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0700000027

第27章 外甥是狗(4)

如今这只狗已经老了。狗老了跟人老了一样,喜欢趴着,再没有守门的能力,除了叫两声,遇到事再没有上前扑咬的那种凶劲,有时还乱叫一气。狗老了耳朵也会失灵。便决定勒死它,勒死吃肉。这是舅舅出的主意。姥爷并不赞成,他说狗是忠臣,把看家的狗给勒死,姥爷觉得于心不忍。并说狗吃不了多少东西,打扫碗底那点剩饭就够它吃了。其实姥爷心里比谁都清楚,省在碗底上就是省在囤尖上,连碗底人人都舔个干干净净,哪里还有狗的份儿?姥爷只说了那么两句,也就不再往下说了,还能说什么呢?

狗这种动物向来是通人性的,狗不嫌家贫。黑子这条狗更懂人事,而且还特别仁义,只要主人一伸手,它便抿着耳朵从你手掌下钻来钻去,任你随便摩挲。可是今天一看到绳套就满院里乱跑不让人靠近,毛也炸炸了,耳朵也耷拉了,嗷嗷直叫,像是在向主人求饶。过去说狗急了跳墙,不知为啥黑子这老狗不但不跳墙逃命,而且连开着的门都不知从那里可以逃之夭夭,那是因为有一条无形的绳索挡住了它的去路。另一条绳索结束了它的生命。

这天全家人吃了一顿狗肉。吃多了狗肉又喝凉水,使很多人都拉稀。夜里争着上茅房,相互轮着给大伙打更。

那天只有姥爷一个人没有动筷子,但喝了些酒,只喝了几盅就醉了,往被垛上一靠,又唱起《骂张驴儿》那段影调。由于喝酒喝的舌头短了,唱出的调也不成个调,哼哼唧唧也不知道他骂的是谁。

姥家的日子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得有生气,一片冷冷清清。尤其是姥爷的心绪不好,更使全家人感到不安。同时也影响到我们的情绪,我们本来就不想念书的,这样一来便开始逃学了。那时候在学校里唱过一首歌《金丝笼中金丝鸟》,那笼子再好也拢不住鸟儿的翅膀。我们小哥儿俩更爱大自然,到那里去逮鸟逮鱼,去拣雁蛋采蘑菇……有一天,我俩到野地摘酸枣,无意中发现了田鼠窝,便跟他人借了把小镐去刨。

田鼠这东西很机灵,它不仅把窝建在高地上,发水淹不着,而且还留有几个洞口,有的是气眼,通气用的,免得使仓里的粮食腐烂。有些则是通道,从那里进出。通道还有真有假,有的扒着扒着洞就没了,那是用为迷惑人跟蛇的,人和蛇全是它们的天敌。

我们经过好半天刨呀扒呀,手总算没有白磨破,终于找到了粮仓。鼠仓有两个,一个里边是豆子,另一个仓里装的全是高粱粒,足足装了两书包。然后便抱着回家了,心想姥爷见了一定会很高兴。谁知还没等我俩说话,姥爷拿眼睛一扫,脸色顿时就变了,并嘱咐我们今后再也不许去刨田鼠窝。

听了这话真让人不解,可是过去姥爷一再说,出门别空着手回家,看到柴火棍也拣着。而我们带回来的这可是净籽儿粮食,豆子可以磨豆腐,高粱米闷干饭,吃起来可香着哪!为啥不许去刨鼠窝?我心里有点不服,也辩解说,田鼠的粮食也是从人种的地里叼走的。姥爷则说田鼠是个小生灵,风风雨雨到处找吃的也不容易,一次就叼那么几粒,好不容易叼来这些过冬的粮食,却让人给扒走了,它们还怎么活呢?一个个不是饿死,就是自己“打天秤”了。

