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5700000033

第33章 心眼回眸(2)

周作人还对“女子的放荡”予以肯定。《谈虎集·北沟沿通信》说女子是“圣母与淫女”的统一,又说“人生有一点恶魔性,这才使生活有些意味,正如有一点神性之同样的重要”。周作人对“神性”与“恶魔性”的等同视之,与其对“绅士”与“流氓”二鬼的公平对待如出一辙,皆体现其思想深处的“放荡”: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的彻底性、极端性。

周作人承认人类的动物本能。他受进化论影响,认为人类既然从动物进化而来,兽性便无法从人性中根本去除,对兽性的尊重即是对人性的尊重。《人的文学》强调两点并重:“(一)‘从动物’进化的,(二)从动物‘进化’的。”即兽性与人性的结合,灵与肉的有机统一,看上去是一种中庸似的调和,“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也是知堂老人的名言。但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并不“中”,其钟摆经常偏向“禁”,“纵”不是被用来调和,而是被扼杀的。而对另一部分人而言,嘴里说的、文中写的是“禁”,心里想的、实际做的却是“纵”。因此,在中国的语境下,周作人的“调和”实际是非中庸的,是极端的。在周作人的思想深处,他其实更偏重“纵”。

周作人提倡和推崇晚明文人、小品文,常被人误解为倡导闲适,其实他更看重的是“放荡”,是他们的反礼教。《永日集·〈燕知草〉跋》:“明朝的名士的文艺诚然是多有隐遁的色彩,但根本却是反抗的。……大多数的真正文人的反礼教的态度也很显然,这个系统我相信到了李笠翁袁子才还没有全绝。”《〈陶庵梦忆〉序》:“明人所表示的对于礼法的反动则又很有现代的气息了。”周作人极欣赏明代文人的“放荡”。《〈陶庵梦忆〉序》:“明朝人即使别无足取,他们的狂至少总是值得佩服的,这一种狂到现今就一点儿都不存留了。”《看云集·〈冰雪小品选〉序》说小品美文是“个人的文学之尖端”。周作人认为,明人的狂放及小品文创作是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体现。

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言南北之别:“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周氏兄弟为绍兴人,属吴楚之地,其对“放诞”之喜好,良有由也。周作人曾感叹绍兴文化传统中“豪放的气象已全然消失”(《陶庵梦忆序》),所以他自己的“放荡”,便有一种继踪承绪的自信在。

《风雨谈·〈梅花草堂笔谈〉等》论及明朝的文艺与思想,说“思想上只有王学一派,文艺上是小说一路,略有所创造,却都在正统路线以外。”晚明的这些作品“都是旁门而非正统的,但我的偏见以为思想与文艺上的旁门往往要比正统更有意思,以为更有勇气与生命”。中国文化的正统是“温柔敦厚”,“放荡”一流的作品是“旁门而非正统”,却更有“生命”。

在评价古代文学遗产时,周作人依然坚持推崇“非正统”、“旁门”、“出轨”。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把中国文学史分为“言志”与“载道”两种潮流,“言志”便是“出轨”的时期。宋代虽“大的潮流便又转入于载道方面”,但“也有好文章,却都是在作者忘记摆架子的时候所写的”。苏东坡、黄山谷、陆放翁诸人,“他们暗地里随便一写认为好玩的东西”,如“书信题跋之类”,是符合“言志”宗旨的。

与鲁迅的“随便翻翻”相似,周作人也提倡“杂学”。十多岁时,周作人即阅读了《镜花缘》、《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小说,更对《唐代丛书》产生兴趣,抄写了其中的《百药谱》、《黑心符》,这些被正统文人视为“世俗陋书”的博物学著作,使周作人“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抄书》),即民俗学的世界,他在这里更清晰地审视人性,尤其是“‘从动物’进化的”那部分。

周作人为了给民俗研究准备材料,对笔记文学进行了系统的爬剔梳理,但所得寥寥无几,在《立春以前·〈寄龛四志〉》中感叹:“中国古来是那么一派学风,文人学者力守正宗,唯于不经意中稍或出轨,有所记述,及今视之甚可珍异,前人之绩业只止于此,我们应知欣慰,岂得再有所责求耶?”“出轨”即是不主故常、不拘成法、不守横蹊,是放下架子随手写的作品,是撕下道学面具后的真性流露。此处显示周作人对文学个性主义要求的苛刻,他认为“前人之绩业只止于”“出轨”、“旁门”的那些作品,此外的一切文学遗产都被一笔勾除。

