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1900000014

第14章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文学嬗变(2)

首先,从摒弃唐宋文、崇尚魏晋文的趣味取向来看。章太炎曾指出:“夫李翱、韩愈,局促儒言之间,未能自遂。权德舆、吕温及宋司马光辈,略能推论成败而已。欧阳修、曾巩,好为大言,汗漫无以应敌,斯持论最短者也。若乃苏轼父子,则佞人之戋戋者。”章太炎:《国故论衡》,第84—85页。可以说自韩愈以下的唐宋八大家,都被他逐一严加针砭。在他这种文学思想的潜移默化下,钱玄同也提出:“应用文之弊,始于韩、柳,至八比之文兴,桐城之派倡,而文章一道,遂至混沌。”《钱玄同日记》第3册,1917年1月1日条,第1480—1481页。周作人更是明确表示:“八大家的古文在我感觉也是八股文的长亲”,周作人:《我的杂学》,《苦口甘口》,第59页。“我对于韩退之整个的觉得不喜欢,器识文章都无足取”。周作人:《厂甸之二》,《苦茶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而据其回忆,鲁迅也是“看重魏晋六朝的作品,过于唐宋,更不必说‘八大家’和桐城派了”,周作人:《鲁迅的文学修养》,《鲁迅的青年时代》,第55页。他“对于唐朝的‘韩文公’韩愈和宋朝的‘朱文公’朱熹这两个大人物,丝毫不感受其影响,……唐宋八大家不值得一看,‘桐城派’更不必提了”。周作人:《鲁迅与中学知识》,《鲁迅的青年时代》,第51页。确实,在章太炎的影响下,鲁迅对“清峻通脱、师心使气”的魏晋文章情有独钟。鲁迅喜好魏晋文章,或许还与幼时受到塾师熏陶有关。寿洙邻(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曾说,“镜吾公喜汉魏六朝古典文学,时时诵读”,鲁迅耳濡目染,心领神会。见《我也谈谈鲁迅的故事》,柳亚子等:《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1913至1935年,他倾其一生之力精心校勘了《嵇康集》,自己也从中得力不少。曹聚仁即评论鲁迅兄弟的散文深得魏晋神理,据说传至苏州,章太炎也颇为首肯。曹聚仁:《我和鲁迅》,《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第326页。刘半农还曾赠予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朋友们都认为写得很是恰当,他自己也不反对。孙伏园:《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孙伏园、许钦文等:《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此外,鲁迅对嵇康、阮籍等魏晋名士的真诚性情与不幸遭际也别有会心,“曾以孔融的态度和遭遇自喻”,冯雪峰:《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冯雪峰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并为后人留下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一不朽名篇。

其次,从对严复、林纾等人的态度来看。鲁迅早年在南京求学时,曾度过一段“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的日子。鲁迅:《琐记》,《鲁迅全集》第2卷,第296页。当时,他觉得严复“做”的《天演论》“桐城气息十足,连字的平仄也都留心,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并JK来信)》,《鲁迅全集》第4卷,第381页。此后有一个时期,严复“每译出一部书来,鲁迅一定设法买来”,“直到后来在东京,看见《民报》上章太炎先生的文章,说严几道的译文‘载飞载鸣’,不脱八股习气,这才恍然大悟,不再佩服了”。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第72页。鲁迅这时还给严复起了一个绰号,戏呼其为“载飞载鸣”,典即出自章太炎语。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陈漱渝主编:《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台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至于林纾的翻译,也曾经一度吸引了鲁迅与周作人的目光。周作人即曾回忆说:“我们对于林译小说有那么的热心,只要他印出一部,来到东京,便一定跑到神田的中国书林,去把它买来”。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第74页。但是在章太炎的影响下,他们终于改变了这一看法,“丙丁之际我们翻译小说《匈奴奇士录》等,还多用林琴南笔调,这时候就有点不满意,即严几道的文章也嫌它有八股气了”,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31页。“我从前翻译小说,很受林琴南先生的影响;一九〇六年住东京以后,听章太炎先生的讲论,又发生多少变化,一九〇九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正是那一时期的结果”。周作人:《〈点滴〉序》,《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由此可见,在章太炎的深刻影响下,章门弟子最终摒弃了严复、林纾等人的文风,转向欣赏章氏极力推崇的魏晋文体。当然,清末反感桐城派、推崇魏晋文的并不止章太炎,如谭嗣同即曾自述说:“嗣同少颇为桐城所震,刻意规之数年,久之以为似矣;出示人,亦以为似。诵书偶多,广识当世淹通专一之士,稍稍自惭,即又无以自达。或授以魏、晋间文,乃大喜,时时籀绎,益笃嗜之。”(《三十自纪》,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梁启超也说:“启超夙不喜桐城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练。”(《清代学术概论》,第77页)但是鲁迅等章门弟子在此方面的思想转变,无疑是受章太炎影响。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将这种主张带进了民初的北大文科,从而引发了一场与桐城派的激烈相争。