一听到打天秤,我顿时便想到那些气性大的田鼠,当有人刨了它的窝,扒走它们过冬的粮食时,绝望地在高粱茬地里乱跑乱蹿,便挂在锋利的高粱茬子上了,死后也不着地,在空中悬着。人们跟这叫“打天秤”。经姥爷这样一说,顿时对小小田鼠产生一片同情。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刨过田鼠窝。

由于连年遭发大水,再加兵荒马乱,姥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到了次年秋天,随着庄稼歉收,人心浮动,在一片“呜啦哇啦”的喇叭声中,刚满十五岁的春子姐被一顶花轿给抬走了。听说那个男人是个大烟鬼,是娶表姐续弦的。那边还有两个没娘孩子等她去侍奉。我知道春子姐喜欢孩子,一定会成为他们的好后娘,也一定会向那两个孩子讲蘑菇仙子的故事,孩子也会喜欢她。同时我也希望表姐像那南飞的雁,到了来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时候,还会回来的。哪怕只落个脚,飞去飞回这两地都是你的家。

表姐这门婚事,完全是姥爷做的主,他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像咱家牛蹄窝那么点儿水,迟早会干的。姥爷在说这话的时候,连他自己也流了泪了。

在春子姐出嫁前的这些日子里,并没有难过的表示,而是成天忙着做鞋,每人一双,就连瞎大舅他们爷儿俩也有份。由于纳底的袼褙又厚又硬,便拿针锥子抹着头油去扎,鬓角上的头发也被抹断好几根。

出嫁那天春子姐没有任何难过的表现,她是在妗子的嘱咐中上轿的,头上用一块大红布蒙着。只能看到她那双巧手和两只穿着绣花鞋的小脚。她走了,她是被一顶花轿抬走的。娶亲的喇叭声是那么吵人,像有一群蜇人的蚂蜂往耳朵眼儿里钻。更让人刺耳的是,出村后不久喇叭又吹出另一种调子,离老远一听就让人落泪。接着就有人来报丧,说春子姐在摆渡过河的时候,一头扎到滦河里死了。

表姐的尸体被打捞上来以后,埋在河边一个乱死岗子上,没有棺材也没有席子卷,穿着那身嫁妆就地掩埋,陪伴她的是一棵杜梨儿树。那树是野生的,开花时,满树开着雪一样的白花,还有点香味,可是结的果实却只有蒜疙瘩扣那么大小,一撮一撮的。过去春子姐曾带我们到那里拣过杜梨,因为那果实酸得厉害,还有点涩,只有烧熟后才好吃。我们便搭柴火去烧,不一会儿,杜梨就变成一种极好吃的东西,软软的,面面的,还带有酸甜味儿。那是坟地里特有一种树木,也是一种连鸟雀也喜欢吃的野果。

我在这里上完小学后,也就离开了这个家,到县城里去上中学,是姥爷让连锁表兄赶车送我们小哥儿俩的,坐的还是那辆木轮车。车上拉着行李和两口袋入伙的高粱米。后来听说连锁回去之后也弃家而走,当八路军去了。从那以后我也就再没有回过姥家,并且也远走高飞参加了革命。在冀东军区文工团工作,演戏,唱歌,拉琴。还在歌剧《白毛女》是演过大春、大锁。

直到解放了唐山才听说,在颁发土地法大纲那年,姥家人被扫地出门了,去投亲靠友自谋生路。只有姥爷没有弃家出走,他是自残而死的,一把剪刀结来了生命,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才被拖出家门……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一这是一支深受欢迎的队伍。

这个队伍不大人数不多,可是它的成员却来自长城内外,渤海之滨。他们的家庭出身不同,学历不等,年龄不一,有男有女。他们算不上干部,穿的却是吊兜的干部服。说是干部也行,算“排级待遇”。女同志穿上这种军装就更好看了,往台上一站就出彩。