30年代,周作人花费不少气力研究八股文和试帖诗。当时“左翼文学”阵营中呈现出教条主义、机械主义的不良倾向,周作人此项研究的动机之一,或正缘于对左翼文学的不满,企图从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挖掘出教条主义、机械主义的根底。

在《瓜豆集·关于试帖》一文中,周作人引用了刘熙载《艺概·经义概》“文莫贵于尊题”的话,接着说道:“尊题也即是作应官诗,学者如此,不但八股试帖得心应手,就是一切宣传文章也都不难做了,盖土洋党各色八股原是同一章法者也。”《夜读抄·〈颜氏学记〉》也说:“关于现今的八股文章兹且不谈,但请读者注意便知,试听每天所发表的文字谈话有多少不是无定见,不是讲体面话者乎?……今所大唱而特唱者只是气节的八股罢了,自己躲在安全地带,唱高调,叫人家牺牲,此与浸在温泉里一面吆喝‘冲上前去’亦何以异哉。”周作人“是一个受着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熏陶的思想家,绝对不能容忍对于‘个人思想自由’的任何侵犯。……(他)尖锐地看出……极左倾向与封建专断主义内在的一致性”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3页。。

《瓜豆集·谈日本文化书》云:“我不喜欢做时式文章。”《苦竹杂记·日本的衣食住》甚至把此类文章戏称为“撒有‘国难’的香料”。举国上下都在宣扬抗日救国之时,周作人却在唱反调。在为国捐躯的滚滚声浪中,周作人却表达“苟活”的思想。《苦竹杂记·〈醉余随笔〉》引用天醉居士的话:“没中用人死亦不济事。然则怕死者欤?要他勿怕死是要他拼命做事,不是要他一死便了事。”周作人论道:“此语极精,《颜氏家训》中有相似的话,却没有说得这样透彻。近来常听有人提倡文天祥陆秀夫的一死,叫大家要学他,这看值得天醉居士的一棒喝。”不做文天祥陆秀夫,周作人想做“苏武”。天醉居士“勿怕死是要他拼命做事”之论,给了叛国的周作人一帖心灵安慰剂。

周作人所以不喜宣传文章,因为他视宣传文章“无定见”,是专“讲体面话”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家与民众都写文章“呼应”时事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举国民众同仇敌忾、同心共感,即使文章本身缺少个性,此时个性已不复重要,但缺少个性恰是周作人不能容能的。在国难深重的大背景下,周作人一再坚持个性与自由,显出与“国难”文章势不两立的姿态,脱离大众,弃民族国家于不顾。所以,周作人是“放荡”的,是个“极端分子”。

周作人的“放荡”体现了他的“公子气”。他排行老二,与身为大哥的鲁迅不同。如果说大哥敢于担当,那么老二的自由主义思想则要求文学放弃担当,拒绝“载道”。《草木虫鱼小引》说:“文学呢,它是既不能令又不受命。”这就明确提出了文学要有“公子气”,一种极端自由主义的文学理想,可借用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名言:“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但周作人绝不是反对文学的社会性,《自己的园地》:“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他隔离人生,又不必使他服侍人生”,“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而他人接触过这艺术,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初”与“无形”两个词极为关键,文学固然有社会意义,但就作者自身而言,心中不必先横着这一杠杆,而要纯任个性的创作,如此才能“摆脱了一切的束缚,任情地歌唱”(《地方与文艺》)。

最后,还是回到周作人“放荡”的文章。

所谓“平和冲淡”,我以为只限于他的遣词造句,即文章语言上追求一种谈话的风格。他不甚注重词藻,多用平白浅易的字词。他尤其少用修辞,排比、反复、夸张等辞格,在他看来不免造作痕迹(相反,鲁迅杂文却常用对偶、排比、反复等)。周作人欲“努力减少腔调病”(《汉文学的传统》),文章一有“腔调”便有做作,便削弱了自由,而句法修辞最易拿腔捏调。他尽量使文章如闲话,如多用“亦未可知”表示商量口吻,避免斩钉截铁,避免褊狭和固执。在中国现代散文大家中,周作人也许是最少用句法修辞的。就这一点而言,周作人的散文无疑成为现代散文的一大范式,20世纪以来有不少模仿追随者。但周作人并非不重技巧,任意写去。知堂文章之“神韵”是“放荡”,此乃指文章的脉络、意绪而言。

