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46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收入本文集的这些文章和评论,是我自8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的文字。由于生性比较懒散,还有点虚无,我对出书一直都是无可无不可。古人所说的立言可以不朽,我是不相信的。记得曾经在美国一所大学图书馆徜徉,放眼层层叠叠的书库,满纸沧桑的图书,突然觉得,若要在这书海中加进自己的名字,实在是一种多余。在这个大众写作的时代,古人所追求的疏离已经是一种很珍稀的品质了。

我写作是由于读书时漫溢出来的一些感想。在这些文章中,我谈及了一些具体的作家作品,也谈及了一些当代的文化现象,但我意识到,这本文集不能算作地道的学术研究,主旨不够系统,论述也不够深入,像是一种散漫的随笔。与其说是在评论一些文学现象,不如说是想要表达自己对文学和存在的理解。以赛亚·伯林曾根据古希腊的一首残诗,将思想家、文学家分为刺猬和狐狸两类,刺猬有一个中心思想,而狐狸则对许多思想均感兴趣。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每个作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才性和兴趣去做研究。我将自己归为狐狸型,喜欢东嗅嗅,西瞅瞅,往往得到一个结论即抽身离去。当然,我明白自己不过是一只小狐狸——如果不是过于自负的话。

但这些文章也有一个共同的主旨,即在意识到生命悲剧的前提下,追寻什么是自由的问题。谈论的对象有鲁迅、巴金、胡适、昆德拉、克里玛、米沃什、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文革”、红色戏剧与极权美学,以及中国与东欧的知识群体等。这些问题意识都与我个人的经历有关,涉及当代人的存在困境。我经历过“文革”,目睹过迫害者的狂热和被迫害者的恐惧。这段经历在我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的思想胎记。人与禽兽的不同,就在于人会为了某种观念去迫害他人。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去思考它,研究它,并尽力作出自己的回答。

这就是我一直对苏联、东欧文学具有特别兴趣的原因,相同的制度构成了罗素所说的同一个文化圈,从那些作家笔下所描写的主题、场景和细节中,可以看到某种“家族的相似性”。在这个多极而又单元的时代,这样的文化比较或许更有意义。无论是涉及外国文学,还是涉及中国文学,我极力想要探明的是,极权制度的特征以及在此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80年代的读书思考,主要是存在主义文学。在个人安身立命方面,我仍然认为它是有启发的,毕竟我们每个人并不是为了改变社会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还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充满焦虑与挣扎。但文学所揭示的人生悲剧感和荒诞感不能代替对社会的总体认识,这也是那些伟大作家的思想矛盾,感性的深刻反而构成了他们的局限,他们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言论往往是违背常识的,甚至是独断的。90年代以后,我开始接触政治自由主义,随着传统文化的重振旗鼓,又开始重新认识文化保守主义,并从浪漫主义文学观转向政治文化解读。中外文学的相互参照,多元价值的往复审视,使我得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文学作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但有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就是我内心仍然保持了文学本体论对权力的憎恶,而不是自由主义对权力的警惕。

对于过去的部分文字,我的看法已经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不是由于观点的改变,而是由于我的怀疑主义。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一定是真确的,所谓真理都是无数个侧面的组合,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观点,而且都可能有他的充足理由。在人类对世界的各种看法上,我只相信两句箴言是颠仆不破的。一句是康德的话:“人是一根扭曲的木材,从中长不出笔直的东西来。”另一句是弥尔顿的话,他说真理曾随着主一度降临世界,当主升天后,人类便四处寻找真理的碎片,想把它全部拼凑起来,但“我们还没有全部找到,在主再次降临以前,也不可能全部找到”。这两句箴言说出了人类认识的永恒局限,无论谁坚信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他就会不由得喜欢一种专制的抒情态度,使真理变得可怕起来。

在我看来,真理往往更是一种态度。所以我试图采用理性、平实的文字,并尽力在议论中融入个人体验和知识学背景,体现出自己的阐释风格。这样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说服自己。