这是个部队文工团。

文工团有三个队:戏剧队,乐队,文美队。有正副团长,各队队长。要说带“长”字的还有司务长。司务长管吃喝拉撒睡,还管女同志的事。为这事还引发出性别冲突,有个小鬼找他讲理:“八路军讲平等,为啥不发给我们男同志例假费?”小鬼毕竟是小鬼,还不懂男女有别的事,才去要那几卷纸的例假费的。这成为文工团的一大笑话。

这个文工团一直战斗在长城脚下,吃的是小米儿,喝的是山水。那里的山水硬,当地人说话带山艮子味,你要是行军途中向老乡问路,他就会用那打不过弯儿的舌头向你喊着:“牟(没)多远喽——过一个小山梁厄(儿)就到喽!”他说的那个小山梁你就走吧,准够你走半天的。

那个地区很穷,到处是穷山恶水,可是老百姓却用那穷山僻壤养育了八路军,坚持八年抗战。在解放战争中又成为我军与国民党争战的根据地。当时他们就是在这个地区活动,唱《黄河大合唱》,演《白毛女》……一九四七年正处于敌我相持阶段,演出也多。今天去这个部队,明天去那个部队,同时为配合土地改革还要给农民演出,忙得跟走马灯似的。当时演出虽然紧张,可是生活却很有情趣,为了把嗓子练好,不管在哪里宿营,也不管夜里演出有多晚,一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把队伍拉到村外小河边去练发声。面对大山就“咪——依——吗——啊——”地练起来。尽管这个队伍声音很杂,可是有小河伴唱,山的共鸣,还是蛮好听的。

赵团长有个好嗓子,他在带领大家练声时,那是很讲究口型和共鸣的。他那细长的脖子上有个很大的喉结,发声时那个喉结也跟着颤动,使发出的声音分外好听。

文工团的日常生活也很丰富,会前唱歌,饭后击鼓传花,自由活动打腰鼓打霸王鞭,打得震天响。

让他们欣慰的则是个别交换意见。这种事项大都在晚饭后进行,就可以打破男女界线找人“交换意见”了。有的则是等人来找。那个等待他人来找的人当然不会拒绝,什么话也不用说就名正言顺跟着走了。那种交换意见大都千篇一律:“你对我有啥意见?”“没有。”“你听到对我有啥反映?”“也没有,你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今后若是看到我哪点儿做得不够就告诉我。”“好吧!”

这种交换意见虽然乏味,那也使人感到非常惬意,寂静的山间小路,村外那条小河,都会给人提供诗一般的意境。话也许很少,甚至是两个人默默无语在那里走上一段路程,头上的月光,脚下的月影,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不久人们就会发现谁跟谁交换意见勤了些,后来又发现谁跟谁的关系有些不正常,便成为全团关注的大事。男女关系问题是当时一大忌。

因为有道杠叫“二八七团”:二十八岁,七年党龄,团级干部。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才能谈婚恋问题。而他们这些文工团员大都在二十上下岁,离那道杠还差得很远。但这只限于男同志,对女同志则没有年龄和级别限制那么一说。

在这么多的女同志当中,只有梦云跟他人不一样。她从不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但也不冷落对方。每当遇到几个男同志同时约她出去交换意见时,总是一笑说:“好,那咱就走吧?”这话她是对一个人说的,眼睛却环视着大家,使每个人都感到亲切,而能与她同行的却只有一个,就是这样也不会让你感到失望,说不定下次就轮到自己了。

梦云的这种性格,不光深受男同志喜爱,也决定了她在戏中的角色,她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张二婶。演得非常成功。尤其是劝说喜儿去找活路那场戏,当时喜儿被黄世仁强暴怀上了孩子,接着又因夜里熬药挨了黄母的烟钎子扎。就在她寻短见时,多亏被张二婶发现,不光是把她从悬梁下救下来,还把她搂在怀里,一边给她擦泪一边劝说,劝她逃出虎口把孩子生下来,再找个人家过日子,一定要活下去。语是那么重,话是那么亲。她的一搂一抱,一劝一说,一掩一送,一送一别,使喜儿感动得泪流满面,亲亲地叫了声“张二婶”。每当演到这里,不光是台上的喜儿哭了,台下的观众也被感动得流泪。因此,凡是看过《白毛女》的人,都知道文工团里有个“张二婶”。