《夜读抄·〈夜读抄〉后记》:“大抵敝文以不切题为宗旨,意在借机会说点自己的闲话。”《苦雨斋序跋文》自序甚至说:“我写序跋或题跋都是同样的乱说。”周作人有意识地追求文章“不切题”。《苦竹杂记·谈土拨鼠》:“既然不能做切题的文章,则不切题亦复佳。”《秉烛谈·赋得猫》:“我写文章是以不切题为宗旨的。”又说早年写草木虫鱼一类的文章,“还要有点内容,讲点形式,却是不大容易写,近来觉得这也可以不必如此,随便说说话就得了。……现在我的写法是让我自己来说话,不再多管人家的鸟事”。《苦雨斋序跋文·杂拌儿之二序》:“我又有一种了悟,以为文章切题为妙,而能不切题则更妙。不过此事大不好办。傅青主先生说过:‘不会要会固难,会了要不会尤难,吾儿时得一概不会耶?’”周作人分文为三境界,由不切题到切题,再到不切题。最初的不切题是自然的,是本来就不会做文章;后来的不切题是刻意为之,是主观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周作人的文章看似自然随意,其实很讲究技巧,只是做得了无痕迹。《〈立春以前〉后记》:“说到文章,实在不行的很,我自己觉得处处还有技巧,这即是做作。”《知堂序跋·知堂杂诗抄序》说他写文章“有时跑野马,那也是难免的,只要野马跑得好,不十分跑出埓外,原来是很好玩的,但是那很要费工夫去斟酌罢了”。周作人还透露他的作文金针,《郑子瑜选集》序:“我写文章,向来以不切题为宗旨,至于手法则是运用古今有名的赋得方法,找到一个着手点来敷陈开去,此乃是我的作文金针。”《立春以前·风雨后谈》序则说得更为具体:“譬如讲一件事情,大抵多从读什么书引起,因此牵拉开去,似乎并不是先有一个主意要说,此其一。文字意趣似甚闲适,此其二。”

在现代散文大家中,周作人的特点即在于文脉意绪的“放荡”。看似东扯西谈,海阔天空,文不对题,信马由缰;但实则草蛇灰线,似断实连,峰峦叠嶂,顾盼有致。写文章“牵拉开去”乃刻意为之,最终给读者的印象却是“闲适”,其间三昧颇耐寻绎玩味。

“放荡”使知堂老人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家,“放荡”也使周作人沦为民族罪人。成也“放荡”,败也“放荡”。

对周作人产生兴趣始于十年前,这些年来时断时续读他的散文。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不禁扪心自问:除了散文创作、艺术观念、生活情趣等之外,周作人的“放荡”究竟能给予我们怎样的思想遗产?如何批判地继承这份馈赠?

就我个人而言,周作人影响我的最重要的一端,应该是养成一种来者不拒、兼容并包的“放荡”精神。尤其在面对东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时,尽量避免褊狭和固执,暂且抛开一切成见和束缚,具备浸润其中而又不为其所染的“抵抗力”,四处深入而又八面受敌,最终“杀”出一条自己的血路。在这一点上,周作人给我的影响与钱锺书相似,与钱锺书的“粹然”智者相较,周作人更多了些人性本真的欲望和情感。

然而,周作人的“放荡”存有严重的“命门”。一切束缚都瓦解后,主体应该坚持什么?他终究缺少一种“跃起”的精神,这是他逊于鲁迅、陈寅恪及新儒家之处。何其芳比较鲁迅、周作人的散文时说:“一个使你兴奋起来,一个使你沉静下去。”不止散文风貌而已,周作人的整个世界,都让我有一种“沉静下去”的感觉。记得最系统最愉快的一次阅读周作人,是在博士一年级的冬天,宿舍阴冷,人蜷缩在被子里。周作人的散文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但合上书本,我还是不想下床。而鲁迅、陈寅恪及新儒家的著作,合上书本后就有出门走走的冲动了。