三、章门弟子大举进入北大

1912年10月,北大校长严复因学校经费问题,与教育部数度冲突而宣布辞职,继任者为原工科学长何燏时。何氏上任之后不久,就开始与预科学长胡仁源(1914年底继任北大校长)一起大批引进章门弟子,以与桐城派相抗衡。缘此,沈兼士、朱希祖、马裕藻、钱玄同、黄侃等章门弟子互相引荐,陆续涌入北大。1916年底,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则更进一步扩张巩固了章门弟子在北大的势力与地位。

究其缘由,何燏时、胡仁源等人之所以积极引入章门弟子,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一,留日背景。何、胡二人均曾于清末留学日本,这使他们与多是科举出身的桐城派文人不免有些隔阂,而较倾向于有着相同留日经历的章门弟子。其二,故交旧识。胡仁源在上海时曾受教于章太炎,留日期间又与鲁迅等人来往。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26页。其三,浙籍乡谊。何、胡二人与章太炎及其多数弟子还有同乡之谊(都是浙江籍),其中胡仁源是吴兴人,与钱玄同、沈兼士等同籍。这在十分注重地缘关系的学界,无疑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当时舆论界就评论:“前清光、宣之际,便是福建派占势力时期。侯官严复,闽县林纾、陈衍等人,都是大学教师,讲的是桐城义法。自辛亥以后,闽派渐衰,浙江派代兴。”因明:《对北京大学的愤言》,《每周评论》1919年4月27日。

颇有意思的是,何燏时、胡仁源在1913年2月最先引进的沈尹默,其实并非章门弟子。据其自述,他在日本九个月即回国,并未从章太炎受业,但何、胡二氏以其弟沈兼士是章门弟子,推论他亦出自太炎门下。在此情形下,他“只好硬着头皮,挂了太炎先生门生的招牌到北京去了”。而他刚进北大,理科学长夏元瑮(曾与胡仁源同在上海受教于章太炎)便对许多人说:“现在好了,来了太炎先生的学生,三十岁,年纪轻。”其言下之意,是“对北大的那些老先生可以不理会了”。沈尹默:《我和北大》,《北大旧事》,第164—165页。

此后不久,朱希祖、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等章门弟子也纷纷应聘,陆续进入北大关于当时情形,沈尹默曾经回顾说:“太炎先生门下大批涌入北大以后,对严复手下的旧人则采取一致立场,认为那些老朽应当让位,大学堂的阵地应当由我们来占领。我当时也是如此想的”,“我虽然不是太炎弟子,但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沈尹默:《我和北大》,《北大旧事》,第166—167页。

四、骈散之争

当年就读于北大国文系的杨亮功后来曾回忆:“北大学术思想转变的中心是在文科,而文科的中国文学系又是新旧文学冲突之聚点”。杨亮功:《五年大学生活》,王世儒、闻笛编:《我与北大——“老北大”话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确实,在民初北大,围绕着国文课程讲授,章门弟子与桐城派展开了激烈纷争。这一方面体现在章门弟子纷纷秉其师承,新开设了不少“文字学”课程。这无疑是以朴学考据为武器,击中了桐城派“以空文号天下”的流弊,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第222页。如朱希祖便不时指斥桐城派文人为“空疏之士”,并讽刺他们与汉学为敌,是为了“掩其不知经术之耻”。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朱希祖先生文集》第1册,(台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440页。在文学思想上,朱希祖也倾向于魏晋六朝,朱偰曾回忆:“先君治文学史,特重魏晋六朝。”见《先君逷先先生对于史学之贡献》,《东方杂志》第40卷第16期,1944年8月30日。

