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9700000016

第16章 费兰克·莫迪利阿尼:发现储蓄“生命周期”的人

1918年6月18日,费兰克·莫迪利阿尼出生在意大利罗马的一个犹太家庭里,17岁时提前两年进入罗马大学。

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学生团体利特瑞里组织的经济学上有关价格控制问题的全国大学生论文比赛。这篇论文获得了一等奖。

除了获奖之外,莫迪利阿尼还得到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即确定了研究经济学的方向。评定莫迪利阿尼获奖的评议员们忠告他,如果他潜心于这个领域,他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1936年6月,获得了罗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不久,鉴于欧洲行将陷入一场浴血战争,莫迪利阿尼与妻子便向美国申请移民签证,并于1939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几天抵达美国纽约。

战争使他们感到在美国的居留将是长久的。于是,他立即开始考虑如何最好地谋求在经济学方面的事业。他的运气不错,得到了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的奖学金。这样,从1939年秋起连续三年,他每天白天贩卖欧洲书籍,晚上6点到10点学习。他努力工作,一方面要维持家居生活所需,因为他们马上就要有第一个孩子;另一方面,专注于他所热爱的经济学。

马尔沙克还曾邀请莫迪利阿尼参加1940年末1941年初在纽约举办的一个非正式讨论班,参加的成员有A·瓦尔德,T·库普曼斯和O·兰格等,这个经历为他日后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1941年,马尔沙克离开新学院前往芝加哥大学,莫迪利阿尼的正试训练便告终止。1942年,在莫迪利阿尼还是一个研究生时,马尔沙克帮助他在新泽西妇女学院谋得第一个教学职位。这项工作使莫迪利阿尼拥有了集中精力于他的研究所需要的经济保证。

1944年,新社会研究学院授予莫迪利阿尼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同一年,莫迪利阿尼的第一篇论文《利息和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有影响的《经济计量学》杂志上发表,该文基本上是他的博士论文的精髓。这篇论文在把当时被一般人认为是同过去完全决裂的凯恩斯的“革命”和古典经济学的主流统一起来。1944年,这篇论文为学术界广泛接受,并很快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经典文献。

1942年,莫迪利阿尼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当时的一个住读学院——巴尔德学院的经济学和统计学讲师。这使莫迪利阿尼有机会体验一个美国学院校园的独特生活品质,特别是同那些第一流学生建立亲密关系。1944年,莫迪利阿尼以高级讲师的身份回到新学院,并在纽约世界事务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和汉斯·纳尔一起负责一个研究项目。这项研究的结果最后发表在《国民收入与国际贸易》上。在这一期间,莫迪利阿尼还写出他对储蓄研究的第一篇文献,后来以杜森贝——莫迪利阿尼假说而闻名。

1946年,莫迪利阿尼申请美国国籍得到批准,而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秋,莫迪利阿尼荣获声誉很高的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学金,并受聘为当时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研究委员会的研究顾问,于是离开纽约。到芝加哥不久,他又接受了伊利诺斯大学的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位:“期望与商业波动”研究计划主任。不过,在1949—1950年的整个学年里,他一直留在芝加哥,得以参加考尔斯委员会的工作而获益匪浅。一年以后,他提升为伊利诺斯大学的教授,在那儿,他一直工作到1952年调到卡内基技术学院为止。但是,莫迪利阿尼继续与考尔斯委员会联系直到1954年。到那时,他通过几篇开拓性的论文和一本叫《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1953)的书,确立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这本书试图描述一个开放经济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计量理论,并且回答了60个行为问题。作者也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艰难地计算了这个模型的参数。这是早期的经济计量学著作之一。

1955年开始,莫迪利阿尼成为卡内基技术学院经济学和工业管理系的一员,他像该学院的许多同事一样,越来越把兴趣集中到研究有关企业经济学这个领域。他在卡内基任职,直至1960年为止。这个时期是富有成果的。1957—1958年期间,莫迪利阿尼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客座教授,同时,他撰写了有关企业财政理论的杰作。这时,他与默顿·米勒合作发表了《资本值、企业财政和投资理论》,载于《美国经济评论》(1958年)。文中提出的理论是如此新颖理论的支柱之一。

