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1900000003

第3章 章门弟子的风云际会(1)

近代中国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这不仅集中体现为政坛的风云变幻,而且还深刻反映在知识界的薪火相传与代际递嬗中。在民国知识界,章门弟子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以至于后来有学者回忆:“民国初年北京的文史学界的泰斗都出于太炎先生之门”,陶希圣:《北京大学预科》,陈平原、夏晓虹编:《北大旧事》,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0页。“许多老师开口便说‘吾师太炎’。……国文系教授仿佛不师承太炎则无发言权,不准登大学讲坛”,臧恺之:《吴检斋先生轶事》,《吴承仕同志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第104页。他们在当时学界势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唯其如此,章门弟子犹如一个风向标,其兴衰流变往往直接关系到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主流走向和风气转移。而这种地位与格局的形成,自然应从章门弟子的风云际会说起。

章太炎的历次讲学

作为一个极具个性的大学者,章太炎常有惊世骇俗之论。如对清末众人鼓吹的官学教育,他便屡次加以抨击。在他看来,“中国种种学术,操之官府则益衰,传自草野则益盛”,章太炎:《与梁启超》,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自下倡之则益善,自上建之则日衰”,章太炎:《与王鹤鸣》,《章太炎书信集》,第165页。“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官所教的,总是不好;民间自己所教的,却总是好。……所以说学校不过是教育的一部,求学校的进步,必定靠着学校以外的东西”。章太炎:《留学的目的和方法》,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总之,他从“学在民间”的私学立场出发,竭力反对“预设科条,以为裁制”但焘:《学校大法论》,《华国》第2期第3册,1925年1月。的官学,主张“扶微业辅绝学之道,诚莫如学会便”,章太炎:《国学会会刊宣言》,《章太炎全集》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故于私人聚徒讲学之风,唱导甚力”。李植:《余杭章先生事略》,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在实践中,章太炎也正是这么做的。他曾拒绝包括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内的多所著名大学的正式聘请。而乐于以自由之身,借助各地学校或自己创办学会,随意讲学。今以时间为序,列表如下关于章太炎历次讲学的情况,卞孝萱先生在《章太炎各次国学演讲之比较研究》一文中(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6期),曾编制一表予以简介,其中有所疏漏,故本书在其基础上稍加增补。:

时间地点基本情况

1901.8—1902.1苏州1901年8月,为避唐才常案牵连,由友人吴君遂介绍,赴苏州东吴大学任中文教员,“时以种族大义训迪诸生,收效甚巨”,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转引自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122页。终因“言论恣肆”章太炎:《自定年谱》,《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127页。而再次引起清廷注意,旋即东渡日本以避祸。

1903.3—1903.6上海任爱国学社三、四年级国文教员,后因《苏报》案被捕而中辍。

1908.4—1911.10东京1906年9月,缘东京留学生之请,成立国学讲习会,在编辑《民报》之余讲授国学,拟宣讲“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典章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古来人物事迹之可为法式者”,《国学讲习会序》,《民报》第7号,1906年9月。“科目分预科、本科。预科讲文法、作文、历史;本科讲文史学、制度学、宋明理学、内典学,地点设神田地方的大成中学内”,宋教仁:《我之历史》,陈旭麓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54页。且出版有《国学讲习会略说》,但此时讲学似未形成定例。1908年4月,国学讲习会始正式开讲,“听讲的人以浙人、川人为多,浙人中有沈士远、兼士兄弟,马裕藻、马叔平、朱希祖、钱玄同、龚味生等”。任鸿隽:《记章太炎先生》,《追忆章太炎》,第267页。1908年秋,《民报》社被封后,章氏更专意“教授诸游学者以国学”。黄侃:《太炎先生行事记》,《追忆章太炎》,第21页。同时,应龚未生之介绍,章太炎于7月11日起,在《民报》社寓所特开一班,大多在星期日讲学,听讲者有龚未生、钱玄同、朱希祖、朱宗莱、周树人、周作人、许寿裳、钱家治等八人(其中前四人是从大成中学过来的),先后讲《说文》、《尔雅》、《庄子》、《楚辞》、《广雅疏证》等。《朱希祖日记》,转引自《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292—294页,并可参阅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亡友鲁迅印象记》、《章炳麟》,朱希祖:《本师章太炎先生口授少年事迹笔记》,见《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290—291页。章氏此次东京讲学,直至1911年10月回国才中止。

1913.12.9—1914.1北京1913年12月9日,章太炎在北京化石桥共和党本部开国学会讲学,“讲授科目为经学、史学、玄学、子学”,吴宗慈:《癸丙之间太炎言行轶录》,引自《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456页。“讲学次序,星期一至三讲文学科的小学,星期四讲文科的文学,星期五讲史科,星期六讲玄科”,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到会者颇多,共和党楼上之会场为之座满,盖不下百余人”,黄远庸:《记太炎》,《追忆章太炎》,第299页。但不满一个月即因章氏被袁世凯幽禁而中断。

