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9100000040

第40章 科利奥兰纳斯之死

李小均

《读书》2008年第4期刊登了三篇关于话剧《大将军寇流兰》的笔谈(孙柏:《群众与人》;张小水:《民众与精英》;傅谨:《〈大将军〉和“人艺”的林兆华时代》)。众所周知,这出话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悲剧《科利奥兰纳斯》。在评论今人改编得失的时候,必然要以对原著的解读为参照。本文不拟评述《大将军寇流兰》的改编得失,而是想针对孙、张、傅三位先生对原著的解读做一点回应。

在对三位先生的文章进行回应之前,有必要再简要介绍一下莎士比亚这出不大引人注意的悲剧。主人公是罗马英雄卡厄斯·马歇斯,在一次对伏尔斯人的战役中,单枪匹马杀入敌城科利奥里,为了表彰他的功勋,他被赐名科利奥兰纳斯。凯旋之后,科利奥兰纳斯被元老院推为执政候选。但他没有控制住自己高傲的性情,触犯了众怒,非但没有当选执政,还被宣布为人民公敌,逐出罗马城。一怒之下,科利奥兰纳斯投奔敌营,并带兵反戈一击,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兵临罗马城下。罗马无计可施,最后只有搬出科利奥兰纳斯的母亲前去议和。后者苦心相劝,加之以死相逼,才让科利奥兰纳斯放弃了屠城之念,转而擅自主张与罗马媾和,就在班师回科利奥里之日,被同僚奥菲狄乌斯及其党羽刺杀。

关于《科利奥兰纳斯》,孙柏先生认为是“英雄与人民”严重对立产生的“个人悲剧”;张小水先生认为思考了“精英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傅谨先生直言是“一部英雄被庸众扼杀的悲剧”。不难看出,共同的切入点都是将悲剧纳入“英雄(精英)/群众(庸众)”这个二元对立模式。

但是,正如张小水先生提醒我们的那样,莎士比亚作品中“精英与群众”之间的“张力”是复杂微妙的。将科利奥兰纳斯简单地贴上“英雄”、“精英”或“大将军”的标签,将民众简单地等同为“乌合之众”、“暴民”、“庸众”,这些脸谱化的想象无异于削弱了莎士比亚这出悲剧的张力。而基于此简单二元对立的改编“只能保证一部作品最低的艺术价值”,因为“结构性张力的损毁,却是摧毁了其艺术价值的大部”。

的确,只要细察莎士比亚的原著,民众绝非可以“轻易地忽悠来,忽悠去”的“乌合之众”、“暴民”、“庸众”。在戏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有清晰的表达,有合理的辩驳。总之,他们不是无知的婴儿,不是非理性的动物,不是“积淀在历史深处无情的力量”。只要不是武断地对抗,不是一开始就关闭对话的闸门,他们还是能够明辨是非,做出理性的选择。

同样,莎士比亚对科利奥兰纳斯这样的“英雄”、“精英”、“大将军”也不乏微词。诚然,科利奥兰纳斯不贪财,不好色,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但其嗜杀成性、骄横鲁莽,也的确容易遭人反感,甚至嫉恨。这也难怪有人评说科利奥兰纳斯徒有英雄其表其力,而心智却如小儿,与其说是英雄,不如说是莽夫。

即便我们退而求其次,承认科利奥兰纳斯是“英雄”、“精英”、“大将军”,承认戏剧中的民众都是些“乌合之众”、“暴民”、“庸众”,也很难圆满地解释《科利奥兰纳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为什么牺牲品是科利奥兰纳斯?戏剧中其他一些人物,如罗马前执政考密涅斯,科利奥兰纳斯同僚拉歇斯、父执米尼涅斯,敌手奥菲狄乌斯,谁不出身高贵,足智多谋,堪称“英雄”、“精英”、“大将军”?即便是一些女流之辈,如科利奥兰纳斯之母、妻,甚至是母亲的女友,都能临危受命,身赴死地,哪一点比不上须眉?另外,那些出身“乌合之众”、“暴民”、“庸众”,并与之唇齿相依的护民官,若单以才智而论,不知高出科利奥兰纳斯几许,难道因其出身,就不能视为“英雄”与“精英”?

