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800000036

第36章 天策府里策乾坤 (2)

南阳公主本来有个很幸福的三口之家,老公爱老婆、老婆爱儿子、儿子恋父母。三个人就是一个隋代版的“吉祥三宝”家庭。但很不幸地是她赶上了末代皇帝乘坐的末班飞机,结局可想而知。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将“杨隋号”航班弄得机毁人亡的人竟然是她老公的亲哥哥。而这个亲哥哥早年因和突厥走私马匹即将被斩时,还是她恳求“机长爸爸”免其死罪。这种“东郭美眉和狼”的结局让南阳公主太难以接受了。老爸被杀后,她一直身不由己地被宇文化及裹挟在军中一路颠簸。后来,打着尊隋旗号的窦建德在山东聊城击败宇文化及后,将宇文氏一门尽皆斩首。当时,她的老公宇文士及以及提前逃走,只剩下她和儿子宇文禅师。按照连坐规矩,宇文禅师属于叛贼家族成员,毫无疑问应该砍头。但窦建德考虑到禅师是南阳公主惟一的亲生骨肉,想手下留情,便派虎贲郎将于士澄对她说:“若不能舍禅师,当相为留之。”

要说窦建德这人德行真不错,提倡执法人性化。可是,这个刀下留人的建议被“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南阳公主给挡回去了。她哭泣着说:“虎贲既隋室贵臣,兹事何须见问!”

这个回答可真够绝的,不着一个杀字却杀气毕现。本人实在是想不通透,南阳公主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为爸爸报仇却用儿子做祭品,这不是拿自己的胳膊赔自己的大腿吗?左赔右赔、上赔下赔,无论怎样,痛的都是自己。

一定是真的痛了,儿子死后,南阳公主就削发为尼了。据说她出家的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井陉县的苍岩山,现在那里已是一个风景游览区。

在唐军攻占洛阳期间,准备回长安的南阳公主在这里碰见了宇文士及。宇文先生对前妻念念不忘:“士及请与相见,公主不可。”

士及有情,公主无意。面对曾经的亲密爱人提出喝茶聊天的请求,南阳公主决然拒之。可宇文士及不死心,他还想和公主重拾旧梦,破镜重圆。史载当时的情形是“士及立于户外,请复为夫妇”。

想那样子,宇文士及一定是可怜巴巴地站在门外,苦苦哀求,和现在的许多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单相思小青年追女孩差不多。一千多年了,看来在恋爱领域,男士们并没有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啊!十几个世纪了,追女人、哄女孩还用的是宇文士及用过的古董招式:傻站、孬求、呆受骂。

可是,在态度坚决的南阳公主面前,宇文士及“请复为夫妇”的想法只能是南柯一梦了。因为南阳公主不但将这个死磨硬缠的前老公从自己“好友名单”中删除,而且把他归入到“黑名单”行列——她已经视宇文士及为仇人。有聊天记录为证。

南阳公主很直接地对宇文士及说:“我与君仇家,今所以不手刃君者,但谋逆之日,察君不预知耳。”意思是说,现在不想亲手杀了你,是因为宇文化及逆贼谋反弑君那天你没有参与。但无论南阳公主怎么呵斥,宇文士及摆出一副“士可忍孰亦可忍”的架势,继续在她的斥骂声中“固请”复婚。

南阳公主大怒说:“必欲就死,可相见也!”以前一个被窝里卿卿我我的夫妻决绝到以死相拒的份上,那就是真的到此止步了。

“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下宇文士及知道撞上南阳公主这堵南墙了:“知不可屈,乃拜辞而去。”宇文大老爷们的“傻站、孬求”的最终结果虽然是“抱着香炉打喷嚏——喷(碰)一鼻子灰”,但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至少以后他可以对别人说:曾经有个女人愿意为我去死……

其实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按理是不该在这时候出现轻松调侃的语句的,但根据史实,宇文士及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正面,所以也就插科打诨句罢了。

