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9600000043

第43章 冯·布劳恩:现代航天之父

冯·布劳恩,美籍德国火箭专家。在他的领导下,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他由此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

1912年3月23日,布劳恩出生于东普鲁士的维斯兹。其父马格努斯·布劳恩是一位男爵,曾任省议会议员,后来又成为魏玛共和国的内阁成员和农业部长。其母埃米·冯·瑰斯托普出身瑞典贵族,是一位极有学识和教养的女士。她能熟练地使用六种语言。布劳恩从小受到了父母的良好教育,这为他后来的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时候,布劳恩很爱玩游戏。他经常和哥哥在家附近的鞭炮摊上买小冲炮玩。玩冲炮的游戏引起了布劳恩兄弟俩对做游戏火箭的兴趣。有一次,布劳恩兄弟俩在玩耍的过程中不慎将其中一支游戏火箭发射到了水果摊上,把水果摊炸得一片狼藉,他俩因此受到了惩罚。哥哥从此放弃了这种火箭游戏,但布劳恩却没有罢休。第二天,他发射了一支小火箭焰炮,这次落在了面包铺里。不久,他制造了一场更大的混乱。他将6支特大号的火箭焰炮绑在一辆滑行车上,然后点燃,那车子完全失去了控制,背后喷着如彗星般的火焰往前猛冲,直到最后火箭焰炮完全燃烧干净后,滑行车才停了下来。这下可闯了大祸,他被人送进了警察局。幸好父亲地位显赫,出面交涉,才使他免于惩罚。回到家,他被父亲狠狠地训了一顿,要求他把心思全部用在功课上,不要再去搞火箭了。布劳恩当面点头答应了,但后来又依然如故,父母拿他没办法。

上学期间,布劳恩对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毫无兴趣,相反对艺术、音乐等功课倒学得很认真。后来有两件事改变了他对功课的爱好,也影响到了他的一生。有一天,母亲送了他一个小望远镜,这个小礼物使他爱不释手。布劳恩天生想像力就极为丰富,晚间他拿着望远镜对准夜空,心想,如果哪一天人类能够飞上太空,那该多好啊。有了望远镜后,每天晚上他都拿出观察星象1~2小时,对宇宙充满了好奇。

后来有一天晚上,天文杂志上的一则广告引起了他的关注,那是关于推荐一本新书《飞向太空的火箭》的广告。布劳恩立刻函购了这本书。这本书很薄,只有92页,是赫曼·奥伯特写的。第一部分尽是些奇怪的数理公式,对此布劳恩毫无兴趣。第二部分有幅火箭的构造图,还有不少五花八门的数学物理公式。真正引起布劳恩兴趣的是第三部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火箭如何摆脱地心引力,自由地航行于太空,到达太阳系行星的理论,还描述了太空船、太空中的补给站以及太空人所要配备的衣服,并预言太空探险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实现。这一部分给布劳恩展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新天地,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突然萌发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一定要制造一个可以载人飞向太空的火箭。他知道,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先学好数学和物理。从此以后,布劳恩迎难而上,努力学习,不久,他的数学物理成绩很快就跃居班级前列。

1932年春,布劳恩从夏洛滕堡工学院毕业,获得了航空工程学士学位。当年夏天,他又转入柏林大学,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两年之后,22岁的布劳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了。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理论和实验,这篇论文被评为特优。但出于对军事安全方面的考虑,这篇论文用了一个隐晦的题目《关于燃烧实验》。直到“二战”之后,它才得以公开发表。

毕业后,布劳恩很快被德国军事部门委以重任。希特勒取得政权以后,为了征服全球,更加重视布劳恩的研究工作。但直到二战结束,火箭的研究工作进展依然不大。盟国占领德国以后,布劳恩等许多火箭方面的高级专家被美国收编了。1945年9月中旬,布劳恩及其研究小组的114位科学家抵达美国。从此,美国的航天事业又多了一群干将。但布劳恩在很长时间内未受到重视。

冷战开始以后,美苏在各个领域开始了较量。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一枚直径为60厘米、重90千克的金属球进入地球轨道。这粒发亮的小球,是人类第一枚人造卫星。它的发射,揭开了太空纪元的序幕。11月3日,苏联又发射了第二枚人造卫星,还带着一只叫“莱伊卡”的母狗,狗的心脏跳动和呼吸声音从卫星传到了地球。苏联的成功令美国感到十分难堪,公众的责难声由抱怨发展成咆哮、怒号。在这危难时刻,美国政府仍然不肯重用布劳恩,直到美国海空制造的“游骑兵”火箭发射失败以后,艾森豪威尔总统才将机会给了布劳恩领导的火箭小组。

布劳恩受命于危难之时,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很快摒弃前嫌,全心投入了工作。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他领导的火箭小组就精心完成了用丘比特—C火箭发射“探险者1号”小型卫星的准备工作。1958年1月31日,丘比特火箭把“探险者1号”安全准确地送抵太空。美国终于进入了太空时代。

