:借指女性舞伴,或其他暧昧女性。

【点评】

此乃当代民间谣谚中最初为腐败官员画像的篇什之一,用白描手法,形象简洁生动而传神,具有某种经典性。

【附注23】

《民间文学》1996年第8期发表的《“四转”干部》(署“岳振发搜集”),想来是对本篇在流传过程中可能有所发展修改的版本的采录:

早上坐着车子转,

中午围着盘子转,

下午瞅着麻将转,

晚上跟着裙子转。

按:这里添加的第三句与全篇其他各句的完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协调(如没有“X子”一词),不免画蛇添足。

40.下基层的干部*

下乡坐吉普①,

工作靠咋呼②,

小肚吃得圆鼓鼓③,

每天补助两块五④。

*伍文采集整理,或题“干部下基层”。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中华现代笑话》(白乐天编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85页所收的《下基层》一篇有引用,文字也相同。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文句有所不同。

【注释】

①下乡:或为“下去”,意即离开机关到基层单位了解情况、处理问题等。“下基层”之说,本身就反映了某些干部的官僚意识。吉普:吉普车,配有司机的公车。本时期干部“下基层”,鲜有步行或骑自行车的。②咋呼:北方方言,意为乱说一气,瞎指挥。③小肚吃得圆鼓鼓:意为广受招待,大吃大喝。④每天补助两块五:当时政策规定,凡城里的干部下基层,按“出差”的标准,每天有一定的补助费用。具体数目,各地标准不同,一般是人民币2.5元,在当时相当于20斤左右的小麦的收购价。

【点评】

设补助费的本意之一,是让干部向有关基层单位缴纳伙食费,而实际上,本时期以来,这样做的干部不多。问题的另一面是,各基层单位出自现实考虑,不仅拒收应收的伙食费,反而超标准招待。

41.如此头头*

工作上头搞花头①,

汇报上头摆噱头②,

酒店里头掼浪头③,

宾馆里头摸奶头④。

假日里头跑上头⑤,

升官晋级照牌头⑥。

*伍文采集整理。头头:各单位、部门的负责干部之俗称。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似最早流传于上海。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

【注释】

①上头:沪语方言,当中;花头:沪语方言,花样、形式主义之义。②噱(xué)头:沪语方言,弄虚作假、哗众取宠之义。③里头:沪语方言,里面;掼浪头:沪语方言:意为财大气粗,生活奢侈,摆阔气,一掷千金。此句暗示“有经济问题”。④摸奶头:指婚外情,或指嫖娼等不洁性生活。此句暗示“有生活问题”。⑤跑:或为“拜”;跑上头:指到上级领导人家里去“拜访”(行贿、跑官)。⑥照牌头:沪语方言,意为:有保证,肯定不落空。

【点评】

此乃为腐败官员画像的早期谣谚之一,其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在于指出了腐败官员的底色:往往是官僚主义者或政治上的投机取巧分子。全篇反复出现“头”字,既扣题,又押韵,易于流传。

42.不能没钱*

金钱不是万能的,

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①。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流传的背景是当时的媒体集中批判“一切向钱看”思潮。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未辑录,但辑录有类似篇什。

【注释】

①万万不能:绝对不行。意合传统谚语“一分钱憋死英雄汉”,“无钱寸步难行”。

【点评】

根据语境可知,本篇的意思虽然富有辩证性,但含义实际上侧重于第二句。

43.钱的问题*

没什么别没钱,

有什么别有病。

有钱未必幸福,

无钱必定吃苦。

*伍文采集整理。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原先曾分两篇分别流传。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辑录后两句,文字相近。

【点评】

本篇可以说是对上篇的诠释,传达的是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体会。而“有什么别有病”一句,意味着“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在本时期开始凸现了。

44.人们*

一等人,送上门①;

二等人,走前门②;

三等人,走后门③;

四等人,托人门④;

五等人,没有门⑤。

*伍文采集整理。或题为“几等人”。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民间文学》1989年第6期所刊《五等人》,(署“陈自如”),文本大致相同。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多篇,均无题),文句大同小异。