宇文士及是个很有心机、很精明、很狡猾的人。他弟兄三人,另外两个都因造反而人头落地,而同样参加了造反队伍的他,不但一生安然无恙,而且还“进士及第”,一路高升,颇受李渊、李世民两代唐皇的信任,只是在死后才得到一个很不好的操行评语:谥号“纵”。

南阳公主虽然恨死了宇文家族的所有人,但她深信她的前老公没有参加杀害老丈人的造反行动。《新唐书?宇文士及传》也说“其兄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这是讲宇文化及决定杀杨广取而代之时,因弟弟宇文士及是皇帝的女婿,不敢提前告诉他政变消息。这看上去听上去似乎都合情合理。但恐怕会令南阳公主更伤心欲绝的是,根据历史散落的蛛丝马迹,她的老公“极有可能”在幕后参与了推翻自己老泰山的政变。

现在流传的正史都没有明说宇文士及参与了江都兵变,但这一时期的权威史料都出自《隋书》。《隋书》是在唐初年间编纂而成的,而当时宇文士及是朝廷重臣,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修史者肯定要顾及到他作为当朝显贵的政治身份,“疑罪从无”。但那时候,不光是朝廷修史,还有许多民间人士喜欢编修史籍。不少私人修史者在其著作中都推断宇文士及是政变的幕后指使。

本人认为,根据宇文士及滑头滑脑的处事方法,他不可能和江都兵变没有一丝牵连。宇文化及是人所尽知的“十三点”,他虽然姓名和宇文士及四分之三雷同,但智商却只有弟弟的四分之一。在兵变之前,他听到杨广的名字都害怕,但一晚睡过来后,他竟然从容不迫地命令将杨广马上杀死。这分永绝后患的果断劲和平时一贯是烂泥糊不上墙的宇文大公子作风相去甚远,应该是受到过高人指点。而且,从后来智抓司马德戡、西归拐道黎阳抢粮等一系列高智商行为看,绝不是胸无点墨的宇文化及能想出来的,而其时宇文化及身边并没有什么突出人才,这些点子很可能就是躲在幕后的宇文士及想出来的。

在幕后当推手很符合城府很深的宇文士及为人狡黠的特点,这点从他应付李渊的模棱两可中就可感知一二。

当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杨广,率领十几万全隋战斗力最强的骁果归心似箭地向长安进发时,刚于上月在长安称帝的李渊吓坏了。按照当时的形势,李渊听到这个很霹雳的消息时,不敢说面如土色,但绝对做不到面不改色。因为当时李唐王朝初建,根不深、基不牢,李渊的皇位也是从未成年儿童杨侑手里抢来的,来路并不正当,肯定有人心里偷偷不服气。且长安西方的薛举集团一直对李渊提前一步抢了本应属于他们的长安而耿耿于怀。此时,如果十几万土生土长的原长安将士向长安发起攻击,对李渊的新建政权将是一场灭顶之灾!骁果庞大的人数、猛悍的作战能力、急于见到亲人的强大精神动力。仅凭这三点地利、人和的因素,长安城再坚也很难挡住骁果们进城的步伐。这还不包括城内将士和民众为早日见到多年不见的亲人而可能会发起的里应外合事件。如果薛举父子也在这时候凑热闹,率兵从西边攻击长安,那李渊铁定是难逃失败深渊了。

在这种可怕形势下,估计李渊当时急得比热锅上的蚂蚁淌的汗还多,他想问问多年的好朋友宇文士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便写信给宇文士及,要他到长安来当面向自己介绍情况:“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

可宇文士及滑得跟泥鳅似的,他一脚踩在哥哥舢板上,另一脚也不忘踏上李渊的划艇。在不能确定舢板和划艇哪个会先翻沉时,他一个也不得罪。为了不得罪李渊,在接到唐帝的信件时,“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

宇文士及瞒着亲哥哥,热情洋溢地给干哥哥李渊回信,诚恳地表示自己对李哥哥是真心实意的,绝无二心的,请干哥哥放一百二十个心。同时,他还派自己的家童带给李渊一个具有特别含义的“金环”。李渊看到金环后,比看到美女还兴奋,当然不是因为白得了一块金子,而是因为金环和“今还”谐音。他拿着金环如获至宝地对臣下说:“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献,是将来矣。”

李渊认为,士及弟弟不久就会劝化及哥哥“今还”长安,投到他的帐下。看来当了天子后的李渊变得天真了。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亲情、朋友都能拿来卖,何况同事呢!