为了赶上和超过苏联的航天技术,布劳恩又受命将人送入太空,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阿波罗计划”。要完成这样前无古人的计划难度可想而知,布劳恩勇于面对挑战,承担下了这项任务。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布劳恩终于收获了辉煌。1969年7月16日,这是世界航天事业上一个不朽的日子。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在布劳恩的指挥下,“土星5号”火箭将阿姆斯特朗、艾德林和柯林斯三名宇航员送入了太空。四天之后的7月20日下午1时42分,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与留在指挥舱里的柯林斯告别,爬进“老鹰号”登月小艇,飞向了月球。7小时之后,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对此,阿姆斯特朗后来有一句名言:“这一步,对我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布劳恩成功了!但他却遭到一些人的排挤,只得主动引退。1977年初,美国总统福特授予他国家科学奖章,以示对他卓越贡献的肯定。同年6月16日,布劳恩因病在弗吉尼亚州逝世,享年65岁。

人们将永远怀念这位太空探索的先驱者。卡特总统是这样对布劳恩进行评价的:“冯·布劳恩代表着太空探索和技术的开创性应用……不只是美国人民,全人类都因他的努力而受益。”

诺尔曼·博劳格:

美国“绿色革命之父”

20世纪50年代初,在整个拉美国家掀起了农业改革运动热潮,他是这场“绿色革命”的带头人。

诺尔曼·博劳格于1914年3月5日出生在美国依阿华州克雷斯科。他的祖父经营了一个小农场,他十分感兴趣。在祖父的熏陶下,博劳格从小就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高中时便主修《农业》,毕业后考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森林学。1935至1938年,在美国森林研究所工作。1938年,他离开了漂亮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又一次人明尼苏达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并于,1942年获博士学位。

20世纪40年代,发达国家在第三世界发起了“绿色革命”,这是一项以培育和引进高产稻麦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改革活动。博劳格应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聘请,从1944年起到墨西哥,在那里工作了25年,1951年,博劳格研究出了小麦良种“墨西哥号”,它能使产量由原来的4500公斤提高到8000公斤,为此,整个拉美掀起了农业改革运动的热潮,博劳格成了“绿色革命”的带头人。

为了使小麦良种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1959年开始,博劳格到亚洲的许多贫穷的国家,耐心的说服农民,并且认真的示范和指导,终于使这些国家的小麦增产达到60%,在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许多地方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人们赞誉他是“同饥饿顽强搏斗的农学家”,他是无愧于此殊荣的,为了解决贫穷国家的饥饿问题,他牺牲了许多,在他刚离开家时,他的一个儿子出生,却又很快地夭折了,而博劳格却不得不强忍悲痛,继续实验,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度过,放弃了在美国舒适温暖的家庭生活。鉴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像他这样年龄的人,在为一个饥饿的世界提供粮食方面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博劳格荣获了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在授奖仪式上,博劳格表示将继续开展“绿色革命”,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提供更多的粮食,并不无忧虑地谈到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指出:“既然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我深信在今后几十年里,人类终将认识到,人口不负责任自由增长的道路,是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绿色革命”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也遇到了相应而来的一些问题:单凭单一的技术措施是不可能使所有问题得到解决的。所以近年来,“绿色革命”已由单一的推广高产品种,逐步转向进行综合的农业改革。

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革命的重要性,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人们深深怀念在这场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创始人,“绿色革命之父”——博劳格。

同类推荐
  • 梁漱溟

    梁漱溟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读懂蔡元培

    读懂蔡元培

    《读懂蔡元培》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蔡元培先生的全貌,是一本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蔡元培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蔡元培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蔡元培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蔡元培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蔡元培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蔡元培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蔡元培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秘爱潜伏:前夫有约

    秘爱潜伏:前夫有约

    离婚三年归来,前妻变成了贴身保镖。他问她可以多贴身,结果二人贴到了床上去了。她对他带着浓浓的恨意,而他对她却是暧昧不明。明明不能相爱的两个人,却偏偏走到一起,除了万劫不复,就是互相折磨。三年前就明白的道理,可是三年后,他却依旧沉沦在这份感情中。阴差阳错的爱情,阴谋交叠的误会,让二人渐行渐远。等她知道了真相,却发现,原来他爱得那么深,那么早,连她都不知道。只是这一切会不会都太晚?
  • 北斗奇谭

    北斗奇谭

    2030年,中国第一部虚拟世界网游“北斗奇谭”诞生。游戏全程由脑波控制,庞大的世界观,精良的制作令玩家们欲罢不能。游戏原机开发者的表弟夏斥,作为一名天才学生,也被北斗星的世界深深吸引。然而在游戏中,阴谋浮出水面。和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NPC化的玩家,对立的游戏公司的千金,恩怨情仇,嘲讽与利用。夏斥只能粉碎既定的规则,迎逆流直上,在坚毅中成长,在通往巅峰的道路上寻找真相。
  • 前世今生缘未断