刘师培及其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札记》

另一方面,当时章门弟子与桐城派的分庭抗礼,还尤其明显表现在骈散之争上。所谓“骈散之争”,是指刘师培、黄侃等人极力表彰以《文选》为代表的六朝骈文,因而与素来推崇唐宋散文的桐城派发生了直接冲突。汪春泓曾在《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朴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载《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一文中,阐述了“骈散之争”的来龙去脉及其各自得失,可参阅。不过,本书思路与之有所不同。当时舆论界即曾介绍说:“刘、黄之学,以研究音韵、说文、训诂为一切学问之根,以综博考据讲究古代接迹汉代经史之轨,文章则重视八代而轻唐宋,目介甫、子瞻为浅陋寡学。其于清代所谓桐城派之古文家,则深致不满,谓彼辈学无所根,而徒近近于声调。更借文以载道之说,假义理为文章之面具,殊不值通人一笑。”《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具体说来,刘师培、黄侃等人对桐城派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此处采用了周勋初先生的观点,详参《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一文,收入其导读《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批判“偏隘者流”及阴阳刚柔之说。刘师培曾说:“明代以降,士学空疏,以六朝之前为骈体,以昌黎诸辈为古文,文之体例莫复辩,而文之制作亦不复睹矣。近代文学之士,谓天下文章,莫大乎桐城,于方、姚之文,奉为文章之正轨。由斯而上,则以经为文,以子史为文;由斯以降,则枵腹蔑古之徒,亦得以文章自耀,而文章之真源失矣。……无识者流,欲别骈文于古文之外,亦独何哉!”刘师培:《文章原始》,《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6页。而黄侃也对桐城派抬高韩愈等唐宋八大家的地位十分不满。他表示:“有人高谈宗派,垄断文林”,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07页。“谓文起于八代之衰,未免言之太过”,黄侃:《中国文学概谈》,转引自汪春泓:《论刘师培、黄侃与姚永朴之文选派与桐城派的纷争》一文。并批评“近世偏隘者流,竞称唐宋古文,而于前此之文,类多讥诮”。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64页。概言之,刘、黄二人认为桐城派仅推崇唐宋古文而否定六朝骈文,是一种“偏隘者流”的“蔑古”之举。

与此同时,黄侃还严厉抨击了桐城派所提出的“阴阳刚柔”之说。所谓“阴阳刚柔”之说,最初为姚鼐首倡,此后曾国藩继起推衍其说,并著《文学四象》一书,将文学与阴阳刚柔相联系,由是成为了桐城派论文精义。姚永朴在讲授《文学研究法》时便说,“案文正既以四象申惜抱之意,尝选文以实之,而授其目于吴挚甫先生,其后挚翁刊示后进”,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刚柔、奇正二章,转引自周勋初:《黄季刚先生〈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一文。俨然以该说传人自居。而在黄侃看来,此说“以为势有纡急,有刚柔,有阴阳向背,……为春温者,必不能为秋肃,近强阳者,必不能为惨阴”,未免过于“执一而不通”。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09页。他还讽劝说:“自唐而下,文人踊多,论文者至有标橥门法,自成部区,……夫阴阳刚柔之说,起承转合之谈,吾侪所以为难循,而或者方矜为胜义。夫饮食之道,求其可口,是故咸酸大苦,味异而皆容于舌函;文章之嗜好,亦类是矣,何必尽同?”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3页。

第二,反对“文以载道”,提倡自然为文。“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渊源更是久远。战国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便提出“文以明道”,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要求“文以载道”。不过,他们之所谓“道”与后世并不相同。而在唐代古文运动中,韩愈则一方面明确表示“愈之志在古道”(《答陈生书》),另一方面又声明“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重答张籍书》),从而将“道”与儒家伦理道德相联系。此后,其弟子李汉更进一步将之概括为“文者,贯道之器也”(《昌黎先生集序》)。至宋代,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又揭橥了“文所以载道也”的旗帜(《通书·文辞》)。应说明的是,周敦颐此言其实是打破了文与道的平衡,反映了理学家重道轻文的立场。此后,桐城派更以传承韩愈所谓“道统”自任,将“文以载道”思想作为他们文学批评的主要标准之一。方苞所谓“义法”之说,其中“义”即“义理”,实际指的也就是这种“道”,亦即孔孟之道和儒家心性学说,当时便有人称赞他是“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王兆符:《望溪文集序》)。不难看出,桐城派的理想就是既继承唐宋古文传统,又宣扬宋明理学,他们也因此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青睐和支持。时至清末民初,林纾仍是“每译一书,辄‘因文见道’”。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9页。姚永朴在北大讲授《文学研究法》时,也将“文以载道”之说置于首要地位,在开篇《起原》、《根本》二篇中加以反复阐说,强调“是故为文章者,苟欲根本盛大,枝叶扶疏,首在于明道”。然而时过境迁,这种封建卫道言论最终遭到了黄侃的严厉批判。他在《文心雕龙·原道篇》札记中辨析说:

《序志》篇云:《文心》之作也,本乎道。案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由自然生,故篇中数言自然,……所谓道者,如此而已。此与后世言文以载道者截然不同。……夫堪舆之内,号物之数曰万,其条理纷纭,人鬓蚕丝,犹将不足仿佛,今置一理以为道,而曰文非此不可作。非独昧于语言之本,其亦胶滞而罕通矣。……使文章之事,愈瘠愈削,浸成为一种枯槁之形,而世之为文者,亦不复撢究学术,研寻真知,而惟此窾言之尚,然则阶之厉者,非文以载道之说而又谁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5—6页。

黄侃及其撰《文心雕龙札记》手稿

文如层层剥茧,切中肯綮,不仅抨击了桐城派“胶滞而罕通”之弊,而且还将刘勰提出的文章之“道”解释为自然之道,而非所谓孔孟之道,这无疑击中了“文以载道”之说的要害,彻底颠覆了桐城派学说。

