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1000000069

第69章 文艺美学解释与当代思想论争(5)

应该肯定,这一审美意识形态与文艺美学解释形态之争,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价值形态的阐释,非常强调“实践问题”和“主体性问题”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美学观点上,他们存在着较大分歧,而在美学价值形态上,他们则有其共通的逻辑基础和范畴系统,基本上超越了50年代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之争,返回到主客体关系的论述中,这就奠定了现代中国美学思想价值形态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是,现代中国美学,以实践活动为纲,以主客体关系作为思维方式,建构起美的本质、美感本质论、艺术本质论和审美教育论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框架的美学价值形态。从美学价值形态来看,现代美学讨论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论争也比较深入,是对50年代美学论争的一个系统总结。这一时期,李泽厚已不满足于申述个人的基本美学立场,他通过组织译介西方美学,探究中国古典美学问题,开辟了新的美学研究领域,例如,他对审美心理的强调,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阐释和把握,已显示了新的美学内涵。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美学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朱光潜、李泽厚和刘小枫所引导的现代文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