1960年,莫迪利阿尼成为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访问教授,以后,除了抽出一年的时间去西北大学外,一直到现在他都呆在那里。在这个绝无仅有的学院和它的举世无双的同僚的支持下,莫迪利阿尼继续发展他早先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包括对货币主义者立场的批评,金融机制的归纳以及生命周期假说的经验检验。他还把他的兴趣引向新的园地,如国际财政和国际支付系统、通货膨胀的后果和治理、有广泛指标的开放经济的稳定政策,以及引向财政的各个领域,诸如信贷配给、利息率的期限结构和投机性资产的评估。

20世纪60年代末,莫迪利阿尼主持设计一个大型的美国经济模式,即由联邦储备银行资助的并且至今仍由它来使用的MPS模式(M指马萨诸塞理工学院,P指宾夕法尼亚大学,S指社会科学研究会)。他既有意大利人的热情,又有美国人的随和,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讲演者和优秀讲师。虽然他的著作主要是关于美国经济的,但是他一直关心着他的祖国,曾用意大利文写过许多关于意大利经济的论文。

莫迪利阿尼“因为在家庭储蓄和公司资金筹集活动方面的创造性研究”,获得198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莫迪利阿尼在经济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在50年代与美国经济学家R·布伦伯格(RichardBrumberg)和A·安东(AlbertAndo)共同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人的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这也就是说,人是具有理性的,为了在一生中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水平,并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就不能根据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支出,而是要根据一生所能得到的收入与财产来决定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因此,人们会把他们当前和未来预期所能得到的全部收入和财产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一生的各个时期。在每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有不同的关系。在工作时期,收入大于消费;在退休之后,收入小于消费。从整个社会来看,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稳定的。这一假说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重要发展。它已被统计资料所证明,并被广泛接受。莫迪利阿尼的另一个贡献是,与美国经济学家M·米勒(MertonM·Hiller)共同提出了公司资本成本定理,即“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这一定理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投资决策理论。这一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条件下,资本成本是资本预期收益的资本市场价值之比。公司资本分为股权资本和借入资本。由此得出,企业只有在投资的收益大于或等于资本的成本时才会投资。决定投资的不是利率水平,而是资本成本。是增加股权资本,还是增加借入资本并不影响资本成本,也就不影响投资决策,这一理论对国家从宏观上调节投资与企业投资决策都具有指导意义,已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

根据1936年凯恩斯提出的“心理学定律”,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储蓄将增加。因此,凯恩斯认为,在一经济增长时期中,总量储蓄所占的国民收入的份额稳定上升。

这个负有盛名的定律在不同收入人群的储蓄的经验观测数据中找到了根据并为他同时代的人所普遍接受。但是,1942年,西蒙·库兹涅茨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的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的繁荣现象。这个矛盾被认为是一个悖论,不久就成了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954年,就是莫迪利阿尼和他的学生理查德·布伦伯格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家庭储蓄理论:生命周期假说。

该理论发展了凯恩斯绝对收入的消费理论,为估计不同类型的退休年金制度的作用提供了准则。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这一理论“在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退休年金制度的作用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并称赞它是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

生命周期假说来自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们一般将可用于消费的财富在一生中平均使用,他们在有赚钱能力的年代里积累足够多的钱,以在退休后能继续保持同样的消费水平。而此假说通过严格的数学形式推出许多与凯恩斯迥然不同的结论。如,一个人的储蓄不仅决定于他的收入,还决定于他的财富,他所期望的未来收入和他的年龄。此假说也对凯恩斯—库斯涅茨悖论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合理解释。

生命周期假说原本是对个人而言的一种储蓄行为理论,但后来,莫迪利阿尼将其扩展到关于总量家庭储蓄中。这个理论概括起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储蓄并不是如先前理论所说的那样由家庭收入水平来决定,而是由收入水平的增加速度来决定。二、储蓄兼受人口增长率和人口的年龄结构的影响。三、储蓄既然受总量财富的影响,因此也受作为资本化要素的利息率的影响。四、一个自主支出增加的乘数效应接近于边际赋税率的倒数值。

莫迪利阿尼的另一贡献是阐明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公司及资本成本的定理,即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它的中心内容是:假定金融市场在完善地运行并处在均衡状态之中,那么一个公司的市场价值——定义为它的股本和它的负债的市场价值总和——同它的债务大小和结构无关,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平均费用也同债务无关。另外,在投资政策给定的情况下,一个公司的价值同它的红利政策无关。