    前世今生缘未断

    前世,他们青梅竹马,共谋天下,地位尊贵,引得许多人嫉恨,他们把彼此的后背,都交给了对方。她竭力为他挡下一次又一次的暗杀,但最终,还是为他而死,他亦随她而逝,成就了千古悲情,令无数人为之叹息。...今生,阴差阳错,他们再次相遇,是否会想起曾经深爱的彼此?爱情路上,他们又会经历怎样的波折?“不管前世今生,你都别想摆脱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起誓,没有绝世无双的婚礼,他们的爱情,不会结束,更不会变质,他们的缘分,早已注定…
  • 黎明巫启

    黎明巫启

    他们说我们窃取了众神的权柄;背弃了众神的恩赐;亵渎了众神的威严;是邪恶的,是污秽的,是巫师!那我们就夺了他们的权柄,打碎他们的天国,将他们赶下神座,就因为我们是巫师。——萨图恩·艾尔弗雷德
  • 总裁大人,极性宠爱

    总裁大人,极性宠爱

    犯二女主赵紫曦从鸟不拉屎的墨城来到富可敌国的维都,谁知她来的第一天就被总裁大人带回去串烧、清蒸做蛋糕。她终于明白什么叫“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是谁说总裁的人高冷帅气?为什么在她成功撩了总裁大人后就被总裁大人花样“锻炼身体”?她发誓,要是时间可以倒流,她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在狼窝借宿一宿,太惊悚太刺激太劲爆!简直吓死赵紫曦宝宝了!“为啥是我?”赵紫曦二百五十次窝在墙角。“因为你会伺候我”总裁大人邪魅一笑。“那你干嘛不去找小姐啊,她们比我更会伺候总裁大人你啊!”“不会,你比小姐伺候的还爽。”听了这话,赵紫曦默默握起拳头:你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啊……(虐狗文)
  • 校草大人是我竹马

    校草大人是我竹马

    秦玔——楚天晴的竹马,陆昭夜——牧天荫的竹马。“秦玔,你说我那里不好了,为什么没有自从上了高中一个男生都没有给我表白过?”她记得以前读小学和初中时挺受欢迎的……怎么上了高中她欢迎度就往下降。她不知道是因为身边的某只大灰狼,在剪她的桃花运。知道后,就和他保持距离一段时间……桃源滚滚来。喜欢上竹马的好哥们,请他帮忙交给心上人却被老师抓包。
  • 游戏世界中的任务者

    游戏世界中的任务者

    今天,我是投身黑暗,追逐光明的刺客。“万事皆虚,万物皆允”明日,我将化身青龙翱翔战场,手持豪龙胆一骑当千。“敌羞!我去脱他衣!”咳,这句重来……“主公莫慌,子龙来也!赵子龙,参上!”后天……算了,我编不下去了……这是主角穿越一个个游戏,经历生死考验,纵横游戏世界的故事。PS:标签里的变身流,应该没问题吧,毕竟我这也算变身了。嗯,变成游戏里的人物,大概吧……
  • 一本正经的搞笑书

    一本正经的搞笑书

    本书收藏了40篇爆笑网文、80则搞笑短信、100条幽默言论、650个经典笑话,可以说是一部珍藏笑典。在你繁忙时,在你心情郁闷时,打开本书看上几眼,你得到的不仅是阅读的享受,更能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收获份喜悅的心情。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很快乐。幽默是修养,是智慧,是一种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幽默是融合关系的润滑剂,幽默是凝聚团队的兴奋剂。只要我们认真去观察,用心去体会,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在生活中,幽默无处不在,乐趣也无处不在。
  •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者必备国学知识手册

    管理学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历来不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国学和管理学,看似是毫不相容的。国学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管理上,能有用武之地么?!甚至有人偏激地认为,在现代社会,国学已没有立足之处,国学就是那些之乎者也,毫不实用。事实上,如果你抛开对本国文明偏激的虚无主义,平心静气的接触、了解、熟悉本国固有的学术,就会知道国学的价值和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 一枝如画为谁生

    一枝如画为谁生

    莲步轻移,玉手捻起,一琴,一筝,一音,一韵,自是人生多逍遥。风,轻轻的拂过。将那美丽的霓裳吹起了一阵波浪,迷住了人们的眼。俏丽的面庞上还有那徜未干涸的泪痕,红唇轻启,如同莺鸣的声音倾泄而出,是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脚尖轻点,彩带随着佳人的舞动而随风飘扬。上飞,下扬,旋转,如同灵巧的蝴蝶一般,旋转的裙摆之中隐约可见少女被包裹于绣花鞋中的雪足。美丽的不似人间之物。屏障一般的花瓣迷乱了人们的眼,只看见了少女轻扬的舞姿,却忽略了少女脸上那未干的泪痕。曲终,舞停。少女静静的立于崖边,轻轻的一抿嘴唇,一跃而起,世间又少一佳人。钟离珣,此乃我为你舞的最后一次。从此我们,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