作为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一位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者,周作人的“放荡”确实到了“放恣任性”的地步。当文艺界友人齐声呼吁离京南下时,他依然故我地留在北京,在日伪政府下讨生活,且以“苏武”自许。“行谨重而言放荡”,周作人叛国的时候,却连“行”也一并放荡了。但这种行的放荡,不是外向型的放恣,而是内敛型的任性,即尽量减少乃至放弃主体选择,或者说是不作为。北平沦陷,周作人“不动”,遂为民族罪人;在日伪政府下,周作人亦“不动”,遂又被视为“反动老作家”。在周作人的看来,人之行动、作为必伴有束缚,故须任自然之性。他一再反省自己的“焦躁,这说得好听一点是积极”,“我很惭愧老是那么热心、积极”(《自己的文章》)。抛却积极,剩下的便只有冷寂,和一些闲适。周作人的研究者每每道及他的“中庸”、“调和”。其实,知堂老人并不“调和”,他更偏重人性本然的部分,即“‘从动物’进化的”。这种偏重有时到了听之任之的程度,多“纵欲”而少“禁欲”;而对于“从动物‘进化’的”则强调不够,而后者正是儒家安身立命处。周作人虽说自己的“道德观恐怕还当说是儒家的”,但他却忽略了主体选择、作为、积极、跃起,正是儒家精神的本根,也正是周作人性格和思想中所缺者。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也许这才是知堂老人的真实写照吧。

那持续裂变的回响:《恶之花》及其女性原型。

妙子

1855年,34岁的波德莱尔在《两世界评论》上以《恶之花》为总题发表了十八首诗作,为他带来了最初的诗名。他想要将这些诗与新作一起结集出版,找到出版商朋友马拉西斯,得到了后者的慨然应允。1857年6月25日,收诗一百首的《恶之花》初版由马拉西斯-布鲁瓦斯书店正式出版。由于题材惊世骇俗和处理方式的大胆无忌,诗集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反感和官方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个集子既是伤风败俗的,又是渎神和反宗教的。《费加罗报》和《立宪主义者报》很快就刊登文章,对诗集进行攻击和诽谤。8月20日,《恶之花》被告发,由轻罪法庭开庭审讯,以妨害公共道德及风化罪判波德莱尔罚款三百法郎,出版人马拉西斯和布鲁瓦斯各处以罚金一百法郎。法庭还勒令从诗集中删去六首有伤风化的诗,即《女子同性恋者》、《被诅咒的女人》、《首饰》、《忘川》、《致一位太快活的女郎》、《吸血鬼的化身》。直至1949年5月19日,法院才取消这一耻辱的判决,给诗人平反昭雪。不过,早在诗集出版之初,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就慧眼识珠,他从远在英法海峡间盖勒西岛的流放地写信给波德莱尔,称赞“《恶之花》光辉耀眼,犹如星辰”;不久,他再次来信赞叹:“你给艺术的天空带来说不出的阴森可怕的光线,你创造出新的战栗。”半个多世纪后,瓦雷里在题为《波德莱尔的地位》的著名文论中写道:“有了波德莱尔,法国诗歌终于走出了国境,它使全世界的人都阅读它;它使人不得不把它视为现代性的诗歌本身。”

同类推荐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 北京路纪事

    北京路纪事

    30年来,一些无所事事的人,一直为一个叫梁晓斌的人找一把钥匙。这是一群纯粹的人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们的头上都系着一块红布。
  •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

    《从历史的暗景中走来》主要内容分为“机略”“智慧”“恭谨”等。
  •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几年的漂来漂去,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不被听到的呐喊和絮絮叨叨的彷徨,也描绘了很多个年轻人没有勇气也无法到达的远方。城市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可就算我们的生活再小,也要努力去捍卫。即使曾脆弱、无助、绝望、动摇,我们也不该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总是该保留点傻气活起来才有滋味,做梦都没法撒开欢儿大笑,哪还敢在沙滩裸跑?年轻一回,总得尽点兴。
  • 纯的叮当响