所以,要说《科利奥兰纳斯》主要是一出“英雄(精英)/群众(庸众)”的悲剧有点勉为其难。事实上,单以科利奥兰纳斯之死来谈,就众说纷纭。

从最直接的结果来看,科利奥兰纳斯死于奥菲狄乌斯之手。他们两人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虽然奥菲狄乌斯屡战屡败,但其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依然赢得科利奥兰纳斯的惺惺相惜:“我很嫉妒他的高贵的品格,倘若我不是我,我就希望我是他。……要是整个世界分成两半,互相厮杀,而他竟站在我这一方面,那么我为了要跟他交战的缘故,也会向自己的一方叛变。”在科利奥兰纳斯流放之前,两人各为其主,倒也相安无事。但随着科利奥兰纳斯的倒戈,一山容了二虎,虽然为了共同的使命,能够暂时结盟,但一旦战争结束,分享光荣的时候,两者必然相争。这样,奥菲狄乌斯从敬重到嫉妒,为了独霸光荣,设计谋杀了科利奥兰纳斯。以此观之,这出悲剧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是一颗高贵的灵魂因为利欲熏心而堕落去杀人的悲剧。

另一说认为,科利奥兰纳斯之死,是因为他的双重背叛。他先是背叛了罗马人,然后又背叛了伏尔斯人;天下之大,也就再无他的容身之地,他必须得死,这是身为叛徒的不幸。只要想一想,他最后临阵媾和,让伏尔斯人许多年辛苦的图谋毁于一旦,让唾手可得的财富和光荣化为乌有,虽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此大胆地僭越权力,足够授人以柄。奥菲狄乌斯就是抓住了这把柄,挑拨科利奥兰纳斯和伏尔斯人之间的关系。读者有理由相信,即便奥菲狄乌斯放他一马,他的悲剧命运也难以逆转。身为双重叛徒,也就如行走在无间道,天下之人,都可得而诛之。这也是为什么科利奥兰纳斯听到“叛徒”两个字就神经质地勃然大怒之故。

再一说是,科利奥兰纳斯死于母亲之手。他的母亲伏伦妮娅只是把他当成自己光荣的祭奠。在整出戏剧中,唯一没有被打败的人是伏伦妮娅。因此,如果说戏剧中真正有个无可匹敌的“大将军”,那一定是非她莫属。她出场的时候就对儿媳表白了心迹:“倘若我的儿子是我的丈夫,我宁愿他出外去争取光荣,不愿他贪恋闺房中的儿女私情。”当儿媳问要是他战死了怎么办,她回答说:“他不朽的声名就是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后裔。”她对儿子的教育就是血的教育,她希望看见自己的孩子流血,“那样才更可以显出他的英武的雄姿,远胜于那些辉煌的战利品”。在此意义上,科利奥兰纳斯之死,是人伦的悲剧。

如果继续倒推,科利奥兰纳斯的死与护民官的“中伤”有关,否则他不会流放,也就没有以后的悲剧发生。但是,护民官为什么要“中伤”他?原因可能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高傲。在戏剧一开头,由于饥荒才揭竿而起的民众嚷着要去找他算账,因为他是“人民的最大公敌”。护民官是民众推选出的代表,自然也要将科利奥兰纳斯视为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俗话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戏剧中,这也有些道理。民众对科利奥兰纳斯原本是寄予希望的,希望他能“温语相加”。但这希望总是变成失望。彬彬有礼的请求最终得到的是语言的暴力轰炸。在高傲的科利奥兰纳斯眼中,民众是传染病,是“疥癣”、“臭味”,不要沾染上身;是“多头的畜生”,是“恶狗”、“野兔”、“蠢鹅”、“耗子”、“水蛇”、“乌鸦”、“山羊”、“鸽子”;即便承认他们是人,那也是“野蛮人”,是“废物”、“乌合之众”、“罗马的耻辱”,因为他们“比冰上的炭火、阳光中的雹点更不可靠”,反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是那些贵族们愿意放下他们的慈悲,让我运用我的剑,我要尽我的枪尖所能挑到,把几千个这样的奴才杀死了堆成一座高高的尸山”。以这样的话语,惹来杀身之祸,也并不奇怪。

将科利奥兰纳斯之死,当成因言致祸或因高傲致祸的性格悲剧来解释,还是过于简单,没有看见悲剧后面更深的根源。事实上,科利奥兰纳斯与作为民众代言人的护民官之间的冲突,是权力的冲突。戏剧中,双方都说得很明白。戏剧开头不久,当科利奥兰纳斯听说,前往元老院请愿的民众已经选出五个护民官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并且得到了元老院的同意,他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是我的话,我就让这些乌合之众把城头上的天拆毁了,也决不答应他们;这样会使他们渐渐扩展势力,引起更大的叛乱”。从中,不难看出,科利奥兰纳斯担心的是作为统治阶层的贵族权力被削弱,受到了日渐扩张的民众权力的威胁。在戏剧中,科利奥兰纳斯反复渲染他这个观点。相反,刚刚分享到国家权力一杯羹的护民官,自然不会轻易退缩,放弃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权力,自然非常敌视出自贵族阶层的科利奥兰纳斯这种鹰派人物,诚如护民官勃鲁托斯所言,“他要是不倒,我们的权力也要动摇”。