同类推荐
  • 三毛·人间倦客

    三毛·人间倦客

    年轻灵慧的女性,与三毛隔空对话,以唯美的插图、细腻的散文笔触,就三毛坎坷的爱情故事、沉重的亲情体悟、真挚的友情感应,以及“流浪”的写作状态进行独特的解读,引领读者一起分享三毛的秘密,破译三毛的心灵密码,感知这个脆弱的生命。作者向三毛伸出了“姐妹之手”,尝试理解并回应那个躁动不安又异常纯净的心灵,展示一个更真实、更细腻的三毛。全书没有写从生到死的三毛,却于文字中处处看到了三毛的生,三毛的死……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莫问情伤

    莫问情伤

    十六岁,对你一见钟情,你已有个火焰般的她,我在一旁静静关注,不曾想过走入你的视线;十七岁,你父亲结识我母亲,我们命运的轨迹开始有了交集,只是,无关情爱;十八岁,你和她步入大学,继续演绎青春的浪漫,我祝福的心有些空,随时能被冷风吹;十九岁,你成为哥哥,心中的爱恋被我深埋心底,挥手告别昨天,期待未知的幸福;二十岁,一场变故,我成了你的妻,只是,那横亘在我们中间的沟,不知何时才能填平……飞蛾扑火,粉身碎骨亦不退,名为问情的女子,又岂能不问情?莫问情伤伤几许,真情只为有情人取……
  • 史蒂夫和史蒂芬

    史蒂夫和史蒂芬

    《史蒂芬和史蒂夫》分为三个章节,插曲、前奏和尾音,其中每个章节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个完整的故事又分别分为了小前奏、小插曲和小尾音。但每个章节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合在便构成了整部小说。全文分为152个小段,始终贯穿“有什么样的前奏,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尾音与之呼应,中间就算出现再精彩不过的插曲,也难以躲过尾音这一劫”这一思路。《史蒂芬和史蒂夫》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只是穿插了很多很多的小故事,也正是这些平凡普通的小故事,反衬出了一个面对爱的大大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整个内心的微小变化,是这部小说着重体现的地方。《史蒂芬和史蒂夫》想要引领读者进入最平凡的剧情,体会最不平凡的感情。
  • 狂尊

    狂尊

    联邦头号特工意外重生,变成魂兮大陆废柴如意师,被人杀了也就算了,居然还出现一对女配虐她?此花熙非彼花熙,敢虐我?必万倍还之!当身世之谜被揭开,当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出现在她面前,她又会如何抉择,是风华四射,还是扮猪吃虎?一切精彩尽在其中!
  • 为你倾尽三世轮回

    为你倾尽三世轮回

    第一世,她遇见了他,虽只是一个远远的身影,却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记。为了能够再见到他,她刻苦修炼,终成仙。再遇见!
  • 都市之戏剧人生

    都市之戏剧人生

    乔飞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一次昏迷改变了他的人生。“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抱负,我只想简单的过完我的人生”
  •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蜜宠香妻:总裁宠妻如命

    他是商政两界,见了都要礼让三分的神秘人物。她是被相恋七年男友跟妹妹背叛,身心伤痕累累的安家大小姐。*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她前后失去了亲人,事业。磅礴大雨中,他撑着伞走到她面前,心疼地抚着她的脸,为她撑起一片不委屈的天空。她脱下那伪装已久坚强的躯壳,不由自主的沦陷在他无尽的宠溺里……而然,几番风雨突变,当年被公认为柔弱的兔子长出獠牙,步步为赢。
  • 天涯绝刀

    天涯绝刀

    他有爱人,爱人是一柄刀。他冷血,他杀人从不用第二刀。江湖上人人相传他有两把刀,但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人亲眼看到过着第二把“刀”
  • tfboys之一生一世陪伴你

    tfboys之一生一世陪伴你

    当全国首富们遇到tfboys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小木屋的浪漫love

    小木屋的浪漫love

    对待爱人最残忍的方式,不是爱恨交织,不是欺骗背叛,而是在极致的疼爱之后,逐渐淡漠的爱。
  • 红颜惑千古

    红颜惑千古

    Madam穿越变女尸?!千年之缘,只因一人执念,才有了再次携手的机会。真的是机会?还是再一次的肝肠寸断?纠葛千年的爱恨情仇,终于再度掀开帷幕。江山、美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爱情、责任,她的选择又是什么?一个身系天下命运的女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想看筹谋宫斗?想看金戈铁马?想看江湖恩仇?想看儿女情长?锁定《红颜惑千古》不会让你失望的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