时间地点基本情况

1917冬云南应唐继尧之请,为其将领讲王阳明学说。

1918.3重庆为当地士人讲四川历史文化及川人应取之治学门径。

1918.12上海应太虚法师之请,在觉社讲佛理。

1920.11长沙在湖南第一师范演讲《研究中国文学的途径》、《论求学》。

1922.4.1—6.17上海应江苏省教育会之请,在沪讲授“国学”,先后共十讲。讲演内容由曹聚仁整理为《国学概论》一书出版,另有张冥飞整理《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集》。

1924.7南京在教育改进社演讲《劝治史学并论史学利弊》。

1929上海在复旦大学演讲《说我》,发扬阳明学说。

1932.3—1932.4北平1932年3月24日,在燕京大学讲《论今日切要之学》;3月28日,在中国学院讲《治国学之根本知识》;3月31日,在北平师范大学讲《清代学术之统系》;4月12日,在平民大学讲《今学者之弊》;4月18、20、22日,在北京大学讲《广论语骈枝》。

1932.9—1932.10苏州1932年9月,应金天翮、陈衍、李根源等之邀,赴苏州讲学约一月,先后讲《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经义”与“治事”》、《〈儒行〉要旨》、《〈大学〉大义》、《〈孝经〉、〈大学〉、〈儒行〉、〈丧服〉余论》、《文章流别》、《尚书大义》、《诗经大义》,并于次年1月参与创立苏州国学会。

1933.3—1933.10无锡1933年3月14日,在无锡国学专门学校讲演《国学之统宗》;3月15日,又在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讲《历史之重要》、《春秋三传之起源及其得失》;5月,再至无锡国学专门学校作关于经学、史学、春秋的演讲;10月,又在该校讲《适宜今日之理学》。

1934冬—1936.6苏州1934年冬,以“与国学会旨趣不合”,在苏州发起章氏国学讲习会,发起人为朱希祖、钱玄同、黄侃、汪东、吴承仕、马裕藻等,“以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章氏国学讲习会简章》,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60页。当时因新学舍尚未建成,故先于1935年4月创时间地点基本情况1934冬—1936.6苏州办星期讲演会,“每星期讲演一次,课诵经文一次”,章太炎:《与钱玄同》(1935年5月22日),《章太炎书信集》,第156页。该函原系于1936年,有误。章氏在该函开篇言及“廿一日接到手书并拙著十六部”,此乃指钱玄同为其编印《章氏丛书续编》事;查《续编》于1935年5月印就后,钱玄同随即寄呈十六部予章氏(见章太炎5月23日致吴承仕函,《章太炎书信集》,第372页),故该函应撰于本年。另,此函还提及国学讲习会“当于秋后举行”,此亦为该函应系于1935年之佐证。刊有《章氏星期讲演会记录》(王謇、吴契宁、王乘六记录整理)。1935年9月16日,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开讲,“讲演课程有《诸子略说》、《文学略说》、《小学略说》、《经学略说》、《史学略说》等若干种”,汤国梨口述、胡觉民整理:《太炎先生轶事简述》,《追忆章太炎》,第109页。出版有《章氏国学讲习会演讲记录》(诸祖耿、王乘六记录整理)。

从上表可看出,章太炎一生中自己创办学会、系统讲授国学的活动主要有三次,分别为早年东京国学讲习会、民初北京国学会、晚年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其余则往往是应各地之邀而客串讲学,故时间短暂、难得系统,甚至仅“观察风土言之”,章太炎:《自定年谱》,《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582页。“意不在学也”。章太炎:《自定年谱》,《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第152页。更关键的是,这些讲学多属公众演讲性质,少有师生交流,因此就影响而论,自然远不及章氏自己创办学会的三次讲学。而在这三次讲学中,尤以前后两次持续时间最长,皆达数年之久(北京国学会则不满一月),而且在这两次讲学过程中,章太炎基本上心无旁骛、“专务历学”。章太炎:《与钟正楙》,《章太炎书信集》,第250页。唯其如此,作为一个以学术文化为特色的群体,章门弟子也大多产生于这两次讲学中。

关于“章门弟子录”

由于章太炎在学界与政界均拥有崇高的声望,且曾多次登台讲学,故其门下弟子当不在少数,朱希祖即曾说“章师弟子甚多,几累百盈千”,《朱希祖日记》,1938年7月28日条,转引自朱元曙:《朱希祖与钱玄同》,《万象》2006年4月号。章太炎晚年也在《通告及门弟子》中声称“余讲学以来几四十年,及门著籍,未易偻指”。章太炎:《通告及门弟子》,《章太炎书信集》,第946页。那么,章门弟子究竟有多少?具体包括哪些人?是否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正是本节以下将要讨论的问题。