看文工团演出,对部队来说是一件大事,既能激发阶级觉悟,也是提高战斗力的好办法。《白毛女》也就成为文工团演出的主要剧目,因此很忙。但也有收获,那辆拉服装导具的大车上经常拉回半扇猪肉。有了肉就改善生活,包饺子的标准是每人一斤肉一斤菜一斤面。饺子是分班包,吃的时候则是串着班去吃,吃个肚儿圆,到了上台演出的时候还在打饱嗝儿,只能在心里乐,撑的!

对此,梦云也深有体会。

她的另一体会是年轻人那种乐观精神,甚至把挠心的事也当做趣事来对待。当时由于环境恶劣天又多雨,使很多人都生了疥疮。一到夜里你就听吧,这边也挠,那边也挠,挠得“唰唰”响,那刺痒劲儿比刀子刺的还钻心。可是过后却把这当成趣事来说:“疥是一条龙,先从手上行,腰里转三圈儿,屁沟子里扎大营。”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让她感受最深的则是男女之间的那种关系。文工团是个比较散漫的队伍,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男同志的衣服破了女同志给缝,女同志过河男同志背。前者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后边那一条就不好说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那样做的。有关这事至今想起来还让她心有余悸。

那是在紧急转移的一次行军途中,看到男同志前来背她过河,心里紧张得要命,吓得她连眼睛也不敢睁。当时她是趴在对方的背上过河的,先是感到水流得很急,有时又像是被卷入了旋涡,可把她给吓坏了。接着又像是随波逐流往下漂,而且速度很快,激流险滩一晃而过,轻舟已过万重山。

就连老乡们看了也在议论:“就是背媳妇也没见过这样背的呀!”

可是今天在过青龙河的时候,过去那种做法却被弃用。因为情况太紧急了,身后敌人追着,天又下着暴雨,刚要过河敌军就追来。只能是你拉着我,我拽着你,走一起走,跌一起跌,一跌一大串。但还算幸运,终于赶在敌人之前过了河。但也发现少了两个人,一个是文工团的台柱子黎民,另一个是那个要例假费的小鬼。

他们两人并没有被山洪卷走,冲走的只是背包和随身带的乐器。乐器就是武器。就是为找那把三弦掉的队,可是等他们找到队伍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因为夜深了不便再去敲老乡的门,便安排他俩到女同志住处的过道屋去过夜,把前后门的门板摘下来往门槛上一架,就可以睡个安生觉。

这也是战时的需要,为保护女同志,在紧急情况下经常是男女混编,就是这样安排过夜的。

他俩是躺在门板上睡的,头枕的是两只鞋,鞋也是湿的。山区的雨夜本来就很凉,再加上穿堂风从身边扫过,一扫一身鸡皮疙瘩。

就在这时,梦云从里屋走出来,如同分发战利品那样把两床被扔给了他们,连句话也没说,又回里屋睡觉去了。

小鬼是搂着他那把三弦睡的,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

可是黎民却怎么也睡不着觉。那带有异味的被子盖在身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他品味,让他遐想。这种感觉只能从童年记忆中找到。那时候几岁?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只记得那是个结婚的日子,因为哥哥有病得找个童蛋子“冲喜”,就把他给塞到被窝里。那种气味就是在新娘的被窝里嗅到的。过后人们问他那个被窝好不好?他说好。问他还去不去?他说不去,因为屁股上挨了一巴掌,是让哥哥给轰跑的。那童话般的往事他哪会忘记?