【注释】

①一等人:有权势的人,如中高级官员;送上门:意为所需之物,自有别人送来,欲办之事,也会有人主动为其办妥。②二等人:有一定社会身份或地位的人,包括中下级干部等;走前门:意为所需之物和欲办之事,自己通过“公事公办”的渠道可以解决。③三等人: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人,如前两等人的亲友等;走后门:意为所需之物和欲办之事,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帮助获得解决。④四等人:多少有点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人,如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一般知识分子等;托人门:或为“人托人”,意为所需之物和欲办之事(如本身的难度又不高),大致可以通过“托人”的渠道得以解决。又,到了2005年,在某网上登载的《五等人》,这三字又改为“挤破门”。之所以说“挤破门”,意为“人托人”者太多。⑤五等人:普通老百姓;没有门:没有“社会关系”和办事“门道”,用本时期的另一句谚语来说:“想送礼还摸不到门槛”。

45.男人与女人*

男人不坏①,

女人不爱。

男人有钱才变坏②,

女人变坏③才有钱。

*伍文采集整理,或无题。初有分为两篇者,后合一。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分别辑录,无题。

【注释】

①坏:这里指男性官员的腐败(贪财贪色)。②男人变坏:男人腐化堕落,其往往始于“有钱”(贪污受贿)。③女人变坏:这里主要指女性出卖色相。

【点评】

八十年代初以来,不良风气渐起。本篇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描绘了这一场面,其中揭示的“规律性”,显然具有社会学的意义。

50.买的人与吃的人*

名烟名酒大闸蟹①,

买的人不吃②,

吃的人不买③。

*伍文采集整理。或无题。

本篇流传于八十年代上半期(1981—1985)。似最早在上海流传。

蒋荫楠《当代民谚民谣》的辑录本(无题),文句有所不同。

【注释】

同类推荐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Chineseidiomshaveafixedstructureandparlance,withspecificmeaning.Mostarecomposedoffourcharacters,althoughsomehavethreecharactersandafewconsistofmorethanfour.Someidiomsaredividedintotwopartswithacommainthemiddle.
  • 触摸四季

    触摸四季

    本书实际上记载了无数触摸心灵的故事。体现了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关爱。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龙魂传之战神传说

    龙魂传之战神传说

    拳在手,誰与争锋。剑在手,不死不休。龙魂出窍,看我神威,无坚不摧。战神之上,唯我独尊。凌风救了一个看似平凡的老头,实则是叱咤风云的上古战神,随知生活巨变。拳打世家,脚踢门派,净显无尽装逼。
  • 礼仪全书(第二册)

    礼仪全书(第二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凡传

    王凡传

    一个名叫王凡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传奇之路。
  • 烟儿的冒险之旅

    烟儿的冒险之旅

    烟儿的成长,别扭,冒险,挣脱,现状的反抗
  • 畏途

    畏途

    梁伯奎离奇失踪,此事引起了村里震动,有人借此大做文章,设下圈套,暗中算计梁伯奎的妻子吴碧青及儿子剑峰和云峰,母子三人中计,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后兄弟二人下山寻父,揭开一个个谜团,也深陷一个个险境之中,故事从地上写到天界,主人公饱受人间冷暖,最终为了人类的光明走上与天神对抗之路。但区区一个凡人怎么能战胜天神?绝对不是靠什么绝世武功,异能方数,随着故事的进展,答案会一一解开。
  • 沿着时光寻找爱

    沿着时光寻找爱

    操控时间的十三点怀表,父母离婚背后险恶而催人泪下的真相,神秘莫测的白衣“时间”种族,十六岁那年,他们的命运被彻底改变,谁也不会料到,成长的路,竟如此艰险,在纷沓而至的真相面前,言冰悦只想守护好最重要的人,然而事实上,她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将江浩推入火坑。
  • 魔君绝宠之逆天小妖妃

    魔君绝宠之逆天小妖妃

    她,前世是鬼医,救人无数,冷酷绝情。在一次意外中,她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尹家的废材大小姐,世人都说她没用,无能,都嫌弃她,连未婚夫都把她休了。天生废材,无法修炼?你倒是看看我能否修炼?不就那么一些些修为嘛,召唤师稀缺?炼药师罕见?这里不就有个现成的嘛。那些算计过我的人,准备好把命给我哦。
  • 九脉圣帝

    九脉圣帝

    太古年间,一场浩瀚的天地动荡,众神损落,或进入轮回,诸神的时代结束。九百年后,一个身负圣脉的少年,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开始了艰难的修行之路。炼药术?弱爆了,现在都直接炼魂了,武学神马的都是浮云,咱有毁灭大招。从此,废物变天才,一冲飞天。
  • 灵车

    灵车

    当网络‘专车’开始大行其道时,我也很荣幸地加入了其中。可是我开的奔驰车,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赠送给我的,我能接到的订单都是自动生成不受我控制。后来我才知道,那辆车的前面几任车主,都没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