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章门弟子系以是否向章太炎磕头拜师为准,其实这只不过是误传。周作人便澄清说:“章太炎先生的弟子很多,虽然传闻其间有门人、弟子、学生三种区别,但照他老先生的性格看来,恐怕未必是事实。大概有些正式磕过头的,或者以此自豪,而同门中以时代先后,分出东京、北京、苏州几个段落来的也未始没有,不过实际上并无此等阶级,曾见苏州印行的同门录,收录得很广”。周作人:《章太炎的弟子》,陈子善编:《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91页。

周作人上述这番话,一方面澄清了流传至今的坊间传闻,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章太炎晚年曾印行过《同门录》。

关于周作人提到的这份《同门录》(或称《弟子录》),据笔者所见,大致还有以下几处相关记载,兹以时间为序,摘录如下。

(一)1933年3月20日,章太炎在致钱玄同函中写道:

《弟子录》去岁已刻一纸,今春又增入数人,大抵以东京学会为首,次即陆续增入,至近岁而止。其间有学而不终与绝无成就者,今既不能尽记姓名,不妨阙略。所录约计五十人左右,然亦恐有脱失也。章太炎:《与钱玄同》,《章太炎书信集》,第153页。

(二)1933年7月4日,钱玄同致信周作人说:

此外该老板(指吴承仕——引者按)在老夫子那边携归一张“点鬼簿”,大名赫然在焉,但并无鲁迅、许寿裳、钱均甫、朱蓬仙诸人,且并无其大姑爷(指龚未生——引者按),甚至无国学讲习会之发祥人,董修武、董鸿诗,则无任叔永与黄子通,更无足怪矣。该老板面询老夫子,去取是否有义?答云,绝无,但凭记忆所及耳。然则此《春秋》者,断烂朝报而已,无微言大义也。钱玄同:《致周作人》,《钱玄同文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三)1935年5月22日,章太炎又致函钱玄同曰:

弟子录颇有夺漏,当令补录。章太炎:《与钱玄同》,《章太炎书信集》,第156页。该函原系1936年,有误。因为章氏此函主要是为《章氏丛书续编》勘误事,故应系于1935年5月《续编》出版后不久,下函亦同。

(四)1935年5月27日,章太炎在致钱玄同、吴承仕函中又提及:

玄同前此来书,谓同门名氏多有未备,如蓬仙等,仆但记其字,已忘其名,其他似此者,多望补为录示,以凭将来之添印也。章太炎:《与钱玄同、吴承仕》,《章太炎书信集》,第157页。该函原系于1936年,亦误。

(五)1936年4月20日,钱玄同致信章太炎建议:

窃思三十年来,著弟子籍者甚多,但师讲学多次,异时异地,其同时受业者,已多散处四方,音书辽绝。至于时地不同者,彼此互睹姓名而不知为同门者盖甚夥。鄙意似宜先在南北大报上登一通告,属各人开列姓名、字、年岁、籍贯,何年在何处受业,现在通讯处,及现在在何处任事各端,并定一表格,使之照填,集成目后,刊《章氏弟子录》一册。如此不但便于通讯,且可使先后受业诸人互悉某某为同门,不知尊意以为然否?钱玄同:《致章太炎》,《制言》第16期,1936年5月1日。

(六)1936年10月9日,鲁迅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写道:

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7页。本书所引《鲁迅全集》各卷均为该版本,不再逐一注明。

(七)20世纪90年代,曾就读于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钱鼎澄回忆:

办公室亦不编印《同学录》。钱鼎澄:《追记章太炎师主办“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追忆章太炎》,第475页。

(八)1996年8月,曾就读于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姚奠中回顾说:

当年章师母曾拟辑同门录,以难,未能实现。姚奠中:《山西的几个章门弟子》,《文史月刊》1997年第4期。

将上述零星记载连缀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信息:

第一,“章门弟子录”最初刊刻于1932年,次年初又做过若干修订,因为章太炎1933年曾言:“《弟子录》去岁已刻一纸,今春又增入数人”。此后,钱玄同因其“多有未备”而多次建议补录,并最终提议发一通告,重新登记刊刻,但终“以难,未能实现”,包括新参加国学讲习会的弟子,“亦不编印《同学录》”。

第二,章太炎晚年编印《弟子录》颇为随意,“但凭记忆所及耳。……无微言大义也”,故“颇有夺漏”,其中不仅没有鲁迅、许寿裳、钱均甫、朱蓬仙等民报社听讲诸人,而且连章氏长婿龚未生也未收入。由此可见,这份《弟子录》并不足以作为是否章门弟子的衡量标准。