可是童话只能是作为记忆重温,永留在他记忆中的却是这床被。

那带有战友温馨的被子盖在他身上,既感到温暖,又感动得难以入睡。这会儿雨渐渐的小了,雷声也在远去。接着又听到蛙鸣,鼓噪得他再也睡不着觉。便翻来覆去在门板上“折饼”,两手也在不停地抓这抓那,结果还挨了蝎子蜇。解痛的办法也是从战地小报上学来的,往挨蛰的手上撒尿。事后他还把这事当做趣事到处去讲,却未能悟出那床被究竟是暖在何处。

一九四七年,对战局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为配合东北战役,先是打昌黎,扒铁路,切断敌人的运输线。西线则是深入到京东三河、蓟县一带,给平津守敌增加压力。

同类推荐
  • 鲁迅的鼻子

    鲁迅的鼻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价买草、有这样一位总经理、防盗绝招、我的朋友杨金远、吹牛的雅与俗、致北京交警一把手、我是这样变俗的、作序与穿超短裙、南湖公园、妈祖作证:钓鱼岛自古是我们的、春天的期待、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等。
  •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李贽集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本书择其诗、文、小说之精者加以解评。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 历代名词

    历代名词

    全书以3000多幅珍贵图,配以300多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诗、词、赋、曲、小说、散文、游记等各个方面。
热门推荐
  • 武道无边

    武道无边

    杨傲,一个普通的武者,却因为那不普通的机缘让他走向了一天武修之路,这条路上,他坚持,努力,不服输,他一步一步的成长,一步一步的走向武练巅峰……
  • 美女总裁的最强兵王

    美女总裁的最强兵王

    兵王无奈退役,不料繁华的都市再次让他有了用武之地。花花世界,并不是表面那样得心应手。至少在战场,敌人是明确的。而在花都纵横,需要的却不仅仅是超强的战力。红颜在侧,陆岩斗志昂扬……喂,美女,我们交个朋友吧!
  • 王源之遇上他

    王源之遇上他

    她因为叛逆自己来到了重庆,遇上了他。让她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爱。
  • 海伯利安的陨落

    海伯利安的陨落

    朝圣小队进入了光阴冢,开始分离瓦解。一位位朝圣者都逃不开宿命和伯劳的血腥追杀,逐一失去了踪影。与此同时,在霸主的首都,一位神秘的赛博人来到了首席执政官的身边,他竟然能梦到几千光年外的海伯利安星上发生的种种变故。而霸主也终于下定决心,集结了大军,与驱逐者全面开战。这个神秘人究竟是谁?他与这场势在必行的战争有何联系?他又将会如何影响战争的走向?朝圣小队又有几人能从伯劳的魔爪下死里逃生?人类的末日已近在眼前……
  • 没有以后了

    没有以后了

    但愿岁月没忘了顾茉也没忘了何落只是所有人都希望这一切都没发生过别人的世界里没有一个顾茉顾茉的心里却一直住着一个何落恩岁月让这些都忘了吧这个伤心的岁月
  • 印兽大陆

    印兽大陆

    印兽大陆,修行者以身体接引印兽的兽印,获得印技来增加自身实力。等级划分:印兽士,印兽师,印兽王,印兽君,印兽宗,印兽皇,印兽帝,印兽尊,印兽圣,兽神。顶尖势力:一殿二院世外见,三宗四皇霸权链。且看少年云天如何踏破苍穹,达无上之神境。
  • 易烊千玺不完美的爱

    易烊千玺不完美的爱

    “夏星染,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不说话当你默认啦”“什么?女朋友,开什么玩笑……”易烊千玺堵住了她的唇“呜~”
  • 将军每天都在愁嫁

    将军每天都在愁嫁

    十五岁前,方晗认为自己将来要娶房媳妇。十五岁时,秒转女儿身,她觉得自己嫁出去堪忧。现在,她看上了一只土豪,决定坑他一把。成亲时她才恍然明白,原来姻缘“钱”注定。
  • 穿越海底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穿越海底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鬼神刀王之名

    鬼神刀王之名

    他,手持一柄长刀,屹立于血染的沙场之上,战出了一个鬼神刀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