由此可见,如果把科利奥兰纳斯的流放当成是他悲剧命运的转折点,那么,这背后不是英雄与群众的对立问题,而是权力争斗的问题。这就涉及罗马政体。在我看来,科利奥兰纳斯的悲剧,与其说是英雄与人民冲突的悲剧,不如说是罗马政体的悲剧,是罗马共和必然付出的代价。

这里有必要指出,孙柏先生文章中的年代谬误。孙先生认为主人公是“罗马帝国晚期一位名将”,显然与史料不符。莎士比亚依据的底本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科利奥兰纳斯是公元前五世纪的英雄。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虽然没有明确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但戏剧开篇可以看出,他是着眼于罗马共和早期。

罗马共和政体究竟如何形成,至今依然是一个谜。莎士比亚对《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科利奥兰纳斯的操纵和改写,其中一点就是在戏剧第一幕中影射罗马共和政体形成的由来。由于天灾,作物歉收,加之战争不断,民众反抗,贵族制度逐渐崩盘,逐渐也就形成了由执政、元老院和护民官三足鼎立的政治架构。执政是三军统帅,一年一选,可多人候选;元老院成员由贵族担任;护民官由民众选举。

《科利奥兰纳斯》最核心的第三幕,正是涉及这一政体的运作。前任执政考密涅斯任期届满,三人候选执政,科利奥兰纳斯因战功显赫获得元老院提名。按照惯例,执政候选需要走上街头,逐一乞求民众的恩准。尽管一向瞧不起民众,但科利奥兰纳斯还是勉为其难,半推半就地得到民众的口头承认。此后,顺利通过了元老院的承认,就等最后民众集会正式确认。就在这节骨眼上,护民官暗中唆使民众出尔反尔,指控科利奥兰纳斯种种罪行。科利奥兰纳斯为此大觉羞辱,一气之下,大骂民众,引发众怒,被逐出城。

护民官为什么要暗中唆使民众反对科利奥兰纳斯执政?实在是有难言苦衷。元老院的羞辱就难以对付了,再加一个得到元老院大力支持的执政,穿上连裆裤,本来就势力单薄的执政官如何不烦恼。元老院强力支持科利奥兰纳斯候选,表面是公平分配罗马光荣,实际上也是想借机制约民众的权力。力推科利奥兰纳斯,其实是给护民官下马威,烫山芋。

某种意义上,护民官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罗马共和初创,三权分立未稳,突然两派结合,政体自然岌岌可危。从程序上而言,在最后关头,他们对科利奥兰纳斯究竟是否应该当选执政提出指控也是合法的。如果科利奥兰纳斯接受了她母亲或师友的教诲,控制住了自己的高傲秉性,局势必定不会逆转直下,也就能够避免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科利奥兰纳斯之所以控制不住他自己,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洗刷护民官的指控。除非他用谎言伪装,“我必须用我无耻的舌头,把一句谎言加在我的高贵的心上……滚开,我的高傲的脾气,让一个娼妓的灵魂占据住我的身体!让我那和战鼓竞响的巨嗓变成像阉人一样地尖细、像催婴儿入睡的处女的歌声一样轻柔的声音!”但最后,他没有用他的舌头向民众谄媚,却以实际的言行证明了护民官对他的指控“敌视民意”、“颠覆政体”。

敌视民意,尽管有言语为证,但他的亚父米尼涅斯依然能够巧舌如簧为他辩护,“他说的话虽然不合一个市民的身份,可是却不失为军人的谈吐;不要把他粗暴的口气认为恶意的言辞,那正是他的军人本色,不是对你们的敌意”。遗憾的是,更为致命的指控没有任何人可以辩驳:“你企图推翻一切罗马相传已久的政制,造成个人专权独裁的地位,所以我们宣布你是人民的叛徒。”这可以说是莫须有的指控,但谁又能说科利奥兰纳斯就没有此意呢?观其言,观其行,护民官的担忧绝非庸人自扰。正是在此心理推动下,与其养痈为患,不如及早根除。

从稳定政体的角度来看,罗马民众牺牲科利奥兰纳斯是必要的。这就是为何说,科利奥兰纳斯之死可以算成是罗马共和政体的悲剧。关于政制,启蒙运动时期大致有个共识,罗马共和是理想的政府形式,因为作为比较典型的混合政体,兼具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的长处,造就了政治之美。理论上,执政官、元老院、人民三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分享主权,可以制订平衡决策,而不用担心厚此薄彼。但在实践中,由于人民远离权柄,权力的杠杆自然会有偏向。权力的天平一旦严重失衡,而在体制之内又无力纠偏之时,自然就需要依靠体制之外的行动。