    纯的叮当响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剑试红尘

    剑试红尘

    杨非以为自己从21世纪穿到未来然后玩了一个全息网游,却总觉得那些个“NPC”们有哪里不对。最终,他恢复了记忆,明白了一切的缘由,知道了他曾景仰的传奇就是他自己。……曾经杨非自创了一部剑诀,总纲赫然写着:“此剑唯我,此生唯我,天欲灭我,我便诛之!”失忆后的杨非捡起了这部剑诀:虽然感觉很厉害,但是谁这么中二啊!恢复记忆后,杨非表示:我在自己膝盖上插了无数支箭。——是是是而非非非。
  • 都市文武全才

    都市文武全才

    我有进化系统,我要文武全才。文能提笔写广告,武能街边斗野狗。
  • 紫菱韵情归何处

    紫菱韵情归何处

    传说有那么一个学院,学院里的学生无不是精英。但进入学院却有一个条件。舍去自己的一切永远忠诚于……。这一次,学校又开始招生了某女居然一举成为了学生会的会长。大家个个都是羡慕嫉妒和恨啊。可是某女却哼哼的说早知道这么简单就不参加了。太小儿科了大家一口老血都快喷出来了。这简直人比人就是气死人啊。可是某男却觉得很有趣,因为他说过同样的话。两个妖孽碰在一起。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具体简介:以往的五年总是擦肩而过,一次次都心有灵犀。可一次次错过了,以往的五年。是为我们现在,美好又纯洁。的友谊做铺垫,这乃是天意,天觉得亏欠我们,重让我们相聚,来弥补。
  • 废材三小姐玩转异界

    废材三小姐玩转异界

    ‘她’韩千夜S杀手组织的王牌杀手在一次任务中被自己的挚爱背叛‘她’韩千夜世人唾弃的废材的一枚,一朝穿越,破茧成蝶,扮猪吃老虎,惹的天下美男,追逼的姐姐妹妹妒,更有各种萌宠,卖萌、撒娇,不嫌贵,看她如何玩转异界。
  • 咒魂鬼修

    咒魂鬼修

    说起这些事,已经是很久以前了,我之所以写下来,是害怕自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遗忘……
  • 活学妙用博弈论:最奇妙的19个博弈策略

    活学妙用博弈论:最奇妙的19个博弈策略

    本书介绍了19种博弈方法,包含了丰富的中西方智慧,内容通俗易懂,让读者通过学习博弈的基本思想及运作,指导生活中遇事决策的方法。
  • 《灵士》

    《灵士》

    在这个已然崩坏完全不是正常的现代世界里,我们新加入了一些东西。就是妖啊,怪啊,兽啊什么的都有可能在动物园和博物馆里看到,想想都很兴奋呢,说是因为五千年前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所以催生了一些东西,那些兽啊,妖的都出现了,而聪明的人类总是不会被灭绝的,所以..............热血少年的呆萌青春,娇艳少年的幻想世界。而这传奇少年的巅峰之路注定充满荆棘,而谁与他同行。是哪神秘莫测的随缘师傅,还是那儒雅文质帅气大师兄,或是那霸道腹黑邪魅二师兄。也有可能是吊车班那群二货,我想可能是会逆推他的姐姐们,绝不会告诉你们的是那个妖.....或者是你们.....
  • 霸道神决

    霸道神决

    一个农村的小子得天独厚,得机遇,争霸整个世界的历史
  • 草根传奇之小兵崛起

    草根传奇之小兵崛起

    当时代日新月异之际,当世界诸国忙于变革维新之际,东方古老的传奇帝国大夏国却还依旧沉浸在往日的辉煌和荣耀中。皇帝和贵族们整日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底层的百姓也还以世界第一大国子民自居,视外国人为蛮夷。却不曾想周边小国和西方列强对大夏国这块肥肉早已是虎视眈眈,人人都想来咬上一口。大夏国岌岌可危矣!在战火即将来临之际,萧林飖(萧枫)还是一个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学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纷飞的战火让萧林飖从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小人物历经磨难,逐渐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巨人,最后改变了世界格局。让我们来看萧林飖是如何力挽狂澜,从一个草根成就一代传奇的!
  •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拳击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拳击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