第三,《弟子录》虽不完备,但既然是章太炎亲自编印并且做过修订,其中收录之人当是章氏印象较深且颇为认可的弟子,“约计五十人左右”,这些人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章门弟子。但遗憾的是,无论是1932年初刻本还是1933年修订本,迄今均未见公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新近影印出版的《钱玄同日记》中,又找到了两条关于“章门弟子录”的重要线索。

同类推荐
  •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中的陕西文化产业、广告业、会展业、广播影视及音像业、纸质传媒业、动漫业、民间美术品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演出业、娱乐休闲业等。
  •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山居慧语——儒林宝训丛书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 破译文化之谜总集

    破译文化之谜总集

    本书分为古代文化之谜、东南亚文化之谜、印度文化之谜、古埃及文化之谜、抒不尽的神秘文化、远古文化之谜、神秘的痕迹、中国文化之谜、复活节岛的神秘、会飞的祖先、没有沉入海底的幸运者等共11章,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足迹。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热门推荐
  • 霸道皇后不讲理

    霸道皇后不讲理

    现代女汉子穿成古代女汉子要家世?有!要钱财?有!要美貌?有!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等一下,全天下最高贵的人怎么被您反压了啊我的皇后娘娘?!
  • 都市最强异能师

    都市最强异能师

    他是最强异能组织清道场的冥王。他是京区大家族的私生子。他有一个神秘强大的师傅。罕有人知道的是,他有一种令人畏惧的第二重性格。他叫林小白,从山里出来。保护美女总裁是他的本职,但泡泡美女校花似乎又未尝不可......
  • 术藏相师

    术藏相师

    一卦直言,妄断天意。九测登封,擅改命理。堪舆风水,坏人气运。占梦吉凶,不得善终,切记,切记!少年相师,师承上古,在这末法异途,又该何去何从?
  • 五界是神

    五界是神

    主角是都市里的一名吊丝,无意中得到一件神器,穿越去了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非常的不一般,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10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只有基于人性的管理方法才是最好的;所有管理方法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充分整合人才以发挥最佳功效。所有这些构成了本书的第一个视角——通用管理方法。所谓项级企业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销售或利润上有着惊人的数字,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的成功。
  • 相遇彼岸花

    相遇彼岸花

    蔓珠沙华,又称彼岸花。相传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开在黄泉路上,为亡灵指领奈何桥的引渡人。她是来自地狱彼岸花的化身,花族的族长,为亡灵消除极大的怨念,平息三界的使者。
  • 娘子在上:桃花满园

    娘子在上:桃花满园

    野草般的林辰辰竟然因为见义勇为嗝屁了,还穿越成了不受人待见的将军夫人!女儿当自强,去他的将军,这个身体的主人是眼瞎了才爱你,再敢欺负我一下,老娘我休了你。男人,哼哼,邪魅猖獗、清冷傲人,妖孽单纯,只要本公主入了眼,收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再逢明月照神州

    再逢明月照神州

    十年前天策府叶二爷灭名剑山庄,全庄数百口人尽数屠尽,唯独少庄主易阳重伤逃走;十年后一个名叫云溪梵的寻龙师从南疆返回中原……
  • 盛唐巨商

    盛唐巨商

    一个现代富家子穿越到了开元盛世,成为了大唐第一巨商。金陵富少李白:斗鸡?赛马?打马球?这种事咋能没有我?康胡少年安扎荦山:放了我吧,我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动手抢的!女一号李红:像我三郎哥哥这么伟大的男人,拥有三宫六院都不为过!女二号岐王之女云阳县主李妙紫:秦郎,千年以后,我愿和你一起回到从前。男主角秦钺:有人爱是一种幸福,但弱水三千,我又能取几瓢?【大唐,既是我的大唐,也是你的大唐,这是我们的大唐。】
  • 甜妻抗议:老公会卖萌

    甜妻抗议:老公会卖萌

    【他看着眼前的女孩,身体的力气仿佛都被抽走了。是啊,他早就失去她了。】那晚大雪纷飞夏晚安听见顾城这样告诉他:“晚安,对不起。我不能和你结婚了。”她笑笑:“没关系,你幸福就好。”可又哪一年的冬天,顾城像是要把她揉进骨血一样的抱着,喃喃道:“晚安,我爱你。”五秒后他被用力的推开,“顾城,有件事情你可能搞错了。你已经错过了我爱你的时候,你再也遇不到了。现在我宁愿错过你爱我的时候我也不想再要了。”三年后,夏晚安看着自己的第38个相亲对象被赶跑,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对面的顾城似笑非笑:“夏小姐,咱俩领证的事儿您考虑得怎么样了?”夏晚安一脸嫌弃:“凑合过呗,那么大年纪了还经得起你那么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