同类推荐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

    本书作者在向读者描述了自杀诗人的个案,解释了这些诗人创造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的神话时,在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他的诗人情怀和激情以及一个学者灵动的思维。
  •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采用了专题论述的方式,从历史、文化、文学、语言、美学、宗教、心理等相关联的角度,结合郁达夫本人的文艺思想、主观因素、外来影响及艺术创作上的表现手法等,对其各类作品及译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热门推荐
  • 亿界主神

    亿界主神

    一世曾为善终的21世纪青年,再世来到明末乱世建立新朝,三世为人的张阳却重生到了玄幻异界。没有高人异宝?张阳有与众不同的灵魂与头脑。利用知识巧创神功、利用知识巧制神器。还有一颗信念坚定的赤诚之心,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解救苦难、捍卫人间、成就亿界主神的无上大道!
  • 君道天途

    君道天途

    “玄脉已碎,此生无望。”一句断言葬送了陈玄霸的一生,但是可怕的不是跌倒,而是跌倒了不敢爬起来。且看天之骄子破而后立,修失传绝学,持上古神兵,傲然于天地。与神斗,与魔斗,与佛斗,踏破万古苍穹,留下无尽传说。天若不服,我便斩了这天!诸神不服,我便屠尽诸神!
  • 那座城市很远

    那座城市很远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我的回忆,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爱情,总是遥不可及,却又常在你身边徘徊,让你百般无奈,当爱情面临抉择,当往事只能回首,我们能否从阴影中走出,勇敢面对。
  •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帝王重生,呆萌皇后升级录

    皇桑重生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决定好好只爱凉凉一个人了,凉凉还在萌蠢;皇桑忠犬得群臣激奋了,凉凉还在萌蠢……此文另一个名字《萌蠢凉凉虐重生帝千百遍》。皇桑不是处,不喜者慎入。****她是丞相嫡次女,和庶妹一起被送入藩王后宫为妃。庶妹被封为夫人,她却只是个美人!后宫险恶,少根筋的她常常能逢凶化吉!司洛芸觉得自己真的很低调了!但为什么大家都用想吃人的眼光望着她?大王落水、司夫人衣破、甄姬有孕……这些跟她都无关啊!**重生前,他被她蠢得要吐血!重生后,他被她蠢得偷偷吐了几次血!上一世他没有机会懂她,这一世他重生在最好的时机里,也懂了她那隐藏在看似呆板、不争、淡漠背后的脆弱!独孤夜发誓,这一世他要护她、疼她与他们的孩子一世无忧!前朝争斗不累及她烦忧,后宫不安分的女人不劳她动手……但是,皇后凉凉,您能不能开恩别再萌蠢得令皇桑时刻有吐血的冲动了?
  •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膳食能“治病”也能“致病”,哪种食物与你的体质最契合。
  • 那年,时光回旋

    那年,时光回旋

    漂亮女生江若亚从英国回到景安,进入景安大学就读。她来到景安的目的是为了替哥哥报仇,因为小时候相依为命的哥哥潜入顾家偷窃却被打死。她对顾家的儿子顾北川展开了追求,为的是破坏顾家和骆家的联姻,为养母全面展开报复铺垫【养母和顾家亦有仇】,在这个过程中,她爱上了顾北川,但是在最后被揭穿她的目的而离开。而在故事的最后一切真相大白,却发现顾北川实际上就是小时候和她相依为命的哥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继承人的心尖宠

    继承人的心尖宠

    方晓悠怎么都想不明白,和他住在一个屋檐下怎么就变成了一张床呢?这丫丫的脸皮还真是厚,缠上她就不松手了,非说她没有探索精神,可是谁说探索精神就是去研究他的什么多少式了?“小宝贝,我们才刚开始。”他在她的耳边轻语。不是吧,还要?她可怎么活?
  • 魅后摄政:千面白客断江山

    魅后摄政:千面白客断江山

    她承受众叛亲离的滋味她亲眼看着自己所在乎的人死在眼前她后悔没有改变命运她……千面白客,陷入异世,转世重生,第一次睁眼是你的微笑与离开,第二次睁眼是那凤冠霞帔。你可曾与命运斗过?她千面妖颜,扭转乾坤她反手覆云,笑傲天下我以千面幻影,断你这盛世江山!
  • 若雨

    若雨

    青丝犹若雨,欲休更还乱。怎奈严冬酷,脏腑无温暖。枝头栖两只,寒风止不住。雌鸟化为奴,雄鸟飞何处?(打油诗一首,请勿喷对仗平仄)-------------------------------发生在两个幻想的平行世界的故事。温馨人兽。不喜勿进。本文暂停……另有一本存稿满满的文《诱叔成夫》欢迎品尝~
  • 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

    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