在罗马,体制外的行动就是民众的骚动。马基雅维里认为,罗马共和制之所以能够传承数百年,与罗马民众的“骚动精神”密切相关;民众不时的骚动有如“刹车装置”,抑制了贵族寡头统治的企图。孟德斯鸠也认为,罗马民众的骚动与其说是罗马力量虚弱之源,不如说是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促使贵族阶层勤练政治“软体操”,更能胜任治国之道。

莎士比亚可能非常认同马基雅维里等人的观点,政治智慧的核心基石,是节制。贵族只有敬畏民众,才能收敛倨傲;民众要耐心善加引导,方能避免因短视而骚动。当科利奥兰纳斯一出场就对民众破口大骂,说他们是社会上的“疥癣”,当民众高呼科利奥兰纳斯是一颗必须割去的“疮疖”,罗马共和的身体政治已经出了严重危机。由于将作为政治智慧的节制抛诸脑后,都想将对方置之死地,结果导致罗马险遭灭顶之灾。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在中国,经济步人快车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扬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教育不仅仅是良心的工作,更应该是专业的工作!怎样表明教师的专业?课堂实效的好坏是其重要标准之一。本书教你如何做一个好的教师。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走进孩子心灵——家长必读

    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原作、有采写手记、有作品评析,真实记录了宁夏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是一代新闻工作者走进生活、走进实际、走进群众的壮美画卷,亦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学习、进步的教科书。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欲凌天

    欲凌天

    一生睥睨天下人,一刀斩尽天下事;一甘众生起乱世,一人持刀定乾坤;一刀霸绝上下天,一狂漫布俗世间;一笑江湖泯恩仇,一怒江湖血泪流。霸途难言几人行,红颜兄弟皆为情;情路漫漫多坎坷,霸刀出鞘斩瓜葛;欢颜一展傲苍穹,怒色一起斩长天;一人一刀天下游,弑天路上我为雄。大丈夫,就是要,狂世间,霸天下,上云霄,弑苍天。且看青云大陆一代刀皇重生之后如何续写辉煌。
  • 战尊凌天

    战尊凌天

    【2016年度销售冠军,玄幻热销王】天命大陆,苍穹之上,共有三十三条银河,亿万星辰,皆为天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银河,打开星门,凝聚星魂,成就天命修士。传说,有强大的修士,打开星门,凝聚亿万星辰,身化银河,成就最强战尊!问九天从山村走出,凝聚三十三条银河,身化太古战神,叱咤三界,大闹三界,演绎无上传说!读者群:172786292。
  • The Pit

    The P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王之浩劫

    网游之王之浩劫

    时代的进步,伴随着各种利益的严重分化,导致一场以网游展开的利益阴谋。本无心过问,奈何网游的阴谋波及至亲,林風为寻找至亲被害的真凶,毅然进入游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林風进入游戏,彻底展开!
  • 绝版坏总裁:冷少的贴身女人

    绝版坏总裁:冷少的贴身女人

    他身边,从来不缺女人。看着她,他冷声道:“女人,我不会爱上任何女人,所以,千万不要试着爱上我。”可一场意外,她却有了他的骨肉,带着满心的忧伤和无奈,她毅然离去。五年后,他优雅来到她的面前:“女人,请你履行我们的协议。”她才知道,那场游戏的开始与结局从来都是由他说了算,而她,就连说不的权利也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种军官的冲喜妻

    特种军官的冲喜妻

    他生于富贵之门,双腿残疾。一纸契约,让她成了他的冲喜新娘,换一笔巨额医药费。一纸婚书,他成了她名义上老公,换一世爱情。当爱情降临,他努力复健只为能拥她入怀,她悉心照料,举案齐眉,当他康复参军,步步高升,她还能否如以前一样,在他身旁?
  • 羽天东幻笑忘雪

    羽天东幻笑忘雪

    天堂,人间,我若真爱你,地狱也是去得的。
  • EXO之因为你

    EXO之因为你

    女主是有钱人家里的千金小姐,男主们是一群帅比(对,就是一群,不过到后来肯定只有一个男主啦)。也就是人们所谓的郎才女貌。(不喜勿喷)
  • 魔仙道传

    魔仙道传

    道界,佛界,魔界,妖界,以及人间界。天下五界,我以一人之力开,奈何,終敌不过举世皆敌。但吾之不灭之躯,永恒之魂助我成就魔仙道!一切待我成仙!!
  • 最强武器

    最强武器

    杀手夜炎被最强武器系统选中,成为宿主之一,从此走上一条铸造最强武器伟大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