我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魏东编辑,他热忱地为这本集子提供出版机会,让它能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占据一个角落,等待着读者的眼光。时间会消蚀一切,此书的命运也将如此。萦绕在我心头的始终是一位古希腊诗人的诗句:

“那西沉的永远是同一颗太阳。”

同类推荐
  • 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

    本书收录了《爱情的底片》、《比力气更重要的》、《今天我做了什么》、《青春无悔》、《初恋有悔》、《两个人的车站》等五十篇散文。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是一本诗词文集,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文章以心灵和励志为主,是作者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一次爱和哲理的青春洗礼,篇篇文章如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花园里,给你以启迪和智慧,让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财富和亲历,其中许多篇被列为中考、高考备选文章。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精选了一些温馨哲理散文,通过描述生活中的小故事讲述生活中的爱与美好。
  • 生死乾坤扇

    生死乾坤扇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热门推荐
  • 雁匪

    雁匪

    《起点第五组编辑签约作品》一个小青年土匪的YD奋斗史,一个只手遮天的权臣成长史,九千里雁荡山脉的上空,经常回响着他的那句:“土匪不可怕,就怕土匪有文化。”在当今这个千穿万穿的社会,唯有马屁不穿。所以,这是一篇穿越文。又因为故事发生在雁荡山,而主人公就是雁荡山的一名匪寇。所以,取名叫做雁匪。作者注:这当然是一本YY小说,这只是一本YY小说。
  • 人体健康预测手册

    人体健康预测手册

    本书帮助人们正确识别自己身体反映出来的或是潜藏的、过去的或是现在的各种信息,科学地预测身体状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控制。
  • 弟子规(国学启蒙书系列)

    弟子规(国学启蒙书系列)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 贴身高手俏校花

    贴身高手俏校花

    十八岁的周翰为执行一个神秘任务前往林海市,半路从人贩子手里救下一枚小美女,却惹上了暴脾气的美女警花,最后得知任务是成为林海最大投资商女儿江圆圆的贴身保镖,跟美女同吃同住还一同上学。纳尼?没搞错吧?泡校花,当校霸?且看周翰如何在都市闯出一条康庄大道。
  • 众生湮灭

    众生湮灭

    当我们在这游戏中死去时,我们,会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里,不留一丝痕迹……
  • 梦里幻想之永恒年华

    梦里幻想之永恒年华

    黑夜,月黑风高,不时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睡熟了的人们未曾意识到青春的涌动,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将要面临一场艰难的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我没不曾知道。年华之轮一圈又一圈地转动,它或许已忘了,年轻人的梦想?或许已是最后,时间已经定格?我们又不曾知晓。世界上有太多的未知,年华之轮等待着你去开启!
  • 雨滴的声音

    雨滴的声音

    打开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饱含生活经验与人类感悟,焕发智慧光芒与道德色彩的寓言式文学体裁。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以简单的故事喻示出深刻的道理。
  •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每一位杰出人物都留下了不灭的印迹。他们不因生命的逝去而被人遗忘,也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印迹稍减。他们以睿智深远的思想、博大精深的智慧、追求真理的精神、无所畏惧的勇气后世仰瞻……他们用自己的伟大贡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名扬千古、永垂史册。本书按时空线索筛选出具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365位杰出人物,讲述了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和卓越成就,在拓展读者知识面的同时,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本书从世界范围内按时间的线索筛选出具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365位杰出人物,讲述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和卓越成就,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扩展知识层次。不
  • 我是极品淘宝控

    我是极品淘宝控

    小作者灵感十足,大胆的想象力发挥淋漓尽致,文字形象生动,描写细腻真实,叙述过程中奇思妙语不断,文章或者幽默诙谐,或者笔锋老辣,或者古风浓郁,每一篇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作文的后面附上了豪华评审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刘崇善、沈石溪、伍美珍、郁雨君、谭旭东、安武林、余雷、孙卫卫、王勇英等的点评。这些评审对小作者的作文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有的放矢地指出其中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大家以后写“同题作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