李渊这个隋唐第一忽悠王这次显然是被宇文士及这个忽悠新秀给忽悠到了,他对宇文士及的“今还说”深信不疑。

其实依我看,这枚金环就是一个很不确定的哑谜。意思和“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支”这句算命先生故意说的模棱两可的“名言”一样,可以“准确算出”求卦者到底兄弟几人,无论是弟兄一个还是弟兄两个、弟兄三个,甚至弟兄四个,都可以在这句字面意思可以两边游移的文字里找到正确答案。

宇文士及的这枚金环也是一样。如果李渊夺取天下,那宇文士及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金环代表“今还”“金皇”之意。假设一下,如果是宇文化及打败了李渊,宇文士及决不可能说这是“今还”之意。即使承认了“今还”的意思,他也可以推解说这是自己的缓兵之计,故意麻痹关中李渊的。另外,他还可以反表其意,罗列出多种“金环说”向自己的亲哥哥邀功:可以说金环是个圆圆的圈套,是来套住你、逮捕你的;可以意会“环、皇、黄”同音,表示你的皇位马上就要黄了;可以将圆环能滚动的特点理解为要其“快点滚出长安”。由此可以推断,狡猾的宇文士及可能将李渊当成了备胎,以便兄长的战车抛锚时,他能游刃有余地将李渊套进车轱辘里去。

我觉得宇文士及的那枚金环就像是面点师手上的一个面团,不同的动作会产生出不一样的结果:拍一下是面饼、搓一下是麻球、拉一下成油条了,如果扭那么一小下,那就百年城麻球的妹妹麻花了。

当李渊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宇文化及前来投降的消息,当李渊得知西归骁果在中原和李密大战时,在庆幸“李大弟”成为关中的防弹衣,替自己挡住宇文化及密集的子弹后,李渊才明白宇文士及是想用金环糊弄他。所以后来宇文士及在大哥兵败后去投靠李渊时,李渊气不打一处来地责骂他说:“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

李渊终于看出来了,如果宇文化及成功入关,李氏父子的性命肯定是要“黄”的。李渊是个喜欢“渊冤相报”的人,本来胆敢开涮李渊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但即使如此盛怒,李渊也没有处分宇文士及,没有叫他写深刻检查。因为宇文士及的妹妹是李渊的昭仪。昭仪是皇帝众多个老婆称呼中的一种,在唐代,陪皇帝睡觉的昭仪在后宫中的地位很显赫,为九嫔之首,仅比贵妃、淑妃等少量“妃级”的皇帝老婆稍次,级衔相等当于正二品,比朝廷的许多部长们级别还高。有这样一个皇帝很宠爱的妹妹,大舅哥宇文士及当然是有惊无险了。

不过,宇文士及也很精明,在李渊严厉批评他的时候,他在请罪道歉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提起了自己过去和李渊灯下密谈私聊的往事:“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

同类推荐
  • 极限穿越之混乱次元

    极限穿越之混乱次元

    诸君且看,项羽暴打吕布,李元霸干倒猛张飞,关羽气得脸变白,天下美女集聚一堂,管你什么绝世名将,怕你什么天下谋士,还有你什么绝世美女,哈哈哈都是我的,通通收入囊中。怕你什么次元乱入,一个个拍倒,怕什么,天下都是我的,七大洲,四大洋,等着老子来收服。
  • 重生于1953克格勃

    重生于1953克格勃

    刘健,一个年少激进的理想主义者,重生到了1953年的苏联,成了内务部的学员,一场不一样的人生就此开始。北方巨熊的克格勃,白鹰之邦的中情局,绅士之国的军情处,浪漫之都的反间谍局……北约与华约冷战的背景下,刘健从一个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千面人,以各种身份游历了世界,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经历了唐璜一样的精彩人生。处处悬疑的欧美,愚昧血腥的非洲,百年孤独的南美,阴云丛生的东南亚……他能否成为撬动历史进程的支点?能否以自己的方式慢慢改变这个世界?能否让那些本该在战乱中消逝的生命在另个世界享受到爱与家庭的温暖?能否开启那些落后之地的繁盛篇章?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有着友谊,有着爱情,有着理想并为之奋斗的朋友。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
  • 天不养骄

    天不养骄

    考古工作者的一次偶然发现,将我们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匈奴世界。
  • 乱入红颜

    乱入红颜

    大学生宅男杨落偶然邂逅了落入凡间的精灵,稀里糊涂地获得了来自上天的超能力,恣意纵横于华夏五千年历史,拯救众红颜于战乱漩涡之中,为自己书写了一段不可思议的11佳丽传说……
热门推荐
  • 危险交易,总裁情深缱绻入骨

    危险交易,总裁情深缱绻入骨

    总裁豪门。人生如同一场戏,你搭台,我尽力演绎…秋季是一个让人失意的季节,那漫天飞舞的秋叶,终究是………
  • 仙债

    仙债

    俗话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把「欠债」「杀人」放在一起,可想而知欠债真不是件赏心悦目的好事。但是若有人因为欠债走上了修仙之路?你会不会羡慕死他?萧然就是一个因欠天债而走上修仙之路的凡人。别人虽然羡慕死他,可他却不这么想。“整天背负着老天爷的债,哪怕再神通广大也索然无味啊!”萧然叹气道。
  • 毒女逆天之成凰之路

    毒女逆天之成凰之路

    一朝穿越,一朝被虐。说好的冷酷又残暴的杀神王爷呢,明明就是无赖,又流氓,我们可怜女主被吃的连渣渣都不剩了……不过这个王爷对自己还是挺好的,陪她一起虐渣男,揍白莲花……
  • 神灭之神诞

    神灭之神诞

    早就忘了原来的我们,在这谜一样的漩涡中已经不能抽身,那天我们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世界皆是法则,法则就是世界,在这个法则世界中得到自己的法则之力,所谓神便也是法则无尽之生命...(其实我想知道到底有没有人看的?有意见可加Q827142716我不常上就是了)
  • 寂寂深情

    寂寂深情

    寂寞应该是这个世上最毒的毒药,一如我,这样一个一心只求纯真爱情的女孩,最终也没能逃脱寂寞的魔咒。因为寂寞,我暧昧在游走在多个男人之间。直到遇到他,我甘愿,为这爱情,等待一生一世……
  • 嫁你试试看

    嫁你试试看

    她与他,本是一个天,一个地,没有相交点,却在一次偶尔的相遇,几个小时的纠缠,让他们相绑在一起,她母亲的百般阻挠,各种美女蛇、狐狸精的勾引,她要怎样才能夺得他的真心?让他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呢,她要好好的想好策略,然后一举得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再见前世的你

    再见前世的你

    她是英国皇室公主,也是个歌手,他是‘倾城’集团的总裁,‘麟龙社’的大当家,回国后,遇见美男,美男无意喜欢上她,不知怎么突然跑出来了冰山未婚夫,当前记忆回复,经过多年时间,她是选择原来的爱情还是重新选择?一场车祸她是否还会与他在一起?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奉子逃婚:邪心王爷擒逃妃

    奉子逃婚:邪心王爷擒逃妃

    什么?她想离开他?怎么可能?他可是堂堂星启皇朝的三皇子,鼎鼎大名的祺佑王!她要逃,好,很好!他偏要绑住她一辈子,看她能如何逃离他身边?想用宝宝绑住她?想都别想!要她奉子成婚,哼,两个字--没门,连缝都没有。谁说的奉子就一定要成婚?她紫若依就要成为这世上第一个奉子逃婚的人!看那个卑鄙的王爷又能拿她怎样!
  • 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

    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

    全书从沈从文晚年口述其开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起,讲述王亚蓉伴随沈从文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经历;生动再现了复原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亲历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现世、发掘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修复阿尔巴尼亚羊皮《圣经》、复制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战国服饰等精彩事例。